4.3 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26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 牛顿第二定律 课件 (26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4.3 牛顿第二定律
赛车质量小、动力大,容易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的速度,也就是说,赛车的加速度大。物体的加速度a与它所受的作用力F以及自身的质量m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定量关系呢?通过上节的探究实验,你找到了吗?
课堂导入——思考与讨论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如果我们多做几次类似的实验,每次实验的点都可以拟合成直线,而这些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又都十分接近原点,那么,实际规律很可能就是这样的。多次试验,寻求普遍规律。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这一结论带有猜想和推断的性质.只有根据这些结论推导出的很多新结果都与事实一致时,这样的结论才能成为“定律”。
科学前辈们在根据有限的实验事实宣布某个定律时,既需要谨慎,也需要勇气。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2.公式:
m一定:a ∝ F
F一定:a ∝
F ∝ ma
F=kma
3.意义:牛顿第二定律不仅阐述了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的数量关系,还明确了加速度和力的方向关系。
一、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
取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根据上述牛顿第二定律中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我们应该怎样确定力的单位?
探究新知——思考与讨论
二、力的单位
(1)F=kma中k的数值取决于F 、m、a的单位的选取。
(2)当k =1时,质量 m = 1 kg 的物体,在某力作用下获得a = 1 m/s2 的加速度所需要的力:F=ma=1 kg×1m/s2= 1 kg·m/s2
(3)把 1 kg·m/s2 叫做“一个单位”的力,力F的单位就是千克米每二次方秒。后人为了纪念牛顿,把它称作“牛顿”,用符号N表示。
在质量的单位取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取米每二次方秒(m/s2),力的单位取牛顿(N) 时,牛顿第二定律可以表述为:
思考: 对上述表达式我们在应用时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F=ma
二、力的单位
问题与思考
01.
蚂蚁的困惑: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我们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蚂蚁无论怎样用力都推不动一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头,牛顿第二定律是否错了?
咦, F=ma,
你的加速度去哪了?
亲,这里的F指的是合力
推力F
静摩擦力f
1.对表达式F=ma的理解:
(1)单位统一:表达式中F、m、a三个物理量的单位都必须是国际单位。
(2)F的含义: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3)“=”的含义: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相同,即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与它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2.牛顿第二定律的性质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只要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0,物体就具有加速度。
(2)矢量性:F=ma是一个矢量式,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相同。
(3)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4)同体性:F=ma中F、m、a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的。
(5)独立性:作用在物体上的每一个分力都产生一个分加速度,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是这些分加速度的矢量和,即合加速度,所对应的力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3.加速度两种表达式的比较
大小
方向
与v、 v大小无关
由 v/ t决定
与F合成正比
与m成反比
与 v方向一致
与F合方向一致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4.牛顿第一定理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比较
(1)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牛顿第一定理不是一个实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指出了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质量的含义,即在确定的作用力下,决定物体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实验定律。
(3)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一种特例。
三、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例1】在平直路面上,质量为1100kg的汽车在进行研发的测试,当速度达到100km/h时取消动力,经过70s停了下来,汽车受到的阻力是多少?重新起步加速时牵引力为2 000N,产生的加速度是多少?假定试车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不变.
【解析】以汽车为研究对象。设汽车运动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O
x
四、典例解析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加速度为:
汽车受到的阻力是437 N,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G
FN
F阻
O
x
四、典例解析
重新起步后,汽车所受的合力为:
F合=F-F阻 =2 000N-437N=1 563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阻
F
FN
G
O
x
重新起步产生的加速度是1.42 m/s2,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四、典例解析
【例2】某同学在列车车厢的顶部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在列车以某一加速度渐渐启动的过程中,细线就会偏过一定角度并相对车厢保持静止,通过测定偏角的大小就能测定列车的加速度。在某次测定中,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列车的加速度。
四、典例解析
mg
F
a
【解析】方法1:合成法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如图做受力分析
F=mgtan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具有的加速度为:
a=g tan θ 方向水平向右
四、典例解析
方法2:正交分解法
在竖直方向有 FT cos θ = mg (1)
在水平方向有 FT sin θ = ma (2)
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处于平衡状态。
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小球所受的拉力FT分解为水平方向的Fx和竖直方向的Fy。
两式联立,可以求得小球的加速度为: a=g tan θ 方向水平向右
mg
FT
Fx
a
Fy
四、典例解析
(2)分析受力情况
画受力分析图
求合
外力
求a
(3)运动情况的分析
选择合适的运动学表达式
(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列方程求解
桥梁:
加速度a
(1)选择研究对象
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
四、典例解析
2.“求合力列方程”的两种方法
(1)合成法:首先确定研究对象,画出受力示意图,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在加速度方向上直接求出合力,再列牛顿第二定律方程求解。
(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沿加速度a的方向建立坐标轴如x轴,则有Fx=ma,Fy=0;有些题目可以通过分解加速度从而减少分解力甚至不分解力,即Fx=max,Fy=may。
四、典例解析
科学漫步
在宇宙空间,所有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的情况。天平、台秤无法使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怎样测宇航员的质量吗?
F=ma,已知力F,并测出加速度a,就可以算出物体的质量m
——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太空实验
课堂小结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Newton’s second law)。
F =kma
F =ma
因果性同体性矢量性瞬时性独立性
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
1N=1kg·m/s2
动力学方法测质量
内容
应用
表达式
25
谢 谢
2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