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惠安嘉惠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3分)1.(8分)(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4)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2. (9分)(1)(3分)①摧②溃 ③诸 (2)(3分)D(3)(3分)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3.(6分)①(1分)贺龙②(2分)勇敢无畏、爱护部下、平易近人、有出色的领导能力。(写出两个特点即可,不交叉)③(3分)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一个苏区;在长征路上背过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曾经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成员收编进红军;在一次酒宴上,有个客人想试他一下,在桌子底下开了一枪,他面不改色,连眼睛都没有眨一下。(意对即可)二、阅读(67分)(一)(7分)4.(3分)①画面:在安静的渡口处,一轮红日即将西沉,柔和的余晖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远处的村落中,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在静谧的空气中缓缓飘散(2分)。②营造出和谐、宁静、安逸、恬淡的氛围(1分)。(评分标准:能点出相关景物的词语,画面描绘语言生动2分;能点出相关景物的词语,画面描绘语言比较生动1.5分;能点出相关景物的词语,画面描绘语言平淡得1分;只能点出相关景物的词语得0.5分。营造氛围能写出“和谐”“ 安逸”“ 恬淡”等任意一词均可得1分)。5.(4分)示例:(1)诗中对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自然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1分),表达了诗人对辋川山水的喜爱之情(1分);(2)诗中描绘的倚杖听蝉、欣赏山水、与友人相酬为乐等场景(1分),体现了诗人对田园隐居生活的满足与享受(1分);(3)尾联中诗人将裴迪比作接舆,自己比作五柳先生,两人在山水间相互陪伴、饮酒作乐(1分),体现出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志同道合的人生追求(1分)。(评分标准:要答出两点,每点2分。其中每点内容1分,情感1分。意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视情况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寒山转变得格外郁郁苍苍,秋水日日舒缓地流向远方。我柱杖伫立在茅舍的门外,迎风细听着那暮蝉的吟唱。渡头那边太阳快要落山了,村子里的炊烟一缕缕飘散。又碰到裴迪这个接舆酒醉,在恰如陶潜的我面前讴狂。(二)(16分)【答案】6. (3分)C 7. (3分)(1) 欣赏 领悟 (2)长,高 (3)看8.(6分)(1)(3分)清晨雾气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太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争先跃出水面。(2)(3分)(我)看见琴、书、茶几和座席等用具一尘不染,泛出一片豆绿的色彩,大概是竹子翠绿光芒映射的缘故。9.(4分)【甲】结尾一句含有多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其四,表现出与谢中书“与其奇”的期待。(写出2点即可,每点1分)【乙】作画、做学问和写文章都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或欣赏。(2分)【参考译文】【乙】昨天在江上游玩,看见数千株修长的竹子,竹林中有茅屋,能听到下棋的声音,有茶香袅袅升起,(我)心里暗自为此感到高兴。第二天前去拜访那户人家,看见琴、书摆满了桌几和坐席,干净美好一尘不染,呈现出一片豆绿的颜色,大概是竹子的翠绿映照的缘故吧。静静地坐了许久,从竹子的缝隙中向外面窥探,看见青山和大江,又有芦苇丛生的沙洲,有在田间耕作的农夫,有往田野送饭的妇女,还有两个小孩子在沙滩上嬉戏,狗站在岸边,好像在守护着一样。这简直就是小李将军的画作所展现出的意境,(仿佛那画)就挂在竹枝竹叶间一样。从外面向里面看,是一种情境;从里面向外面看,又是一种情境。我认为求学的人如果真能做到从各个角度去思考或欣赏,那么千古文章的写作方法,也不外乎于此,难道仅仅是作画(才需要这样)吗?(三)(20分)10.(3分)D 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艺术特色的分析。A项错误在于将苏轼写《差役法》调查报告的行为简单归结为"恃才傲物"。原文中苏轼下乡体察民情并撰写报告,体现的是他关注民生、认真履职的一面,不能作为"需要磨性格"的依据。B项正确,通过陈公弼对《凌虚台记》的处理态度与其前期严厉形象的对比,突显其大度。C项正确,韩琦虽未直接出场,但通过回忆和对话推动情节(如苏轼写信、陈公弼透露真相)。D项正确,小说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结尾揭晓陈公弼的良苦用心,形成情节突转。11.(3分)C12.(6分)①陈公弼不让别人称呼苏轼为苏贤良,苏轼辩解不成后记恨陈公弼。②陈公弼在工作中对苏轼严格要求。③苏轼借写《凌虚台记》的机会讽刺陈公弼,但陈公弼不提此事,让苏轼郁闷;在凌虚台开台仪式上,苏轼与陈公弼的对话解开谜底,苏式又羞又愧;④苏轼给陈公弼写了墓志铭。