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通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火星冲日”是指火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火星之间。2025年1月16日发生“火星冲日”现象,火星亮度增加,引发天文爱好者争相观测。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火星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日,地球与火星所处的公转轨道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下列行星中可能发生冲日现象的是( )
A.金星和土星 B.水星和木星 C.土星和木星 D.水星和金星
2025年6月,中国科学家发现了一颗质量为地球的10倍、可能存在类地生命的“超级地球”(开普勒-725c)。这颗“超级地球”位于类似太阳的恒星开普勒-725的宜居带内,距离太阳系约2472光年,其公转周期约207天。下图为开普勒-725c与地球对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天体类型看,开普勒-725c属于( )
A.行星 B.卫星 C.彗星 D.星云
5.包含开普勒-725c的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6.科学家判断开普勒-725c位于恒星开普勒-725的宜居带内的主要依据是( )
A.公转的周期适宜 B.质量大小适宜 C.离恒星距离适中 D.体积大小适中
2025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受太阳日冕物质抛射影响,地球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我国多地可以看到罕见的粉色极光。下图为太阳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日冕物质抛射主要位于( )
A.甲层 B.乙层 C.丙层 D.丁层
8.受此次地磁暴影响,我国最可能发生的是( )
A.洪涝灾害频繁发生 B.内蒙古沙尘暴肆虐
C.粮食产量大幅降低 D.卫星导航出现偏差
9.我国能看到极光的省级行政区简称是( )
A.黑 B.藏 C.琼 D.苏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图中地层的生物化石示意该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化石①②③最可能是( )
A.三叶虫、鱼类、恐龙 B.鱼类、恐龙、三叶虫
C.恐龙、三叶虫、鱼类 D.恐龙、鱼类、三叶虫
11.甲地层形成时该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是( )
A.干旱的沙漠 B.寒冷的高原 C.温暖的海洋 D.湿热的森林
12.研究地层及其化石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探寻矿产能源分布 B.开发旅游地质资源
C.推演地球演化历史 D.预报地质灾害发生
2025年7月7日,印度尼西亚的勒沃托比-拉基拉基火山喷发,喷发出高达约18000米的巨大火山灰柱。受火山灰飘移等因素影响,多家航空公司取消航班。图1为拉基拉基火山喷发景观图,图2为地球四大圈层联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多家航空公司取消航班是因为火山灰进入( )
A.① B.② C.③ D.④
14.火山灰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下图为1998年长江中游某河段的河流形态示意图。因河流多次“裁弯取直”,在长江干流北侧形成多个牛轭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与乙岸相比,甲岸( )
①岸陡水深 ②河漫滩广 ③沉积为主 ④侧蚀明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发生“裁弯取直”后,河流( )
A.水流速度加快 B.泥沙淤积增多 C.下切作用减弱 D.洪涝灾害加重
17.除长江中下游外,我国牛轭湖分布较多的是( )
A.横断山区 B.云贵高原 C.东北平原 D.东南丘陵
下图为橘子洲附近地质剖面图,图中Ⅰ、Ⅱ、Ⅲ为河流阶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Ⅰ、Ⅱ、Ⅲ阶地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Ⅰ、Ⅱ、Ⅲ B.Ⅲ、Ⅱ、Ⅰ C.Ⅱ、Ⅰ、Ⅲ D.Ⅲ、Ⅰ、Ⅱ
19.古代人类活动多位于阶地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气候凉爽 B.背山面水,光照充足
C.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D.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尼木峡谷位于西藏拉萨市尼木县境内,河谷底部起伏不平,多石块分布。下图为尼木峡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峡谷多形成于河流的( )
A.上游 B.下游 C.出山口 D.入海口
21.该峡谷( )
A.呈U字形,河谷宽浅 B.崖壁陡峭,谷底狭窄
C.垄槽相间,纵列分布 D.顶平麓缓,起伏较小
22.峡谷底部石块( )
A.圆润光滑 B.大小均匀 C.个体较小 D.棱角分明
二、综合题
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拉萨被称为“日光城”,为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拉萨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目前拉萨市已建成13座光伏发电站,另有1座在建。下图为我国多年平均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
(1)写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于4000MJ/m2的省级行政区简称。
(2)描述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特点。
(3)简析拉萨被称为“日光城”的原因。
(4)与火力发电相比,简述太阳能发电的优点。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厚薄不一,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核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图1为中国地壳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图2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示意图。

(1)写出拉萨与哈尔滨地壳厚度差值的范围及主要影响因素。
(2)写出甲、乙界面的名称,并描述地震波通过甲界面时速度变化的特点。
(3)推测地幔与外核物质状态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5年暑期,某高校地理专业学生沿黄河中下游进行研学考察。考察结束后,学生结合资料发现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趋于稳定。图1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1855~199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变化示意图。
(1)列举研学小组沿黄河考察最可能遇到的地质灾害。
(2)描述黄河三角洲地貌景观特点。
(3)简述1855~1976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时空变化特点。
(4)推测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趋于稳定的原因。
参考答案
1.B 2.B 3.C
4.A 5.C 6.C
7.D 8.D 9.A
10.D 11.D 12.C
13.B 14.A
15.B 16.A 17.C
18.B 19.C
20.A 21.B 22.D
23.(1)川;渝;黔;湘。
(2)空间分布不均;从西北向东南减少;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3)海拔高,大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透明度高。
(4)分布广泛;清洁;可再生。
24.(1)(34km,36km);海拔
(2)甲:莫霍界面;乙:古登堡界面;若地震波从下往上传播,通过甲界面时速度变小(若地震波从上往下传播,通过甲界面时速度增大)。
(3)地幔呈固态;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横波只能通过固态传播,经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消失。
25.(1)滑坡;泥石流。
(2)呈扇形(三角);沉积物颗粒较小;地势低平。
(3)面积增大;整体向东北扩张;增速先慢后快。
(4)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小浪底等水电站建设使其下游含沙量减少,流水沉积作用减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