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资源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2024九上·长兴期中)种姓制度是印度人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
2.(2024九上·长兴期中)艾莉莎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在法学课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的法律文献是《查士丁尼法典》。(  )
3.(2024九上·长兴期中)欧洲在早期的殖民掠夺中,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英国和荷兰。(  )
4.(2024九上·长兴期中)8世纪中后期开始,日本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骑士”。(  )
5.(2024九上·长兴期中)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6.(2024九上·长兴期中)创新来源于生活,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
7.(2024九上·长兴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这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
8.(2024九上·长兴期中)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芸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2024九上·长兴期中)某考古队从中国出发,由东向西考察古代文明。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成就代表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10.(2024九上·长兴期中)公元前141年,刘彻继位时,西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在地中海沿岸,有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
①奴隶主贵族以观看奴隶角斗为娱乐
②版图横跨亚非欧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③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两位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④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2024九上·长兴期中)有同学围绕某个拟探究主题,搜集了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资料。请判断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  )
A.古代奴隶制国家统一 B.人类古代文明的民主与法制
C.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D.罗马帝国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12.(2024九上·长兴期中)在公元1127年的一次仪式上有这样一段誓词: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随后誓词中的““您”向“我”授予封地。“您”与“我”的关系最可能是(  )
A.古罗马的执政官与将军 B.日本的天皇与武士
C.阿拉伯的哈里发与总督 D.西欧的封君与封臣
13.(2024九上·长兴期中)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通常是:“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或“领主和佃户命令”等。据此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  )
A.凸显了程序的合法 B.代表庄园集体意志
C.保护了佃户的权益 D.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14.(2024九上·长兴期中)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世纪,西欧的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取得自由自治
B.庄园的居民分为两部分:“领主”和“领主的佃户”
C.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D.《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5.(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时间 佃户耕种数占比 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占比
1633年 67.7% 33.3%
1649年 58% 42%
A.农业资本主义逐渐发展 B.农村封建关系完全解体
C.封建庄园制度不断巩固 D.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16.(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表是对15-19世纪美洲大陆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单位:人)。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 0 0 0 50 000 000
1570 138 000 235 000 25 000 9 700 000
1650 725 000 815 000 644 000 9 105 000
1825 4 349 000 4 188 000 6 252 000 8 211 300
A.欧洲白人在美洲一直居于统治者的地位
B.不断增加的黑人主要是来自非洲的淘金者
C.原住民的急剧减少主要受自发疾病的影响
D.在种族融合下美洲出现了“混血社会”
17.(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图为《威廉和玛丽加冕典礼》油画作品。下列各项中,与此画及人物活动相吻合的是(  )
A.此画绘制时值1640年议会召开
B.威廉和玛丽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C.油画反映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廷续
D.此画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这一主题的插图
18.(2024九上·长兴期中)法国《人权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每年缴纳直接税收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这说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宪法(  )
A.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B.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19.(2024九上·长兴期中)经过30多年奋斗,上海浦东创造了改革开放新奇迹。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定位特殊功能区的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6715亿元。浦东的巨变表明,改革开放(  )
A.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C.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D.为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基础
20.(2024九上·长兴期中)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推进,广东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这表明,广东(  )
①提高个体劳动收入
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2024九上·长兴期中)进入新时代,下列做法有助于直接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有(  )
①浙江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
②重视“三农”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③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让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④中国当选 2024-2026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24九上·长兴期中)我国某油田采油厂,过去每10天就要对油井压力数据进行录取,使用数字化设备后,可以每10分钟获取一次现场数据,数字化技术正在为油田迎来“新生”。由此可见(  )
A.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B.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C.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23.(2024九上·长兴期中)我国载人航天科技事业不断取得创新结果。2024年4月25日,神舟18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飞船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天地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飞船与地面指控中心的实时双向通信。这(  )
①说明我国科技实力增强,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说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正确的
③说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就
④充分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24.(2024九上·长兴期中)“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力量。”2024年两会期间,5000多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发扬民主、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华彩乐章。这体现了(  )
A.协商民主是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B.全过程民主是代表委员们行使权力的唯一途径
C.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D.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5.(2024九上·长兴期中)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
A.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D.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26.(2024九上·长兴期中)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2024九上·长兴期中)某社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本题 ① 处应填写(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协商 D.民主法治
28.(2024九上·长兴期中)打开网页,会有直接跳出来的弹窗、关不掉的广告:手机上,也会有来源不明的短信和社交软件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等。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  )
A.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网络广告
B.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
C.相关部门参与司法,根治广告现象
D.人民群众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9.(2024九上·长兴期中)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影响也有极强的辩证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余秋雨《千年一叹》
【文明传播】
在文明交流中,有人赞誉阿拉伯商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输者。
【多元一体】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对土著居民的军事征服,一方面摧毁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同时将欧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移植到“新大陆”。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通过推行民族同化政策传播天主教、基督教,建立学校和各种文化设施,宣扬宗主国的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和社会习俗,这就使欧洲文化在新的土地上扎根发芽。
——王承云《美洲大陆的文化起源及其发展》
(1)恒河和爱琴海分别养育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明。请仿照示例,写出相应的古代文明成及及其历史价值。
【示例】大河文明:建筑之美(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海洋文明:公历缘起(古罗马)   
(2)结合上面图示,试用2例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分析殖民掠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发展、交流和互鉴的认识。
