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永丰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上册(1-3 单元)语文阶段性测试卷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
1.(1)jīn (2)赋(每空 1 分,共 2 分)
2.省略号(……)(2 分)
3.讨论;辩论(每空 1 分,共 2 分)
4.句子缺少主语将 “通过……使” 删除其中一个(2 分)
5.A(2 分)
6.D(2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20 分)
(一)古诗阅读(4 分)
7. D(“语言华丽” 错误,全诗语言质朴自然)(2 分)
8. “应” 是 “应该、想必” 的意思,诗人由自己秋夜无眠、思念友人,推想友人此刻也应未眠,既体现出对友人的深切牵挂,又让思念之情显得含蓄委婉,避免了直白倾诉,增强了诗歌的抒情韵味(2 分)
(二)文言文阅读(10 分)
9.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1 分)
10. (1)美好、优美 (2)贬官、降职 (3)吃(每空 1 分,共 3 分)
11. (1)(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产生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览物之情”“得无” 翻译准确各 1 分,共 2 分)
(2)(范仲淹)做官以后,常常情绪激昂地谈论天下大事,不顾及个人安危。(共 2 分)
12. C(2 分)
(三)默写(6 分)
13. (1)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每空 1 分,有错字、漏字、添字均不得分)
三、现代文阅读(30 分)
(一)《语文里的 “家国情怀”》(6 分)
14. C(“家国情怀只需要爱自己的国家,不必关注其他文明” 错误,原文强调 “真正的家国情怀,不仅是爱自己的国家,更包含对人类文明的尊重与守护”)(2 分)
15. 示例:语文里的家国情怀,藏在经典文本的字里行间。学习《我爱这土地》时,我从艾青对土地的深情歌唱中,感受到对祖国苦难的共情;读《岳阳楼记》,范仲淹 “先忧后乐” 的胸襟让我明白,家国情怀是对天下的责任担当。在语文学习中,这些文本不仅教会我语言知识,更让我懂得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相连,涵养爱国之心(围绕 “语文文本”“家国情怀内涵”“个人感悟” 展开,言之有理即可,4 分)
(二)鸟类相关材料阅读(7 分)
16. C(“地面巢均简单随便,仅由大型鸟类搭建,玲珑小鸟不会在地面营巢” 错误,材料三提到 “云雀、百灵、歌鸲、画眉这些…… 玲珑小鸟,也在地面营巢,它们的巢编织得都很精致”)(2 分)
17. B(2 分)
18. 白嘴鸦的优势在于具备使用和制造工具的能力,能通过观察与经验总结,解决取食难题(如用石头敲盒、弯金属丝做钩);军舰鸟的优势则体现在飞行能力上,飞行速度快、耐力强,且能预知危险、利用气流,适应长时间海上活动(分别概括两种鸟类特点,各 1.5 分,共 3 分)
(三)《没有一棵小草自惭形秽》(17 分)
19 (1)答案示例①古树脚下的小草从石缝中钻出,叶片鲜嫩欲滴、在阳光下快乐抖动,坦然挺立接纳人们的目光,不因古树的伟岸与受尊崇而自惭形秽;②面对孩子 “讨厌的草” 的指责与轻视,小草依旧努力生长,以坚韧的姿态诠释生命价值,不因外界负面评价否定自身。
解析:答题需紧扣 “不惭形秽” 的核心 ——“不因外界环境(如他人的尊崇 / 轻视、对比对象的优势)否定自身价值”。每点 2 分,场景具体、特质明确即可得分。
(2)答案示例:画家 “世界上没有一朵花是多余的,也没有一棵草是卑微的” 这句话,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承接前文对小草 “不惭形秽” 特质的描写,进一步点明小草的生命价值;同时引出下文对 “天地万物无论大小尊卑,都有独特价值” 的议论,为后文作者的自我醒悟(“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外界评判”)做铺垫,强化文章 “尊重每一种生命” 的核心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引用的作用,需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分析。每点 1 分,需体现 “结构衔接” 与 “内容深化” 的作用。
20 答案示例:这句话是作者从草的成长中获得的人生感悟:外界的评判(如他人的眼光、对比对象的优势)无法定义生命的价值,真正决定价值的是自身的态度 —— 即使身处逆境(如小草生长在石缝、面临轻视),只要坚守生命的尊严,坚持努力生长(如小草坦然舒展叶片、释放绿意),不断展现独特的生命姿态,就能实现自身价值。正如作者曾因工作失误自我怀疑,却从小草身上明白,不必因他人光芒或外界评价否定自己,专注自身成长与坚守,才是生命价值的核心。
解析:答题需结合文本内容与句子内涵,围绕 “文本实例 + 句子解读 + 作者感悟” 展开,逻辑连贯即可得 3 分。
21 答案示例:文章通过 “古树”(伟岸、受尊崇、象征 “外在的优势与他人的认可”)与 “小草”(平凡、面临轻视却坦然自强、象征 “平凡生命的坚守”)的对比,表达了两大核心主旨:①天地间每一种生命,无论大小、尊卑、是否受关注,都有其独特价值(古树有沧桑的价值,小草有坚韧的价值),都值得被尊重与珍视;②生命的价值不取决于外界的评判(如是否被尊崇、是否渺小),而在于自身对生命尊严的坚守与持续的成长,平凡生命只要坦然自强,同样能绽放独特的生命光彩。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主旨表达,需先明确 “古树” 与 “小草” 的象征意义,再结合对比内容提炼主旨。需分点清晰,结合文本对比场景(如人们对古树的 “尊敬注视” 与对小草的 “轻视”,古树的 “伟岸” 与小草的 “渺小却坦然”),每点 2 分,主旨全面、贴合文本即可得分。
22 答案示例:①借物喻理(托物言志):文章以 “小草” 为载体,通过描写小草 “不惭形秽” 的生长状态(从石缝钻出、坦然挺立、努力生长),隐喻平凡生命的价值与坚守,将 “尊重平凡生命”“生命价值源于内在” 的抽象道理,通过具体可感的小草形象展现,使道理更生动、易懂,增强文章感染力;②对比手法:将 “古树的伟岸、受尊崇” 与 “小草的平凡、面临轻视” 对比,突出小草 “坦然自强” 的特质;将 “孩子对小草的轻视” 与 “母亲对小草生命的尊重” 对比,强化 “尊重每一种生命” 的观点,通过对比让人物态度、事物特质更鲜明,助力主旨表达;③叙议结合:先叙述 “看古树与小草”“孩子与小草互动”“作者自我怀疑与醒悟” 的具体事件,再在叙述基础上议论 “万物皆有价值”“生命价值源于内在坚守” 的道理,叙述为议论提供事实支撑,议论升华叙述的意义,使文章既有具体内容,又有深刻思想(任选两点,每点 2 分,需包含 “手法名称 + 文本实例 + 手法作用”)。
