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世界、第二章声的世界 计算题专项训练(题型分类精讲+综合压轴)(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运动的世界、第二章声的世界 计算题专项训练(题型分类精讲+综合压轴)(原卷版+ 解析版)2025-2026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类:火车过桥与隧道问题
题型 1.1:标准过桥/隧道问题
【答案】60s
【详解】解:“完全通过”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火车行驶的总路程为桥长加车长。
s=L 桥+L 车=1000m+200m=1200m
根据 可得,
答:需要 60s。
题型 1.2:火车完全在桥上/隧道内
【答案】40s
【详解】解:“完全在桥上”指从车尾进入桥车头到车头到达桥尾,火车行驶的有效路程为桥长减车长。
s=L 桥-L 车=1000m-200m=800m
根据 可得,
答:需要 40s。
题型 1.3:两列车相遇/超车问题
【答案】示例 1:10s; 示例 2:60s
【详解】解:
示例 1:“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离”指的是两列火车完成错车的全过程。以其中一列火车为参照物,另一列
火车需要行驶的距离为两车的车长之和。
由于两车相向而行,它们的相对速速为两车速度之和:
错车过程中,相对运动的路程为两车长度之和:
根据 可得,
答:需要 10s。
示例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相对于甲车的速度为两车速度之差。超车的相对路程为两车的长度之和。
根据 可得,
答:需要 60s。
第二类:追击与相遇问题
题型 2.1:直线相遇问题
【答案】7.5 小时
【详解】解:相遇时,两人路程之和等于 A、B 两地距离。
答:7.5 小时后相遇。
题型 2.2:直线追及问题
【答案】1200s/秒(或 20min/分钟)
【详解】解:乙追上甲时,两人路程相等。设乙追及时间为 t 秒。
甲运动的总时间为(t+10×60)秒。
答:乙需要 1200 秒(20 分钟)追上甲。
题型 2.3:环形跑道问题
【答案】50 秒
【详解】解:反向跑步,每次相遇时,两人路程之和等于一圈跑到长度。
答:他们每隔 50 秒相遇一次。
第三类:超声波测距与回声问题
题型 3.1:超声波测距
【答案】3000 米
【详解】解: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共走了两个海底深度。
海底深度
答:海底深度为 3000 米。
题型 3.2:山崖回声问题
【答案】510 米
【详解】解:声音从小明到山崖再返回,共走了 2 倍的人崖距离。
人崖距离
答:小明距山崖 510 米。
题型 3.3:运动物体回声问题(进阶)
【答案】360 米
【详解】解:设鸣笛时汽车距山崖为 s 米。
在 2 秒内,汽车行驶的路程
声音传播的路程
根据题意:
答:鸣笛时汽车距山崖 360 米。
第四类:平均速度问题
题型 4.1:等分路程求平均速度
【答案】48km/h
【详解】解:
答:全程平均速度为 48km/h。
题型 4.2:等分时间求平均速度
【答案】4m/s
【详解】解:
答:全程平均速度为 4m/s。
第五类:压轴难题挑战
1.“通讯员”问题(经典难题)
【答案】
【详解】解:
答:通讯员往返一次共需 。
2.多段运动与图像结合(综合体)
【答案】(1)560s; (2)见解析,如图所示
【详解】解:
(2)
3.巧选参照物解相遇问题(思维拓展)
【答案】(1) s(5.56s); (2)50 s
【详解】解:
(1)相向而行
(2)同向超越
答:(1)需要 5.56 s。 (2)需要 50 s。
【练 1】
【答案】(1)2400m;(2)90s;(3)30s
【详解】解:(1)火车速度
根据 可得,隧道长
s 隧道=vt=30m/s×80s=2400m
(2)火车通过隧道通过路程
s'=2400m+300m=2700m
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间
(3)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
s''=1200m﹣300m=900m
