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16分)
1.(2分)B
2.(2分)A
3.(2分)B
4. 2分)A
5.(2分)D
6. (每空1分,共6分)(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二、综合性学习(共10分)
7.(2分)示例:配乐朗诵,用PPT投影背景。用沉稳肯定的语气诵读;可以重读“却”“自己”“总是”“跨越等词语;最后一句再配上将手心按在胸前的动作。以求表现对困难的无所畏惧和坚定的信念。
8.(3分)同学们,“少年正是读书时”,今天我们惜时勤奋学习,明天才能成为有用之才。无疑,这是我们现阶段自强不息的最正确做法。下面我将为大家朗诵朱熹的《劝学诗偶成》。
9.(2分)B
10.(2分)诗人睿智的光芒闪烁在看似不经意的比喻和联想上。“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诗人由“思念是圆的”而想到“最亮最圆的”中秋的月亮,好像是信手拈来。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生动形象,蕴含着丰富的内容。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11. (2分)B
12. (2分)相同:两首诗词都表现了思念亲人的情感。
不同:甲词表达了在仕途失意时乐观旷达的胸怀,乙诗表达了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的情怀。
13.(2分)(1)昏暗 (2)遮盖 (3)有时 (4)称得上
14. (4分)(1)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
(2)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清静自然无所作为,我们的百姓在下生活富足而没有遗憾。
15. (2分)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16. (2分)“太守之乐”是指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
参考译文:
甲文: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
不久,太阳下山了,人影散乱,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鸟儿到处叫,是游人离开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但是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那就是太守啊。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吧。
乙文:在滁州的西南面,一泓泉水的岸边,欧阳公任知州的第二年,搭建了一个名叫“丰乐”的亭子,并亲自作记,以表明这个名称的由来。不久以后,又在临近丰乐亭的东面,几百步的位置,找到一个山势较高的地方,建造了一个叫“醒心”的亭子,让我作记。
每逢欧阳公与州里的宾客们到这里游览,就肯定要到丰乐亭喝酒。有时喝醉了,就一定要登上醒心亭眺望。那里群山环抱、云雾相生、旷野无垠、草木茂盛、泉水嘉美,所见到的美景使人眼花缭乱,所听到的泉声使人为之一振。于是心胸顿觉清爽、洒脱而酒醒,更想久留而不返回了。啊,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又用所见到的美景来给它命名吧。
尽管这样,我是能够说出欧阳公真正的快乐的。我们的皇帝在上悠然自得,无为清静;我们的百姓在下生活富足而没有遗憾。这才是欧阳公真正的快乐啊!一个山角落,一汪清泉水,哪里会是欧阳公的快乐所在呢?他只不过是在这里寄托他的感想啊!
17. (2分)①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增加。全球变暖导致气候系统更加不稳定,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②北极增温的“放大效应”。全球变暖导致北极增温,极地与热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减小,进而影响到西风急流的稳定性。当西风急流减弱或发生扰动时,冷空气就容易向南倾泻,形成中纬度的寒潮和冬季风暴天气;③大气环流和海温分布的变化。全球变暖还导致大气环流和海温分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都有利于吸引西伯利亚冷高压爆发南下,形成极寒天气事件。(答出两点即可)
18. (3分)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北极涡旋比喻为旋转的陀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中纬度寒潮和冬季风暴天气的形成过程,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通俗易懂。
