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1.(2024九上·台州月考)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 )2.(2024九上·台州月考)《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成文法,它刻在黑色的石柱上。 ( )3.(2024九上·台州月考)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4.(2024九上·台州月考)古埃及的太阳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 )5.(2024九上·台州月考)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英吉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6.(2024九上·台州月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英国。( )7.(2024九上·台州月考)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8.(2024九上·台州月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24九上·台州月考)有史学家认为,与古巴比伦人相比,古埃及人要幸运得多: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之下,且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古代埃及示意图”(图一)表明,“同一王朝统治”的天然纽带是( )A.红海 B.尼罗河 C.地中海 D.幼发拉底河10.(2024九上·台州月考)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A B C DA.A B.B C.C D.D11.(2024九上·台州月考)雅典民主政治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克里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在雅典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由此可见( )A.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将领的B.主权在民必定导致社会混乱C.直接民主不适用于任何地方D.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12.(2024九上·台州月考)某历史学家在其历史著作中用“野蛮人的胜利与古代的结束”来形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里所指的“野蛮人”应是( )A.法兰克人 B.斯巴达人 C.雅典人 D.日耳曼人13.(2024九上·台州月考)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A.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B.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14.(2024九上·台州月考)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C.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D.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15.(2024九上·台州月考)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在回国后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对变革的推动直至将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场“变革”的领导者是( )A.明治天皇 B.源赖朝 C.孝德天皇 D.德川家康16.(2024九上·台州月考)“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动……”这段文本描述可以验证的史实是(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环球航行 D.庄园经济17.(2024九上·台州月考)有史学家认为: “ 11 和 12 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 ”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D.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18.(2024九上·台州月考)近代英国对于国王的存废,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最终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进口国王”的背景是( )A.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C.“光荣革命”取得了成功 D.《王位继承法》的通过19.(2024九上·台州月考)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出版的《常识》中写道:“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使“这个大陆”摆脱外来势力支配的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文艺复兴运动20.(2024九上·台州月考)与下列年代尺信息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2024九上·台州月考)阿克莱特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读“阿克莱特的经历”表,回答下题。1732年 出生于贫困家庭1769年 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获得专利1771年 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大量招聘员工;创制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 引进了改良的蒸汽机,获得大量纺纱机订单或购买许可权之后 受封为爵士,当选过当地郡长21.阿克莱特工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技术改革,刺激生产方式改进 B.制度确立,保障资产阶级地位C.科技进步,推动理论成果转化 D.阶级分化,社会矛盾逐步缓和22.“改良的蒸汽机”极大推动阿克莱特工厂的发展,其影响还包括 ( )①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为新航路开辟创造条件③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 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3.(2024九上·台州月考)马克思希望能够“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最初实践马克思这一希望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 B.工业革命( )C.光荣革命 D.宪章运动24.(2024九上·台州月考)在某校举办的“迎接二十大,青春正当时”主题征文活动中,小华同学积极参与,她的征文“我看中国奇迹”的开头部分如下:当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人均 GDP 只有 280 多元, 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也是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 中国人均 GDP 已达到 8.1 万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从小华同学上述开头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坚持( )A.依法治国 B.绿色发展 C.乡村振兴 D.改革开放25.(2024九上·台州月考)2023年1月17日,中国亮出2022年经济答卷。经济总量跃上121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7万美元,创新指数全球排名升至第11位。这一成绩让我们更加坚信( )①中国正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活力②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6.(2024九上·台州月考)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些举措是为了( )A.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B.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C.使收入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D.提高全体人民的就业质量27.(2024九上·台州月考)ChatGPT是一款通用聊天机器人,可用于回答问题、撰写诗词作文、修改代码和进行休闲对话,但也会带来信息泄露、内容剽窃等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担忧。下列评价,你认可的是( )①小宇:科技成就未来,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②小轩:创新改变生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③小静:有效监管,人工智能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④小雯: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并反噬人类,应禁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24九上·台州月考)2023年9月,第一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获奖名单出炉,分别授予285个获奖单位和个人,其中温州共有20项入选。正泰集团荣获级别最高的奖项——“浙江省知识产权大奖”,也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上述材料表明( )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B.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C.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D.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2024九上·台州月考)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划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法典中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二 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公布于罗马广场。该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在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父系近亲成员继承财产。材料三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典是哪一流域居民的文明成就?(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部法律?结合所学指出该法律的地位?(3)从材料三中获取信息,指出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目的及《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法律有何共同作用。30.(2024九上·台州月考)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思想创新篇】材料一 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制度创新篇】材料二 回顾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在每一个节点上,都用制度解决问题。