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10月)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安徽省蚌埠市A层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第一次联考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传统路灯在季节更替时如果不及时地调整开关时间,会出现“天黑灯不亮,天亮灯也亮”的情况。近年来,很多城市开始推广使用光控路灯,其优点是能够根据光线强度变化来实现自动开关灯,从而提升城市形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约104°E)某商业街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商业街季节更替时传统路灯出现了“天黑灯不亮”的情况,最可能的时间段是( )
A.元旦至儿童节 B.劳动节至儿童节
C.建军节至国庆节 D.清明节至劳动节
2.如果该城市商业街路灯已经升级成了光控路灯,仅考虑季节更替影响,某日路灯熄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6:00,该日的昼长约为( )
A.15小时08分钟 B.14小时08分钟 C.13小时08分钟 D.12小时
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四地太阳高度日变化图,其中丁为极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乙地的经度和a的数值分别是( )
A.150°W和60° B.150°W和70° C.30°W和60° D.30°W和70°
4.下列关于四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乙地的地转偏向力较大 B.丙地的纬度是70°N
C.该日甲地白昼最长 D.乙地和丁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值相同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19.6°N,110.9°E)成功发射,开启了为期约53天的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之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嫦娥六号采样之旅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旗杆正午日影逐渐变短 B.文昌昼长夜短且昼变长
C.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慢 D.北京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6.下列光照图(·表示文昌发射场)与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时最接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022年8月某夜,浙江一同学在南偏西方向(仰角约30°)观测到月相下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
7.该同学拍摄时间可能为( )
A.农历十二 19:30 B.农历十二 23:30
C.农历十七 19:30 D.农历十七 23:30
8.五天后,该同学在同一时刻观看到的月相及其观测方向描述正确的是( )
A.
B.
C.
D.
为了证明地球在自转,法国物理学家傅科于1851年做了一次成功的摆动实验。在傅科摆试验中,人们看到,摆动过程中摆动平面沿顺时针方向缓缓转动,摆动方向不断变化,从而有力地证明了地球是在自转,傅科摆由此而得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该摆沿90°W和90°E线的摆动(下图),3个小时以后该摆的摆动方向是( )
A.沿45°E—135°W摆动 B.沿45°W—135°E摆动
C.沿90°E—90°W摆动 D.沿0°—180°经线摆动
10.如图中由于受傅科摆所证明的地理现象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阴影部分为堆积物)的情况是( )
A.A B.B C.C D.D
雅丹地貌是发育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下图示意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的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2.推测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奖牌取名为“湖山”,设计灵感来自良渚文明玉琮(图1)。良渚玉琮的主要材质是透闪石,一种由白云石和石英混合沉积后形成的变质岩。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良渚玉琮的岩石类型主要为图2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2中数字箭头所表示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成岩作用 B.②—变质作用 C.③—风化侵蚀 D.④—冷却凝固
下图为全球经纬线展开示意图,图中AS虚线代表晨昏线,D点为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同时也是GF的中点,阴影与非阴影区域代表6日或7日两个不同的日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此时F地地方时为( )
A.6日15时 B.6日21时 C.7日15时 D.7日21时
16.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S线为晨线 B.BC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C.赤道上西半球的白昼长于黑夜 D.赤道上东西半球的白昼长度之比为23:13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广东肇庆市(23°N,112°E)的七星岩仙女湖畔,有一座长达1000多米的天然石山,酷似一尊卧佛。每年都有几天,在太阳下山时,可见到太阳徐徐从卧佛口中落下,形成“卧佛含丹”的地理奇观,见下图。该地主管部门将每年的10月3日(太阳直射约2.5°S)定为“卧佛含丹”节。

(1)绘制10月3日肇庆市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要求:图中注明日出、日落位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数值。)
(2)“卧佛含丹”节,“驴友”小王正在湖畔观赏这一地理奇观,此时,他的人影朝向 ,该日后一个月内,人影在地面上的旋转角度变 ,当地昼夜长变化情况为 ,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 。
(3)小王准备回去后向其他“驴友”推荐这一奇观,并带领他们来观赏。当下一次出现“卧佛含丹”现象时,在什么日期前后,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日晷是古代计时工具。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每天随着时间的推移,晷针投影会慢慢地移动;移动的晷针投影好像是现代钟表的指针,日晷盘面(分上盘面与下盘面)则如钟表的表面,以此来显示时刻。图1是日晷示意图,图2是故宫日晷侧视示意图。
任务一:探究晷针倾角与地理纬度之间的关系。
(1)指出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晷盘面安装的角度与当地纬度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基于地理视角,解析古诗词的含义。
(2)解释古诗词“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的地理含义,并指出其描述的节气。(漏指漏壶,古代的计时仪器)
任务三:参观故宫日晷(图3),判断时间。
(3)判断图3中日晷表示的时间段,并说出影响日晷计时效果的自然因素。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翠微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江西省东南部,年均降水量1650mm,丹霞地貌发育。山体以红色砾岩为主,孔隙度大,局部有较大的砾石,多含易溶于水的钙质和易吸水膨胀的黏土矿物,表面多蜂窝状洞穴。图1示意该区丹霞地貌发育模式图,图2为翠微峰山体景观图。
(1)从内外力地质作用角度,说明江西翠微峰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
(2)结合砾岩的特点,分析在流水作用下砾岩易发育蜂窝状洞穴的原因。
(3)该地准备申报研学旅行基地,请设计两个关于地质地貌的研学主题。
参考答案
1.C 2.B
3.B 4.D
5.C 6.B
7.B 8.C
9.A 10.D
11.C 12.B
13.B 14.A
15.B 16.D
17.(1)
(2) 东北 小
昼变短夜变长 小
(3)3月11日前后;关于冬至日对称,两者日出日落景观相同。
18.(1)晷盘面与当地的地理纬度互余(之和为90°);
(2)含义:白昼达一年中的最长,黑夜开始变长;节气:夏至日。
(3)时间段:夏半年(春分日—秋分日);(不包括这两天)某日下午。影响因素:昼夜长短和天气状况。
19.(1)丹霞地貌形成过程:地质史上含铁的碎屑物在地势低洼处沉积并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红色砾岩;后由于地壳挤压与抬升形成山地,并造成裂隙与断层广泛发育;后经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作用等外力作用,形成丹霞地貌。
(2)砾岩孔隙度大,流水渗漏侵蚀,易导致砾石脱落;砾岩内部的钙质易溶解流失,破坏砾岩结构;砾岩多黏土矿物,黏土矿物易吸水膨胀脱落。
(3)欣赏赤壁丹霞,探因流水侵蚀;探秘蜂窝洞穴,寻找风化遗迹;探寻地壳升降,解密岩石密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