19. (3分)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世界各国共同制定和落实更加积极的气候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和产业转型,推广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②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健全气候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对极端天气事件的预测和预警能力;③提升公众意识和参与度。引导人们树立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培养永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气候治理事业中来,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20.(3分)(1)乐观 (2)感动 (3)母亲严厉批评我学狗叫
21. (3分)这句话通过描写母亲在捶打野菜时哼唱小曲的情景,展现了母亲的坚韧和乐观精神,在艰难困苦的岁月里,母亲不仅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还用歌声给家人带来希望和安慰。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苦难的坚韧态度,让“我”深受感动,也激发了“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的追求。
22. (2分)你不应该为了得到一块豆饼就学狗叫,人要有尊严,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23. (4分)示例一:我最欣赏史铁生《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她在逆境中表现出的坚韧和无私深深打动人心。面对儿子的残疾,她没有放弃,而是以温暖和耐心激励儿子重新面对生活。她以默默忍受自己的疾病,为儿子营造一个满怀希望的世界,用自己的力量和爱最终改变了儿子的态度,使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她的形象让我看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激励我们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示例二:我最欣赏阿长这个形象。她是鲁迅童年生活中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朴实、善良和对孩子们的关爱而打动人心。尽管阿长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但她有一颗善良的心,总是竭尽所能地帮助和照顾鲁迅。她注意到鲁迅对《山海经》强烈的兴趣,于是不惜花费自己的积蓄为他购买这本书,这一举动令鲁迅感动不已。阿长的无私与真诚,塑造了一个温暖而有力量的女性形象,她对鲁迅的影响深远且持久,令人敬佩。
四、作文(40分)
24.题目一例文:
为平凡英雄点赞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人。他们像一束光,照亮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传递着温暖与正能量。今天,我要为这些平凡英雄点赞。
记得那是一个寒风凛冽的冬日,街道上行人稀少,大家都匆匆赶路,想要尽快逃离这刺骨的寒冷。就在这时,一位老人突然倒在路边,不省人事。周围的人见状,有的急忙拨打急救电话,有的则站在一旁,不知所措。就在这紧急关头,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男子冲了过来,他毫不犹豫地跪在老人身边,开始实施心肺复苏。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中年男子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但他的双手却始终没有停止按压。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老人缓缓睁开了眼睛,周围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位中年男子,用他的专业技能和无私爱心,挽救了一条宝贵的生命,他就是我眼中的平凡英雄。
还有一次,在公交车上,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婴儿乘车,由于车厢摇晃,婴儿不停地哭闹。这时,坐在旁边的一位老奶奶主动站了起来,让出座位给年轻的妈妈。年轻妈妈连声道谢,老奶奶则笑眯眯地说:“没事,我站一会儿就行,孩子重要。”这一幕虽然简单,却充满了温情,老奶奶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尊老爱幼,什么是社会公德。她也是我心中的平凡英雄。
在我们的城市里,还有许多这样的平凡英雄:无论是烈日下坚守岗位的环卫工人,还是风雨无阻的外卖小哥;无论是疫情期间挺身而出的医护人员,还是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贡献着力量,传递着爱与希望。
让我们为这些平凡英雄点赞,是他们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英雄,只要我们心怀善意,勇于担当,就能在生活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题目二例文:
你是我生活的阳光
你是我的太阳,照亮了前方的路,给了我目标;给了我希望;给了我阳光。你的那一束光指引着我前进,让我在凹凸不平的人生之路上不再害怕和迷茫。  
