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正视发展挑战 课件(共33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核心金句—— 要求:背诵核心金句,人人过关,5分钟后提问。
1.中国人民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 、 、 、 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 的人民,是具有伟大 的人民,是具有伟大 的人民,是具有伟大 的人民。
3.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 、 。
4.中华民族精神具有 的品格。
5. 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 。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
核心金句—— 要求:背诵核心金句,人人过关,5分钟后提问。
1.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3.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4.中华民族精神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5.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视频:地球的独白
思考:
1.地球遇到了哪些问题?
2.结合预习,说说为什么会遇到这些问题?
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第三单元 文明与家园 第六课 建设美丽中国
6.1 正视发展挑战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认识到我国制定的政治方针政策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增强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
2.道德修养:积极践行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道德要求,在社会中做一名好公民。
3.法治观念: 了解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资源节约法、土地管理法等,树立法治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4.责任意识: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影响,意识到自身肩负的责任,初步形成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观念,从自身做起,践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
核心素养目标

CONTENT
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新形势?
02
我国的资源状况?
04
01
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
如何解决我国人口问题?
03
我国的环境国情(现状、原因、影响)?
05
解决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
06

01
视频:中国的人口变化
视频中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口变化有什么特点和趋势?
探究:中国的人口现状
总体上
已由人口 转向 阶段
人口发展呈现 。
发展趋势
增量发展
减量发展
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
环节一 以人口数据,看人口现状
2025中国人口最新数据—总量为14.08亿人。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居于世界第二。
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口,是喜?是忧?
喜:
①优秀人才库更为庞大。
②丰富的消费者基础和更大的商业机会。
③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降低劳动力成本。
④大规模入侵的可能性相对较低。
忧:
①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
②发展中国家尤其面临土地压力和农业灌溉用水的短缺,可能需要增加粮食进口。
延续文化血脉
课堂笔记
一、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课堂笔记—1.我国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地位/重要性)P75-76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P75
③.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P76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P75
现状(特征):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P76
1、为什么要重视人口问题?(P75-P76)
①人口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变量。
②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③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
2、★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怎样的新形势?(P76)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我国总体上已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减量发展阶段,人口发展呈现少子化、老龄化、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明显的趋势性特征。
议学追问:
明晰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后,请你结合自身了解说说党和国家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采取了哪些积极措施?
及时优化生育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八十年代,只生一个好
2013年,单独二孩
2016年,全面二孩
2021年,三孩政策
3、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P76)
①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立足人口基本国情,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
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人口问题,针对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出现的新变化,及时优化生育政策,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02
观看视频,总结:
我国资源环境环境面临哪些严峻挑战?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我国每创造1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是日本的11.5倍;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仅为美国的26.9%、日本的11.5%。
据估计,目前我国快递业中纸板和塑料只有不到10分之1得到了回收,而大部分包装,特别是填充物、胶带等塑料成分,基本完全被废弃。大部分废弃物还可能含有对环境污染有影响的成分。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材料表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存在怎样的问题?
4.我国资源状况
4、我国资源环境面临的危机有哪些?(P77)
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
资源 种类 资源总量 人均资源占有量 我国资源总量 世界排名 我国人均世界排名 中国 世界 美国 与世界
比较
国土 世界第三 54名 0.9 2.75 3.87 约1/3
耕地 世界第四 130名 0.09 0.28 0.78 约2/5
森林面积 世界第五 134名 0.11 0.83 1.1 约1/9
林木储积 世界第七 122名 9.6 62.8 83.4 约2/13
草原面积 世界第一 138名 0.21 0.65 0.99 约1/3
水资源 世界第六 121名 2700 10000 18000 约1/4
煤炭储藏 世界第三 53名 234.4 312.7 1045 约3/4
我国大部分矿产资源分布在山地、高原和荒漠集中的西部,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开发难度较大。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
探究:我国的资源国情
不足
优势
资源
国情
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会越来越小。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过度开发
环境恶化
5、我国的资源问题(P78)
(1)现状:①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
(2)形成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3)危害:对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会越来越小。
(4)警示: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不能走西方工业化的老路,必须探索符合国情的利用、保护和开发资源的新路。
视频:余村:从污染矿区到森林氧吧的绿色奇迹
探究:产生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危害
①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叠加效应。
原因
危害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视频:中国十大环境污染问题
1.结合余村和十大污染问题,概括一下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
2.谈谈两个视频给我们的启示?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形成原因:
6、我国的环境问题(P79)
(1)现状:①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虽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形势仍不容乐观。②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2)形成原因:由于一些地方、一些领域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3)危害: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警示:①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②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
7、★面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我们的必然选择是什么?(P80)
转变发展方式,坚持绿色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学习收获
正视发展挑战
发展中的人口问题
党和国家针对人口问题采取的措施
资源环境面临危机
资源现状
环境现状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如何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人口国情
资源问题产生原因
人口问题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节约资源
1.(2025新疆13改编)据《银发经济蓝皮书:中国银发经济发展报告(2024)》显示,我国银发经济规模约7万亿元,占 GDP 比重约为6%。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占 GDP 比重约为10%。这反映出( )
A.国家立足人口基本国情,完善人口发展政策
B.增进老年人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C.老年群体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D.我国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的趋势性特征
D
课堂练习
2.(2025云南20改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自2025 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主要是因为( )
A.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特征明显
B.近年来劳动力总量大幅增加
C.面临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
D.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C
课堂练习
3.(2025宜宾12改编)2024年1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9 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这标志着,中国已经正式步人“中度老龄化”社会。自2025年1月1日起,我国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这一改革( )
A.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需要
B.有利于优化生育政策
C.旨在推动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D.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A
课堂练习
4.(2025烟台 17) 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坚持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逐步延迟到63周岁,女职工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
①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需要
②能有效遏制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趋势
③有利于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更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④有利于满足劳动者多样化需要,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5.(2025山东省卷1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某地建设养老机构,并提供心理疏导中医诊疗等特色服务,满足多样化养老需求。这一做法( )
①提升了老年人的法治文化素养②缓解了人口老龄化进程
③体现了党对养老服务工作的领导④坚持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课堂练习
6.(2024云南23)目前,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3亿,在2035年前后将突破4亿。为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这表明我国( )
A.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形势
B.为解决大量的人口流动采取积极措施
C.将解决老龄化问题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工作
D.把发展银发经济作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A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