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自贡市荣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荣县一中2026届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月考真题
一、语言知识与运用(30分)
1.“西湖诗会”将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下面是小西为活动撰写的开场白,请你阅读后,按要求完成相应任务。(9分)。
“不学诗,无以言",中国是诗的国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古典诗歌流传千年,穿越历史长河直抵人心。“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激励我们永葆清澈之心,“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让我们感受忧国思乡之情。现代诗歌,格调高雅,直面时代。《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道尽四月春光鲜yán( )、pīng( )婷,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沁园春·雪》想象雪后天晴时,红装素裹的大地,yāo ráo( )的北国风光,整首诗气冲斗牛,充满万丈豪情。
诗歌是精神的栖息地,诗歌里有慰藉人生的精神养分,蓄积着中国人的智慧、品格和修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理念、志趣和神韵。同学们,让我们遨游在诗海中,汲取文化养分。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3分)
风骚( ) 栖息( ) 慰藉( )
(2)结合上下文,根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3分)
鲜yán( ) pīng( )婷 yāo ráo( )
(3)文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穿越 B.永葆 C.红装素裹 D.气冲斗牛
2.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台湾诗人余光中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他的那首著名诗作《乡愁》再次刷屏网络。
B.最近,我校部分班级发生水痘疫情,为了防止不至于蔓延,学校对所有教室和寝室进行了消毒。
C.百年风雨,世纪沧桑,清华大学积累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D.通过“正能量益起来"这项活动,让我们一起寻找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人和事。
3.请你参加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0分)
【活动一:表达交流】诗歌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为了传承这种优秀文化形式,九年级(1)班同学准备于10月10日即星期五第一节课在教室举行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准备邀请语文老师李老师担任评委,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李老师写一封邀请函。(6分)
邀请函 尊敬的李老师: 九年级(1)班班委会 2025年10月10日
【活动二:亲近经典】诗歌通过鲜明的感彩抒发作者的情感,请用两个词语,说说下面这首诗歌的情感基调。(情感基调:指作品的基本观点的情感取向,即作品总的感情态度,总的感彩。如:欢快、忧郁、愤懑、思念等)(2分)
登高
[唐]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活动三:补充经典】下面是诗人舒婷的诗《这也是一切》,请你也做个大诗人,结合诗歌的内容补全诗歌,写在横线上。(2分)
这也是一切
舒婷
不是一切大树,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4.默写(8分)
(1)秋草独寻人去后, 。
(2) ,好收吾骨瘴江边。
(3)晨起动征铎, 。
(4) ,更有痴似相公者!
(5)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 , ”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6)诗人总是把自己真诚的愿望寄寓在诗词中,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抒发了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良好愿望。
二、现代文阅读(31分)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自1992年起,每年的10月10日便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宣传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处理碰到的情绪问题,引导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情绪作为人的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材料一:
