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 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独立作业(一)检测卷出卷人:初三社会组一、判断题(本大题有 8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把相应题号带“T”的方框涂黑,错误的把相应题号带“F”的方框涂黑)1.我国基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目前有 32 个省级行政区。…………………………………( ▲ )2.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 ( ▲ )3.我国的 56 个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超过 1600 万人。……………………………………………… ( ▲ )4.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小,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 )5.冬季风从较高纬度地区南下,对我国的影响程度自北向南逐渐减弱。……………………………… ( ▲ )6.中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 ▲ )7.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 ▲ )8.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用于牧业。…………………………………… (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 2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0 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下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 9-12 小题。9.记者沿我国陆上国界线展开采访活动,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 )A.蒙古、俄罗斯 B.印度、不丹 C.越南、老挝 D.马来西亚、菲律宾10.以上四省区中,临海的省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11.四省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12.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这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地处我国华北平原 B.②省区气候湿热盛产稻米C.④省区是蒙古族的聚居地 D.③省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读下面“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 13-15 小题。1{#{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213.从图中可知,我国人口密度小于 10 人/km 的省级行政区有……………………… …………( ▲ )A.福建省、台湾省 B.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C.湖北省、湖南省 D.西藏自治区、青海省14.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有…………………… ……………………… ( ▲ )①耕地多,水热资源充足 ②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③生产力相对落后,粮食产量少 ④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多的…… ( ▲ )A.就业机会 B.土地资源 C.名胜古迹 D.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阅读下面“黄河干流沿途的河水含沙量变化图”,完成 16-18小题。16.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 …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7.水文站观测的含沙量可知,从河口到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最大,原因是………… … … ( ▲ )A.黄河冬季有结冰期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流经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河流流量大18.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 …… ( ▲ )A.发展航运 B.严禁捕捞 C.陡坡开垦 D.植树造林2{#{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19.电视台的台标能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四幅台标的寓意与其省区全称、所在四大地理区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 ( ▲ )A.甲—“歌舞之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B.乙—“大象故乡”—安徽省—北方地区C.丙—“牦牛之乡”—西藏自治区—青藏地区D.丁—“椰岛”—海南省—南方地区“花开人来,花落人走”。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蜜源是指蜜蜂采蜜所需的植物花朵)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根据图 1:我国某地蜂农放蜂线路示意图,图 2: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 20-22 小题。20.中国蜜源植物众多的最主要气候原因是 ……………………………………… ………………(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强 C.以热带气候为主 D.终年炎热干燥21.影响蜂农转场放蜂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2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 ▲ )A.在闽粤遇梅雨 B.在江浙遇伏旱闷热C.在华北遇干旱 D.在东北遇秋高气爽23.2025 年 4 月 23 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 76 周年纪念日。23 日前后,人民海军在沿海 10 多个城市港口同步举行舰艇开放活动。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领海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 B.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多C.岛屿众多,大陆架狭窄 D.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3{#{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24.与下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C.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D.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25.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分布均匀B.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C.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D.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上海松江区设立首个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桩,首个农田电子身份证——“沪耕码”也随之上线。市民通过扫描“沪耕码”,实现“一码查地”、“一码举报”、“一码巡田”。“沪耕码”的实施,可以提升上海耕地保护的信息化和公众参与水平,发动市民一起保护好上海自己的“生命田”。据此完成 26-28 小题。26.“沪耕码”上线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耕地广阔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27.“沪耕码”上线,一地一码精准管理,有利于…………………………………………………( ▲ )①加强耕地管理力度 ②提升耕地保护信息化③拓宽补充耕地途径 ④提高公众参与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上海市推广“沪耕码”对我国各地耕地保护的启示是…………………………………………( ▲ )A.依赖政府管理,减少公众参与 B.推动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C.优先开发耕地,促进经济发展 D.减少耕地面积,增加生态用地4{#{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三、综合题(本大题有 4 小题,共 52 分)29.(14 分)阅读下列三图,回答问题。图 1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 2 北京地形图图 3 吐鲁番和北京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1)图 1 中 A 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从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A地属于 ;B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从温度带的划分来看,B 地属于 。