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试卷物理试题解析1. B【解析】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A错误;速度表示速度的变化,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B正确;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C错误;时间只有大小,是标量,D错误。2. C【解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情境以“石”为参考系,故A错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情境以地面为参考系,故B错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的“云不动”以“我”为参考系,故C正确;“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以“孤帆”为参考系,故D错误。3.【答案】D【解析】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BC段,故A错误;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D段,故B错误;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E段,故C错误;第3 s初是指时刻,指时间轴上的C点,故D正确。4. C【解析】物体的位移大小为线段AC的长度,根据几何关系可知:xAC==R,方向由A指向C;路程为一个半圆周长和一个四分之三圆周长之和,即s=+×2πR=πR,故A、B、D错误,C正确.5. D【解析】x-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所以甲、乙均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乙做单向直线运动,在0~30 s内的运动路程为20 m,位移大小为20 m;甲先沿正方向运动再反向运动,在0~30 s内的运动路程大于20 m,故B、C错误;甲、乙两物体出发点相同,在30 s末,甲、乙两物体均位于x=20 m处,即该时刻甲、乙相遇,位移相同,故D正确。6. B【解析】由题意可知,飞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速度逐渐变大,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将做匀速运动;因为速度方向始终向上,即使加速度减为零,飞船仍以最大速度向上匀速运动,高度还会继续增大。7. B【解析】由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知,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小于乙的加速度,两者的加速度方向相同,A、D错,B对;0~t2时间内,甲一直向正方向运动,0~t1时间内,乙向负方向运动,t1~t2时间内,乙向正方向运动,C错.8. D【解析】A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甲的速度方向始终沿正方向,相对计时起点的位移随时间增加而增大;B错: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汽车乙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大;C错,D对: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为1.2 m/s2,汽车甲的加速度比汽车乙的小;0~4 s内,汽车甲的速度变化量为Δv甲=(16.0-18.0)m/s=-2.0 m/s,汽车乙的速度变化量Δv乙=(14.6-9.8)m/s=4.8 m/s,即汽车甲的速度变化量比汽车乙的小。9. CD【解析】由题图可知,拍摄时间为5 s,汽车全程运动的时间不一定为5 s,A错误;汽车每1 s内经过的距离越来越小,但不能确定汽车在1 s内运动状态是否保持不变,故无法说明汽车在道路上做减速运动,B错误;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在第2 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v===7 m/s,C正确;在最后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v'===3 m/s,D正确。10. AC【解析】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速度为正,两者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故A项正确;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负,速度为正,两者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故B项错误;t2~t3时间内速度为负,加速度为负,两者方向相同,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项正确;t3~t4时间内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两者方向相反,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故D项错误。11. (1)0.50 1.0 (2)0.50 (3)减小【解析】(1)由于遮光条宽度较窄,通过光电门时间较短,所以可用遮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则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v1=m/s=0.50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v2=m/s=1.0m/s。(2)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得滑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m/s2=0.50m/s2。(3)由于实验中利用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来代替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所以若要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适当减小遮光条的宽度。12. (1)交流电 0.02 (2)AC (3)BD (4)0.1 左 0.400 0.479【解析】(1)打点计时器是利用交流电的电流方向随着时间快速改变而设计的,故需要使用交流电源;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 Hz,它们是每隔T=0.02 s打一个点。(2)要想测速度,需要物体运动的位移,运动的时间,而刻度尺可以测位移,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接到打点计时器上通过在纸带上打出的点计算物体的运动时间, B、D、E错误,A、C正确。(3)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然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如果先放开纸带运动,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如果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打点稳定,再释放纸带,可以使纸带上打满点,提高纸带利用率,A错误,B正确;电火花计时器应固定在长木板没有滑轮的一端,C错误;为了有效利用纸带,在释放小车前,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D正确。(4)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5×0.02 s=0.1 s;根据纸带左端点比较密集,所以是左端与小车相连;B点的瞬时速度vB==0.400 m/s ; C点的瞬时速度vC==0.479 m/s。13.【答案】(1)6 m/s (2)5 m/s【解析】(1)令全程时间为2t,则全程位移为x=v1t+v2t全程的平均速度v==== m/s=6 m/s.(2)令全程位移为2x,则全程所用的时间t=+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v′===代入数据,解得:v2′=5 m/s.14.【解析】(1)分析质点在不同时间段的运动情况0 - 2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且速度为正,所以质点向东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 4s内:速度保持12m/s不变,且速度为正,所以质点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4 - 6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且速度为正,所以质点向东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 - 7s内: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大,且速度为负,所以质点向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判断0 - 8s内加速度最大的时间段在速度 - 时间(v - t)图像中,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观察图像可知,4 - 6s内图像的斜率绝对值最大,所以4 - 6s内质点的加速度最大。(3)计算不同时间段的加速度并说明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计算:0 - 2s内:a1== 3m/s2,加速度为正,说明加速度方向向东。2 - 4s内:速度不变,所以a2 = 04 - 6s内:a3= = - 6m/s2,加速度为负,说明加速度方向向西。6 - 7s内:a4= = - 6m/s2,加速度为负,说明加速度方向向西。综上,(1)0 - 2s向东匀加速直线运动;2 - 4s向东匀速直线运动;4 - 6s向东匀减速直线运动;6 - 7s向西匀加速直线运动。(2)4 - 6s内加速度最大。(3)0 - 2s内加速度为3m/s2,方向向东;2 - 4s内加速度为0;4 - 6s内加速度为- 6m/s2,方向向西;6 - 7s内加速度为- 6m/s2,方向向西。15. (1)5 m/s (2)12 m/s (3)240 m/s2【解析】(1)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v===5 m/s。(2)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为Δv=v2-v1=-2 m/s-10 m/s=-12 m/s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即大小为12 m/s。