30.(2024九上·长兴期中)西欧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步发展,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
材料二: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主题:____——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图1《蒙娜丽莎》
材料三:
材料四: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1)根据材料一判断,卡片上应填写的主题是什么
(2)如图作品体现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者及作品一例。
(3)请写出材料三中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并说明材料三图2事物与图3事件的关系
(4)根据材料四,说明“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31.(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们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一】第一组同学围绕主题搜集到相关资料并制成了年代尺。
【探究二】第二组同学将历史事件制成了历史年表,探寻文明发展。
时间 646年 1453年 1640-1689年 1775-1783年 1789年
事件 日本大化改新 拜占庭帝国灭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爆发
(1)阅读年代尺,写出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是   流域,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   
(2)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
(3)围绕“推动文明发展的因素”主题,选择“探究二”中2个相关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120-150左右。)
32.(2024九上·长兴期中)天空“很忙”,2024年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正加快进入人们的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3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8.1%、10.3%,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将带动低空物流、交通、旅游、消防、医疗等相关产业发展。
材料二:苏州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力争到2026年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打造低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
■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推动建立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
■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拓展文体旅游场景应用,融合江南文化等元素,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
■树立“安全至上”理念,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实施哪一战略的应有之义
(2)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低空经济的必要性。
(3)阅读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苏州是如何让低空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33.(2024九上·长兴期中)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金华市婺城区沙畈村,荣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沙畈村依靠党建引领,注入民主法治内核,打造党建文化品牌: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移民文化、道德教育融合发展。
材料三: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案例回顾 相关链接
2023年6月,28岁女子小娄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夜市小吃街被周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2023年12月13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高空抛物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的罪名,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材料一中,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价格听证会分别是通过哪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
(2)根据材料二,说明沙畈村为什么能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3)结合材料三,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维护“头顶的安全”。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种姓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艾莉莎在中世纪巴黎大学法学课上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的法律文献是《法理概要》,不是《查士丁尼法典》 。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大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3.【答案】错误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而非英国和荷兰。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中后期开始,日本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为武士集团,成员称为“武士”,“骑士”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个社会阶层。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古代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5.【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所以题干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答案】错误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所以题文中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作用和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7.【答案】错误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这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的认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8.【答案】正确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芸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 ,这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型民主的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9.【答案】D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东向西考察古代文明,首先是古代中国,之后依次是古印度、古埃及和古罗马。图片中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哈拉帕遗址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司母戊鼎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代表,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因此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成就代表依次是③②①④,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东向西考察古代文明”和图片信息,结合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以及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0.【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公元前141年”“罗马的国情”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崇尚武力,奴隶角斗这种残酷的娱乐活动很受欢迎,奴隶主贵族以观看奴隶角斗为娱乐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①正确;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两位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体现了罗马共和制的特点,③正确,C项正确;
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②错误;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④错误,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141年”“罗马的国情”,结合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状况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1.【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雅典实行民主制,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由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民主与法制,B项正确;
A项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错误;
C项与雅典的民主机制相关,错误;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时期,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以及《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已在西欧普遍存在。封君与封臣具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与义务交织,具有一定契约意义。因此“您”向“我”授予封地中的“您”与“我”的关系最可能是西欧的封君与封臣,D项正确;
ABC三项与以封赐土地形成的等级制度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解读材料,抓住材料时间,结合封君封臣制度的知识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3.【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主要的居民是领主的佃户,包括自有的农民和缺少自有的农奴。依据材料中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分析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代表庄园集体意志,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没有体现程序的合法性,A项错误;
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取的特权,材料不能体现保护了佃户的权益,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具体的条款、判决的内容,无法得出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结合西欧庄园的构成、庄园法庭的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结合所学可知,D项表述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正确;
ABC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属于历史史实,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史实的含义,结合选项分析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5.【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7世纪上半期,英国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占比在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逐渐发展,A项正确;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佃户耕种数占比比重较大,说明农村封建关系尚未完全解体,B项错误;
当时封建庄园制度不断瓦解,而非巩固,C项错误;