①九年级学生小马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不愉快,上课时同学向老师说了这事,小马急眼了,对老师大声喊,然后摔门而出,导致老师无法正常上课……八年级学生小丽特别爱玩手机,妈妈暂时把手机没收了,结果她去妈妈房间砸碎了花瓶、杯子,还把门一脚踢坏……
②针对青少年不擅长管理情绪的情况,教育硕士李莉认为,青少年要学会站在他人立场上看待问题,冷静解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这样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国家心理治疗师王庆联、国家心理咨询师吴剑修在《青少年心理讲座》中提到消极情绪有各种危害,并谈到管理情绪的三部曲。但认为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调控。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喜怒有常”就是要符合常情,合乎常理。当喜则喜,当怒则怒。情绪能在适当的时间、场合表现出来,这才是人之常情。但是,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情绪的表达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做到“喜怒有度”。否则,自己的身心健康就会受到情绪的影响。
③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定的负面情绪,考场失利、友谊翻船、同学嘲笑、父母唠叨……都有可能使你陷入挫败、沮丧、愤怒、厌烦等负面情绪中。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就有可能爆发,不同程度地影响人际关系。如果长期郁积于心,还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伤害。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绪,使人获得快乐、幸福的情感体验。在生活,我们个人情绪调整常用的方法有:与朋友交流、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
(摘自网络,有删改)
材料二:
①四川教师万文昌在他的《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生情绪管理》一文中写道: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
(摘自万文昌《中小学校要加强学生情比管理》一文,有删改)
②社会工作硕士许青云: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的冷漠和沉默会抑制情绪表达和情绪管理的发展。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摘自许青云《青少年情绪管理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一文,有删改)
材料三:
①谢瑞琦针对某地区456名13岁—20岁青少年的常见情绪类型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但焦虑、无聊、烦躁等负面情绪也较为普遍。女生的积极情绪类型明显多于男生。在积极情绪类型中,平和、喜悦的比率,女生分别占61.85%和52.63%,而男生则为56.56%和38.18%。此外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
②以下为青少年负面情绪产生原因的调查统计,原调查问卷为多项选择题。
(数据来源:谢瑞琦《青少年情绪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青春是美好的,年轻是多彩的,祝愿同学们的青春如花般绽放,如阳光般灿烂,也希望你们都有一份绿色的好心情。
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个人情绪调整的方法只有四种,分别是:与朋友交流、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
B.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反之,父母干预就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
C.积极心理学认为,发掘人的乐观、善良、爱等积极心理品质,可以消解人的负面情绪。
D.调节情绪最好的方法是学会自我调控,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任其发展。
6.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中的两位同学都不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情绪都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B.受调查男生的奔放的负面情绪多于女生,同样,男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多于女生。
C.“当前青少年情绪类型总体呈正常分布,大多处于平和、喜悦的积极情绪中。”一句中的“大多”不可以删去,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从材料三的柱状图可知,大部分同学会因为成绩下降、学业不顺利和人际交往中产生矛盾冲突产生负面情绪。
7.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请你为提高青少年的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不同角度提出建议。(至少3条)(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同行的时光
房蒙
