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学月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必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本试题卷由学生自己保留,只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语言积累与应用(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本题共4小题,10分)
寻一方静(mì)之处,读一本成长之书。和母亲一起散步于水波(lín lín)的河畔时,我不禁想到朱自清笔下冬憩后醒来的春天,渠水欢唱,如母爱的乳汁,与土地和麦苗相得益彰;碧波荡漾,鱼虾畅游,阳光与水波交相辉映;鸟声应和,婉转悦耳,风(zheng)高飞,好不自在。
在书的世界里,洋洋大观,尽收眼底,______,可察品类之盛,______,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万事万物自然之美景……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1. 根据文中的拼音将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中。(3分)
静(mì) 水波(lín lín) 风(zheng)
2. 根据文意,文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相得益彰 B. 交相辉映 C. 应和 D. 尽收眼底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B. 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C. 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播撒下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D. 那些充满力量的文字,在我心里生根发芽,播撒下希望之种,开出人间最绚丽的花朵。
4. 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再写两个句子,使文章语意连贯。(3分)
______,可察品类之盛,______,可觅知音于今人,可赏大河山川。
5.【图表探究发现】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数字化阅读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中。请仔细阅读下面的统计图,说说你的探究发现。(2分)
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
6.【探寻读书方法】下面这段话介绍了一种读书方法,请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谈谈你对这种读书方法的理解。(3分)
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选自李国文《我的阅读主张》)
二、现代文阅读(21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个小题,7分)
短视频与青少年
材料一:
短视频指的是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几秒到几分钟不等。由于短视频内容较短,所以它既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短视频一般可以分为如下多种类型:短纪录片型、网红IP型、草根恶搞型、情景短剧型、技能分享型、街头采访型、创意剪辑型等。
(摘编自“百度百科”相关词条)
材料二:
①短视频的一个很突出的社会功效,就是对突发新闻事件的记录和及时发布。纸媒时代。由于印刷制作的周期和篇幅限制,社会新闻的发布往往是要有些延迟和滞后的,而且,一般性的社会生活事件很难被大众看到并引起广泛关注。而在人人都有摄像头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突发事件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同时,一键转发功能会让事件飞快传播,这让许多小人物的困难有了可以被大家关注和帮助的可能。
②短视频兴起之初,人们很兴奋,因为可以用一两分钟甚至几十秒的有趣内容来填补日常生活中的零碎时间,比如等公交、坐地铁、在咖啡厅等人的时候。短视频就是个很不错的消遣方式。所以人们一度欢呼“用短视频杀死碎片时间”。
③短视频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时代带给人们的便利的新媒介,它能给人们快速高效地提供新闻、知识和娱乐信息,但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碎片式的思维模式、封闭的认知状态和浮躁的情绪。所以说,短视频是把双刃剑,如何用好这把剑,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编白《短视频,大数据时代的双刃剑》,《北京日报》)
材料三:
①针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常见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70.6%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短视频会对学习生活提不起兴趣,66.3%的受访家长担心孩子模仿不良的短视频内容。
②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决定7月中旬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未成年人暑期网络环境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严格排查后台“实名”认证制度,严禁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上线直播。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模式和防沉迷系统应用。
③其实,不只是青少年,一些成年人也常常感到“时间知觉麻木”,在虚拟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短视频何以具有令人沉迷的用户黏性呢?这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机制和传播机制。研究显示,人类存在“生动性偏好”,更易被视觉性显著的信息吸引。短视频因其较强的视觉感染力,且时间短,很容易传播扩散。此外,传播参与者既有围观心态,也有自我表露诉求,而短视频能够实现双重满足,并且短视频平台借助算法推荐,实现了精准对接用户需求。可以说,以用户为中心的短视频平台,日渐形成了富有特点的传播逻辑与生态,占有了大量注意力资源。短视频以多样态的内容,拓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维度。专家建议,要整治问题视频,一些短视频平台要做到防治结合,重视内容审核,要避免低俗流行,优化算法推荐,向青少年推荐的应是更多知识性、正能量的优质内容。
(有删改)
7. 下面对于“短视频”特征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新媒体平台播放,适合移动和休闲时观看。
B. 内容短,可单独成片,也可制作系列栏目。
C. 可以对突发新闻事件进行及时记录与发布。
D. 拇指向上一滑,即可瞬时获取足够的信息。
8. 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是( )(2分)
A. 在地铁站排队时刷刷视频,可以让漫长的等待不那么折磨人。
B. 与其花大量时间看《红楼梦》,不如等《三体》电视剧上映。
C. 班级举行演讲比赛,老师给每位参赛学生录下演讲视频,发在平台上供家长点赞分享。
D. 很多人通过某软件的视频学习如何做菜,方便又快捷,轻松成为美食达人。
9. 短视频对青少年产生了多种不良影响,请根据材料归纳总结出几点治理建议。(3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芦花雪
王洁
①大地褪去了斑斓的秋色,冬日如期而至。西安的冬日,地上堆积着枯黄的落叶,光秃秃的树枝在凛冽的风中颤抖。
②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总盼着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不由得想起城郊穆柯寨村的春天。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和煦的暖风中,如波涛滚滚的绿色海洋,沁人心脾的芦草清香迎面扑来,一片盎然生机。
③不知道那片芦苇荡,在冬日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④晨光微露,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
⑤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妙曼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⑥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