英国革命后,《权利法案》成为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法国前赴后继,以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新理想推进革命发展,设计国家方向。【科技创新篇】材料三(1)材料一中“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是受哪一宗教的影响?“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写出材料二中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法国人民为实现“新理想”在大革命期间通过的文献是什么?(3)为材料三的机器改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4)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样的借鉴?31.(2024九上·台州月考)某校九年级的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探索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材料一】探寻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依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材料二】开辟新航路【材料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事件1640-16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1789 法国大革命(1)根据材料一,请你指出当时欧洲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2)根据上图,说出航线③的航海家和航线④的贡献。(3)从材料三中至少选取两个事件,补充完整论点并论述“什么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32.(2024九上·台州月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新的光荣使命。共同富裕——★浙江数据——2021年 2021 年,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5.75 万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是全国最低的省份。 ——★浙江实践★——浙江Y村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凭借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店和农特产销售,Y村增收 200多万,人均增收1000元。Y村村民积极参加温州市政府推出惠民保险“益康保”,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浙江蓝图★——浙江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美丽中国先进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等“四高地两区一家园”,一幅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1)分析“浙江数据”,概括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原因。(2)梳理“浙江实践”,从共享发展成果角度分析说明 Y 村举措的合理性。(3)展望“浙江蓝图”,谈谈青少年如何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制了楔形文字。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两河流域的相关史实。2.【答案】错误【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之上,标志罗马成文法的形成。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十二铜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3.【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2世纪以来,中世纪欧洲教育出现了新现象,大学的兴起成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世纪大学兴起的相关史实。4.【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罗马共和国时期,独裁官恺撒命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制定了儒略历,后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儒略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儒略历的相关史实。5.【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大帝死后,根据《凡尔赛和约》,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由此得出,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查理曼帝国”的准确识记。6.【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据此可得出,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日不落帝国”的准确识记。7.【答案】错误【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此得出,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准确识记。8.【答案】错误【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但不是唯 一途径,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9.【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古代埃及示意图”“同一王朝统治”,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兴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是“同一王朝统治”的天然纽带,故选B项。古埃及文明兴于尼罗海流域,不是兴于红海,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兴于尼罗海流域,不是兴于地中海,排除C项;古埃及文明兴于尼罗海流域,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以古代埃及文明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10.【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印度新冠肺炎疫”“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侵入印度后,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阶层,故选A项。图示B是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排除B项;图示C是西欧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项;图示D是日本幕府统治时代的幕藩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是图文型材料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印度种姓制度,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1.【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据题干“在雅典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可知,材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的滥用,体现了多数人的暴政,说明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故选D项。陶片放逐法主要目的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主要针对将领之说不正确,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体现的是直接民主,容易导致社会混乱,与主权在民无关,排除B项;小国寡民社会有利于直接民族的实施,故“直接民主不适用于任何地方”错误,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答题关键信息是“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2.【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野蛮人的胜利与古代的结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北部“野蛮人”日耳曼人入侵的冲击下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故选D项。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排除A项;斯巴达人属于古代希腊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没有关联,排除B项。雅典人属于古代希腊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没有关联,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13.【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属于历史观点,排除A项;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属于历史观点,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属于历史观点,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14.【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没有因果关系的选项”,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灭亡了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没有因果关联,故选B项。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兴起了宣扬救世主的基督教,A项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加速了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C项存在因果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促使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壮大,D项存在因果联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阿拉伯帝国的灭亡。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阿拉伯帝国兴衰的相关史实。15.【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他们对变革的推动直至将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日本天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选C项。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主导进行的是明治维新改革,排除A项。12世纪,日本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源赖朝开启日本幕府时代,排除B项;16世纪,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德川家康是江户征夷大将军,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大化改新,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6.