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A卷)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政治(A卷)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A卷)
一、单选题
1.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这一时期常见的石器有石斧、石铲、刀、凿、矛等。由此推断,仰韶文化时期( )
①人们以采集天然食物为主 ②原始的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③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作 ④人们结成平等互助的生产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原始人小萌在路上撞到了一头猎物,由于不能一个人上前打猎,他只好做记号跟着猎物,看到猎物停留,小萌赶紧原路跑回,告诉族人,于是大家沿着小萌的记号,齐心协力捕到猎物。这头猎物只能是( )
①被氏族成员共同占有 ②被氏族长独自享用大半部分
③被撕成肉块分给大家 ④被氏族成员用文字予以记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3.关于下列现象:①改进生产工具 ②阶级 ③私有制 ④国家。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看,正确的有( )
A.②—①—③—④ B.③—①—②—④ C.①—③—②—④ D.①—②—③—④
4.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所有制 B.缴纳沉重的苛捐杂税
C.残暴的君主专制 D.农民完全依附于地主
5.我国明朝中后期,苏州、杭州的丝织业,不仅有分工精细的手工工场,而且在城市和乡镇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这说明( )
①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消亡 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
③农民阶级都转变成无产阶级 ④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向前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调查显示,1979至2024年,美国企业顶层1%高管的年工资增长了145%,底层90%工人的年工资仅增长16%。按这一趋势发展下去,可能会出现( )
①大量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 ②劳动人民支付能力下降
③社会生产的商品相对过剩 ④资产阶级缩小生产规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马克思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下列选项能直接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资本家依靠暴力抢夺农民的土地 ②英国对清王朝发动鸦片战争
③资产阶级处死在位国王夺取政权 ④资本家缩短劳动时间延缓危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第一版写的序言中指出:最近25年来情况发生的重大变化,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是指( )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
③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④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马克思说:资产阶级不能再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上述材料中的“它”系指( )
A.无产阶级 B.资产阶级 C.奴隶主阶级 D.生产力发展停滞
10.资产阶级不能再统治下去的根源是( )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贫富差距日益悬殊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受到的剥削和压迫越来越严重 D.资产阶级的生产组织能力日益低下
11.“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因为它在结构上与这个国家的社会现实相冲突。”这深刻揭示了( )
A.中国封建势力的顽固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帝国主义决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
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D.资本主义制度不符合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2.2025年暑假,中学生小美沿着共产党人的足迹,制定了这样一条研学旅游路线:嘉兴南湖红船→遂昌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宁波四明山抗日旧址。通过这次研学之旅,直观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 )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 B.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
C.从建党、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奋斗历程 D.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接续奋斗的历程
13.2024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了“城市·光影: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展映单元。通过观影,我们可以感受到新中国成立( )
①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②为新中国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③让中国改天换地,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毛泽东提出,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改变了旧中国的社会形态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③社会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列关于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说法正确的是( )
①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逐步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因素
②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
③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④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下表反映了1952年与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成分占比变化。(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3》《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这一变化直接表明( )
经济成份 1952年占比 1956年占比
公有制工业 44.7% 98.8%
个体农业 96% 3.7%
私营商业 57.4% 4.2%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开始 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
③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在探索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历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当时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下列关于“两次结合”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次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②“第二次结合”,要找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③“第一次结合”,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④“第二次结合”,要找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1824年,英国人罗伯特·欧文变卖全部家产,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建立“新和谐公社”,实行财产公有、平等劳动与按需分配制度,公社成员按年龄分工协作。然而,因社员内部矛盾、劳动分配不均及资金短缺,公社仅维持4年后宣告破产。这一实践说明( )
①空想社会主义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③社员的内部矛盾是空想社会主义失败的根源 ④未发现社会发展规律是公社破产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的物质条件以资本和地产的形式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而人民大众所有的只是生产的人身条件,即劳动力。”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资产阶级依靠暴力掠夺获取资本和劳动力
②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
③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工人受雇于资本家
④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阐述:“现代的工人只有当他们找到工作的时候才能生存,而且只有当他们的劳动增殖资本的时候才能找到工作。这些不得不把自己零星出卖的工人,像其他任何货物一样,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他们同样地受到竞争的一切变化、市场的一切波动的影响。”基于此,对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状况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是工人贫困的深刻根源
②工人阶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命运
③工人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所支付的工资