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答:(1)此隧道长为 2400m;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 90s;
(3)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为 30s。
【练 2】
【答案】(1)17m/s;(2)680m
【详解】解:(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
火车运行的速度
(2)设铁路工人离隧道口为 ,汽车鸣笛到人耳听到笛声的时间
汽车鸣笛后到人耳听到声音时列车行驶的距离为
人耳听到笛声到车头到达工人身边时列车行驶的距离为
铁路工人离隧道口为
解得
答:(1)该列火车速度是 17m/s;
(2)铁路工人离隧道口为 680m。
【练 3】
【答案】(1) ;(2)0.5s;(3)1100m
【详解】解:(1)隧道的长度
(2)车速和声速之和
小明听到第一次鸣笛的时间
(3)车头鸣笛一次,他听到两次鸣笛声的声音间隔为 5s,则从鸣笛到第二次听到鸣笛所用时间
从鸣笛到第二次听到鸣笛声的过程中声音传播的路程
此过程中火车运动的路程
则火车开始鸣笛时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
答:(1)隧道的长度为 ;
(2)鸣笛后,小明听到第一次鸣笛的时间为 0.5s;
(3)火车开始鸣笛时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为 1100m。
【练 4】
【答案】(1)77min
(2)
(3)120s
【详解】(1)K504 次列车由潼南到重庆北的运行时间为
(2)K504 次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运行时间为
K504 次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平均速度为
(3)列车全部在桥上的距离为
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
【练 5】
【答案】(1)80min
(2)100m
(3)20s、32s、140s、240s
【详解】(1)图中速度表的示数为 90km/h,从标志牌到贵阳的路程是 120km,则从标志牌到贵阳还需要的
时间为
(2)设火车的速度为 v,长度为 L,完全通过该桥走过的路程为
-------①
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路程为
------②
联立①②解得 v=20m/s,L=100m。
(3)由丙图分析可知,叮叮运动的速度为
咚咚运动的速度为
由于经过 t 秒,叮叮、咚咚相距的距离变小则一种情况是两人相向行走,且未相遇前距 10m,则
带入数据为
解得 t=20s。
另一种情况是相遇后相差 10m,则
带入数据为
解得 。
当两人同向行走,最终距离变小,则说明速度慢的咚咚在前,速度快的叮叮在后,一种是两人未相遇时相
距 10m,则
带入数据为
解得 t=140s。
同向行走的另一中情况是,两人相遇以后相距 10m,则
带入数据为
解得 t=240s。
【练 6】
【答案】(1)5m/s
(2)50m
(3)5m/s 或大于 7.5m/s
【详解】(1)由图可知,小车 A 的速度:小车 A 的速度
(2)由图乙可知,B 车 15s 共运动的路程是
由 可得,A 车 15s 共运动的路程是
小车 A 和小车 B 在开始计时的时候相距的路程
第 5s 末 A 通过的路程为
由图可知此时 B 车通过的路程为
则小车 A 和小车 B 在第 5s 末时相距
(3)行人安全通过时到达小车有两种情况,由图丙可得行人到达小车的距离
由 可得,小车通过后行人行走到车行走位置时所用时间
小车的速度
行人通过后小车行走到人行走位置时所用时间
小车的速度
小车速度 v 的范围是小于 5m/s 或大于 7.5m/s。
【练 7】
【答案】(1)279min
(2)280km/h
(3)14.8km
(4)250m
【详解】(1)从重庆北站到郑州东站的运行时间为
(2)从重庆北站到北京西站的运行时间为
从重庆北站到北京西站的运行路程为 s1=1960m,从重庆北站到北京西站的运行速度为
(3)通过隧道的速度
通过隧道的路程
隧道的长度
(4)乘客听到第一次声音的时间
乘客听到第二次声音的时间
乘客听到第二次声音时声音传播的距离
乘客听到第二次声音时列车行驶的距离
鸣笛时隧道口离车头的距离
乘客听到第二次鸣笛声时,车头离隧道口的距离是
【练 8】
【答案】 20m/s ;12m/s 937.5m 120s 南