【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据题干“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意为在西方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下,印第安人遭受屠戮、种族灭绝,导致美洲劳动力短缺,殖民者开展血腥野蛮的“三角贸易”,将掠贩的非洲黑人被作为黑奴卖到美洲种植园,从事苦力,命运悲惨。故选A项。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成功地实现了环球航行,论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排除C项;9世纪时开始,西欧兴起了庄园经济,是中世纪欧洲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以黑奴三角贸易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17.【答案】A【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可知,其“活力”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排除C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18.【答案】C【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进口国王”,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控的议会废黜了国王詹姆士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称为“进口国王”,故选C项。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发生在“进口国王”之后,排除A项。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发生在“进口国王”之后,排除B项。1701年,英国通过《王位继承法》,发生在“进口国王”之后,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以“光荣革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9.【答案】B【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据题干“1776年”“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北美,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打响北美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到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摆脱了外来势力“英国”的支配,故选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推翻本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与“摆脱外来势力支配”不符,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是推翻本国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与“摆脱外来势力支配”不符,排除C项;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摆脱外来势力支配”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0.【答案】D【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历史人物是拿破仑。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上台;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1814年拿破仑战败,被迫退位,D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的领导人物,其生平是1599年—165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和信息均不符,A项错误;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美国首任总统,与“政变上台”“加冕称帝”、“远征俄国”“战败退位”等信息均不符,B项错误;罗伯斯庇尔的生平是1758年—1794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与材料时间和信息均不符,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年代尺信息,注意时间和事件,结合拿破仑的经历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答案】21.A22.D【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1.据题干“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获得专利”“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创制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可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体现了技术革新,创制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反映了生产方式的改进,由此说明阿克莱特工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技术改革,刺激生产方式改进”,故选A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与材料时间与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技术革新与生产方式改进,不属于理论成果,排除C项;工业革命加剧阶级分化,激化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22.据题干“引进了改良的蒸汽机,获得大量纺纱机订单或购买许可权”,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的改良,为工业机器生产提供了便捷强大的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近代工厂取代传统手工工场,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此得出,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提供了政治前提,新航路的开辟为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提供了市场条件,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答案为:A。23.【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最初实践马克思这一希望的事件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对旧世界的改造,A项正确;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光荣革命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宪章运动是指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阶级基础,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马克思言论的意思,结合巴黎公社及其性质和意义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4.【答案】D【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当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指的是农村改革开端。“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指的是对外开放,结果是人均GDP大幅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坚持改革开放,所以D正确。A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法律制度、法治建设相关内容,选项观点与经济增长奇迹的直接原因无关。B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绿色发展的内容,应排除。C错误,“乡村振兴” 是新时代的战略,与国门打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有直接关系。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5.【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和人均 GDP 的增长,让我们更加坚信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活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增长和创新指数全球排名提升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所以①③④ 正确。②错误,我国计划在21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仍处于建设进程中,并非 “已经建成”。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的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26.【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题干中 “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举措,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民生问题,目的是为了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所以A。B观点错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更注重 “高质量增长” 而非 “高速增长”。C错误,社会保障、健康中国建设与收入提升无直接关系。D错误,选项观点片面,没有体现 分配、社保、健康等其他举措的目的。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的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7.【答案】A【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ChatGPT 作为创新科技成果,其在多领域的应用体现了科技对社会效率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说明科技成就未来,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ChatGPT 提供的问答、创作等便利服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体验,说明创新改变生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针对人工智能的风险,通过合理监管可规避问题、发挥优势,使人工智能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人类可控范围,“超越并反噬” 是过度恐慌,“禁止” 会扼杀技术进步,做法不可取。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28.【答案】C【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浙江省表彰知识产权成果,温州企业正泰集团获全省唯一最高级别 “浙江省知识产权大奖”。这说明浙江省重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表明企业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所以C 正确。