(每点2分)13. (4分)(1)本文苏贤良的特点:①年轻气盛,自我陶醉;②年少名高,恃才傲物,行事莽撞;③记恨不平,赌气报复,告人黑状;④喜怒外露,诚恳道歉,真诚外向。(一点1分,2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2)《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形象:①旷达洒脱(乐观豁达)②闲适(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③壮志难酬④自我解嘲、自傲安慰(一点1分,2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14.(4分)内容上,回忆了苏轼与陈公弼交往的过程(2分);“已而悔之”表达了苏轼的悔悟之情(1分)。结构上,照应题目(1分)。(四) (12分)15.(3分)D16.(6分)(1)第 ③段:两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2)第4段:两位获奖者研究成果的灵感来源及应用领域。(每点3分,段落1分,内容概括2分)17.(3分)简明扼要地概括了新闻发生的时间和新闻的主要事件,将报道中最重要、最新鲜的内容提示给了读者(1分),方便读者在阅读时从标题的提示中去理解本篇新闻报道的性质和意义(1分),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五)(12分)18. (3分)B 【解析】B.根据材料二图例可知,路线上白圈标注的站点是新建站,有泉州南站、泉港站、福清西站。没有莆田站。19.(3分)(1)科技感浓,乘车体验更人性化;(2)行车智能安全;(3)更快更稳。(每点1分)20.(6分)(1)缩短城市时空距离,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往来;(2)串联东南沿海城市群,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3)沿线新旧站点得到优化组合,完善沿海铁路网布局;(4)推动中国高铁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和高铁技术的发展。(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三、作文(60分)(略)2025-2026学年惠安嘉惠中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八 年 级 语 文 学 科 试 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一、积累与运用(23分)1.中国古建筑是生活,更是艺术。它们不仅伫立于历史长河中,同时也被一首首优美的古诗记载传承。请你借助古诗了解古建筑。(8分)古诗文中提及的建筑 诗句 作者与出处楼: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 (1) ? 。 崔颢《黄鹤楼》堤:用土石等材料修筑来挡水的高岸。 (2) ,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寺:出家人居住的地方。 (3) , ,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堂前的院子。 (4)立于庭中,执花在手,可却 “ , 。” 《庭中有奇树》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时电 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同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 ① cuī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 ② kuì退。长江 (甲) ,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 (乙) 突破敌阵, (丙) 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 ③ zhū城进击中,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实施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2.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的汉字。(3分)①cuī枯拉朽 ②kuì退 ③zhū城(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A.风平浪静 立即 占据 B.波澜不惊 立即 占领C.波澜不惊 即已 占据 D.风平浪静 即已 占领(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3分)3.惠安人文荟萃,人杰地灵。嘉惠中学八年级正举办展示惠安精神之探寻名著中的英雄人物专题活动,拟制作《红星照耀中国》英雄人物展板,仿照示例,补写展板内容。二、阅读(67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7分)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①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②醉,狂歌五柳③前。【注释】:①这首诗是王维在辋川别墅闲居时与裴迪赋诗相酬为乐之作。 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在这里以接舆比裴迪。③五柳:陶渊明。这里诗人以 “五柳先生”自比。4.这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有人说诗中颈联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颈联所展示的画面,并说说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3分)5.