(3)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a===-240 m/s2负号表示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为240 m/s2。(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10月月考检测试卷高一物理学科答题卷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1-8小题每小题4分,9-10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8分)11.(每空2分)(1) (2) (3) 12. (每空2分)(1) ____ ____ _____ ___ (2) __ ______(3) ___ _____(4) ________ _____ ___ ___ _____ _____ ___13.(10分)14.15.(14分)定远育才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10月月考试卷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A. 速率 B. 速度 C. 路程 D. 时间2.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从物理的角度看,许多诗词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绘的情境以流水为参考系B.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的情境以流水为参考系C.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中的“云不动”以“我”为参考系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青山相对出”以河岸为参考系3.时刻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或位置)相对应,而时间间隔指的则是两时刻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 B. 第3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AD段C. 前4 s内是指时间轴上的DE段 D. 第3 s初是指时间轴上的C点4.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 R,方向由A指向C;R B. R,方向由A指向C;RC. R,方向由A指向C;R D. R,方向由C指向A;R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在0~30 s内( )A. 甲做曲线运动,乙做直线运动 B. 两物体运动路程均为20 mC. 乙物体运动位移大小为30 m D. 甲、乙两物体的位移相同,30 s末甲、乙相遇6.“神舟七号”飞船在刚离开地面后以初速度、加速度a做加速直线运动,若飞船从t时刻起加速度逐渐减小至零,则飞船从t时刻开始( )A. 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 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 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7.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0~t1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反B. 在0~t1时间内,甲、乙的加速度方向相同C. 在0~t2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同D. 在0~t2时间内,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且方向相同8.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运动,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分别测量两辆车的速度大小,并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在t=0到t=4 s的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相对计时起点的位移随时间增加而减小 B. 汽车乙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减小C. 汽车甲的速度变化量比汽车乙的大 D. 汽车甲的加速度比汽车乙的小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对得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9.一辆汽车在笔直的道路上向右做直线运动,利用相机每隔1 s拍摄照片,拍摄结束后,将照片合成,如图所示,并根据一定比例测出了每两次拍摄之间汽车运动的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全程运动的时间为5 s B. 汽车在道路上一定做减速运动C. 汽车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7 m/s D. 汽车在最后3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 m/s10.如图所示为某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下列有关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0~t1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 B. t1~t2时间内加速度为正,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C. t2~t3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加速直线运动D. t3~t4时间内加速度为负,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4分。11.某同学利用气垫导轨测定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1cm的遮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2的时间分别为Δt1=0.02s、Δt2=0.01s,遮光条从开始遮住光电门1到开始遮住光电门2的时间为Δt=1.0s。可知:(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遮光条通过光电门1时的速度大小v1= m/s,通过光电门2时的速度大小v2= m/s。(2)滑块的加速度大小a= m/s2。(3)要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可适当 (填“增大”或“减小”)遮光条的宽度。12.(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到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其电源频率为50 Hz,常用的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使用的是________(直流电,交流电),它们是每隔________ s打一个点。(2)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纸带、复写纸)、小车、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细绳、钩码、导线及开关外,在下面仪器和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有________(填选项代号)A.电压合适的50 Hz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滑轮处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4)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 s。如果小车做加速运动,则应该是纸带的________端(填“左”或“右”)与小车相连;根据纸带,可以算得B点的瞬时速度vB=________ m/s,C点的瞬时速度vC=________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4分。13.(10分)沿某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1)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1=4 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v2=8 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若全程的平均速度v′=3.75 m/s,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1′=3 m/s,求这个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多少?14.(10分)一可视为质点的物体沿东西方向的水平线做直线运动,取向东为正方向,其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求:(1)质点在0-2s、2-4s、4-6s、6-7s内分别做什么运动;(2)在0-8s内,那段时间该质点的加速度最大;(3)若质点在0-2s、2-4s、4-6s、6-7s内的加速度分别是多少,并说明加速度的方向?15.(14分)汽车碰撞试验是综合评价汽车安全性能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各国政府检验汽车安全性能的强制手段之一。在某次正面碰撞试验中,汽车从固定的碰撞试验台左侧x=15 m处由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经t1=3 s以v1=10 m/s的速度撞上碰撞实验台,撞后瞬间汽车的速度大小变为v2=2 m/s,方向与原方向相反,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的碰撞时间Δt=0.05 s。求:(1)汽车从开始运动到恰好撞上碰撞实验台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v;(2)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前后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3)汽车与碰撞实验台碰撞过程中的平均加速度大小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与解析.docx 高一物理答题卷.docx 高一物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