知道成绩的那个中午,我站在教室最后面的窗前,看到夕阳穿过树叶,投下一缕缕带有余热的阳光,照在地面上,呈现出一片凄凉的景象。下午,妈妈照例来接我回家,但是这次,我迈向妈妈的脚步却异常沉重。“妈,月考的成绩出来了,我……”我说不下去,也不敢抬头看妈妈的表情,怕对上那双满是希望的眼睛。“没事,回家再说。”说着,还拍了拍我的背。“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不能弯腰!”我惊诧于妈妈轻松的口吻,跟在他身后缓缓的挪着步子。 一路上,妈妈都没有提及成绩,只是问了一些生活上细节,还不时开开玩笑,我也不由得随着妈妈的言语笑了起来。  
到家了,我立刻沉浸在家的温暖中。忽地,我瞥见从窗外投进的一束月光,惨白的颜色刺激着我想如何父母交代,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额头上蒙上了一层细汗。“饭还没做好,给你拿点水果却看你像刚才打了一仗。”望向声音的来源,我看到妈妈拿着苹果冲我微笑。我深埋下头,不愿意再面对妈妈。“哈哈。”妈妈看着我竟笑出了声,“看来这次考试真的把你弄惨了。你啊,考的倒退又怎样呢?你小学底子不实,什么都不是你止步的借口。你要明白,你只有大把的时间去充实自己,赶超强者,而没有一分钟的时间去像弱者一样痛哭流涕!”说完,妈妈把苹果放在我的手中,深深地望了我一眼,转身出了房间。我感觉周围的光亮在妈妈望我的时候瞬间消失了,我的眼中只有妈妈转身前的那种眼神——是包含了对儿子的鼓励,疼爱与包容。多么熟悉的眼神啊,在我成长的每一天,甚至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着如阳光般温暖的目光注视着我,伴我度过了十几个轮回的春夏秋冬。  
你是我心中不灭的光,让所有阴霾随之驱散。无论雨间夜间,你都是我不灭的太阳!我的世界不能少了你的陪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模拟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4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4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4题。
秋日暖阳下,位于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北岸的柳树湾,竟相绽放形成一片浪漫的千亩紫色花海,这在昆明是____________的。游人们纷至沓来,漫步其间,花香拂面,让人____________。紫柳花与秀丽的山水交相辉映,像一个娉(pīng)婷婀娜的女子。____________湖畔绿意中,看云卷云舒。在草地上搭顶帐篷,吃顿美味的下午茶,美好又惬意。湖面,鱼跃波光,鸥鹭翔集;岸上,清风拂翠,草长莺飞。
位于阳宗海东北岸,是观赏阳宗海湖景的绝佳地点。踏着轻盈(yín)的步伐来到阳宗海,漫步在环湖绿道上,赏湖光山色,享闲暇(xiá)时光。在湖边席地而坐,看水鸟飞翔,观青山绿水,周围____________令人陶醉……约上小伙伴,你们可以在绿道上一起奔跑,也可以于绿道旁携手欢笑,挥洒汗水,沐浴阳光,沿途皆是风景,饶有兴(xìng)味。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娉(pīng) B. 盈(yín) C. 暇(xiá) D. 兴(xìng)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竟相绽放 B. 纷至沓来 C. 草长莺飞 D. 携手
3. 文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绝无仅有 沉浸其中 投身 浮光掠影
B. 独一无二 沉醉不已 置身 湖光山色
C. 独一无二 沉醉不已 投身 湖光山色
D. 绝无仅有 沉浸其中 置身 浮光掠影
4. 文中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树湾位于阳宗海东北岸,是观赏阳宗海湖景的绝佳地点。
B. 柳树湾是观赏阳宗海湖景的绝佳地点。
C. 位于阳宗海东北岸,是观赏阳宗海湖景的绝佳地点。
D. 阳宗海东北岸,观赏阳宗海湖景的绝佳地点。
5. 请将下面的句子重新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排序是( )
①使人在艰难的跋涉中懂得土地的可爱、博大和不可丧失
②继而懂得祖国之于人的真正含义
③它会使人的脊梁永远不弯
④一个伟大的民族需要泥泞的磨砺和锻炼
⑤当我们爱脚下的泥泞时,说明我们已经拥抱了一种精神
A. ⑤③①④② B. ⑤①②③④ C. ④①③⑤② D. ④③①②⑤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刘禹锡在面对贬谪时,没有因为二十三年的凄苦而消沉,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里用“______ ____, ”这联诗,领悟到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2)当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困难挫折时,你会用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鼓舞自己。
(3)范仲淹改革失败,贬放邓州,但却在《岳阳楼记》表达了自己的旷达胸襟“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0分)
(一)学习与探究(5分)
为更好地探究自强不息精神,九年级开展了“自强”诵一诵的活动。活动过程中,小春选择朗诵冰心的诗《成功的花》,小秋选择朗诵朱熹的《劝学诗/偶成》,你在朗诵汪国真的诗《跨越自己》。
