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太原37中2025 — 2026学年八年级10月质量监测 语文说明: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运用(35分)1.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学习结束了,班里开展了学习交流活动,班长首先 撰写了活动开场白。(15分)打开语文课本,虽然当年的那些新闻已成“旧闻”,但那图文并茂的内容如 今读来仍让我们如临其境:我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横渡长江,所 遇之敌好似摧枯拉xiǔ( ), 纷纷溃 退;2012年,凛冽的寒风中,我国航母舰 载战斗机承载着国人梦想在浩hàn( ) 的大海上“一着惊海天”;1982年的新 德里,八千观众屏息敛声,翘首而望,只见吕伟犹如凌空“飞天”瞬间插入碧波, 水花悄然不惊,全场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们正一步步实现强国梦,但 依旧不能忘记那些屈辱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我南京30多万同胞惨遭日军杀戮。2018年“国行公祭,法立典章”,《南京市国 家公祭保障条例》开始实 践。时至今日,警钟依旧长鸣,振聋发kuì( ), 响 彻人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去开创美好的未来。(1)班长对开场白中部分字的字音、字形不确定,请你帮他明确一下。(6分)①加点字的读音有一个是错误的,请帮他找出来(3分)( )A.锐不可当(dāng) B.一着惊海天(zhāo) C.翘首(qiáo)D. 悄然(qiǎo) ②班长撰稿时对三个字的书写不太确定,请你帮他把正确的字书写在括号里。(3 分 )摧枯拉 xiǔ( ) 浩hàn( ) 振聋发kuì( )(2)开场白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3分)(3)开场白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溃退 B. 屏息敛声 C.震耳欲聋 D.实 践(4)文中画波浪线的短语与其他短语不是同一类型的是(3分) ( )A.横渡长江 B.国人梦想 C.插入碧波 D.缅怀先烈2.学校举办“星河灿烂,科技闪耀”主题活动,请你参与。(10分)(1)请根据本次活动的设计思路补全下面的思路框架图。(6分)设计思路:本次“星河灿烂,科技闪耀”主题活动分为“活动”和“讲座”两大 版块。在此期间,会有手抄报制作活动、以神舟系列模型制作和机器人编程为主 的社团活动校园宣传和成果展示活动,同时,也会开展航天科技、天文世界、 人工智能方面的讲座。(2)在“手抄报制作”活动中,小冀从报纸上搜集到了一则关于航天的新闻, 请你为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4分)2024年4月12日,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完成在轨对通测试,可为我国探月 工程四期和后续国内外月球探测任务提供中继通信服务。千百年来,中国人对神 秘的宇宙一直有着无限的遐想与强烈的探索意趣。现如今,航天科技的迅猛发展 让古人笔下的种种幻想照进了现实“嫦娥”奔月、“祝融”探火, 一代又一代航 天人前赴后继,以格物致知的精神书写新时代的太空传奇。3.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文名句。(每空2分,共10分)古人常将景物当作抒发情感的载体,寄托自己的情怀。《赠从弟》(其二)中, “风声一何盛,① ”,刘桢借赞美松柏、勉励堂弟身处恶劣环 境也要正气凛然;《庭中有奇树》中“攀条折其荣,② ”,女 主人公以花寄情,表达对远行之人的思念;“烈士暮年,③ ”,曹操于《龟虽寿》中表达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豪情;《梁甫行》借“④ )⑤ ”咏叹家园荒芜,狐兔出没,进一步抒发了感慨,深化了主题。二.阅读理解4.整本书阅读(8分)阅读《红星照耀中国》选段,完成1-2题。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 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我在一刹 那间所得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可是在好几天里面,我总 没有证实这一点的机会。他读过许多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的才能,记忆 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他精力过人,不知疲倦,是一个颇有天 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许多日本人都认为他是中国现有的最有才干的战略家, 这是令人很感兴趣的事。他对当前世界政治也有深刻的了解。他相信罗斯福总统是个反法西斯主义 者,以为中国可以跟这样的人合作。他说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人民。(1)选段中的“他”是 (填人物姓名)(2分)(2)结合《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内容,分析“他”的性格特点(结合选段及全书内容)(6分)5.阅读《藤野先生》(节选),回答下列问题。(共17分)从此就看见许多陌生的先生,听到许多新鲜的讲义⑧。解剖学是两个教授分 任的。最初是骨学。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 叠大大小小的书。 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 绍自己道:“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 ”后面有几个人笑起来了。他接着便讲述解剖学在日本发达的历史,那些大大 小小的书,便是从最初到现今关于这一门学问的著作。起初有几本是线装的;还 有翻刻中国译本的,他们的翻译和研究新的医学,并不比中国早。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⑨颇为熟悉的了。他们便给新生讲演每个教授的历史。这藤野先生,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带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有一回上火车去, 致使管车的疑心他是扒手,叫车里的客人大家小心些。他们的话大概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坐在人 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 —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一篇论文在本校 的杂志上发表出来。“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 ”他问。“可以抄一点。”“拿来我看!”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 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 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 血管学、神经学。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到他的 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向我和蔼的说 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 — 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 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 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 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学年试验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再回学校,成绩早已发表 了,同学一百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⑩。这回藤野先生所担任的 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解剖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 对我说道:“我因为听说中国人是很敬重鬼的,所以很担心,怕你不肯解剖尸体。 现在总算放心了,没有这回事。”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 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看一看才知道。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 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 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 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 斥责他的不逊 ,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 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在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 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 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 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 泄出来的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 干事托辞 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 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 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 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 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 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 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 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 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 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呜 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1)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每空2分,共8分)“我”和藤野先生相处的事情 表现出的藤野先生的特点或品质① 对工作认真负责纠正解剖图 ②_③. 热情诚恳的师者风范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 ④.(2)请探究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3)回忆性散文要求选材典型,能够充分反映文章中心。有人说,文中“爱国青年”寻衅和看电影事件与写藤野先生无关,你赞同吗 请你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5分)三、写作(40分)请以“ 小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 求 :1.先补全题目,如“我的历史老师小传”“社区志愿者阿姨小传”“身边的‘吕伟’ 小传”“奶奶小传”等;2. 结合本单元“学写传记”的要求,既要有概括性地介绍,也要选择几个重要 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3. 不少于600字;4.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答案一、积累运用(35分)1.(15分)(1)①B(“一着惊海天”中“着”应读zhuó) ②摧枯拉朽、浩瀚、振聋发聩(2)修改后的句子:1937年12月13日,日军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我南京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3)D(“实践”应改为“施行”或“实施”)(4)B(“国人梦想”是偏正短语,其他是动宾短语)2.(10分)(1)①讲座②社团活动(2)示例:鹊桥二号完成在轨测试,助力月球探测任务3.(10分,每空2分)① 松枝一何劲② 将以遗所思③ 壮心不已④ 柴门何萧条⑤ 狐兔翔我宇二、阅读理解4.(8分)(1)毛泽东(2)示例:从选段可以看出他博学多才、思维敏锐、记忆力强,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从全书来看,他生活简朴、平易近人、意志坚定,具有强烈的革命理想和民族责任感。5.(17分)(1)①添改讲义②治学严谨、一丝不苟③关心“我”的解剖实习④求真务实、具有科学探索精神(2)“当然”一词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揭示了当时日本“爱国青年”对中国人的歧视和偏见,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愤懑与无奈。(3)不赞同。这两件事反映了当时中国留学生在日本所遭受的歧视和侮辱,是促使鲁迅思想转变、决定弃医从文的重要原因。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关怀与尊重,与这些事件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崇高品格,也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