结合诗歌内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的情感?(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6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次日过访其家,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静坐久之,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大江,又有苇洲,有耕犁,有馌妇①,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②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节选自郑燮③《游江》)[注释]①篮(yè)妇:往田野送饭的妇女②八面玲珑:原指屋子四面八方敞亮通明,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③郑燮:郑板桥,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6.下列对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B.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C.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D.予以为学者诚/能八面玲珑/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7.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3分)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词义(填写文字)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语境推断法 (1)与:__________见修竹数千株 根据义项选择 修:①整治,治理②修饰 ③修养,修行④长,高《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2)修:__________从竹缝中向外而窥 成语推断法:目不窥园 (3)窥:__________8.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2)见琴书几席,净好无尘,作一片豆绿色,盖竹光相射故也。9.两则材料的结尾句各有什么言外之意,请简要分析。(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20分)陈公弼与苏东坡申平苏东坡刚入官场时,并不叫苏东坡。他本名苏轼,另外还有一个雅号,叫作苏贤良。那年他金榜高中,名动京师,正在自我陶醉时,却不料被派到既偏又穷的陕西凤翔府,当了个小小的签判(秘书)。那天早上,东坡和往日一样上班,但见他身着锦袍,足蹬快靴,昂首走路,一副与众不同的模样.路遇同事,那个亲切的称呼便在耳边响起:A.“苏贤良,你早!”“你好,苏贤良。”突然听见一声断喝,宛如狮吼:“B.住口,什么苏贤良!一个小小的签判,也敢妄称贤良。”东坡扭头,见是一个黑脸壮汉,别看个子小,眼睛却不小,目光凶狠,令人望而生畏.他立即认出来了,这是新任知府陈公弼,昨天他们已经见过面了。东坡不由得停下脚步说道:“C.大人,卑职这苏贤良的称呼,不是妄称,我曾经参加过贤良方正科的考试,名列优等。” 不料陈公弼听了,一双牛眼立刻瞪向他,厉声喝道:“你娃娃还嫩,懂个屁!” 从这开始,东坡和陈黑子的战争就打响了。不但他起草的公文动不动就被那厮改得面目皆非,而且就连他下乡体察民情,写的有关《差役法》弊端的调查报告,也被陈黑子压起来不做回复。东坡又气又恨。这日,陈黑子召集开会,苏轼故意缺席,以示抗议。 据说陈黑子暴跳如雷,当众宣布,苏轼无故不来开会,罚黄铜八斤,以儆效尤。 就连一代宗师欧阳修也要让他三分的苏轼,却落到这样一介武夫手下,整天受这样的窝囊气,东坡心中充满怨气,整日借酒浇愁。 这天夜里,东坡睡不着觉.他想起来到凤翔任职之前,当朝宰相韩琦曾经特意接见他,拍着他的肩膀说:“小苏啊,你去了好好历练,遇到什么困难,可直接写信给我。”东坡立刻起身下地,来到书房,点亮蜡烛,铺好纸砚,奋笔疾书…… 自从给韩琦的信件发出后,东坡再看陈公弼,眼神就有点儿躲躲闪闪。他心中有不安也有期盼,不安的是这陈黑子毕竟也没把自己怎么样,你却告了人家的黑状;期盼的是朝廷突然来人,宣布陈公弼因不关心百姓疾苦,加之打压人才而被降职。两种想法在心中纠结,东坡感觉更加痛苦。有时他想,人啊,活着怎么就这么累哟!不想陈黑子对东坡的态度突然好转起来,这倒闹得让他有点儿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也不知道是那封信起了作用,还是陈黑子是黄鼠狼给鸡拜年。几天后他才知道,原来是陈公弼主持建造的凌虚台马上要竣工了,要苏轼写一篇《凌虚台记》。哼,你牛,到最后还得来求老子吧!且看我如何借题发挥.“物之废并成毁,不可得而知也……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当晚,东坡书房的灯火彻夜不息,他历数历代楼台兴废,指出当权者不过是忽往忽来的匆匆过客,只有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才能千古不朽。他写得痛快淋漓,一洗心中块垒.天亮上班之时,便把文稿交给了陈公弼。他猜想,要么这厮看不懂,要么这斯看懂了,东改西改,甚至弃之不用。他暗暗做好了各种应对的准备。谁知陈黑子却毫无动静,见面也不提此事,显得高深莫测。 凌虚台终于落成了,这天举行了隆重的开台仪式。当红布揭开,东坡定睛细看,却发现自己写的文稿竟然一字未改,完全照刻。