成功的花冰心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备注】:配乐朗诵,用欣羡坚定的语气诵读;重读“奋斗”“只”“牺牲”等词语;最后一句朗读时配上手心向上、缓慢挥臂作“洒”的动作。以求表现对“花儿”执着坚毅的赞扬敬慕之情。 跨越自己汪国真我们可以去瞒别人却无法欺骗自己当我们走向枝繁叶茂的五月青春就不再是一个谜向上的路总是坎坷又崎岖要永远保持最初的浪漫真是不容易有人悲哀有人欣喜当我们跨越了一座高山也就跨越了一个真实的自己 劝学诗/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7.请你仿照小春的朗诵备注,也备注一下你的朗诵。(2分)
8.小春认为小秋选的诗,内容与本次主题不符。但你觉得可以,于是你为小秋写了一段朗诵前的导入语。(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阅读下面艾青的诗歌,回答9~10题。
我的思念是圆的
艾青
八月中秋的月亮
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
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
在这样的夜晚
会想起什么?
我的思念是圆的
西瓜,苹果都是圆的
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
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
思念亲人的人
望着空中的明月
谁能把月饼咽下?
9.艾青的很多诗歌充满了“土地的忧郁”,多写民族苦难、悲伤与反抗。下列诗歌属于这类风格的一项是( )(2分)
A. 《大堰河我的保姆》 B.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C. 《刈草的孩子》 D. 《鱼化石》
10.结合诗歌内容,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文字。(3分)
三、阅读(11~23题,共34分)
(一)阅读【甲】【乙】两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甲】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1. 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
B. 苏轼词的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C.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
D.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写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12. 【甲】词【乙】诗都是托月寄情。请简析这两首诗词表达出的思想感情的异同。(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0分)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①,欧阳公②作州之二年,构③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义。既又直④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之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⑤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 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⑥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岂公乐哉?乃公所寄意于此也。
(节选自曾巩⑦《醒心亭记》)
【注释】①涯:岸边。②欧阳公:即欧阳修。③构:搭建。④直:当,临。⑤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⑥吾君:指皇帝。无为:清静自然。⑦曾巩(1019—1083) :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
1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暝: ___________ (2)树林阴翳 翳: ___________
(3)或醉且劳矣 或: ___________ (4)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 谓: ___________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2)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
15. 【甲】文第一段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试分析这样写的效果。(2分)
16. 【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8分)
全球变暖与极寒天气
魏科
①近年来,在全球整体变暖的大背景下,极端寒潮和暴风雪等极寒天气事件却在全球多地不时出现。如何理解极端冷事件和全球变暖的关系?
