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②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④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选项与漫画《计划》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1.减
2.读书
3.运动
4.早睡早起
孩子,不要学他!
A.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
B.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C.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4.2025年4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宣布“深空探测脑计划”启动,拟通过跨学科合作研究
字宙环境对人类认知的影响。项目强调:科学探索需兼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避免技术
滥用:研究成果应惠及全人类,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太空权益。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该
计划蕴含的哲学启示是()
①生产关系需适应生产力发展,跨学科合作是航天技术突破的决定力量
②价值选择应站在最广大人民立场,研究成果惠及人类体现正确价值导向
③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兼顾工具与价值理性保障科技健康发展
④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以促进社会发展,太空权益分配需国际制度约束而非自发
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无论是城市规划还是城市建设,无论是新城区建设还是老城区改造,都要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
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材料表明城市建
设和发展要()
①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智慧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直接动力
高二政治第5页(共8页)
②坚持正确价值导向,人民福祉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目标指向
③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人民满意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价值标准
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每个人都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2025年6月13日,蔚县剪纸亮相“雄安非遗大会”,传承人在保留镂空、点染核心技
艺基础上,开发出剪纸笔记本、冰箱贴等文创:6月14日,怀来首家“非遗超市”启动,蔚
县剪纸与泥塑入驻景区实现场景化消费。这一实践体现的道理是()
①非遗入驻景区热销,说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核心是经济价值转化
②坚守核心技艺又创新产品形态,印证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特征
③京津冀非遗的同台展示,表明文化交流是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动力
④对接现代消费需求活化利用非遗,体现传统文化要实现创造性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某镇各村积极响
应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不断探索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每月的9日是A村的“村民议事日”。每到这天,村里会邀请驻村第一书记、村务监督
委员会、村妇代会、党员群众代表参加,会上大家围绕“村民议事”制度“说、议、办、评”
四个环节展开交流,现场答复群众诉求。为畅通规范议事渠道,A村制订了“集中议“上门
议“现场议“线上议”等议事方式,最大程度倾听群众所需、所盼。该村还建立了“智慧村
务”平台,村民可通过手机Ap参与村级财务监督、重大事项投票,使村务公开透明化。同
时,该村组建了“党员法官+乡贤调解员”专班,2024年成功化解历史遗留纠纷12起;积极
开展“最美家庭“好婆媳”等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阐述A村创新治理模式对乡村治理的作用。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7月14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对3起整治
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进行通报。通报中指出目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一些地方
仍然突出,违反《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千规定》的情形屡禁不止,有的违规开展创
建示范活动:有的考核指标体系庞杂,过度依赖痕迹管理增加基层负担:有的脱离实际、
高二政治第6页(共8页)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10月联考·政治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2
3
6
9
10
12
13
14
15
16


D
B
B
D

D
D
C
C
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52分。
17.①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在乡村治理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为乡村治理提供政治保障。②践行全过
程人民民主理念,保障村民当家作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③完善村民自治机
制,发扬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民主协商优势,激发乡村治理内生动力,提升乡村治理效能。④以科
技赋能乡村治理,便利村民参与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的智能化和规范化水平。⑤构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
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
18.①有利于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
②有利于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
行。有利于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
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③有利于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
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19.(1)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要树立全局意识,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
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引导全球优质资本布局中国市场。
②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其中部分的功能状态变化会影响整体,因此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
的发展。世界也在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红利,中国加速发展为世界提供了优质产品、技术和资本,
为世界经济提供新动能。
(2)①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民营企业乘势
而上,用创新精神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动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②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
又要抓住机遇,实现质的飞跃。民营企业抓住机遇,不断进行技术积累,研发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创造新业
态,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新质生产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民营企业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充满信心,积极应对各种
困难和挑战,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
25-L-820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