①农历八月的北方小镇,碧空如洗,阳光柔软而熨帖——真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了。斑驳的光影里,似乎所有的事物都在预谋着退场:道路两旁的树木现出憔悴的神色,高楼间隙里攀爬的丝瓜,只余下肥硕的一只,被大红的丝线缚在架子上。
②可是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我的外婆,她也一年一年老去了。自理生活对她来说不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早先几年,外婆就被姨妈接到城里去住了。
③听说我要回来,外婆早早地下楼,在路口处晒着太阳等我。年近九十岁的她的确是苍老了,梳在耳后的头发从花白变成雪白,牙齿也几近掉光了,像是一件古旧的物件蜷曲在光影里。我很乐意加入他们晒太阳的队伍。到底有多久没有享受这样“负日之暄”的慵懒时光了,仿佛只有在这时候,晒太阳这件事情才会变得郑重起来,也只有此时,沉默才不是一种尴尬,而变成了一种专注。
④时间在阳光和影子的胶着中缓缓而过,夕阳西下,黄昏的样子使人想起“景翳翳以将入”“鸟倦飞而知还”的诗句。我扶外婆回家,宽阔平整的水泥路上,零星地散落着几片枯黄的叶子,不知名的昆虫一动不动地仰躺着,使人感到自然的死亡并没有那么狰狞可怖。
⑤在要拐弯的时候,她忽然说:“咱们再往前走一段吧。”她指着前面不远的地方,“咱们走到那里,再走回来。”说实话,她这个提议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年轻时就落下一身毛病的她,几乎从不出门。虽然自父亲故去后我就同她一起生活,但真正同行一段路的次数却屈指可数。
⑥我四年级的时候,就要去对面村子上学了。我们班主任兼语文老师是个个子不高、红脸膛的民办教师。开学不久,他让我在黑板上听写,写到“圈”字的时候,我想当然地先写一个“口”字,再在里面填上一个“卷”字,他就把我推出门去,然后把门关上,再让我进去。现在看来这实在是一次生动的教学,可那时的我,觉得受了莫大的委屈。我铁了心要转到另外一个班上去,那个班的班主任是学校的校长——一个看上去相当和蔼的人。我把这个决定告诉母亲,被一口回绝。于是又告诉外婆,她竞毫不犹豫地要陪我去学校一趟——那个校长平日里喊她嫂子,大概她一出面,这事儿就好办了。那一次所走的路似乎是她这些年里走得最长的一段路了。事情自然得到了解决。
⑦还有一次是更早的时候,我大概只有四五岁,那是我记忆里外婆唯一一次到山上劳作的情形。因为我闹着要喝水,于是早早地往家里走,走到一处悬崖旁,不知怎的,像是风开的一个并不高明的玩笑,一下子就把我的斗笠吹到了悬崖边。吹到悬崖底下倒还好,偏偏在半空里被细小的灌木钩住,使我们一筹莫展。这件事情我至今记忆犹新。
⑧四年前,外婆胆结石的毛病变得严重了,隔三岔五地复发,浑身战栗,发高烧,呕吐。我回到老家,租了一辆小面包车,送她到城里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因为担心路上的颠簸,就让她靠在我的臂弯里,我像是捧着一团细小的火苗。那时,我真是担心她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她后来到省城做了一个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住了几天院就回来了。前来探望的人见到她精神矍铄的样子甚至有些吃惊——他们以为她从此要卧床不起了。这大概算我人生里最重大的一次凯旋。
⑨三十年来,我所能记起的与她同行的时光就只有这么多了。
⑩暮色逼近,我同外婆相互搀扶着上楼。我建议背她上去,她却依旧不肯。姨父用细长的钢管钉在墙上,做了牢靠的扶手,这让她有十分的信心不会跌跤。是啊,总有一些路要靠自己来走,竹杖芒鞋的路。
现如今,我们总是采用各种手段,企图使时间变得有序。可我总是隐隐觉得,时间和世界从来不曾粘连为一体,时间并没有均匀地洒向世界,世界也总会在明暗交替的光晕里前进或倒退。
直到过了而立之年,我才觉得自己终于长大了,我与外婆的角色,似乎也在时光流转中相换,我变成一个大人,而她慢慢退缩成一个需要时刻关照的“孩子”。然而,即便年近不惑,我也还是时常感到人生中的一些裂隙,不知何时迸裂开来,那是任何成长都无法修补的裂隙。
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裂隙让我感到惧怕。即便只是黄昏里短短的一段路,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扶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方向,我只能独自一个人走进浩大而幽深的森林--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
8.标题“同行的时光”内涵丰富耐人寻味。请结合文章内容按照时间顺序简要概括“我”与外婆“同行”的故事。(4分)

9.第①段用大量笔墨来描写环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作用。(5分)

10从描写方法、修辞手法中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1.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 段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23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岳阳楼记》)
[乙]范文正公守邠州①,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②数人营理葬具者。公亟③令询之,乃寓居士人④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⑤敛棺椁⑥皆所未具。公怃⑦然,即彻⑧宴席,厚赒⑨给之,使毕其事。坐客感叹有泣下者。(选自《范仲淹罢宴》)