④工人本质上成为依附于资本、受市场奴役的群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最近四五十年来,《共产党宣言》所分析的那些西方国家,不但没有出现行将灭亡的预兆,相反显现出继续发展的潜力。因此,有人怀疑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下列选项能用来说服怀疑者的有( )
①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无可撼动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生机盎然
③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不可逆转 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资本主义命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2.1954年,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国家注资支持生产,持股53%,而原家族持股47%,“一五”期间,同仁堂建成全国首条中药蜜丸机械化生产线,日产量提升10倍。1957年,年产值较改造前增长292%,出口创汇37万元。这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
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C.“一五”期间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D.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主要采取的是暴力没收的方式
23.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并指出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来解决。这表明( )
①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我国已找到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具体方案
③毛泽东思想为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④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主观题
24.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普遍制作使用金属工具,这让统治阶级组织大规模的劳动成为可能,那些不劳而获的某些统治者也拥有更多时间从事发明研究,如古埃及第三王朝设计了金字塔的宏伟建筑;考古发现,安阳是古代中国某王朝的都城,统治者在此占卜记事中发明了甲骨文;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在位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出了规范。同时上述古代王朝都对被统治阶级进行了有史以来最残暴的统治,被统治阶级沦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可以被统治者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处死。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上述三个古代王朝的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并分析三大古代王朝生产关系的特点。
(2)有人认为,三个古代王朝的被统治者如此悲惨,因此,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
25.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陷入内忧外患的悲惨境地。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苏俄的革命道路,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材料二 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不同于苏俄的革命道路的具体内容。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的原因。
(2)从“判断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的角度,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6.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我们现在也还处在革命中,但革命的性质不同于过去。现在的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提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为什么说1956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
(2)结合材料,请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谈谈对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27.对于如何理解《共产党宣言》的实践意义,高一学生小华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搜集到以下材料:
《共产党宣言》自1848年发表以来,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进程。《宣言》催生了首个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并成为其行动纲领,直接指导了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并成为后续国际工人组织的行动指南。列宁以《宣言》为指导发展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建立首个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运用《宣言》结合中国实际,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最终建立新中国。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得益于从《宣言》中汲取反抗压迫的理论武器。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力,推行福利政策、八小时工作制的劳工保护、反垄断法等改良措施,但当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由贫富差距引发的工人罢工游行仍此起彼伏。
请你结合以上材料,以“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意义”为主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知识替小华完成小论文。
要求:提取材料恰当、知识运用准确、逻辑思维清晰、层次结构合理,字数200字左右。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C A D C A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A C D D A B D D
题号 21 22 23
答案 C B B
24.(1)三个古代王朝的统治阶级是奴隶主阶级,被统治阶级是奴隶阶级。奴隶可以被统治者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处死,奴隶成为会说话的工具,说明三个古代王朝的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2)三大王朝普遍使用金属工具,促进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提高了劳动效率;让某些统治者拥有更多时间从事发明研究;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产生,建筑、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出现,法典的推出,这些都有助于生产发展和文化繁荣,因此这不是历史倒退,而是历史的进步。
25.(1)具体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逐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原因:以马列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思想,并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推动马列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①判断历史是进步还是倒退的主要标准,是看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否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②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使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26.(1)1956年,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共八大也指出当时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或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所以1956年的中国面目已完全变了。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果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启示我们要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要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7.答案示例:
《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无产阶级建立政党的必要性,在《共产党宣言》的指导下,世界上首个国际无产阶级政党得以成立,并领导了1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在《宣言》的指引下,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建立首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此后,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对此,资本主义国家为应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压力,采取了一些缓和矛盾的措施,由于这些措施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因此,无产阶级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不会改变。无产阶级应以《宣言》为指导,在所属政党的领导下,发动无产阶级革命,直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