1688年“光荣革命”的发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表格信息,结合17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6.【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奴隶贩子从欧洲带着枪支弹药出发,到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由表格可知混血人种数量增加,比重增大。
A项欧洲白人在美洲一直居于统治者的地位与史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BC两项错误,不断增加的黑人主要是被贩卖到美洲的黑奴,原住民急剧减少的原因是原住民对来自欧洲的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和殖民者对其实行屠杀政策,不符合题意;
D项在种族融合下美洲出现了“混血社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角贸易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题干表格数据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7.【答案】B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威廉和玛丽加冕典礼》”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威廉夫妇接受《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B项正确;
此画绘制的时间在1689年,不是1640年,A项错误;
该油画反映的是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
此画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主题的插图,而非扩展,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威廉和玛丽加冕典礼》”和图片信息,结合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的。但1791年的宪法,却按纳税情况,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或“消极公民”,后者无选举权。 由此可见,1791年的宪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ABD三项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权宣言》与1791年法国宪法,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19.【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浦东从1990年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2023年的16715亿元,经济规模的巨大跨越,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所以B正确。
A错误,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观点错误,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D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确立为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基础。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 广东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这表明广东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这表明 广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以②④正确。
①③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1.【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浙江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这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能够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好地满足新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视 “三农” 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能够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在医疗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所以①②③正确。
④不符合题意,中国当选 2024-2026 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2.【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题干材料中我国 油田采油厂采用数字化技术为油田迎来“新生”,这表明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所以C正确。
A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错误,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3.【答案】A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神舟18号载人航天飞船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天地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飞船与地面指控中心的实时双向通信,这说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就,表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正确的,所以②③正确。
①错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④错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4.【答案】D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024 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发扬民主、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充分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本质特征,所以D正确。
A错误,民主监督是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B错误,全过程民主是人民行使权力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人民还可以通过参与基层民主自治、提出意见建议等多种方式行使权力。
C错误,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型民主的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25.【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国家重视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D正确。
A错误,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错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C错误,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6.【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这是对养殖业的创新。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这说明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所以①④正确。
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知识和制度的创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7.【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民主协商指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如开居民议事会多次征集意见,体现民主协商,所以C正确。
AB不符合题意,开居民议事会多次征集意见,与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无关,应排除。
D错误, 民主法治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不是具体的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8.【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打开网页,会有直接跳出来的弹窗、关不掉的广告:手机上,也会有来源不明的短信和社交软件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等,这些现象是网络运营商没有依法规范经营的表现,这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影响了网络用户体验,属于网络乱像,为此, 要求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净化网络环境,所以B正确。
A错误, 禁止网络广告的做法太绝对,网络广告可以发布,但必须依法依规发布。
C错误,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相关部门如不是司法机关无法参与司法。
D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人民群众严格执法的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9.【答案】(1)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4)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尊重文明多样性,提倡和平友好发展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恒河和爱琴海”,仿照示例,结合古罗马文明成果及其历史价值解答,例如: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说明: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强调的是阿拉伯商人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结合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史实解答,例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影响:依据材料“一方面摧毁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同时将欧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移植到‘新大陆’”可知,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4)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文明的交流可以得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和平与发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阿拉伯帝国、早期殖民扩张。第一问,依据材料,仿照示例,结合古罗马文明成果及其价值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结合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史实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结合早期殖民扩张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第四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文明交流的影响、对文明多样性的看法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0.【答案】(1)主题:手工工场
(2)社会思潮:人文主义;代表作者:但丁;作品:《神曲》
(3)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关系:航海罗盘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丰富人们的饮食;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促进人口增长。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主题:依据材料“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手工工场。
(2)思潮:依据图1《蒙娜丽莎》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达·芬奇的作品,体现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作者及作品: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解答,如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3)事件:依据材料“罗盘”、地图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航海罗盘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4)影响:依据材料“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可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依据材料“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可知,丰富人们的饮食;依据材料“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可知,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依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可知,促进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西欧手工工场的特点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解答;第四问,依据材料信息,提取有效信息,从农业、饮食、拓荒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1.【答案】(1)印度河;古代希腊(或希腊)