⑦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倒影。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
⑧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向划船的少年打了个招呼,便踏上了小船。船桨不紧不慢地划出圈圈涟漪,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飘扬的芦花划过我的指尖,又拂过我的头发,飘向那些在浅水里觅食的水鸟,落在它们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偶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⑨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
⑩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
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
冬日的芦苇荡,虽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夏天的蓬勃绿意,不似秋天的灿灿金黄,却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这种美是北方的冬日所独有的,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
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
(选自2023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10.通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文章思路,完成表格。(3分)
观察角度 芦花美态 芦花特点、情味
微风过处 飘飘洒洒地飞舞 (1)
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 (2) 迷人,充满诗意、柔情
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 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 (3)
1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说说第⑩段画线句子与下句有何异曲同工之处。(4分)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尾写到“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联系全文,说说作者因何而“沉醉”。(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俄而雪骤 骤 :急。
B.撒盐空中差可拟 拟:相比。
C.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D.相委而去 委:委屈。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 )(2分)
A 、太丘舍去 待君久不至,已去
B 、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C 、俄而雪骤 相委而去
D 、君与家君期日中 与儿女讲论文义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勾勒了下雪天谢家子女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古代士大夫家庭生活中的雅趣。
B.【甲】文通过外貌、语言描写以及对谢道韫身份的补叙,含蓄赞美了谢道韫杰出的文学才华。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乙】文讲了“信”和“礼”的问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信守承诺和讲究礼节的人。
17.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
阅读下面散曲,完成18~19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8.下列诗句中与本诗描写的季节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B.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9.赏析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3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20.根据古诗文原文填空。(5分)
(1) ,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 秋思》)
(2) ,洪波涌起。(《观沧海》)
(3)潮平两岸阔, 。(《次北固山下》)
(4)《次北固山下》中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必将更加美好的哲理句是 , 。
四、名著导读(4分)
21. 在《朝花夕拾》中,阿长、藤野先生、衍太太等人物都与鲁迅的成长紧密相关。请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文章,分析他(她)对鲁迅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五、作文(40分)
22.阅读以下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在成长的轨迹里,总有一些印记深刻的存在。或是某个人的一个举动,或是某件事的一个转折,或是某样物品的一段故事……它们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在记忆里熠熠生辉,成为你最难忘的______。
请以“我最难忘的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自选,立意自定;(2)文中的人名、地名、单位名一律用“××”代替;(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4)不少于500字,最多写满格。
2025—2026学年荣县一中七年级上期第一学月考试
语文答案
1. 谧 粼粼 筝
2. D
3. C
4. ①. 示例:可品诗词之美 ②. 可探科学之谜
5.示例:①我国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我国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主要是18~49周岁人群(或18~49周岁中青年人数是数字化阅读行为的主要人群);②在18~70周岁这一区间,数字化阅读随年龄升高而逐渐降低。
6.示例:“吃橄榄”是指精读,即要反复琢磨,细细涵咏品味,追求透彻的理解;“吃甘蔗”是指略读(或跳读),即只求了解内容大意,汲取其精髓,而放弃其余部分。
7. D
8. B
9. ①平台强化未成年人模式与防沉迷系统,设时间限制、内容分级筛选,防过度使用。②严格实名认证,禁未成年人直播,护其免受不良影响与过度曝光。③加强内容审核,提质量、控低俗暴力,建举报机制,保内容健康。④优化算法推荐,依年龄兴趣推知识、正能量内容,避不良信息精准推送,引导树立正确价值观,助其全面发展。
10. ①浪漫、美妙 ②芦花如雪肆意飞扬 ③优哉游哉,令人陶醉
11. 运用比喻,将芦花比做雪花,比做白蝴蝶翩然飞舞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陶醉和赞美之情。
12. 都运用了想象(虚实结合)手法,下句由眼前景联想到果实满树的丰收景象,联想到穆桂英漫步的情态,古今融合,增加了浓浓的文化色彩,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3. 芦花飘扬的外形美,让作者感受到它的素净与飘逸;芦花荡的诗意美,让作者感受到它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芦花荡的文化美,让作者获得超然世俗,宁静淡泊之美。
14.D
15.B
16.B
17.(1)太傅哥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谢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达,陈太丘丢下(他)离开了,离开以后(友人)才到。
18.C
19.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20.(1)枯藤老树昏鸦
(2)秋风萧瑟
(3)风正一帆悬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1.示例:
选藤野先生(结合《藤野先生》):他毫无民族偏见,悉心指导鲁迅的医学学业(如帮改讲义、关心解剖实习),让鲁迅在异国感受到尊重与温暖;后来“匿名信事件”“幻灯片事件”促使鲁迅反思,而藤野先生的精神也间接影响了他“弃医从文”的人生转向,成为鲁迅精神上的重要支撑。
选阿长(结合《阿长与〈山海经〉》):阿长虽粗俗、迷信,却真心关爱鲁迅,为他买来渴求已久的《山海经》,这不仅满足了鲁迅童年的精神渴望,更让他感受到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与温情,开启了他对“普通人的爱与暖”的感知,也间接影响了他对民间文化、普通人性的关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