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园春 长沙》任务式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沁园春 长沙》任务式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毛泽东
一、唤醒记忆,情境导入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词1945年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引起了整个重庆及国统区极大的轰动,蒋介石让侍卫处主任陈布雷召集文人教授写词和一和毛泽东的词。陈布雷领命而去,拿回词稿给蒋介石,结果没有一首可以与《沁园春· 雪》的格局气魄相提并论。蒋介石仰面长叹:这是帝王的气象啊!
任务一:初步感知“气象”
活动:同桌讨论,组内分享。
从《沁园春 雪》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气象”
具体意象
营造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手法
语言
参考角度
沁园春 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数量词宏大,互文手法,描绘出我国北方广袤大地天寒地冻的景象,雄浑开阔、气势恢宏。
示例: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欲与天公试比高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傲视群雄、豪情万丈的情怀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
思考、交流:从《沁园春 雪》__________中,我读出了___________“气象”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任务二:《沁园春·长沙》是否蕴含着帝王气象,拥有王者之气?
活动一:诗词诵读
活动二:品读诗词,抓住意象,咂摸文字,感受“王气”
小组讨论:你觉得哪些地方“王气四射”?
思考角度:
具体意象
营造的意境
表达的情感
手法
语言
同样的意象,改编和原词哪一首更好?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看万山红艳,
山林着色;
江水澄澈,
百舸漂流。
鹰翔长空,
鱼游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原词
改编
效果 用词 (形容词) 意象 用词 (动词) 效果
万 山 遍
层 林 染
漫 江 透
百 舸 争
鹰 击
鱼 翔
山之多
林之密,山林重叠之态
江水满溢之态,广阔
船之多
范围之广,秋之深
拟人,富有动态感,色彩浓艳
水的极度清澈、深
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
迅捷有力,身姿矫健
自由自在、轻快活泼的游动神态
《水调歌头·游泳》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飞”字
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
《采桑子·重阳》
“一年一度秋风劲”
“劲”字
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
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根须
任务三:探究“王者之气”的内核,叩问“孤独”的姿态
思考一:同样面对寒江秋景,柳宗元笔下是‘独坐’的渔翁,王维笔下是“独坐幽篁里”的弹琴者,而毛泽东笔下是‘独立’的诗人。仅一字之差,‘独坐’与‘独立’传递出的心境与形象有何根本不同?为何毛泽东不写‘独坐寒秋’?”
思考一:为何毛泽东不写“独坐寒秋”?小组讨论完成下面表格。
姿态 视野 情感
独坐
独立
真正的独立从不是遗世孤立,是在众人酣睡时独自守候星光,是无畏艰难的先驱者之态。他的独立是号角,召唤黎明!
蜷缩
个人小天地
孤独、隐逸、避世
挺拔、坚定、岿然不动
自然,家国
求索、战斗
任务三:探究“王者之气”的内核,比较帝王之气和王者之气的区别。
细“品”AI的回答,
是不是有点“意思”?
不第后赋菊
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咏初日
宋 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
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
逐退群星与残月。
比较探究三首诗意象和情感的异同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核心意象 意象特点 情感
《不第后赋菊》
《咏初日》
《沁园春 长沙》
黄巢
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政权开国皇帝。
赵匡胤
宋朝开国皇帝
菊花
太阳
山、林、江(自然万物)
肃杀
至高无上
威能无限
生机盎然
锋芒毕露
充满“杀气”
统治一切的自信
“品读”“携来百侣曾游”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这是一群怎样的人?
年龄气质
精神面貌
战斗行为
一群青春年少、才华横溢、意气奔放、关心国事、针砭时弊、蔑视权贵、敢于斗争、激流勇进、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青年形象。
主宰“苍茫大地”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帝王是个人的霸气
王者是一种胸怀天下、舍我其谁的豪气
是心忧天下,拯救苍生的领袖气!
年轻人当有王者之气
补:
1、文化常识
2、作者
3、创作背景
4、手法
词牌名
题目
相传东汉明帝有个女儿名沁水公主,她的园林名沁园。后来沁园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

词是一种诗的别体,兴起于唐,宋达到全盛时期。
最初,词被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词子、曲词、乐章、琴趣、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
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韵有定位。
词牌
标题
是词调的名称,规定词的字数、句数和平仄声韵。
词的内容的集中体现。
小令(58字以内)
中调(59—90字)
长调(90字以上)
字数
风格
词的分类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
婉约派:清丽含蓄,婉转缠绵,多是写个人遭遇、男女恋情。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
毛泽东(1893-1976)
1911-1925在湖南从事的革命活动
开办了平民夜校、文化书社
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活动,领导了驱逐军阀的活动
创刊《湘江评论》,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诗歌鉴赏与意境意象诗人寄托情感的事物诗人的内心情感意境借助意象,通过联想和想象达到的境界形成传递情感乐与哀鉴赏写景诗句的角度
观察角度
五觉感官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多种感官;视听结合
定点观察/移步换景;远近高低俯仰
虚实、动静、对比、衬托、白描、点面
拟人、比喻、夸张、叠词等等
课堂总结
艺术特色
豪放词风:意境壮阔,情感激昂,语言磅礴。
手法运用:
① 动静结合(山静水动、鹰翔鱼跃)。
② 色彩渲染(红、碧,对比鲜明)。
③ 设问升华(“谁主沉浮”引发深层思考)。
结构特点:上阕景中含情,下阕情中显志,情景交融。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 橘子洲头
湘江秋景图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瞰
峥嵘岁月图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抒情 答:同学少年!


写景 问:谁主沉浮
景中寓情 情中显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