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企业(正泰集团)的知识产权与获奖”,未涉及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容。B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 “新思想、新方法”,仅强调知识产权成果的表彰。D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制度的创新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万众创新和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29.【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2)《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法典中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制定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2)据材料二“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公布于罗马广场”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据材料三“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可知,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据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古代法律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2)《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法制建设成果,主要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提炼出关键句子,与课本所学结合回答,言之成理即可。30.【答案】(1)基督教。文艺复兴。(2)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3)人物:瓦特。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从坚持创新、解放思想、制度革新、坚持科教兴国等方面回答【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宗教:据材料一“……都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即基督教神学,基督教把文化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所以“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是受基督教的影响。事件:据材料一“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倡导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冲破宗了教神学对思想的控制。所以,“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指的是文艺复兴。(2)制度:据材料二“英国革命后,《权利法案》成为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文献:据材料二“法国前赴后继,以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新理想推进革命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定颁布了《人权宣言》,宣扬人权、法治、自由、侵权等基本原则。(3)据材料三“蒸汽机”,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为机器生产提供了便捷的动力资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创新、解放思想、制度革新、坚持科教兴国等等。故答案为:(1)基督教。文艺复兴。(2)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3)人物:瓦特。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从坚持创新、解放思想、制度革新、坚持科教兴国等方面回答。【点评】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思想、政治、技术创新。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31.【答案】(1)租地农场、手工工场(2)达·伽马。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论点1:革命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论证;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论点2: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依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据材料一“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中后期的西欧,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场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因面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说明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2)据材料二“开辟新航路”,结合所学可知,航线③由欧洲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属于达·伽马开辟的欧洲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航线④从欧洲出发,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东南亚,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返回欧洲,描述的是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从材料三中至少选取两个事件,围绕“什么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如选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英法美早期资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由此得出观点为“革命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或者“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然后围绕所提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述,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即可。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等等。故答案为:(1)租地农场、手工工场。(2)达·伽马。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论点1:革命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论证;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论点2: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点评】本题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答案】(1)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富裕程度高;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低,发展均衡程度高。(2)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Y村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Y村村民积极参加“益康保”,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3)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弘扬传统文化;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2021年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省第一,这说明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富裕程度高。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全国最低的省份,这说明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低,发展均衡程度高。据此组织答案。(2) 本题先回答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容,发展的根本目的,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奋斗目标。然后结合材料说明:Y村整治村容村貌,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这有利于 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政府推出惠民保险“益康保”,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这有利于 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据此组织答案。(3)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 / 1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试卷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请判断对错,对的选T,错的选F)1.(2024九上·台州月考)楔形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 (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制了楔形文字。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两河流域的文明成就。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两河流域的相关史实。2.(2024九上·台州月考)《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成文法,它刻在黑色的石柱上。 ( )【答案】错误【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镌刻在十二块铜板之上,标志罗马成文法的形成。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十二铜表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十二铜表法》的相关史实。3.(2024九上·台州月考)大学的兴起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12世纪以来,中世纪欧洲教育出现了新现象,大学的兴起成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中世纪大学的兴起。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中世纪大学兴起的相关史实。4.(2024九上·台州月考)古埃及的太阳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罗马共和国时期,独裁官恺撒命以古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制定了儒略历,后来发展成为当今世界通用的公历。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儒略历。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儒略历的相关史实。