四、名著阅读(8 分)
23.A(2 分)
24.示例:诗句以 “寒冷”“烽火” 等意象,描绘出祖国大地的苦难,字里行间满含对百姓的同情与对祖国的忧虑。这与《我爱这土地》中艾青对土地的深情一脉相承,让我读懂诗人炽热的家国情怀(围绕 “诗句内容”“情感”“与《艾青诗选》关联” 展开,80 字左右,4 分)
25.示例:《艾青诗选》中,“土地” 象征苦难的祖国与深受苦难的人民,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借 “土地” 抒发对祖国的眷恋与担忧,承载着诗人厚重的家国情怀(符合 “意象内涵”“结合《艾青诗选》内容”,仿照示例格式,2 分)
五、写作(50 分)
评分标准
等级 评分区间 评分标准
一等 45-50 分 立意深刻,紧扣 “以某种方式致祖国”,结合经典文本或自身经历,情感真挚;结构严谨,语言流畅,有文采;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 600 字
二等 38-44 分 立意明确,围绕 “以某种方式致祖国” 展开,有一定事例支撑,情感真实;结构完整,语言通顺;符合文体要求,不少于 600 字
三等 30-37 分 立意基本明确,与 “致祖国” 关联不紧密,事例较简单;结构基本完整,语言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字数接近 600 字
四等 29 分以下 立意不明确,偏离 “致祖国” 主题;结构混乱,语言语病较多;不符合文体要求,字数不足 600 字
说明
1.未补充题目扣 2 分;
2.抄袭、套作酌情扣 10-30 分;
3.泄露个人信息扣 5 分。①关键在于既要熟读背诵经典篇目,又要深入分析文本的情感与逻辑
九年级上册(1-3单元)语文课堂练习
②若只停留在“读熟”的层面,无法理解文字背后的思想,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说明:1.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③首先要明确每个单元的主题,比如“爱国情怀"“责任担当”“人文之美"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淇它位置无效。
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3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A.③①②B.②①③C.①②③D.③②①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6.学校拟开展“致敬经典一九年级上册1-3单元诗文朗诵会”,需撰写一则活动通知。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列适合作为该通知标题的一项是()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敬业与乐业》里
A.《九年级诗文朗诵会通知》
B.《“致敬经典”诗文朗诵会通知》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信念,《我爱这土地》中“为什么我
C.《九年级上册1-3单元诗文朗诵会通知》D.《“致敬经典一九年级上册1-3单元
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深情,早已融入九年级学子的心灵。在
诗文朗诵会”通知》
语文学习的旅程中,这些文字不仅滋养情感,更指引我们理解责任与担当的(fù)予,明晰
人生的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20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4分)
(1)胸襟()(2)(位)予
2在文中“”处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韦应物
课堂上,我们跟随朱自清品味春的生机,伴着鲁迅追忆藤野先生的教诲:课后,我们(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论/讨论)“敬业”与“乐业”的关系,(辩论/讨论)“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
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是非。通过这种将文本阅读与深度思考结合、将语言学习与价值塑造融合的方式,使我们对语
文的认知不断深化。
7.下列对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3.在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A.首句“怀君”直接点出对友人的思念,“属秋夜”则点明时间,为全诗奠定清冷的基调。
我们“敬业”与“乐业”的关系,“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历史是非。
B.“散步咏凉天”描绘诗人在秋夜中漫步、吟咏的场景,间接表现出因思念友人而难以入眠
的状态。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C.“山空松子落”以动衬静,用松子落地的细微声响反衬山间的空旷寂静,营造出清幽的氛
原句:通过这种将文本阅读与深度思考结合、将语言学习与价值塑造融合的方式,使我们对语
围。
文的认知不断深化。
D.全诗语言华丽,通过细致的景物描写和动作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担
修改意见:
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题。
8诗歌末句“幽人应未眠”中“应”字用得精妙,请简要分析。(2分)
要学好九年级上册13单元的语文,需掌握正确的方法。一,一,一。只有这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9~12题。(10分)
样,才能真正领会文本的内涵,提升语文素养。
第一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