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二周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二周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二周考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5年7 月3 日 17 时3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试验二十八号 B星01 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图4 为01星外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试验二十八号B星.01 星绕地球运行过程中,其搭载设备运转的动力来自
A.太阳能 B.甲烷
C.氢能 D.风能
2.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的卫星通信系统易受到干扰,与之关联最强的是
A.光球层中的耀斑爆发 B.色球层中的耀斑爆发
C.光球层中的黑子增多 D.色球层中的黑子增多
重庆酉阳县板溪镇花石村拥有目前南方最大的叠层石群。这些形成于5亿年前的暗色石头上分布有或密集或分散的各种花纹,其中的“圆形”花纹就是远古原核生物蓝藻留下的生命痕迹(见下图)。这些“石中花”横切面多是圆形,纵切面是圆柱形。完成下面小题。
3.花石村叠层石群形成时期是( )
A.寒武纪 B.泥盆纪
C.侏罗纪 D.第四纪
4.远古原核生物蓝藻在地球演化历程中的突出意义表现在( )
A.形成煤炭资源 B.塑造浅海环境
C.改变大气成分 D.产生旅游资源
5.远古原核生物进一步发展、演化出的生物是( )
A.哺乳动物和古人类 B.爬行动物和始祖鸟类
C.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 D.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北山羊非常善于攀登,栖息于海拔3500~6000米的高原裸岩地带,以各种杂草类为食,白天多在裸岩上休息,早晨和黄昏前往较低海拨的草甸处觅食和饮水,在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和甘肃西北部、内蒙古西北部等地。下图示意活动于高原裸岩地带的北山羊。据此完成6-7题。
6.北山羊的生存活动涉及的地球圈层共有
A.大气圈、水圈、上地慢、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D.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7.北山羊自高原裸岩地带前往低海拔处活动
A.所在地地壳厚度减小 B.大气中氧气含量减少
C.生物圈的多样性减少 D.水圈的存在形式减少
沙漠中的绿洲受高植被覆盖率的影响,白天气温明显较周边沙漠地区低,在沙漠中形成“冷岛效应”。下图为我国某沙漠与绿洲高空等压面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与绿洲相比,夏季夜晚沙漠气温更低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弱 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强
C.地面辐射强 D.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9.不考虑背景风,产生“冷岛效应”时A地吹(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我国某城市与周边山地间常形成较为稳定的山谷风转换,下表为该城市边缘某气象监测点测得的全年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表山谷风随时间的变化表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18:00 8:00 正北
平均开始时刻 平均结束时刻 主导风向
9:00 17:00 正南
10.根据表中信息推测,该气象监测站的时段、风向组合正确的是( )
A.白天:山风正北 B.夜晚:谷风正北
C.夜晚:山风正南 D.白天:谷风正南
11.近年来该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据此推测该城市与周边山地( )
A.谷风增强,山风减弱 B.谷风增强,山风增强
C.谷风减弱,山风增强 D.谷风减弱,山风减弱
2024年6月某日,华北平原甲乡村的小明观察到操场上的五星红旗明显向东北方向飘扬。下图示意该日甲乡村附近等压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 )
A.等压线数值a小于b B.甲乡村气压值大于b
C.低压中心在甲乡村正南方 D.等压距为b—a
13.下列选项中,甲乡村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14.若当日夜晚甲乡村处风力增大,可推断a、b两条等压线最可能( )
①差值减小②差值增大③距离减小④距离增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工河岸湿地是结合湿地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河流治理技术,可净化河岸径流与河道的泥沙及污染物。我国华北某水厂为保证取水口水质,在取水口附近河段建立了人工河岸湿地。下图为人工河岸湿地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人工河岸湿地能改善水厂取水口的水质,主要是通过影响水循环的 ( )
A.地表径流 B.水汽输送 C.蒸发 D.降水
16.人工河岸湿地中,净化功能的实现主要依赖的是( )
A.水厂 B.水生植物 C.取水口 D.输水管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计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其挥发物升华,形成彗尾。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在2024年9月27日经过近日点,10月12 日经过近地点。图9为紫金山-阿特拉斯替星轨道示意图,图10示意 9月30 日在安徽黄山拍摄到的彗星照片。
(1)在地球上观测彗星可能受到 ▲ 、 ▲ 、 ▲ 等因素影响。(6分)
(2)图中9 月 27 日——10 月 12 日,地球的公转方向与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运行方向 ▲ (填相同或相反)。此期间紫金山-阿特拉斯彗星彗尾的长度变化是 ▲ 。(4分)
(3)简述彗星彗尾形成的原因。(4分)
(4)从图中彗星、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推测彗星观测的有利条件。(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
纳木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西藏自治区中部(如图1所示),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我国第三大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冬季最冷月平均最高温度约为-7℃,夏季气温通常在14-17℃之间。湖区周围风力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在湖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作用下,湖区a气象站检测该地雨季多夜雨(如图2所示),同时年内平均气温日变化随季节变化明显。
(1)指出纳木错湖区周围哪个季节湖陆风最弱,并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其原因。(6分)
(2)请纳木错夏季多夜雨的原因。(6分)
(3)比较a气象观测站1月与8月平均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分析其原因。(6分)
19.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A ,B ,C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C D C A D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C A B
综合题。
17.(1)天气状况、大气透明度、光污染程度、观测设备的性能。(答出三点,6分)
(2)相反 逐渐变短(4分)
(3)当彗星接近太阳时,在太阳辐射和太阳风的作用下,彗星的挥发物升华;这些升华的物质受到太阳辐射压力和太阳风的吹拂,从而被推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形成彗尾。(4分)
(4)彗星在此期间位于近日点附近,受太阳辐射作用,形成的彗尾更长、亮度更高,利于观测;彗星在此期间位于近地点附近,距离地球最近,亮度等条件较好,利于观测。(4分)
18.(1)冬季(2分)。原因:①冬季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湖面封冻、湖泊周围陆地被冰雪覆盖(1分),导致湖陆温差小(1分)②水平气压梯度力小(1分),湖陆风弱(1分)。
(2)夏季,季风带来丰富的水汽(2分),受湖泊与陆地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2分),夜晚湖区盛行上升气流(2分),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
(3)1月>8月(2分)。原因:①8月降水较多,云层厚(1分),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1分),气温较低;②夜晚多云雨,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1分),气温较高(1分),所以气温日较差小。
(或1月多晴天,白天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较高;夜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较低,所以气温日变化大。)
19.(1)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2) B C
(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
(4) ① 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比阴天时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比阴天时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