(2)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3)答案示例:
示例1 观点: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学习创新
选择的史事:日本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论述:6—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推动日本发展;拜占庭帝国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心态是导致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总之,国家和文明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守正创新。
示例2 观点:积极改革和革命推动文明的发展
选择的史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论述:1640—1689 年的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775—1783 年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政府,促进了美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总之,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填空:依据材料“南亚出现古代印度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因此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是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进程:依据年度尺中的“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南亚出现古代印度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奴隶制度;依据表格中的“日本大化改新”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依据表格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美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以得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抓住“推动文明发展的因素”主题,选取探究二的历史事件,如日本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观点是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学习创新。然后结合所学从大化改新学习唐朝制度;拜占庭帝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反面案例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可。也可选取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结合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得出观点是积极改革和革命推动文明的发展。然后结合所学从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的角度围绕观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代日本、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第一问,结合古代印度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历史进程、社会形态等角度分析;第三问,抓住主题,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日本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灭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知识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32.【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等。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确保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推动建立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为低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体系,通过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增加低空经济的市场吸引力;严格执法,通过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体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低空经济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广泛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将传统的地面交通“立体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因此发展低空经济的必要性可以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有利于 引领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材料, 打造低空产业生态, 说明苏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这说明苏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推动建立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这说明苏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文体旅游场景应用,融合江南文化等元素,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这说明苏州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体系。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这说明苏州严格执法, 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及其作用,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3.【答案】(1)①民主监督。②民主决策。
(2)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重视道德教化,以道德滋养民主法治,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3)“周某因高空抛物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说明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杜绝高空抛物。“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说明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对高空抛物的行为依法处理。“高空抛物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的罪名”说明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与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法规。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体现参与民主监督。参加价格听证会体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2) 沙畈村依靠党建引领,注入民主法治内核,打造党建文化品牌,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 ,这说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移民文化、道德教育融合发展,这说明重视道德教化,以道德滋养民主法治,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据此组织答案。
(3)分析材料结合题意要求,维护“头顶的安全”可以从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与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 / 1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龙山中学共同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中试卷
一、判断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T涂黑,错误的请将答题纸相应题号后的F涂黑
1.(2024九上·长兴期中)种姓制度是印度人建立的社会等级制度。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称为“种姓制度”。由此可知,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知识考点是种姓制度,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熟练掌相关基础知识。
2.(2024九上·长兴期中)艾莉莎是中世纪巴黎大学的学生,在法学课上她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的法律文献是《查士丁尼法典》。(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艾莉莎在中世纪巴黎大学法学课上要先学用来指导学习的法律文献是《法理概要》,不是《查士丁尼法典》 。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中世纪西欧的大学,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3.(2024九上·长兴期中)欧洲在早期的殖民掠夺中,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英国和荷兰。(  )
【答案】错误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掠夺,最早进行殖民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而非英国和荷兰。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早期殖民扩张,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概况,侧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4.(2024九上·长兴期中)8世纪中后期开始,日本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骑士”。(  )
【答案】错误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中后期开始,日本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盛行,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为武士集团,成员称为“武士”,“骑士”是中世纪欧洲的一个社会阶层。本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日本,解答本题需要掌握古代日本武士阶层的形成,侧重考查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5.(2024九上·长兴期中)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答案】正确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只有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才能持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才能奏响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最强音!所以题干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6.(2024九上·长兴期中)创新来源于生活,自主创新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
【答案】错误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所以题文中的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作用和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7.(2024九上·长兴期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这充分发挥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