(4 分)(2)根据图 2和图 3,说说北京的地势特点和降水特点,并且指出造成吐鲁番和北京两地存在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北京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 分)5{#{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30.(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流域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江豚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其支流水域。江豚对水环境要求较高,被誉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晴雨表”。近几十年,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江豚的生存环境一度亮起“红灯”,江豚的数量一度呈下降趋势。沿江各地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长江鱼类资源开始恢复,江豚的食物变多了,江豚数量也开始有所增长。(1)观察材料一中江豚栖息地 A 处是 (湖泊)。(2 分)(2)材料一示意图中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如此分布的原因是什么?(4 分)(3)江豚的生存环境曾一度亮起“红灯”,各地采取措施保护江豚的生存环境。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二中各地江豚保护措施可能有哪些。(6 分)31.(10 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下为“棕壤三大集中分布区图”。材料二:棕壤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缓坡地带。棕壤表土层多为沙壤土或壤质沙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多用于农业,但经常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各地通过植树造林6{#{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和植被恢复,修筑梯田和护坡工程,以及出台相关政策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棕壤流失趋势。(1)由材料一可知,棕壤主要分布在 半岛和 半岛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山区。(2 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棕壤集中区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4 分)(3)请分析“植树造林及植被恢复”在缓解棕壤流失中的主要作用。(4 分)32.(16 分)观候鸟迁徙之徒,悟自然环境之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红嘴鸥在我国境内迁徙路线示意图。材料二:红嘴鸥是一种候鸟,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等地,一般夏季到天山西部地区及东北部的湿地繁殖,深秋初冬季节会南下至 32°N 以南的地带越冬。红嘴鸥主食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材料三: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近年来,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1.根据材料一,写出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及所属地形区。(2 分)2.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红嘴鸥西线未走直线路径的原因。(4分)3.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昆明周边成为红嘴鸥选择越冬地的理由。(4 分)4.昆明举办海鸥文化节,体现了人类与候鸟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6分)7{#{QQABaYYAggCoAJJAARgCAQXiCAKQkACCAYoOBAAYMAABCQNABAA=}#}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独立作业(一)检测卷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F F F T T F F T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 D D C D D C A B B D题号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答案 B A C C D B B A D B三、综合题(本题有4小题,共52分)29.(14分)(1)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高原山地;青藏高原区(高寒区)。(4分)(2)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2分)降水特点: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尤其是7月至8月降水量较大,其他月份的降水量相对较少,降水季节变化明显。(2分)最主要因素:海陆位置。(2分)(3)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处在暖温带和半湿润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农业发展。(4分)30.(12分)(1)鄱阳湖(2分)(2)沿江分布。长江可以为沿岸城市提供便利的水源、水运条件等(任答一点)(4分)(3)植树种草或植树造林,退田还湖,十年禁渔,立法保护,加强水域保护的宣传,提高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等等。(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采3点得6分)31.(10分)(1)辽东半岛、山东半岛(2分)(2)分布于低山丘陵缓坡地区,地形坡度较大/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表土层多为沙壤土或壤质沙土,土质疏松/耕作强度较大(4分)(3)植被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降水对地表的冲击/减少人为因素对土壤的干预(或者保水、保土)(4分)32.(16分)(1)宁夏回族自治区、宁夏平原(2分)(2)迁徙西线若走直线要穿过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需绕行。绕行路径沿途有湿地水源,能满足栖息、觅食需求。(从地形气候、食物等角度分析)(4分)(3)①昆明周边纬度低,冬季气温较高;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湿地和湖泊;(4分)(4)关系:体现了人类与候鸟和谐共处的关系,人类对红嘴鸥的接纳和保护,红嘴鸥也成为昆明的生态景观名片。(2分)积极影响:①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增加经济收入;②提升城市知名度,打造生态城市品牌;③增强市民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4分)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独立作业(一)检测卷出卷人:初三社会组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把相应题号带“T”的方框涂黑,错误的把相应题号带“F”的方框涂黑)1.我国基本实行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目前有32个省级行政区。…………………………………( ▲ )2.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寒带,没有热带。……………………………………………… ( ▲ )3.我国的56个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超过1600万人。……………………………………………… ( ▲ )4.中国各种地形面积相差很大,平原所占面积较小,山地所占面积最大。……………………………… ( ▲ )5.冬季风从较高纬度地区南下,对我国的影响程度自北向南逐渐减弱。……………………………… ( ▲ )6.中国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深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 ▲ )7.长江被誉为“黄金水道”,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 ▲ )8.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用于牧业。…………………………………… (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推出专题片《边疆行》,以新闻纪实的手法,顺时针勾绘出一幅从广西到辽宁的美丽画卷。下图为我国边疆四省区,读图回答9-12小题。9.记者沿我国陆上国界线展开采访活动,沿途不可能经过的国家是………………………………( ▲ )A.蒙古、俄罗斯 B.印度、不丹 C.越南、老挝 D.马来西亚、菲律宾10.以上四省区中,临海的省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11.四省中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的分别是………………………………………………… ………( ▲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④12.电视观众对《边疆行》中的这四省区观后印象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地处我国华北平原 B.②省区气候湿热盛产稻米C.④省区是蒙古族的聚居地 D.