5.(2024九上·台州月考)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英吉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答案】错误【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843年,查理大帝死后,根据《凡尔赛和约》, 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将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由此得出,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查理曼帝国”的准确识记。6.(2024九上·台州月考)资本主义发展史上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国家是英国。( )【答案】正确【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了荷兰和法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据此可得出,本题叙述正确。故答案为: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日不落帝国”的准确识记。7.(2024九上·台州月考)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发展阶段。( )【答案】错误【知识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此得出,本题叙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准确识记。8.(2024九上·台州月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答案】错误【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但不是唯 一途径,所以题文观点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9.(2024九上·台州月考)有史学家认为,与古巴比伦人相比,古埃及人要幸运得多:长时间处于同一王朝统治之下,且不易遭到外族的侵犯。“古代埃及示意图”(图一)表明,“同一王朝统治”的天然纽带是( )A.红海 B.尼罗河 C.地中海 D.幼发拉底河【答案】B【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古代埃及示意图”“同一王朝统治”,结合所学可知,古埃及文明兴于非洲东北角的尼罗河流域,是“同一王朝统治”的天然纽带,故选B项。古埃及文明兴于尼罗海流域,不是兴于红海,排除A项;古埃及文明兴于尼罗海流域,不是兴于地中海,排除C项;古埃及文明兴于尼罗海流域,幼发拉底河位于西亚,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以古代埃及文明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10.(2024九上·台州月考)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A B C DA.A B.B C.C D.D【答案】A【知识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印度新冠肺炎疫”“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侵入印度后,形成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阶层,故选A项。图示B是中国西周的分封制,排除B项;图示C是西欧中世纪的封君封臣制度,排除C项;图示D是日本幕府统治时代的幕藩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是图文型材料选择题,主要知识考点是印度种姓制度,主要考查学生的材料解读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仔细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信息主旨,掌握相关基础史实。11.(2024九上·台州月考)雅典民主政治中突出的一点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克里斯提尼还创立了“陶片放逐法”。在雅典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由此可见( )A.陶片放逐法主要针对将领的B.主权在民必定导致社会混乱C.直接民主不适用于任何地方D.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据题干“在雅典的一次对外战争中,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可知,材料反映了“陶片放逐法”的滥用,体现了多数人的暴政,说明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雅典民主政治具有局限性。故选D项。陶片放逐法主要目的是维护雅典民主政治,主要针对将领之说不正确,排除A项;“陶片放逐法”体现的是直接民主,容易导致社会混乱,与主权在民无关,排除B项;小国寡民社会有利于直接民族的实施,故“直接民主不适用于任何地方”错误,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答题关键信息是“由于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煽动,雅典人竟然随意处死得胜立功的将领”。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12.(2024九上·台州月考)某历史学家在其历史著作中用“野蛮人的胜利与古代的结束”来形容西罗马帝国的灭亡。这里所指的“野蛮人”应是( )A.法兰克人 B.斯巴达人 C.雅典人 D.日耳曼人【答案】D【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野蛮人的胜利与古代的结束”“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人民起义和北部“野蛮人”日耳曼人入侵的冲击下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故选D项。法兰克人是日耳曼人的一支,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了法兰克王国,排除A项;斯巴达人属于古代希腊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没有关联,排除B项。雅典人属于古代希腊人,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没有关联,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罗马帝国的相关史实。13.(2024九上·台州月考)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A.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B.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C.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D.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答案】D【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彩;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题干选项中选项D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基督教定为国教表达了一种观点和看法,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属于历史观点,排除A项;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属于历史观点,排除B项;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属于历史观点,排除C项。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观点的相关史实。14.(2024九上·台州月考)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各项中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罗马人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基督教产生B.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阿拉伯帝国的灭亡C.十字军东征——拜占庭帝国衰落D.中世纪城市的兴起——欧洲市民阶层的形成【答案】B【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没有因果关系的选项”,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崛起灭亡了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灭亡没有因果关联,故选B项。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对犹太人的残酷统治,巴勒斯坦地区兴起了宣扬救世主的基督教,A项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十字军东征对拜占庭帝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加速了拜占庭帝国走向衰落,C项存在因果关联,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促使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形成壮大,D项存在因果联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阿拉伯帝国的灭亡。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要熟练掌握阿拉伯帝国兴衰的相关史实。15.(2024九上·台州月考)游历“天朝”的日本人在回国后发挥了重大作用,他们对变革的推动直至将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这场“变革”的领导者是( )A.明治天皇 B.源赖朝 C.孝德天皇 D.德川家康【答案】C【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据题干“……他们对变革的推动直至将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日本天孝德天皇进行了大化改新,促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故选C项。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主导进行的是明治维新改革,排除A项。12世纪,日本镰仓幕府征夷大将军源赖朝开启日本幕府时代,排除B项;16世纪,德川家康开创江户幕府统治时期,德川家康是江户征夷大将军,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日本大化改新,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16.(2024九上·台州月考)“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动……”这段文本描述可以验证的史实是( )A.三角贸易 B.独立战争 C.环球航行 D.庄园经济【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解析】【分析】据题干“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动……”,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意为在西方殖民扩张与殖民掠夺下,印第安人遭受屠戮、种族灭绝,导致美洲劳动力短缺,殖民者开展血腥野蛮的“三角贸易”,将掠贩的非洲黑人被作为黑奴卖到美洲种植园,从事苦力,命运悲惨。故选A项。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独立的民主共和国,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成功地实现了环球航行,论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排除C项;9世纪时开始,西欧兴起了庄园经济,是中世纪欧洲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以黑奴三角贸易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读题干信息的能力。