【答案】错误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将爱国主义教育写入法律,这充分发挥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所以题干观点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对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的认识,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8.(2024九上·长兴期中)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芸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全过程人民民主。(  )
【答案】正确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每年召开的全国两会是民意的芸萃,是群众意见、建议最为集中的表达 ,这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所以题文观点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型民主的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二、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9.(2024九上·长兴期中)某考古队从中国出发,由东向西考察古代文明。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成就代表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②①④
【答案】D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东向西考察古代文明,首先是古代中国,之后依次是古印度、古埃及和古罗马。图片中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哈拉帕遗址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司母戊鼎是古代中国文明的代表,大竞技场是古罗马文明的代表。因此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成就代表依次是③②①④,D项正确,ABC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和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由东向西考察古代文明”和图片信息,结合古埃及、古印度、古代中国以及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0.(2024九上·长兴期中)公元前141年,刘彻继位时,西汉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与此同时,在地中海沿岸,有一个与西汉一样强大的国家--罗马。当时罗马的国情是(  )
①奴隶主贵族以观看奴隶角斗为娱乐
②版图横跨亚非欧三洲,地中海成为其“内湖”
③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两位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
④爆发了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公元前141年”“罗马的国情”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崇尚武力,奴隶角斗这种残酷的娱乐活动很受欢迎,奴隶主贵族以观看奴隶角斗为娱乐是当时社会的一种现象,①正确;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元老院掌握国家决策权,两位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体现了罗马共和制的特点,③正确,C项正确;
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②错误;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起义爆发,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④错误,ABD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141年”“罗马的国情”,结合罗马共和国的政治状况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1.(2024九上·长兴期中)有同学围绕某个拟探究主题,搜集了以下古代文明成果的资料。请判断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  )
A.古代奴隶制国家统一 B.人类古代文明的民主与法制
C.古代民主政治的发展 D.罗马帝国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答案】B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其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雅典实行民主制,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罗马成文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由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研究的主题是人类古代文明的民主与法制,B项正确;
A项与《汉谟拉比法典》相关,错误;
C项与雅典的民主机制相关,错误;
《十二铜表法》颁布于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是罗马帝国时期,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解答本题需要掌握《汉谟拉比法典》、雅典民主政治以及《十二铜表法》的相关知识,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2.(2024九上·长兴期中)在公元1127年的一次仪式上有这样一段誓词: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随后誓词中的““您”向“我”授予封地。“您”与“我”的关系最可能是(  )
A.古罗马的执政官与将军 B.日本的天皇与武士
C.阿拉伯的哈里发与总督 D.西欧的封君与封臣
【答案】D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8世纪,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了封君封臣制度。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形成的封建制度已在西欧普遍存在。封君与封臣具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与义务交织,具有一定契约意义。因此“您”向“我”授予封地中的“您”与“我”的关系最可能是西欧的封君与封臣,D项正确;
ABC三项与以封赐土地形成的等级制度无关,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封君封臣制度,解题的关键是解解读材料,抓住材料时间,结合封君封臣制度的知识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3.(2024九上·长兴期中)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通常是:“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或“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或“领主和佃户命令”等。据此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  )
A.凸显了程序的合法 B.代表庄园集体意志
C.保护了佃户的权益 D.维护了领主的利益
【答案】B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并结合所学可知,庄园主要的居民是领主的佃户,包括自有的农民和缺少自有的农奴。依据材料中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分析可知,庄园法庭的裁决代表庄园集体意志,B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庄园法庭裁决惯用的权威性语言,没有体现程序的合法性,A项错误;
庄园法庭既维护领主的利益,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取的特权,材料不能体现保护了佃户的权益,C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涉及具体的条款、判决的内容,无法得出维护了领主的利益的结论,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庄园,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全体佃户一致同意命令……”“自由的或不自由的全体佃户命令”“领主和佃户命令”,结合西欧庄园的构成、庄园法庭的特点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4.(2024九上·长兴期中)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中世纪,西欧的城市通过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取得自由自治
B.庄园的居民分为两部分:“领主”和“领主的佃户”
C.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
D.《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答案】D
【知识点】古希腊罗马文明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结合所学可知,D项表述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属于历史解释,正确;
ABC三项是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属于历史史实,错误。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史实的含义,结合选项分析即可,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5.(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表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当时的英国(  )
时间 佃户耕种数占比 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占比
1633年 67.7% 33.3%
1649年 58% 42%
A.农业资本主义逐渐发展 B.农村封建关系完全解体
C.封建庄园制度不断巩固 D.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答案】A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解析】【分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17世纪上半期,英国租地农场主租用土地占比在上升,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当时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逐渐发展,A项正确;
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佃户耕种数占比比重较大,说明农村封建关系尚未完全解体,B项错误;
当时封建庄园制度不断瓦解,而非巩固,C项错误;
1688年“光荣革命”的发生,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D项错误。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时间,解读表格信息,结合17世纪英国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6.(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表是对15-19世纪美洲大陆居民人种变化的估计数值(单位:人)。下列对表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
年份 白人 黑人 混血人种 原住民
1490 0 0 0 50 000 000
1570 138 000 235 000 25 000 9 700 000
1650 725 000 815 000 644 000 9 105 000
1825 4 349 000 4 188 000 6 252 000 8 211 300
A.欧洲白人在美洲一直居于统治者的地位
B.不断增加的黑人主要是来自非洲的淘金者
C.原住民的急剧减少主要受自发疾病的影响
D.在种族融合下美洲出现了“混血社会”
【答案】D
【知识点】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后,奴隶贩子从欧洲带着枪支弹药出发,到非洲通过各种卑鄙的方式掳获黑人后,运往美洲,把黑奴卖给美洲的种植园主,然后再把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运回欧洲。由表格可知混血人种数量增加,比重增大。
A项欧洲白人在美洲一直居于统治者的地位与史实不符,不符合题意;
BC两项错误,不断增加的黑人主要是被贩卖到美洲的黑奴,原住民急剧减少的原因是原住民对来自欧洲的传染病缺乏免疫力和殖民者对其实行屠杀政策,不符合题意;
D项在种族融合下美洲出现了“混血社会”,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三角贸易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题干表格数据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7.(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图为《威廉和玛丽加冕典礼》油画作品。下列各项中,与此画及人物活动相吻合的是(  )
A.此画绘制时值1640年议会召开
B.威廉和玛丽接受了《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
C.油画反映了英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廷续
D.此画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这一主题的插图