【详解】解:(1)[1]由图甲可知:A、B 两车第一次相遇之前,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 车的速度为
B 车的速度为
(2)[2]由图甲可得:初始时,A、B 两车相距 S=1500m,设甲、乙相遇时运行的时间为 t,则有
vAt+vBt=S
代入数据得
20m/s×t+12m/s×t=1500m
解得 t=46.875s
A、B 两车第一次相遇时,A 车距离起点的距离
(3)[3]A、B 两车第二次相遇时,A 车距离起点 120 米,则 B 车距离终点还有 120m,相遇时 B 车行驶的
总时间
t'B= = =115s
则 A 车从 70s 开始到第二次相遇所用的时间为
t'A=115s-70s=45s
A 车 70s 后的速度为
v'A= = =24m/s
A 车从 70s 返回起点所用的时间为
t''A= =50s
则 t3=70s+50s=120s
(4)[4]由图像可知,t2~t3 时间内,A、B 两车均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A 车速度大于 B 车速度,若以速度
较快的 A 车为参照物,则 B 车向南运动。
答:(1)A、B 两车第一次相遇之前,速度各为 20m/s、12m/s;
(2)A、B 两车第一次相遇时,A 车距离起点 937.5m;
(3)t3 是 120s;
(4)t2~t3 时间内,若以 A 车为参照物,B 车向南运动。计算题专项训练
第一类:火车过桥与隧道问题
核心思路:明确“路程”=桥长/隧道长+火车身长(或-火车身长)
关键点:画示意图!分清“完全通过”和“完全在桥上”
题型 1.1:标准过桥/隧道问题
特征:“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或“火车完全通过隧道”。
公式:总路程 S = L 桥 + L 车;时间 t = S / v
示例:一列长 200 米的火车,以 20m/s 的速度完全通过一座长 1000 米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
题型 1.2:火车完全在桥上/隧道内
特征:“车尾进入桥头到车头到达桥尾”,此时火车占据的长度小于桥长。
公式:总路程 S = L 桥 - L 车
示例:一列长 200 米的火车,以 20m/s 的速度行驶,求这列火车完全在长 1000 米的大桥上的时间。
题型 1.3:两列车相遇/超车问题
特征:以另一列车为参照物,路程和为两车车长之和(相遇),或路程差为两车车长之和(超车)。
公式:相遇:(v1 + v2) t = L 车 1 + L 车 2; 超车:(v1 - v2) t = L 车 1 + L 车 2
示例 1: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长 150 米,速度 20m/s;乙车长 200 米,速度 15m/s。问两车从车
头相遇到车尾分离需要多少时间?
示例 2:在平行的复线铁路上,甲火车长 120 米,以 20m/s 的速度向南行驶。乙火车长 180 米,以
25m/s 的速度匀速向南行使。请问,乙火车从后方追上并完全超过甲火车(即从乙火车头追上甲火车尾,到
乙火车尾离开甲火车头),需要多长时间?
— 1 —
第二类:追及与相遇问题
核心思路:抓住“时间相等”这个关键条件。追及是“路程差=速度差×时间”;相遇是
“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题型 2.1:直线相遇问题
特征: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公式:S 总 = (v1 + v2) t 相遇
示例:A、B 两地相距 60km,甲、乙两人分别从 A、B 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 5km/h,乙
的速度为 3km/h,多久后相遇?
题型 2.2:直线追及问题
特征:同地不同时或同时不同地,同向而行。
公式:S 距离差 = (v 快 - v 慢) t 追及
示例:甲先出发 10 分钟,速度为 4m/s。乙从同地出发追赶,速度为 6m/s,乙需要多久追上甲?
题型 2.3:环形跑道问题
特征:在环形跑道上,相遇一次意味着多跑一圈(追及)或合跑一圈(反向相遇)。
公式:反向相遇:(v1 + v2) t = S 环; 同向追及:(v1 - v2) t = S 环
示例:环形跑道长 400 米,甲、乙二人反向跑步,甲速为 5m/s,乙速为 3m/s,他们每隔多少秒相遇
一次?
