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14课 称空气第四单元 空气的性质(苏教版)三年级上01学习目标02新知导入03探究新知04课堂练习05板书设计06作业布置学习目标01科学观念:知道空气有质量,了解接近地面处1立方米空气的质量约为1.3千克。科学思维:能通过实验现象(气球倾斜、皮球质量变化)推理“空气有质量”;能对比实验数据,归纳“充入空气越多,物体质量越大”的规律。探究实践:能参与“气球平衡”“电子天平测皮球”实验,规范操作(打气筒使用、天平读数),并准确记录、分析数据。态度责任:对探究空气质量感兴趣;尊重实验事实,体会科学严谨性;了解伽利略实验,感受科学家探究精神。新知导入02情境导入:猜想空气是否有质量生活中人们常说‘轻得像空气’,大家觉得空气有质量吗?为什么?充气的气球和瘪的气球,感觉有什么不同?探究活动一:探究气球里面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探究新知03这是‘杠杆天平’,两端气球充气量相近,棍水平说明两侧质量平衡。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细长棍保持水平平衡。根据下面的实验,推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探究新知032.将左侧气球中的气慢慢放掉。3.松手后,观察原来平衡的细长棍有何变化?根据下面的实验,推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探究活动一:探究气球里面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探究新知03探究活动一:探究气球里面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探究新知03根据下面的实验,推测气球里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实验分析左侧气球放气前,细长棍保持水平平衡。左侧气球放气后,右侧低,左侧高,说明左侧变轻了。由此推断,空气有质量。探究活动一:探究气球里面的空气是否有质量探究活动二: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探究新知033.重复第2步,直至向皮球内充入20筒空气,记录每次充入5筒空气后皮球的质量。1.测量并记录瘪皮球的质量。2.用打气筒向皮球内充入5筒空气,测量并记录此时皮球的质量。充气时,打气简推杆每次都要拉到底,再推到底。探究新知03皮球情况 瘪皮球 充5筒气 再充5筒气 再充5筒气 再充5筒气质量/克上述测量结果说明: 。探究活动二: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实验记录:探究新知03探究活动二: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充入空气越多,质量越大→空气有质量,充入的空气增加了皮球质量。实验结论探究新知03探究活动二:使用电子天平测量空气的质量讨论:1、为什么皮球变圆了还能再充入空气?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2、为什么每组的测量结果不完全相同?可能与打气筒推杆每次是否拉到底,推到底有关。阅读拓展:伽利略称空气的故事探究新知03阅读拓展:伽利略称空气的故事探究新知03后来,科学家用精确的实验测得:在接近地面处,1立方米空气的质量约为1.3千克。这个棱长1米 的正方体的体积 就是1立方米。课堂练习04一、选择题1.17 世纪,通过实验证明空气有质量的科学家是( )。A. 伽利略 B. 爱因斯坦 C. 华罗庚2.用电子天平测量充气皮球的质量时,发现充气后质量变大,这说明( )。A. 空气没有质量 B. 空气有质量 C. 电子天平坏了3.科学家测得“接近地面处,1升空气的质量约为1.29 克”,这相当于( )的质量。A. 三枚回形针 B. 一个鸡蛋 C. 一本字典ABA课堂练习044.把两只充气气球挂在细长棍两端,刺破其中一只后,细长棍失去平衡,这是因为( )。A. 气球破了不好看B. 空气有质量,破气球的一侧变轻了C. 气球里的空气跑了,体积变小了5.下列工具中,能用来测量空气质量的是( )。A. 量筒 B. 电子天平 C. 放大镜BB课堂练习04二、判断题1.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没有质量。( )2.用电子天平测充气篮球的质量,充气后比充气前重,说明空气有质量。( )3.伽利略通过 “皮袋挤水入瓶后放气测质量” 的实验,证明了空气有质量。( )4.1 立方米空气的质量约为 1.3 千克,和一瓶大饮料的质量差不多。( )5.气球放气后变轻,是因为气球本身的质量减少了。( )√××√√板书设计05称空气一、猜想:空气有质量吗?二、实验探究:气球平衡实验:放气后左侧高→左侧变轻→空气有质量电子天平测皮球:充气越多,质量越大→空气有质量三、科学家的实验:伽利略称空气→证明空气有质量作业布置06估算自己房间里空气的质量,并和体重比较。步骤:①测房间长、宽、高;②算体积(长 × 宽 × 高);③用‘体积 ×1.3 千克 / 立方米’算空气质量;④称体重;⑤比较大小。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media1.mp4 media2.mp4 media3.mp4 【教学评一体化】4.14《称空气》课时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