【答案】B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威廉和玛丽加冕典礼》”和图片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发生政变,议会作出决定废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入主英国,这次政变史称“光荣革命”。1689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威廉夫妇接受《权利法案》和议会的要求。此后,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B项正确;
此画绘制的时间在1689年,不是1640年,A项错误;
该油画反映的是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开始确立君主立宪制,C项错误;
此画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这一主题的插图,而非扩展,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威廉和玛丽加冕典礼》”和图片信息,结合英国“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的影响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18.(2024九上·长兴期中)法国《人权宣言》宣告: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平等的。但是1791年法国宪法规定:每年缴纳直接税收达三天工资以上者享有选举权,称“积极公民”,未达到者无选举权,称“消极公民”。这说明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法国宪法(  )
A.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没落
B.违反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C.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
【答案】C
【知识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法国1789年的《人权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的。但1791年的宪法,却按纳税情况,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或“消极公民”,后者无选举权。 由此可见,1791年的宪法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
ABD三项题干不能体现,不符合题意;
C项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权利平等的原则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人权宣言》与1791年法国宪法,要求运用所学解读题干信息。
19.(2024九上·长兴期中)经过30多年奋斗,上海浦东创造了改革开放新奇迹。从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到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再到定位特殊功能区的临港新片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60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6715亿元。浦东的巨变表明,改革开放(  )
A.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C.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D.为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基础
【答案】B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浦东从1990年6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到2023年的16715亿元,经济规模的巨大跨越,这表明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所以B正确。
A错误,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C观点错误,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
D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其确立为中国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制度基础。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2024九上·长兴期中)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持续推进,广东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这表明,广东(  )
①提高个体劳动收入
②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识点】我们的理想与责任
【解析】【分析】 广东基本实现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这表明广东加强公共设施建设。 率先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百兆光纤,90%以上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这表明 广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所以②④正确。
①③不符合题意,选项内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除。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1.(2024九上·长兴期中)进入新时代,下列做法有助于直接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有(  )
①浙江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
②重视“三农”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
③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让人民生活有了保障
④中国当选 2024-2026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识点】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 根据所学,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浙江从人力、物力、财力对口援助新疆,这有助于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能够促进新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更好地满足新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重视 “三农” 问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有利于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以及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能够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的生活质量,让广大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行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有助于解决人民群众在医疗方面的后顾之忧,提高人民的健康保障水平,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所以①②③正确。
④不符合题意,中国当选 2024-2026 年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这主要体现的是中国在国际人权领域的影响力和参与度,与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无关。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需要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进行新的伟大斗争,向顽瘴癌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2.(2024九上·长兴期中)我国某油田采油厂,过去每10天就要对油井压力数据进行录取,使用数字化设备后,可以每10分钟获取一次现场数据,数字化技术正在为油田迎来“新生”。由此可见(  )
A.科技创新提升综合国力 B.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C.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 D.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题干材料中我国 油田采油厂采用数字化技术为油田迎来“新生”,这表明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发展,所以C正确。
AD不符合题意,选项观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B错误,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23.(2024九上·长兴期中)我国载人航天科技事业不断取得创新结果。2024年4月25日,神舟18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飞船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天地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飞船与地面指控中心的实时双向通信。这(  )
①说明我国科技实力增强,已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②说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正确的
③说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就
④充分弘扬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神舟18号载人航天飞船采用了自主研制的天地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了飞船与地面指控中心的实时双向通信,这说明我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就,表明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正确的,所以②③正确。
①错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我国要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任重道远。
④错误,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24.(2024九上·长兴期中)“触摸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脉搏,感受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力量。”2024年两会期间,5000多名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发扬民主、履职尽责、建言献策,奏响新时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华彩乐章。这体现了(  )
A.协商民主是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B.全过程民主是代表委员们行使权力的唯一途径
C.选举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D.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答案】D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2024 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汇聚北京,发扬民主、履职尽责、建言献策,体现了人民通过自己的代表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充分彰显了人民当家作主这一本质特征,所以D正确。
A错误,民主监督是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B错误,全过程民主是人民行使权力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人民还可以通过参与基层民主自治、提出意见建议等多种方式行使权力。
C错误,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新型民主的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充分彰显人民主体地位,使人民意志得到更好体现、人民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创造活力进一步激发。
25.(2024九上·长兴期中)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作出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创新。国家重视教育,是因为教育(  )
A.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D.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答案】D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国家重视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D正确。