这使他感觉十分意外。 这时,陈公弼笑吟吟地走过来,问道:“怎么样.看你的大作刻得还满意吗 ” 东坡慌乱点头称是。 陈公弼又道:“你以诗人的眼光,借古讽今,为民请命,劝我多做好事,难得.D.你这个苏贤良,看来还真的不是白给的。” 一提苏贤良,东坡气就不打一处来,立即说道:“哪里,我娃娃还嫩,懂个屁!” 陈公弼立刻笑了起来,看着他说:“怎么,你还真的记恨我呀 ” 东坡急忙争辩道:“不是这事,我指的是我写的那个有关《差役法》的报告,你为什么一直压着,不理不睬 ” 陈公弼说:“那个报告,你给我的第二天我就送上去了.你不知道就等于没送吗 ” 东坡一时语塞,又听陈公弼说:“你这个娃娃啊,年少名高,恃才傲物。我来凤翔上任时,韩琦宰相曾亲自交代我,要严格要求你,要磨磨你的性格.你前些天是不是给他写信了 嘿嘿,你这个小老乡啊!” 东坡听了,又羞又愧,眼泪都快流出来了。他赶快给陈公弼鞠了一躬,低声说:“对不起陈知府,是我错怪你了。”(选自《草原》2021年第2期,有删改)【相关链接】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节选自苏轼《陈公弼传》)10.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苏东坡和陈公弼争辩“苏贤良”不是妄称,并且写有关《差役法》的调查报告,说明他确实恃才傲物,有必要磨一磨性格。B.苏东坡写《凌虚台记》陈公弼不改一字,还称赞苏东坡为民请命难得,在对比中突显了陈公弼谦逊大度的特点。C.虽然韩琦在文中没有出场,苏东坡回忆他和陈公弼提到他的内容却推动了情节发展,侧面表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爱惜。D.小说前面写陈公弼处处为难苏东坡,到后面才揭开真相,交代他这样做是为了磨炼苏东坡,情节的突转使小说跌宕起伏。11.“苏贤良”在文中多次出现,以下是对此的批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选项 文中语句 批注A “苏贤良,你早!”“你好,苏贤良。” 此处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同僚对苏轼才华的认可。B “住口,什么苏贤良!一个小小的签判,也敢妄称贤良。” 此处陈公弼有故意刁难苏轼之嫌。C “大人,卑职这苏贤良的称呼,不是妄称。我曾经参加过贤良方正科的考试,名列优等。” 此处是苏轼忍着满腹怨气解释“贤良”称谓的来历。D “你这个苏贤良,看来还真的不是白给的。” 此处为陈公弼称赞苏轼的文采和见识过人。12.全文讲述了苏轼和陈公弼交往中的哪几件事 请分条概括作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这篇小说中的中苏贤良的特点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形象有何不同,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请简要分析本文以苏轼给陈公弼写墓志铭作结有何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2分)2021年诺贝尔医学奖项颠覆疼痛新观念①新华社斯德哥尔摩10月4日电瑞典卡罗琳医学院4日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和阿德姆·帕塔普蒂安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与触碰“感受器”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朱利叶斯1955年出生于纽约,现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教授。帕塔普蒂安1967年出生于黎巴嫩贝鲁特,后移居美国,目前任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教授,同时在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②评奖委员会在当天发布的新闻公报中指出,人类感知热、冷和碰触的能力对生存至关重要,是人们与周围世界互动的基础。日常生活中,人们认为这些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但今年的获奖成果解析了相关神经脉冲如何产生并使人们得以感知温度和压力(触碰)。③评奖委员会在公报中说,感官和周围环境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而两名获奖者找到了人们在理解这种相互作用时关键的缺失环节。他们的突破性发现引发了很多相关研究,使人们对神经系统感知热、冷和机械刺激的机制方面的理解得到了快速提升。④评奖委员会说,朱利叶斯利用辣椒素(一种来自辣椒的刺激性化合物,可引起灼热感)发现了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感受器”。帕塔普蒂安则使用对压力敏感的细胞发现了一类新型“感受器”,可以对皮肤和内脏器官受到的机械刺激做出反应。基于获奖者们的研究成果,更多侧重于阐明这些“感受器”在多种生理过程中功能的研究正在开展。这些知识正被用于开发治疗多种疾病,例如慢性疼痛等。⑤评奖委员会秘书托马斯·佩尔曼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他已经与两名获奖科学家取得了电话联系,他们表示“非常高兴,并有一点惊讶”。两名科学家将平分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5万美元)奖金。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本则新闻的电头交代了新闻发出的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B.戴维和阿德姆两名科学家在发现温度与触碰“感受器”方面做出了贡献。C.第③段“关键”一词准确体现出,两名获奖者的发现的突破性和重要性。