[注释]①邠(bīn)州:古州名。②缞绖(cuīdié):丧服。此处用作动词,意为穿着丧服。③亟(jí):急迫地。④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⑤赗(fèng):送给办丧事人家的东西。⑥棺椁(guǒ):泛指棺材。⑦怃(wǔ):失意。⑧彻:同“撤”。⑨赒(zhōu):救济。
1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则有去国怀乡  国:国都      B.春和景明  景:日光
C.公亟令询之   询:询问      D.卒于邠   卒:最终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公亟令询之
B.其喜洋洋者矣   使毕其事
C.乃重修岳阳楼     乃寓居士人卒于邠
D.作亭者谁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节选部分运用了写景、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
B.【甲]文将“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览物之情进行对比,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的不屑。
C.【乙]文“公亟令询之”中,一个“亟”字表现了范仲淹体恤百姓、关爱百姓的急切心情。
D.【乙]文最后坐客感叹泣下,既是被范仲淹的行为感动,又是对客死者的同情。
15.翻译下列句子。(6分)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暇日率僚属登楼置酒。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灯火万家城四畔②,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楼消暑否 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释]①这首诗是长庆三年(823)夏天诗人在杭州刺史任时所作。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潮楼”或“望海楼”,也叫“东楼”。②四畔:四边。③星河:银河,也叫天河。④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⑤平沙:平地。
16.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写景由远及近。
B.“夕茫茫”既点明了所写景物为傍晚之景,也表明了傍晚之景模糊、旷远的特点。
C.诗的颔联描写远景,呈现了灯火阑珊之时的梦幻般的景色,对仗工整。
D.诗的尾联紧扣题目,向朋友发出邀请。
17.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5分)

四、名著阅读(6分)
18.个人“小我”应融入国家“大我”。某农村书屋里,正举行“‘小我’与‘大我’”主题演讲活动。请根据你的阅读《艾青诗选》的体验,阐述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不超过150字)

五、作文(60分)
19.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次社团活动,发现自己优秀的组织能力;一次离家读书,发现多了一份牵挂;一次书海徜徉,发现有了从未有过的新奇感受;一次误会摩擦,发现了宽容的愉悦……当我们行走在慢慢成长的青春路上,会在无数个刹那间发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新奇。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思考和感悟?请以“发现”为话题完成写作,你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得套作、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1. (1)sāo  qī  jiè
(2)妍 娉  妖娆
(3) D
2. A B.否定不当,应改为“为了防止蔓延”或“为了不至于蔓延”。C.搭配不当,应改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积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D.成分残缺,“通过”和“让”同时使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应删去其一。
3. 【活动一】您好!九年级(1)班将于10月10日(星期五第一节课)在教室举行以“诵读经典,传承美德”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您的爱心和学识深受学生们爱戴和尊敬,因此班级全体师生特邀请您担任评委。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指导,谢谢。
【解析】此题考察应用文本的写作。除了要考虑内容的准确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书写格式是否规范,语言、语言的得体。
【活动二】苍茫沉郁、慷慨激越。
【解析】此题考察作者及文学风格,需要学生在日常做好积累,对熟悉的作者做全面了解。
【活动三】示例:不是一切梦想,都甘愿埋没在失败的深渊。
4.