A错误,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B错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C错误,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对教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26.(2024九上·长兴期中)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这是对养殖业的创新。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这说明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所以①④正确。
②③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涉及知识和制度的创新,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创新及其作用的认识,创新让生活更美好。随着时代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多彩。
27.(2024九上·长兴期中)某社区为缓解停车难问题,不断创新治理模式,激发居民参与热情。本题 ① 处应填写(  )
A.民主选举 B.民主监督 C.民主协商 D.民主法治
【答案】C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民主协商指在各领域各层级,人民群众就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以及事关自身利益的问题,通过提案、座谈、论证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协商。如开居民议事会多次征集意见,体现民主协商,所以C正确。
AB不符合题意,开居民议事会多次征集意见,与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无关,应排除。
D错误, 民主法治是民主与法治的结合,不是具体的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应排除。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的认识,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8.(2024九上·长兴期中)打开网页,会有直接跳出来的弹窗、关不掉的广告:手机上,也会有来源不明的短信和社交软件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等。为净化网络环境,需要(  )
A.立法机关完善法律,禁止网络广告
B.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
C.相关部门参与司法,根治广告现象
D.人民群众严格执法,强化监督管理
【答案】B
【知识点】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打开网页,会有直接跳出来的弹窗、关不掉的广告:手机上,也会有来源不明的短信和社交软件里退不出来的购物群等,这些现象是网络运营商没有依法规范经营的表现,这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影响了网络用户体验,属于网络乱像,为此, 要求网络运营商遵守法律,依法发布广告,净化网络环境,所以B正确。
A错误, 禁止网络广告的做法太绝对,网络广告可以发布,但必须依法依规发布。
C错误,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相关部门如不是司法机关无法参与司法。
D错误,公民没有执法权,人民群众严格执法的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厉行法治的认识,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三、综合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2分
29.(2024九上·长兴期中)文化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产生的影响也有极强的辩证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文明之光】
公元前6-5世纪东西方社会几乎同时诞生了一大批伟大的思想先哲…一个人在恒河边思考人与神的关系,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
——余秋雨《千年一叹》
【文明传播】
在文明交流中,有人赞誉阿拉伯商人是东西方文化的传输者。
【多元一体】伴随着欧洲殖民者对土著居民的军事征服,一方面摧毁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同时将欧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移植到“新大陆”。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通过推行民族同化政策传播天主教、基督教,建立学校和各种文化设施,宣扬宗主国的意识形态、文学艺术和社会习俗,这就使欧洲文化在新的土地上扎根发芽。
——王承云《美洲大陆的文化起源及其发展》
(1)恒河和爱琴海分别养育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古代文明。请仿照示例,写出相应的古代文明成及及其历史价值。
【示例】大河文明:建筑之美(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海洋文明:公历缘起(古罗马)   
(2)结合上面图示,试用2例史实说明这一观点。
(3)根据材料分析殖民掠夺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发展、交流和互鉴的认识。
【答案】(1)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殖民掠夺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但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4)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尊重文明多样性,提倡和平友好发展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恒河和爱琴海”,仿照示例,结合古罗马文明成果及其历史价值解答,例如:儒略历,是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的新历法,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2)说明:依据材料分析可知,强调的是阿拉伯商人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结合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史实解答,例如,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3)影响:依据材料“一方面摧毁土著印第安人的文化,同时将欧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也移植到‘新大陆’”可知,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结合所学可知,早期殖民扩张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4)认识:属于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文明的交流可以得出文明交流互鉴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尊重文明多样性,倡导和平与发展等。
【点评】本题考查古罗马文明、阿拉伯帝国、早期殖民扩张。第一问,依据材料,仿照示例,结合古罗马文明成果及其价值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结合阿拉伯人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史实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结合早期殖民扩张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分析;第四问,综合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文明交流的影响、对文明多样性的看法解答,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0.(2024九上·长兴期中)西欧封建社会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逐步发展,开始酝酿一场重大的变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同学们制作的关于某一主题的知识卡片内容。
材料二:艺术作品反映社会现实。
主题:____——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 特点1: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 特点2: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 特点3:工人与雇主形成彻底的雇佣关系
图1《蒙娜丽莎》
材料三:
材料四:
马引入美洲后,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美洲的作物比较容易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
——摘编自帕特里克·曼宁《世界历史上的移民》
(1)根据材料一判断,卡片上应填写的主题是什么
(2)如图作品体现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 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文学方面的代表作者及作品一例。
(3)请写出材料三中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并说明材料三图2事物与图3事件的关系
(4)根据材料四,说明“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
【答案】(1)主题:手工工场
(2)社会思潮:人文主义;代表作者:但丁;作品:《神曲》
(3)事件:新航路的开辟关系:航海罗盘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4)影响: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丰富人们的饮食;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促进人口增长。
【知识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
【解析】【分析】(1)主题:依据材料“新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商人向雇佣工人提供原料和统一的生产工具”“工人成为完全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劳动者”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的生产和经营方式是手工工场。
(2)思潮:依据图1《蒙娜丽莎》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文艺复兴运动时期的达·芬奇的作品,体现的社会思潮是人文主义。作者及作品: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解答,如但丁,代表作是《神曲》。
(3)事件:依据材料“罗盘”、地图分析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关系:结合所学可知,航海罗盘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4)影响:依据材料“犁耕开始取代过去的锄耕”可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依据材料“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可知,丰富人们的饮食;依据材料“玉米进入到亚洲,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可知,推动了对边远地区的拓荒;依据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欧、亚、非的农业歉收问题,使很多地区的人口得到快速增长”可知,促进人口增长。
【点评】本题考查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西欧手工工场的特点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文艺复兴的核心内容和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解答;第三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新航路开辟的条件解答;第四问,依据材料信息,提取有效信息,从农业、饮食、拓荒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31.(2024九上·长兴期中)下面是九年级同学们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为主题开展探究式学习,请你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一】第一组同学围绕主题搜集到相关资料并制成了年代尺。
【探究二】第二组同学将历史事件制成了历史年表,探寻文明发展。
时间 646年 1453年 1640-1689年 1775-1783年 1789年
事件 日本大化改新 拜占庭帝国灭亡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爆发
(1)阅读年代尺,写出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是   流域,欧洲文明的发祥地是   
(2)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
(3)围绕“推动文明发展的因素”主题,选择“探究二”中2个相关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字数120-150左右。)
【答案】(1)印度河;古代希腊(或希腊)
(2)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3)答案示例:
示例1 观点: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学习创新
选择的史事:日本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论述:6—9 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推动日本发展;拜占庭帝国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心态是导致拜占庭帝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总之,国家和文明的发展不能固步自封,要善于学习,守正创新。
