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济南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思想政治
一、单选题
1.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家人与邻居因宅基地发生争执,他回信“让他三尺又何妨”,家人照做后邻居感动亦让三尺,形成“六尺巷”。“六尺巷”体现了先人化解矛盾的历史智慧,也饱含了时代价值。该故事的时代价值在于( )
A.弘扬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 B.践行乐善好施的交往风范
C.树立以诚立身的处世准则 D.传递孝悌忠信的价值观念
2.某班同学计划开展主题探究式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新闻材料:
新闻一:济南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构建部门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机制,推进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和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新闻二:优宝特“行者泰山”人形机器人斩获国际赛事冠军,伊莱特“乾坤圈”巨型锻件刷新吉尼斯世界纪录……目前济南市在高端装备、机器人领域成果丰硕,并突破多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
由材料可以看出,本次学习的主题是( )
A.实施科教兴国,建设教育强国 B.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发展
C.坚守民生底线,增进人民福祉 D.坚持依法治国,健全民主制度
3.下列说法对漫画(图)中的措施理解正确的是( )
①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②会大幅削弱市场竞争,不利于增加企业营收
③有利于提升百姓生活品质,增强群众幸福感
④可以通过激发市场潜力,实现经济高速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芦花飞雪覆金滩,鹤舞鸥翔碧水间”。山东省全力推进黄河入海口生态保护工作,东方白鹳、黑嘴鸥等珍稀鸟类在此繁衍生息,鸟类总量从187种激增至374种,黄河刀鱼消失30年后重现,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江豚也成群现身入海口……曾经受损的生态系统正加速恢复生机。这说明( )
①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能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②恢复黄河流域的生物资源,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③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能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唐代诗人张碧在《农父》一诗中借由“农父”辛勤却又悲苦的生活揭露了封建剥削制度敲骨吸髓的本质,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这首诗从侧面反映出( )
《农父》 唐·张碧 运锄耕劚(zhú)侵星起,陇亩丰盈满家喜。 到头禾黍属他人,不知何处抛妻子。
①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生产积极性
②收取地租是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地主阶级主要用苛捐杂税的方式剥削农民
④地主阶级索取并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预言了资本主义必然会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人们熟悉的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大萧条、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就是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难以治愈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D.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7.1920年春天,陈望道在故乡老宅里潜心翻译《共产党宣言》。由于过于专注,吃粽子时把墨汁当成红糖水喝了却浑然不觉,还对母亲说:“可甜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虽然诞生于小山村微弱灯光里,却以夺目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中国。《共产党宣言》所蕴含的真理味道“非常甜”,因为它( )
①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弊端
②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科学洞见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④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具体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19世纪4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工人运动的发展呼唤着科学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在深入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下列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唯物史观的发现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现实基础
②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③十月革命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跨越
④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年暑假,某校高一(2)班的同学们参加了以“开天辟地·革命启航”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研学活动,参观路线如下:
中共一大发起组成立地——中共一大代表宿舍旧址——中共一大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红船——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
这次研学活动能使同学们感悟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A.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B.使中国人民谋求独立与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C.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10.1954年,北京“王麻子”剪刀厂的老师傅们围坐在一起,讨论是否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社长笑着说:“咱们的剪刀还是自己打,但材料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卖出的钱大家按劳分账!”几年后,“王麻子”剪刀不仅质量提升,还成为国营企业的名牌产品。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改造( )
①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
②激发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③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④实现了由落后的农业国到先进的工业国的转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1959年,外国专家断言:“中国根本没有大的油田。”同年,松辽盆地发现大庆油田。石油工人王进喜喊出:“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和队友用脸盆端水保钻机,人拉肩扛运设备。1963年,大庆原油产量突破500万吨,中国从此甩掉“贫油国”帽子。大庆油田的开发( )
A.使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B.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C.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D.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12.2025年8月,深圳经济特区迎来了建立45周年。从“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到“半小时落户”的深圳效率,再到“日均数百项专利”的深圳质量,这座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45年来始终勇立潮头。经济特区的建立( )
①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②说明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③对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④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3.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为加深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某班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迭代升级向“新”发展】
学习小组围绕“生产力的发展”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纺织工具发展史(图)
材料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报告指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健全相关规则和政策,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某市聚焦智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构建和完善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使机器人协同高素质劳动者在不同应用场景“大显身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为收入分配的重要标准,分配比例向高科技人才倾斜,调动了高科技人才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今后,该市将继续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清障除弊、开路架桥,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智能产业领域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1)材料一向我们传递出哪些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人类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该市做法的合理性。
【面向未来向“能”蓄力】
(3)通过此次探究学习,同学们认识到,做新时代的合格劳动者,应为未来充分“储能”,请写出两条你的“储能”行动清单。
“储能”行动清单 做新时代的合格劳动者,我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25年9月3日,一个重要而光荣的日子辉映时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镜头一:80响礼炮震彻云霄,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无数先烈以生命热血换来的和平盛世跃然眼前,“1945”“2025”的字样闪耀金色光芒。红旗烈烈,铁流滚滚,人民军队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阔步前进。
镜头二:九三阅兵当天,一位烈士陵园的守陵老人请求路过的男子帮他调试电视,一句“我想让他们也看看阅兵。”引无数网友泪目。纪念碑上,“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的字样鲜红如血,秋风吹过,像是烈士英魂在轻抚山河,诉说着:“心愿了了。”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以“这盛世如您所愿”为主题向先烈们写一封跨越时空的书信,向他们讲述中华民族是如何扭转命运,迎来如今欣欣向荣的气象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敬爱的革命先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已经展开壮美画卷并呈现出无比光明的前景。这盛世,如您所愿! 此致 敬礼!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B A C D B C
题号 11 12
答案 B D
13.(1)①劳动工具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的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②劳动者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升技能水平,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2)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该市聚焦智能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体系,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并将其作为收入分配重要标准。调整生产关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调动高科技人才研发和生产的积极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发展规律。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该市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清障除弊、开路架桥,加快先进生产要素向智能产业领域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使其更好地适应智能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从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的巩固,符合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社会发展规律。
(3)①我将丰富知识储备,树立科学精神,提升创新能力,练就过硬本领,为建设祖国做好准备。②我将不断提升快速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适应新时代的工作环境和社会发展要求。
14.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庄严时刻,我们以盛世图景告慰英灵!昔年浴血奋战赢得民族独立,为今日辉煌奠定根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彻底扭转近代屈辱命运,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人民军队在党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引领下,正以钢铁之躯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这红旗漫卷、山河锦绣的盛世气象,正是万千忠魂以热血浇灌的理想之花!吾辈必当守护这荣光,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