17.(2024九上·台州月考)有史学家认为: “ 11 和 12 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 ”。其“活力 ”表现为 ( )A.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B.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C.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 D.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答案】A【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根据题干材料“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可知,其“活力”表现为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10世纪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的中心的城市,意大利、法国、英国、德意志等都有许多著名的城市。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A项正确;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王权的加强和统一国家的出现,排除B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修订,排除C项;题干材料不能体现教权的削弱和庄园经济的开始,排除D项。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的兴起、特点以及意义。18.(2024九上·台州月考)近代英国对于国王的存废,经历了“反抗国王、处死国王、请回国王、进口国王”的不同选择。但最终英国的国王一直保留至今。其中,“进口国王”的背景是( )A.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B.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C.“光荣革命”取得了成功 D.《王位继承法》的通过【答案】C【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答题关键信息“进口国王”,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史称“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控的议会废黜了国王詹姆士二世,邀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称为“进口国王”,故选C项。1689年,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发生在“进口国王”之后,排除A项。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正式形成,发生在“进口国王”之后,排除B项。1701年,英国通过《王位继承法》,发生在“进口国王”之后,排除D项。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以“光荣革命”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9.(2024九上·台州月考)托马斯·潘恩在1776年出版的《常识》中写道:“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违反事物常规的,也是不合历代先例的。甚至英国最有自信的人也不这样想。”使“这个大陆”摆脱外来势力支配的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C.法国大革命 D.文艺复兴运动【答案】B【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据题干“1776年”“认为这个大陆可以长期受任何外来势力的支配,这种想法是悖理的……”,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北美,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打响北美殖民地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第一枪,到1783年,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北美独立战争取得胜利,摆脱了外来势力“英国”的支配,故选B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推翻本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与“摆脱外来势力支配”不符,排除A项;法国大革命是推翻本国波旁王朝的封建统治,与“摆脱外来势力支配”不符,排除C项;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摆脱外来势力支配”不符,排除D项。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0.(2024九上·台州月考)与下列年代尺信息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答案】D【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析】【分析】依据年代尺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该历史人物是拿破仑。1799年拿破仑通过“雾月政变”上台;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1812年拿破仑远征俄国;1814年拿破仑战败,被迫退位,D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的领导人物,其生平是1599年—1658年,与材料中的时间和信息均不符,A项错误;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是美国首任总统,与“政变上台”“加冕称帝”、“远征俄国”“战败退位”等信息均不符,B项错误;罗伯斯庇尔的生平是1758年—1794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政治家,雅各宾专政时期的实际最高领导人,与材料时间和信息均不符,C项错误。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解题的关键是解读年代尺信息,注意时间和事件,结合拿破仑的经历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2024九上·台州月考)阿克莱特被誉为“近代工厂之父”。读“阿克莱特的经历”表,回答下题。1732年 出生于贫困家庭1769年 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获得专利1771年 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大量招聘员工;创制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1790年 引进了改良的蒸汽机,获得大量纺纱机订单或购买许可权之后 受封为爵士,当选过当地郡长21.阿克莱特工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A.技术改革,刺激生产方式改进 B.制度确立,保障资产阶级地位C.科技进步,推动理论成果转化 D.阶级分化,社会矛盾逐步缓和22.“改良的蒸汽机”极大推动阿克莱特工厂的发展,其影响还包括 ( )①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②为新航路开辟创造条件③取代了传统手工工场 ④人类进入“蒸汽时代”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21.A22.D【知识点】工业革命【解析】【点评】本题考查工业革命。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21.据题干“发明了水力纺纱机并获得专利”“建立第一个水力纺纱厂……创制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可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体现了技术革新,创制工厂标准化管理体系反映了生产方式的改进,由此说明阿克莱特工厂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技术改革,刺激生产方式改进”,故选A项。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与材料时间与内容不符,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技术革新与生产方式改进,不属于理论成果,排除C项;工业革命加剧阶级分化,激化社会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答案为;A。22.据题干“引进了改良的蒸汽机,获得大量纺纱机订单或购买许可权”,结合所学可知,蒸汽机的改良,为工业机器生产提供了便捷强大的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推动了近代工厂取代传统手工工场,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此得出,③④符合题意,故选D项。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提供了政治前提,新航路的开辟为工业革命,机器生产提供了市场条件,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答案为:A。23.(2024九上·台州月考)马克思希望能够“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最初实践马克思这一希望的历史事件是A.巴黎公社 B.工业革命( )C.光荣革命 D.宪章运动【答案】A【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解析】【分析】材料中马克思强调的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的史实,结合所学可知,最初实践马克思这一希望的事件是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对旧世界的改造,A项正确;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手工劳动,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与材料信息不符,B项错误;光荣革命属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材料信息不符,C项错误;宪章运动是指1836—1848年英国工人们为得到自己应有的权利而掀起的工人运动,是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之一,目的是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阶级基础,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巴黎公社,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中马克思言论的意思,结合巴黎公社及其性质和意义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4.(2024九上·台州月考)在某校举办的“迎接二十大,青春正当时”主题征文活动中,小华同学积极参与,她的征文“我看中国奇迹”的开头部分如下:当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中国人均 GDP 只有 280 多元, 落后于世界多数国家;也是那一年,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四十多年后的今天, 中国人均 GDP 已达到 8.1 万元,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从小华同学上述开头部分,我们可以看出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坚持( )A.依法治国 B.绿色发展 C.乡村振兴 D.改革开放【答案】D【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当小岗村 18 位农民签下大包干“契约”的那一年,指的是农村改革开端。“中国的国门开始逐步打开”指的是对外开放,结果是人均GDP大幅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说明创造“中国奇迹”的最主要原因是坚持改革开放,所以D正确。