③省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读下面“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完成13-15小题。13.从图中可知,我国人口密度小于10人/km2的省级行政区有……………………… …………( ▲ )A.福建省、台湾省 B.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C.湖北省、湖南省 D.西藏自治区、青海省14.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有…………………… ……………………… ( ▲ )①耕地多,水热资源充足 ②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③生产力相对落后,粮食产量少 ④多高原、山地,地势起伏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向东南沿海地区迁移,主要原因是东南沿海地区有较多的…… ( ▲ )A.就业机会 B.土地资源 C.名胜古迹 D.矿产资源十四五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阅读下面“黄河干流沿途的河水含沙量变化图”,完成16-18小题。16.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 …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7.水文站观测的含沙量可知,从河口到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最大,原因是………… … … ( ▲ )A.黄河冬季有结冰期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流经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河流流量大18.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 …… ( ▲ )A.发展航运 B.严禁捕捞 C.陡坡开垦 D.植树造林19.电视台的台标能反映地方文化特色,四幅台标的寓意与其省区全称、所在四大地理区域对应不正确的是 …… ( ▲ )A.甲—“歌舞之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地区B.乙—“大象故乡”—安徽省—北方地区C.丙—“牦牛之乡”—西藏自治区—青藏地区D.丁—“椰岛”—海南省—南方地区“花开人来,花落人走”。为了充分利用外地蜜源(蜜源是指蜜蜂采蜜所需的植物花朵)蜂农需要频繁转场放蜂。根据图1:我国某地蜂农放蜂线路示意图,图2: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示意图,完成20-22小题。20.中国蜜源植物众多的最主要气候原因是 ……………………………………… ………………(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强 C.以热带气候为主 D.终年炎热干燥21.影响蜂农转场放蜂时间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气温 D.市场22.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 ▲ )A.在闽粤遇梅雨 B.在江浙遇伏旱闷热C.在华北遇干旱 D.在东北遇秋高气爽23.2025年4月23日是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6周年纪念日。23日前后,人民海军在沿海10多个城市港口同步举行舰艇开放活动。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领海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 B.海洋资源总量大,人均多C.岛屿众多,大陆架狭窄 D.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24.与下图中国家相比,我国的地理位置有很多优越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俄罗斯相比,我国气候更寒冷B.与蒙古相比,我国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便利的海运条件C.与日本相比,我国气候受海洋影响更显著D.中国是四国中唯一海陆兼备的国家25.下列有关我国民族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民族分布均匀B.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特点C.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北和西南地区D.少数民族全部分布在我国的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上海松江区设立首个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识桩,首个农田电子身份证——“沪耕码”也随之上线。市民通过扫描“沪耕码”,实现“一码查地”、“一码举报”、“一码巡田”。“沪耕码”的实施,可以提升上海耕地保护的信息化和公众参与水平,发动市民一起保护好上海自己的“生命田”。据此完成26-28小题。26.“沪耕码”上线得益于……………………………………………………………………………( ▲ )A.科技进步 B.耕地广阔 C.交通便利 D.市场广阔27.“沪耕码”上线,一地一码精准管理,有利于…………………………………………………( ▲ )①加强耕地管理力度 ②提升耕地保护信息化③拓宽补充耕地途径 ④提高公众参与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8.上海市推广“沪耕码”对我国各地耕地保护的启示是…………………………………………( ▲ )A.依赖政府管理,减少公众参与 B.推动科技赋能,提升监管效能C.优先开发耕地,促进经济发展 D.减少耕地面积,增加生态用地三、综合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14分)阅读下列三图,回答问题。图1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 图2 北京地形图图3 吐鲁番和北京两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1)图1中A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从干湿地区的划分来看,A地属于 ;B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从温度带的划分来看,B地属于 。(4分)(2)根据图2和图3,说说北京的地势特点和降水特点,并且指出造成吐鲁番和北京两地存在降水差异的最主要因素。(6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北京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4分)3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长江流域地区示意图材料二:江豚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干流及其支流水域。江豚对水环境要求较高,被誉为长江水生态系统的“晴雨表”。近几十年,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江豚的生存环境一度亮起“红灯”,江豚的数量一度呈下降趋势。沿江各地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长江鱼类资源开始恢复,江豚的食物变多了,江豚数量也开始有所增长。(1)观察材料一中江豚栖息地A处是 (湖泊)。(2分)(2)材料一示意图中城市的分布有何特点?如此分布的原因是什么?(4分)(3)江豚的生存环境曾一度亮起“红灯”,各地采取措施保护江豚的生存环境。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材料二中各地江豚保护措施可能有哪些。(6分)3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以下为“棕壤三大集中分布区图”。材料二:棕壤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缓坡地带。棕壤表土层多为沙壤土或壤质沙土,有机质含量较高,多用于农业,但经常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各地通过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修筑梯田和护坡工程,以及出台相关政策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棕壤流失趋势。(1)由材料一可知,棕壤主要分布在 半岛和 半岛及河北北部、辽宁西南部山区。(2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棕壤集中区易发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4分)(3)请分析“植树造林及植被恢复”在缓解棕壤流失中的主要作用。(4分)32.(16分)观候鸟迁徙之徒,悟自然环境之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红嘴鸥在我国境内迁徙路线示意图。材料二:红嘴鸥是一种候鸟,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库、海湾等地,一般夏季到天山西部地区及东北部的湿地繁殖,深秋初冬季节会南下至32°N以南的地带越冬。红嘴鸥主食是鱼、虾、昆虫、水生植物和人类丢弃的食物残渣。材料三: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近年来,昆明定期举办海鸥文化节。1.根据材料一,写出红嘴鸥迁徙东线停留地的省级行政区域全称及所属地形区。(2分)2.从自然环境要素角度,分析红嘴鸥西线未走直线路径的原因。(4分)3.结合图文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昆明周边成为红嘴鸥选择越冬地的理由。(4分)4.昆明举办海鸥文化节,体现了人类与候鸟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独立作业(一)检测卷.docx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独立作业(一)检测卷.pdf 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独立作业(一)检测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