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彭山一中高2028届第一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农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这说明:
①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地租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唯一方式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是人类社会最早形成的两大对立阶级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2.1949 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新中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关于这些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①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改变了以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③彻底结束了救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④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马克思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车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说明:
A. 生产力决定于生产关系 B.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D. 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4.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
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
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
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随着时间的推移,美国的民主制度逐渐异化和蜕变,越来越背离民主制度的内核和制度设计的初衷。金钱政治、身份政治、政党对立、社会撕裂、种族矛盾、贫富分化等问题愈演愈烈,民主制度的功能出现衰退。美国民主制度的功能出现衰退的根源是:
A.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B.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D. 自由、民主、博爱
6.以下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整体发展趋势的示意图,数字处对应内容正确的是:
A. 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B. 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C. 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 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7.从太平天国运动到洋务运动,从戊戌变法到义和团运动,从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在探寻救国救民道路上都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这一共同历史任务包括: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③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④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1956年,毛泽东提出的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是指:
A. 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B. 制定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C. 进行改革开放 D.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9.20世纪初,中国人民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道路屡遭挫折。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列关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影响,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②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
④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成立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④→③→②→① D. ①→④→②→③
10.下表反映了1952年和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各种所有制经济占比的变化情况。
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90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这一变化表明:
A. 中国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B. 我国已经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C. 合作社经济成为未来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性因素
D. 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
11.董必武曾经是中国同盟会会员,他回忆说,“我们过去和孙中山一起搞革命……革命发展了,孙中山掌握不住,结果叫别人搞去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研究俄国的方式。”此说法可以印证的观点有:
①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经之路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③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才是出路
④孙中山没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哪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始终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统一战线
②资产阶级领导革命和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相互衔接
③由无产阶级领导革命,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④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不再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电视剧《觉醒年代》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从相识相知到相约建党的革命故事,使观众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青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矢志情怀和敢为人先的革命品格。该剧中的“觉醒”反映了:
①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有了成熟的方案
②中国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③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B.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迎来了当家作主的时代
C.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D.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15.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②破解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③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相同,要一以贯之
④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1953—1956年,我国有计划地开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这一事件的重要意义在于:
①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标志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5年4月16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因中国采取“报复性措施”,将对华加征的关税税率提升至245%。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态度鲜明:“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分歧,中方不愿打,但也绝不怕打!”中方的强硬态度的底气源于:
①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行动指南
②理论自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科学研判国际形势
③道路自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供给侧改革深化,内需扩大
④文化自信,“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的传统文化为中国提供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1980年,全国各类全日制学校在校学生2.04亿人,比1952年增长2.7倍}核技术、人造卫星和运载火箭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烈性传染病被消灭或基本消灭,城乡人民的健康水平大幅提高,平均寿命大大延长。这一系列成就表明:
①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②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
③我国教育、科技、医疗取得长足进步 ④我国完成了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历经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我们的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昂扬向上:曾经的贫困户“走出大山,看见了更大的世界”;科技企业负责人表示“再大的困难我们都自信从容”;冰雪健儿表示“敢追求肯奋斗就能实现梦想”……放眼神州大地,处处都是“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火热场景。上述感悟表明:
①新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②人民的昂扬斗志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③中国人民更加自信自强,信心百倍地推动新的伟大飞跃
④每个中国人的奋斗追求,汇聚了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人又一代人一棒接着一棒向前推进。不同时期回答了不同时代问题,实现了不同目标。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富起来”到“站起来”的飞跃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周期性普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是从货币危机开 始的。当时,股票行情猛烈下跌,到 1826 年初,股票跌价造成的损失约达一千四百万英镑, 信用关系破坏,银行纷纷倒闭。1826 年工业危机达到高潮,大量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大量工商企业破产,整个社会经济处于极度的恐慌和混乱之中。当时,一方面,市场上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工人大量失业,在职的工人工资也大幅度降低,工人无钱购买商品。此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二战后经济危机爆发变得更加频繁。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等都重创了世界经济。
请你阐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8分)
22.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10月1日,我们即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掀开了中国历史新篇章,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75年砥砺奋进,75年春华秋实,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 14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根本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12分)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一某班以“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为主题展开研究性学习。其中一组同学以“长风破浪——数说改革开放”为主题进行了资料搜集和整理。同学们感叹:一串串耀眼的数字,见证了时代前进的步伐。我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以下是该组同学搜集的部分数据资料。
结合材料,运用“伟大的改革开放”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10分)
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有过曲折,但是从总 体上说,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
1956 年 4 月,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指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基本原则。
1956 年 9 月,中共八大召开,对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规定之后,中国人民以独立自主、艰苦创业,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良好精神面貌,集中财力、物力搞建设、谋发展。国际环境上,在正确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的指引下,党领导人民逐步冲破西方敌对势力对新中国的孤立、遏制、包围和威胁,有效地维护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安全。最终,新中国仅仅用了20多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 200年才能完成的成就,基本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经济发展奠定了根本基础。中华民族才得以光荣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古老的中国才能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结合材料,运用"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相关知识,分析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10分)
2028届第一学期10月月考答案:
1—5 CBDCB 6—10 BBDAA 11—15 CDDAC 16—20 DCCDC
21、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3分),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3分)
②.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分)
22、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望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4分)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社道路。(4分)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的伟大历史事件,它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和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4分)
23、①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3分)
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关键一招。(4分)
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
时,我们要在新时代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3 分)
24、①.坚持将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其对于中国建设的科学论断指导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发展。(3分)
②.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分)
③.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科学的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分)
④.制定了正确的国际战略思想和对外工作方针,创造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国际环境。(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