②首先要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关系。一般来讲,“天气”描述的是短期大气状况,“气候”描述的是长期平均大气状况,它们分别用短期和较长时间内平均温度、压强、风力、风向、湿度等参数来表示。
③北半球冬季天气的冷空气源地在极地、北美大陆高纬度地区和亚洲大陆高纬度地区。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存在环绕极地一圈的西风环流带,西风环流中有强大的急流区,其风速甚至可以达到很强的程度。当这支急流形成北极涡旋时,会紧紧地将冷空气聚集在极区。然而,当急流产生大尺度扰动时,冷空气就容易向南倾泻,形成中纬度的寒潮和冬季风暴天气,产生暴风雪和冰冻雨雪。这就像旋转的陀螺,当其高速旋转时,陀螺不容易倒下;而当陀螺速度减慢时,就容易倒地。
④极地和热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是形成西风急流的根本原因。温度差越大,西风急流越强,冷空气就更多停留在高纬度,中纬度地区的极端冷空气活动相对就越少;反之,当温度差减弱时,急流随之减弱,冷空气就容易影响中纬度地区。一般来讲,在1月等急流最强的月份总体冷空气次数较少,而过渡季节的11月和3月,急流还不够强大,冷空气活动数目是一年之中最多的。目前,我国南方地区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也主要是由西风急流发生波动导致的。
⑤短时间的极冷天气事件与长时间的气候变暖并不矛盾。一个地方出现极端冷事件与全球整体变暖也不矛盾。2024年1月初,北欧遭遇极端天气,气温低至零下40摄氏度以下,西欧和中欧遭遇冬季风暴。1月中旬以后,北欧、西欧和中欧等地升温汹涌,目前气温已大幅高于正常值。1月中旬,美国遭遇大范围冬季风暴天气;暴风雪结束后,一些地方又出现了迅速升温,温度比正常值偏高10摄氏度以上。
⑥值得注意的是,极端冷事件与全球变暖有着复杂的联系。虽然全球都在增暖,但增暖并不均匀,其中北极增暖幅度最大,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3倍左右,被称作“北极放大”现象。这一现象减弱了极地和热带地区之间的温度差,使西风急流更容易失稳,从而产生更强的天气过程。同时,受全球变暖影响,大气中水汽量更多,当冷暖气团交汇时,会释放出更多能量,使暴风雪有时候会更加剧烈。
⑦近年来,尽管强寒潮天气时有出现,但总体而言,寒潮的持续时间和频次已远低于半个世纪以前。当人们习惯了暖阳天气时,一旦出现寒潮天气,体感会更加寒冷。面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复合型挑战,国际社会应切实行动起来,推动《巴黎协定》全面有效实施,积极开展绿色发展合作。
(选自《 人民日报 》2024年2月9日有删改)
17.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全球变暖与极寒天气之间的关系。(2分)
18. 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如何形象地写出北极涡旋形成中纬度寒潮和冬季风暴天气的过程。(3分)
19. 结合你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应对全球变暖与极寒天气?(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题。(12分)
母亲
莫言
①我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紧缩。
②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活生生的综合性形象。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当时,在我们这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劳作最辛苦的是母亲,饥饿最严重的也是母亲。她一边捶打野菜一边哭泣才符合常理,但她不是哭泣而是歌唱,这一细节,直到今天,我也不能很好地理解它所包含的意义。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③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得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多少年后,当我回忆起母亲这句话时,心中更是充满了感动,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④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母亲看到眼里。回家后,母亲严厉地批评了我。母亲对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她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也感到了她的话里有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⑤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母亲和许多像她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莫言散文集》,有删改)
20. 阅读全文,把下面表格的空缺处补充完整。(3分)
有关母亲的事 母亲的精神品质 “我”的感受
事件一 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哼唱着小曲 (1)__________ 至今不能很好地理解
事件二 母亲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告诉我她不会自杀 坚韧 (2)____________
事件三 (3)____________ 自尊 感到了母亲话里的尊严
21. 请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3分)
22. 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④段中母亲严厉批评我的话。(不超过40字)(2分)
23. 中外优秀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形象在文学的星空里熠熠生辉,影响深远。下列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你最欣赏哪一位?请结合作品内容说说欣赏的原因。(4分)
①母亲(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②阿长(鲁迅《朝花夕拾》)
四、作文(40分)
24.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点赞”起源于各大社交网站“赞”的功能。网民对网络上的一个帖子、一篇文章或者一条微博的内容表示赞同、欣赏、支持或声援,可以点击一下帖子下面的“赞”图标。现在,“点赞”已流行开来,表示肯定、喜爱、赞美这一类意思。
请以“为 点赞”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写作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2)不要套作,不要使用网络语言。(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4)不少于600字,也不要超出所给字格。(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字体美观。
题目二:翻越那座山,会遇上那束属于自己的阳光。
请以《你是我生活的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中的“你”,可以是生活中某个人,可以是一本书或书中某个人物;②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来写作;③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