A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法律制度、法治建设相关内容,选项观点与经济增长奇迹的直接原因无关。B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绿色发展的内容,应排除。C错误,“乡村振兴” 是新时代的战略,与国门打开,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有直接关系。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25.(2024九上·台州月考)2023年1月17日,中国亮出2022年经济答卷。经济总量跃上121万亿元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1.27万美元,创新指数全球排名升至第11位。这一成绩让我们更加坚信( )①中国正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活力②我国已经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③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④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解析】【分析】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和人均 GDP 的增长,让我们更加坚信 中国正为世界经济的增长注入活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济实力增长和创新指数全球排名提升说明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所以①③④ 正确。②错误,我国计划在21 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仍处于建设进程中,并非 “已经建成”。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的认识,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26.(2024九上·台州月考)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些举措是为了( )A.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B.促进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C.使收入水平获得大幅提升 D.提高全体人民的就业质量【答案】A【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题干中 “完善分配制度”“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举措,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民生问题,目的是为了 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所以A。B观点错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更注重 “高质量增长” 而非 “高速增长”。C错误,社会保障、健康中国建设与收入提升无直接关系。D错误,选项观点片面,没有体现 分配、社保、健康等其他举措的目的。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共享发展成果的认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27.(2024九上·台州月考)ChatGPT是一款通用聊天机器人,可用于回答问题、撰写诗词作文、修改代码和进行休闲对话,但也会带来信息泄露、内容剽窃等问题。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担忧。下列评价,你认可的是( )①小宇:科技成就未来,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②小轩:创新改变生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③小静:有效监管,人工智能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④小雯: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并反噬人类,应禁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ChatGPT 作为创新科技成果,其在多领域的应用体现了科技对社会效率和发展的推动作用,说明科技成就未来,创新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ChatGPT 提供的问答、创作等便利服务,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体验,说明创新改变生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针对人工智能的风险,通过合理监管可规避问题、发挥优势,使人工智能会更好地为人类服务,所以①②③正确。④错误,目前人工智能仍处于人类可控范围,“超越并反噬” 是过度恐慌,“禁止” 会扼杀技术进步,做法不可取。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28.(2024九上·台州月考)2023年9月,第一届浙江省知识产权奖获奖名单出炉,分别授予285个获奖单位和个人,其中温州共有20项入选。正泰集团荣获级别最高的奖项——“浙江省知识产权大奖”,也是全省唯一获此荣誉的企业。上述材料表明( )A.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B.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C.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D.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答案】C【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解析】【分析】浙江省表彰知识产权成果,温州企业正泰集团获全省唯一最高级别 “浙江省知识产权大奖”。这说明浙江省重视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表明企业是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所以C 正确。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企业(正泰集团)的知识产权与获奖”,未涉及 “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容。B错误,题干材料未提及 “新思想、新方法”,仅强调知识产权成果的表彰。D错误,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制度的创新的内容,应排除。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考查对万众创新和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我们要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共52分。)29.(2024九上·台州月考)法制建设是古今中外人类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划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法典中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材料二 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公布于罗马广场。该法律规定:债权人有权将不能如期还债的债务人送交法庭、戴枷拘禁、出卖为奴,甚至处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按照死者的遗嘱处理财产继承问题:在既没有继承人又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由父系近亲成员继承财产。材料三 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为此他命人编修新的法律文献,编成《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和《新法典》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1)材料一是对哪部法律的描述?该法典是哪一流域居民的文明成就?(2)材料二描述的是哪部法律?结合所学指出该法律的地位?(3)从材料三中获取信息,指出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目的及《罗马民法大全》在世界法学史上的地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古代法律有何共同作用。【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2)《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法典中还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为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制定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2)据材料二“公元前451年,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提议下,罗马政府制定法律公布于罗马广场”并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定罪量刑有了文字依据,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据材料三“查士丁尼认为旧有法律文献过于庞杂,必须整理完善,才能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可知,查士丁尼命人编写新的法律文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据材料三“《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可知,《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古代法律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故答案为:(1)《汉谟拉比法典》。两河流域。(2)《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3)目的: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地位:奠定了后世西方大陆法系的基石,对欧洲许多国家的法律产生了巨大影响。(4)主要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点评】本题以三则材料为依托,主要知识考点是古代法制建设成果,主要考查了学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解题时要注意把握材料关键信息,从材料提炼出关键句子,与课本所学结合回答,言之成理即可。30.(2024九上·台州月考)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思想创新篇】材料一 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制度创新篇】材料二 回顾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崛起,在每一个节点上,都用制度解决问题。英国革命后,《权利法案》成为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法国前赴后继,以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新理想推进革命发展,设计国家方向。【科技创新篇】材料三(1)材料一中“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是受哪一宗教的影响?“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写出材料二中英国确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法国人民为实现“新理想”在大革命期间通过的文献是什么?(3)为材料三的机器改良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谁?蒸汽机的改良与广泛应用有什么影响?(4)上述材料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什么样的借鉴?