示例2 观点:积极改革和革命推动文明的发展
选择的史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论述:1640—1689 年的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775—1783 年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国家独立,建立了民主共和政府,促进了美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总之,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知识点】世界典型区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古希腊罗马文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分析】(1)填空:依据材料“南亚出现古代印度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因此古代印度文明的发祥地是印度河流域。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
(2)进程:依据年度尺中的“统一的古埃及国家建立”“南亚出现古代印度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的是奴隶制度;依据表格中的“日本大化改新”并结合所学可知,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依据表格中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美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由此可以得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进程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是由原始社会逐步发展起来的,先后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3)本小问属于开放性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抓住“推动文明发展的因素”主题,选取探究二的历史事件,如日本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结合所学可以得出观点是文明的推进离不开学习创新。然后结合所学从大化改新学习唐朝制度;拜占庭帝国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反面案例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即可。也可选取历史事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结合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得出观点是积极改革和革命推动文明的发展。然后结合所学从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的角度围绕观点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点评】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古希腊文明、古代日本、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第一问,结合古代印度文明和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解答;第二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从历史进程、社会形态等角度分析;第三问,抓住主题,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日本大化改新、拜占庭帝国灭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相关知识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调用所学知识分析阐述的能力。
32.(2024九上·长兴期中)天空“很忙”,2024年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低空经济”,正加快进入人们的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强总理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3年,我国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8.1%、10.3%,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低空经济,将带动低空物流、交通、旅游、消防、医疗等相关产业发展。
材料二:苏州市人民政府制定了《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力争到2026年将苏州打造成为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
■打造低空产业生态,持续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
■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推动建立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
■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拓展文体旅游场景应用,融合江南文化等元素,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
■树立“安全至上”理念,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建立更为严格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实施哪一战略的应有之义
(2)根据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发展低空经济的必要性。
(3)阅读材料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苏州是如何让低空经济成为发展新引擎
【答案】(1)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引领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等。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推动低空经济技术和产业融合创新,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通过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确保低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推动建立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为低空经济提供制度保障;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体系,通过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增加低空经济的市场吸引力;严格执法,通过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我国现阶段的经济制度;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解析】【分析】(1)“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这体现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2)低空经济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它广泛涉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它将传统的地面交通“立体化”,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因此发展低空经济的必要性可以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有利于 引领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等方面分析回答即可。
(3)分析材料, 打造低空产业生态, 说明苏州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注低空飞行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促进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这说明苏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着力解决体制性障碍,推动建立与低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这说明苏州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拓展文体旅游场景应用,融合江南文化等元素,构建“低空+文旅”新业态,这说明苏州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体系。打击各种违规飞行行为,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这说明苏州严格执法, 维护低空飞行安全有序 。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及其作用,加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道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改革只有进行时的原因,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33.(2024九上·长兴期中)民主与法治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阅读材料,回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金华市婺城区沙畈村,荣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沙畈村依靠党建引领,注入民主法治内核,打造党建文化品牌: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移民文化、道德教育融合发展。
材料三:厉行法治,建设法治中国
案例回顾 相关链接
2023年6月,28岁女子小娄在吉林省长春市一夜市小吃街被周某从高空抛下的砖头砸中,不幸离世。2023年12月13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高空抛物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的罪名,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1)材料一中,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价格听证会分别是通过哪种方式行使民主权利
(2)根据材料二,说明沙畈村为什么能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3)结合材料三,运用“厉行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该如何维护“头顶的安全”。
【答案】(1)①民主监督。②民主决策。
(2)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重视道德教化,以道德滋养民主法治,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3)“周某因高空抛物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性”说明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杜绝高空抛物。“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周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说明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对高空抛物的行为依法处理。“高空抛物罪是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设的罪名”说明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与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法规。
【知识点】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与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 公民参与网络问政体现参与民主监督。参加价格听证会体现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2) 沙畈村依靠党建引领,注入民主法治内核,打造党建文化品牌,说明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建示范引领作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落实村民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 ,这说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将法治文化与传统文化、移民文化、道德教育融合发展,这说明重视道德教化,以道德滋养民主法治,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据此组织答案。
(3)分析材料结合题意要求,维护“头顶的安全”可以从 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 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立法机关要科学立法,制定和完善与高空抛物相关的法律法规具体结合材料分析回答即可。
【点评】本题考查对党的领导,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厉行法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