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哦,香雪》课件(共22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哦,香雪


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
重点:分析 “铅笔盒”“火车” 的象征意义,赏析心理描写对展现香雪内心世界的作用。
难点:理解香雪 “换铅笔盒” 行为背后的精神觉醒,把握城乡文明碰撞中的人性光辉。
重点难点
导语
一分钟可以做什么呢?读一会儿书?看一则新闻?刷一下抖音?发一会儿呆?……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铁凝文集》。20 世纪80年代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封闭已久的国门一下子打开了,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人们尘封的心灵中萌动着对现代文明的向往,他们渴望走出闭塞,走出传统,走向外面的新世界。本文以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用清新婉丽的文笔,赋予了生活严肃的思考,表现了山村少女对新世界、新生活的炽热追求,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哦”的读音和意义:《现代汉语词典》P354、1011
①é:吟哦
②ó:哦,怎么回事?
③ò:哦,我明白了。
④ò:哦,我一定会改的。
⑤ò:哦,太棒了!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题目如果叫“香雪”也未尝不可,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哦”字呢?这个“哦”到底应该怎么读?
ó 表示惊奇,哦,香雪真是个执着的女孩子啊!
ò,叹词,题目中加“哦”,真切地表现了作者对香雪用一篮子鸡蛋换来一只铅笔盒这一举动的理解与肯定,并由衷地赞叹了香雪的纯朴自尊以及对现代文明的向往。
“哦,香雪”是一个有诗意的标题,与文章的风格相符,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物形象倾注的赞叹、喜爱之情。
任务一
探究新知
梳理情节,初步感知:
小说是以什么地方什么时期为背景展开的?请根据情节结构梳理文本。
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根据它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的象征意义?
任务一
探究新知
问题1:小说是以什么地方什么时期为背景展开的?请根据情节结构梳理文本。
背景 时间 情节 线索
改革开放之初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
火车开进台儿沟——带来冲击 1-3
姑娘们喜迎火车——向往现代文明 4-56
香雪上火车换铅笔盒——渴望脱贫 57-72
香雪沿铁轨深夜归来——召唤现代文明 73-83
火车
铅笔盒
任务一
探究新知
火车开进台儿沟带来的变化
以前
现在
宁静。人们吃过晚饭就钻被窝。
封闭传统,少与外界交流。
热闹。人们挤在村口看火车。
姑娘们心不在焉地吃晚饭,吃完饭梳妆打扮。
与火车上的人换物品。
火车对山里的人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大山”象征什么?
“火车”象征什么?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
“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是连接封闭落后的大山与山外现代世界的纽带。(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任务二
探究新知
比较人物,分析形象
阅读5-71段,感知香雪人物形象:
1.火车开进深山,香雪与其他姑娘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她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
2.香雪和其他姑娘表现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3.你怎么认识香雪追求的铅笔盒?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任务二
探究新知
比较香雪和凤娇们的不同追求
凤娇关注的物品和香雪所关注的有什么不同?作者借助这些物品表现了什么?
凤娇:关注“金圈圈”“手表”“发卡”“纱巾”等装饰品。她关注的是物质世界的生活用品;
香雪:关注的是“铅笔盒”“皮书包”等精神领域的学习用品。
表达出小山村里姑娘们的不同追求,在现代文明面前的不同状态。
以凤娇衬托香雪比别人的追求更高,也正是这样,显得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歌颂山里姑娘的自尊自爱和纯美的心灵,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
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
都有着对山外世界的关注,对美的热烈的向往和追求
直接原因:香雪是台儿沟唯一的初中生,非常希望能拥有和她的同学一样的自动铅笔盒。
根本原因:文化知识和追求使她与别人的需求不一样,也正是这样,她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比别人更勇敢,更突出。
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40个鸡蛋
30里夜路
换 来
值得?
一个带磁铁的泡沫塑料铅笔盒
执着追求?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满足虚荣心?
挽回自尊?
我认为她不虚荣。
1.铅笔盒对香雪来说,是象征着上学的权利,象征着现代文明;而对铅笔盒的执着追求体现了香雪对于知识的渴望,摆脱贫穷落后生活、追求共同富裕的现代文明的渴望。
2.香雪能够体会母亲的辛苦,也为此深深的内疚、自责,可见她是一个善良、单纯的人。
3.女学生执意要把铅笔盒送给香雪,而香雪最后依然把鸡蛋塞到了她的座位底下,可见香雪是个有高度自尊心和坚定品格的人。
有人说,香雪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你认为她爱慕虚荣吗 为什么?
真正的虚荣是企图不劳而获,是深在泥潭里却不做改变的贪图,是身处贫困却只麻木地仰望星空。
香雪所做的,不过是同万千贫苦的农村人正在做的一样——用自己的努力、拼劲和倔强,勇敢追求,改变贫困。
物象藏深意
“自动铅笔盒”
象征现代文明
象征知识、文化
象征自尊、自信
蕴含着摆脱落后、融入现代文明的渴望;
表达了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
表现了人主体意识的觉醒。
改革开发后封闭的农村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历史进程。
哦,香雪
任务二
探究新知
香雪之美
淳朴之美
自尊之美
执着之美
青涩之美
明确:香雪是一个充满淳朴之美、自尊之美、青涩之美、执着之美的女孩。
任务三
探究新知
分析环境,探究人物成长路程
朗读“黑夜”关键段落
思考:“黑夜”如何“塑造”香雪,并见证了她的成长?
任务三
探究新知
黑夜拿着三把“刀”,一点点“磨”出一个新姑娘:
第一磨:“逼”掉胆怯的壳
火车开走的瞬间,黑夜就把香雪“扔”进了孤独里——让总躲在人群后的她,第一次咬着牙站起来:“必须自己走回去!”
第二磨:“照”出清醒的骨
黑夜里香雪才慢慢想明白:要这个盒子,不是为了在同学面前装样子,是因为“山里人也配用好东西”。那一刻,虚荣被磨掉,剩下的是对尊严的清醒。
任务三
探究新知
黑夜拿着三把“刀”,一点点“磨”出一个新姑娘:
第三磨:“引”回回家的路
黑夜没让她迷路,反而用这些熟悉的“路标”告诉她:成长不是逃向远方,而是稳稳地回到起点。
“黑夜”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黑夜”让成长具象,每个时代都有“香雪的夜路”,“黑夜”是成长的启明。
布置作业
以 “一件改变我想法的物品” 为题,模仿文中心理描写手法,写一段 400 字左右的片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