D.戴维和阿德姆两名科学家认为自己的研究绝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医学奖。16.请梳理本篇新闻内容,补全下面的图表。(6分)17.结合新闻内容,分析本则新闻标题的作用。(3分)(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8~20题。(12分)材料一:①9月4日9时许,中国设计时速最高的跨海高铁——福厦高铁迎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秀”。②走进车厢,浓浓的科技感扑面而来。车厢顶部装上了电视,可分屏显示列车运行和娱乐节目信息;座椅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电动腿靠,并配备了USB充电接口,拓展了乘坐空间、提升了舒适度;卫生间新增智能照明,有人进入后,能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车厢内有盲文标识,视障旅客可以据此找到自己的座位……③“乘车体验更加人性化的同时,行车也更加安全。全车设有数千个监测点,比传统动车组增加700余个,对列车的电气电路、客室环境等进行‘全息化’监测,并采用以太网控车、车载安全监测等9项智能运维和监控系统。”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动车段技术科科长张仁强说。④列车的驾驶室,可以用“大气、简约、科技”三个关键词概括。“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通过对列车状态、运行环境信息广泛感知、融合处理,在智能行车上为旅客安全又加了一把“智能锁”。⑤跨海高铁上的“复兴号”有多快?从福州抵达厦门不到1个小时,而以往需要2个小时。有多稳?硬币在窗台上能够“屹立不倒”坚持数分钟。有多舒服?更宽敞的乘坐空间,更适宜人体的变频空调温度,更小的噪音……有多美?当碧蓝的海面上出现一抹又一抹穿梭的“中国红”,这一幕令人赏心悦目。材料二:材料三:①我国首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至漳州高铁(福厦高铁)将于9月28日开通运营,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福州至厦门最快55分钟可达,两地实现“一小时生活圈”。②福厦高铁起自福州南站,经福建省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接入漳州站,线路全长277公里。国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福厦高铁是继京张高铁、京雄城际后我国建成投用的又一智能高铁,标志着中国高铁在智能化领域的探索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为智慧型交通建设注入新的动力,中国高铁技术继续领跑世界。③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将东南沿海城市群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厦门、漳州、泉州等地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将极大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往来,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摘编自新华社)18.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福厦高铁起自福州南站,接入漳州站,线路全长277公里B.福厦高铁客运站新建站点有泉州南站、泉港站、莆田站等。C.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最高时速按350公里运营的跨海高铁。D.乘坐跨海高铁,从福州抵达厦门的时长可节省1个多小时。19.“复兴号”智能动车组“首秀”给我们带来哪些新体验?请结合材料一概括。(3)20.福厦高铁的开通运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请结合材料二、三简要分析。(6分)三、作文(60分)2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从古城崇武的历史渲染/到八二三街道的繁华商圈/再到紫山蓝田的平静悠远/走遍每一个美好的角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王老师对惠安的赞美。山海惠安,人文惠安,有美丽的风光,有动人的故事,还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有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佳话……这些都彰显出惠安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请选择你身边熟悉一处或几处景点(或民风民俗、文化遗产等),以“走进惠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自定立意,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代替;字数不少于6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2026学年惠安嘉惠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docx 2025-2026学年惠安嘉惠中学第一次月考八年级语文试卷.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