【答案】(1)寒林空见日斜时 (2)知汝远来应有意 (3)客行悲故乡 (4)莫说相公痴 (5)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6)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5.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解析。A.由材料一第③段“在生活,我们个人情绪调整常用的方法有:与朋友交流、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可知,选项内容绝对化;B.由材料二第②段“父母过分干预或者是任意放纵都会对青少年的情绪管理产生消极影响”可知,选项内容曲解原意;D.由材料一第②段“但是,情绪表达时,也不能任其发展”可知,选项“任其发展”错误;故选C。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解析。B.根据材料三中第①段“男生的焦虑、愤怒、空虚、无聊等奔放的负面情绪要多于女生;而女生的内敛的负面情绪,如悲伤、冷漠、孤独等要多于男生”,可知本项表述有误。故选B。
7.【答案】①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②父母:多对孩子进行关怀和爱护,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③青少年:做到“喜怒有度”的情绪表达,同时学会通过与朋友交流、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方法调整个人情绪。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并提建议。由材料二第①段“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可知,学校:要正视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学生情绪管理教育,要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学生情绪管理教育作为重要课程内容。由材料二第②段“父母对孩子的关怀可以提升其情绪智力和情绪表达能力”“父母感情融洽的家庭,青少年更能够积极调控情绪”可知,父母:多对孩子进行关怀和爱护,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由材料一第②段“控制情绪就是要做到‘喜怒有常’和‘喜怒有度’”和第③段“在生活,我们个人情绪调整常用的方法有:与朋友交流、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可知,青少年:做到“喜怒有度”的情绪表达,同时学会通过与朋友交流、听音乐、做运动、深呼吸等方法调整个人情绪。
8. 【答案】四五岁时,因为“我”喝水,到山上劳作的外婆陪“我”早早回家;“我”四年级时,外婆陪“我”去找校长办好了转班的事情;四年前,“我”租车送外婆到城里做胆结石手术;如今,“我”搀着外婆慢慢揶步回家。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与概括。结合“还有一次是更早的时候,我大概只有四五岁,那是我记忆里外婆唯一一次到山上劳作的情形。因为我闹着要喝水,于是早早地往家里走”,概括为:四五岁时,因为“我”喝水,到山上劳作的外婆陪“我”早早回家;结合“于是又告诉外婆,她竞毫不犹豫地要陪我去学校一趟--那个校长平日里喊她嫂子,大概她一出面,这事儿就好办了”,概括为:“我”四年级时,外婆陪“我”去找校长办好了转班的事情;结合“四年前,外婆胆结石的毛病变得严重了,隔三岔五地复发,浑身战栗,发高烧,呕吐。我回到老家,租了一辆小面包车,送她到城里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因为担心路上的颠簸,就让她靠在我的臂弯里,我像是捧着一团细小的火苗。那时,我真是担心她一走就再也回不来了。可是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她后来到省城做了一个简单的腹腔镜手术,住了几天院就回来了”,概括为:四年前,“我”租车送外婆到城里做胆结石手术;结合“暮色逼近,我同外婆相互搀扶着上楼”,概括为:如今,“我”搀着外婆慢慢揶步回家。
9.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下文写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作铺垫;表现了“我”对外婆的爱以及对与外婆同行时光的珍惜;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农历八月的北方小镇,碧空如洗,阳光柔软而熨帖,真是一年里最好的时光了”描写出一年中最好的时光一农历八月的景色,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为下文写再好的时光里也会有人变老作铺垫。表现了“我”对外婆的爱以及对与外婆同行时光的珍惜。奠定全文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
10. “描写方法”示例:外貌描写。通过写“头发”“牙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的苍老形象,表现了“我”对外婆的怜爱之情。“修辞手法”示例: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的苍老,表现了“我”对正在慢慢老去的外婆的怜爱。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描写方法”示例:“梳在耳后的头发从花白变成雪白,牙齿也几近掉光了”运用外貌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头发”从花白变成雪白,“牙齿”将要掉光这两个典型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的苍老形象,表现了“我”对外婆的怜爱之情。
“修辞手法”示例:“像是一件古旧的物件蜷曲在光影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年近九十岁的外婆比作“一件古旧的物件”,写出了外婆的苍老,表现了“我”对正在慢慢老去的外婆的怜爱。