【答案】(1)基督教。文艺复兴。(2)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3)人物:瓦特。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从坚持创新、解放思想、制度革新、坚持科教兴国等方面回答【知识点】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宗教:据材料一“……都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西欧只有一种意识形态,即基督教神学,基督教把文化都置于神学的控制之下,所以“处于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是受基督教的影响。事件:据材料一“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倡导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而非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冲破宗了教神学对思想的控制。所以,“纱幕最先烟消云散”指的是文艺复兴。(2)制度:据材料二“英国革命后,《权利法案》成为对国王权力进行限制的永久见证……”,结合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权力,逐步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文献:据材料二“法国前赴后继,以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新理想推进革命发展”,结合所学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制定颁布了《人权宣言》,宣扬人权、法治、自由、侵权等基本原则。(3)据材料三“蒸汽机”,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进了蒸汽机,为机器生产提供了便捷的动力资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坚持创新、解放思想、制度革新、坚持科教兴国等等。故答案为:(1)基督教。文艺复兴。(2)君主立宪制、《人权宣言》。(3)人物:瓦特。影响: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或提高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4)从坚持创新、解放思想、制度革新、坚持科教兴国等方面回答。【点评】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思想、政治、技术创新。要求考生在掌握识记的基础上进行材料的分析,予以作答,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和对材料的分析作答能力。31.(2024九上·台州月考)某校九年级的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探索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材料一】探寻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依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材料二】开辟新航路【材料三】“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大事年表(部分)时间 事件1640-1689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 美国独立战争1789 法国大革命(1)根据材料一,请你指出当时欧洲出现的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2)根据上图,说出航线③的航海家和航线④的贡献。(3)从材料三中至少选取两个事件,补充完整论点并论述“什么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答案】(1)租地农场、手工工场(2)达·伽马。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论点1:革命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论证;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论点2: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他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部分土地,主要依靠租佃土地、雇用农业工人进行耕作”,结合所学可知,14世纪中叶以后,西欧越来越多的领主出租自营地,依靠土地租金生活,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领主的土地等方式将土地集中起来,建立租地农场,采用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据材料一“商人不仅向工人提供原料,而且还提供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结合所学可知,中后期的西欧,商人向工人提供原料,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场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与雇主形成了彻底的雇佣关系,因面工人常常需要在同一个地点集中劳动,于是形成了集中的手工工场,说明手工业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2)据材料二“开辟新航路”,结合所学可知,航线③由欧洲绕过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属于达·伽马开辟的欧洲到达印度的新航线。航线④从欧洲出发,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到达东南亚,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最后返回欧洲,描述的是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行,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本题为观点论述试题。为开放性试题。依据题意,从材料三中至少选取两个事件,围绕“什么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主题,自拟观点,如选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英法美早期资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政治前提,由此得出观点为“革命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或者“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然后围绕所提取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述,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论证清晰即可。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等等。故答案为:(1)租地农场、手工工场。(2)达·伽马。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3)论点1:革命推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论证;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②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确立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障碍。论点2:制度革新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点评】本题以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2.(2024九上·台州月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新的光荣使命。共同富裕——★浙江数据——2021年 2021 年,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5.75 万元,位居全国省(区)第一,是全国唯一一个所有县市区居民收入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4:1,是全国最低的省份。 ——★浙江实践★——浙江Y村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容村貌进行了整治。凭借民宿、农家乐、特色小吃店和农特产销售,Y村增收 200多万,人均增收1000元。Y村村民积极参加温州市政府推出惠民保险“益康保”,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浙江蓝图★——浙江努力打造三大科创高地、新时代文化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美丽中国先进示范区、人民幸福美好家园等“四高地两区一家园”,一幅宏伟蓝图正徐徐铺展。(1)分析“浙江数据”,概括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原因。(2)梳理“浙江实践”,从共享发展成果角度分析说明 Y 村举措的合理性。(3)展望“浙江蓝图”,谈谈青少年如何为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答案】(1)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富裕程度高;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低,发展均衡程度高。(2)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民生福祉。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Y村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Y村村民积极参加“益康保”,提高民生保障水平,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3)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弘扬传统文化;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们的理想与责任【解析】【分析】(1)2021年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省第一,这说明浙江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高,富裕程度高。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是全国最低的省份,这说明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低,发展均衡程度高。据此组织答案。(2) 本题先回答共享发展成果的内容,发展的根本目的,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奋斗目标。然后结合材料说明:Y村整治村容村貌,利用当地优势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这有利于 满足了村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市政府推出惠民保险“益康保”,提高民生保障水平,这有利于 实现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据此组织答案。(3)本题为开放性的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等。【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主要表现,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青少年为实现中国梦承担责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试卷(学生版).docx 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质量反馈练习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