11.外婆在一年一年地老去,“我”害怕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或者其他的亲人会慢慢离开自己,再也不会有人陪“我”同行,给“我”指引;文章表达了“我”对亲情的珍惜以及对在时光的流逝中终会失去亲人的无奈。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理解。“我也害怕走着走着,会丢掉搀扶的那个人。从此再没有人指引我折回的方向”指外婆在一年一年地老去,“我”害怕随着岁月的流逝,外婆或者其他的亲人会慢慢离开自己,再也不会有人陪“我”同行,给“我”指引。“那时,我将永远丢掉一个叫作‘孩子’的身份”指“我”对亲情有了深刻感悟,表达了“我”对亲情的珍惜以及对在时光的流逝中终会失去亲人的无奈。
12. D【解析]D项,卒:死。
13. D[解析]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这件事;B项,指示代词,那,那些/代词,这,C项,连词,于是,就/副词,原来是;D项,……的人。
14. B【解析]B项,“表达了作者对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
悲’的不屑”有误。[甲]文主要表达的是作者对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的赞赏。
15. (1)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
(2)闲瑕的时候带领部属登上城楼摆下酒宴。
范仲淹在邠州时,一次空闲时带领下属官员登上楼阁设酒宴,还未举杯,看见几个穿着丧服的人在筹备丧葬用品。范仲淹立即派人去询问,得知原来是客居在外的读书人死在了邠州,将要去城郊埋葬,但死者的棺材、寿衣等下葬用品都没有准备齐全。范仲淹听后感到很忧伤,立刻撤掉了酒席,给予他们丰厚的救济金,让他们完成丧葬事宜。在座的客人都为此感慨不已,有的人甚至流下了眼泪。
16. C【解析]C项,“灯火阑珊”指灯火稀疏,与诗中“灯火万家"不符。
17.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二字。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18.【答案】示例(1):“小我”只有融入国家“大我”,才会给人生增值、就像艾青,只因对国家的无比热爱,才愿意“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也只因对国家的热爱,才成就了一个伟大的诗人。只有自觉地把个人与国家、民族、社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19
【答案】范文:
生活之美需要用心发现
侧身走过岁月的长河,侧目而视走过的路,岁月之河,涛声依旧。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随之流去,水声潺潺需要侧耳倾听,生活之美需要用心发现。
阳光像往日一样照耀在春天的大地上,我和母亲走在回家的路上。鸟儿在枝头鸣叫,路边的野花点缀着草丛。十字路口指挥交通的他的身影也映在了春日的清晨。
他是一个五十多岁的男子。皮肤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微微泛红,一双苍劲而有力的手挥着旗永远在指挥交通。阳光下他的影子显得那样地高大。
“上初几了?”他泛着笑容问道。“上初二了。”“嗯,初二了学习压力不小吧?”我笑着微微点了点头。之后,他又和母亲谈了几句。母亲每天买菜都能在十字路口碰见他,听母亲说他的孩子上大学了,而且孩子相当优秀。母亲曾多次用这个例子鼓励我上进。而再看看他佝偻的身躯,那仿佛是一个父亲为了孩子付出汗水的见证。他永远站在那个路口,不论天气有多么恶劣,这是他担责的表现。
他既是一位父亲,也是一位交通指挥员。尽管他的职责像路边的小草一样平凡,但他也有像鲜花绽放的动人之处。如果你问我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他那腔地道陕西话的声音。每每走过路口,总能听见他为路人指路的声音,有时还要追上去强调生怕路人走错,他那颗滚烫的心如太阳一样永驻人间。他的话却又好似春风能拂去人心灵的疲倦。当我等红绿灯时,他总会和我聊到学习同时用那质朴的语言给予我心灵上的适畅……
路边的野花开了,不知你是否留意?每一个岗位上劳动者各尽其职,给社会带来温暖,不知你是否有所发现?
十字路口旁,熟悉的声音,暖心的感觉……
【解析】本题是一篇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拓展思路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那就是连词成短语、连词成句子。尤其是那些以词语特别是动词词语为话题的作文,本话题就是如此。“发现”这个词,具有很强的构成词组、短语和句子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在“发现”前面、后面或前后加上适当的词语的方式,来拓展写作的空间。比如《我发现读懂父亲很难》《我发现幸福就在身边》《良心的发现》《雨中的发现》《我发现了校园生活的美》《艰难的发现》《发现得太晚了》,等等。这些和生活学习有关,叙写自己成长过程中,对爱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对生命的认识,对成长的期待等,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形象,以记叙为主,穿插议论、抒情,画龙点睛。当然,也可将情节处理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如采用抑扬法,可先写因误会感觉那话语是多么冰冷,误会消除、真相大白后才发现那是世上最有温度的话语。这样,文章就会显得波澜起伏,摇曳生姿。再如《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是成功的必要前提》《有感于发现》《发现和奋斗》等等,这些题目如果写成议论文也是有话可说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