— 2 —
第三类:超声波测距与回声问题
核心思路:声音走了一个来回,故物体到测距仪的距离是声音总路程的一半。注意时间的
一致性。
题型 3.1:超声波测距
特征:发射超声波,接收回声,已知声速。
公式:S 物 = (v 声 t) / 2
示例:用超声波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 4s 收到回波。求海底深度。(声波在海水中传播
速度为 1500m/s)
题型 3.2:山崖回声问题
特征:人对山崖大喊,听到回声。
公式:S 人崖 = (v 声 t 回声) / 2
示例:小明站在一座山崖前大喊一声,3 秒后听到回声。当时气温下声速为 340m/s,求小明距山崖
多远?
题型 3.3:运动物体回声问题(进阶)
特征:汽车向山崖鸣笛,汽车在运动,声音传播时间内的汽车位移不可忽略。
公式:声音路程 + 汽车路程 = 2 倍初始距离。v 声 t + v 车 t = 2S 初
示例:一辆汽车以 20m/s 的速度向山崖匀速行驶,鸣笛后 2 秒听到回声。鸣笛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声速 340m/s)
— 3 —
第四类:平均速度问题
核心思路:严格使用定义“平均速度 = 总路程 / 总时间”,切忌直接求速度的平均值。
题型 4.1:等分路程求平均速度
特征:“前半段路程速度为 v1,后半段路程速度为 v2”。
公式:v 平均 = 2v1.v2 / (v1 + v2)
示例:汽车从 A 地到 B 地,前半程速度为 40km/h,后半程速度为 60km/h,求全程平均速度。
题型 4.2:等分时间求平均速度
特征:“前一半时间速度为 v1,后一半时间速度为 v2”。
公式:v 平均 = (v1 + v2) / 2 (这种情况下速度平均值等于平均速度)
示例: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 3m/s 运动,后一半时间以 5m/s 运动,求全程平均速度。
— 4 —
第五部分:压轴难题挑战
说明:此类题目通常综合性强,或涉及多过程、多对象,需要灵活运用以上所有模型。
1. “通讯员”问题(经典难题)
题目:一列队伍长 100 米,以 2m/s 的速度匀速前进。通讯员从队尾以 4m/s 的速度匀速跑到队头,立
即以相同速度跑回队尾。问通讯员往返一次共需多少时间?
2. 多段运动与图像结合(综合题)
题目:小明早上从家出发步行去学校,他先以 1.2 m/s 的速度匀速走了 5 分钟,发现自己可能要迟到,
于是站在原地思考了 1 分钟。之后他加快速度,以 1.5 m/s 的速度匀速跑完了剩余的路程,最终准时到达。
已知小明家到学校的总路程为 1200 米。请完成以下问题:
1. 计算小明在“跑步”阶段所用的时间。
2. 绘制小明此次上学过程的 “路程(s)-时间(t)”图像示意图。
3. 巧选参照物解相遇问题(思维拓展)
题目:甲、乙两列火车,甲车长 100m,乙车长 150m。甲车以 20m/s 的速度向南行驶,乙车以 25m/s
的速度向北行驶。求:
(1) 两车相向而行时,从车头相遇到车尾分离的时间。
(2) 若乙车同向超越甲车(均向南),从乙车头追上甲车尾到乙车尾离开甲车头需要多长时间?
— 5 —
【练 1】五一小长假期间,小明一家乘火车去游玩时,他们乘坐的火车总长为 300m,当火车以 108km/h 的速
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小明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 80s。求:
(1)此隧道有多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 1200m 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练 2】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长 240m,完整通过长 1.12km 的隧道用时 1min20s,当该列火车的车头刚驶出
隧道口时,司机拉响汽笛,在隧道口前方有一静止的铁路工人从听到此次火车车笛声开始计时,车头经过自
己身边时停止计时,记录这段时间为 38s,求:(已知声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340m/s)
(1)该列火车速度;
(2)铁路工人离隧道口多远
— 练习 1 —
【练 3】中国高铁技术,独步全球。如图所示,某日小明坐在稳定运行的车长为 220m 的高铁车尾的最后一
排,在通过目前亚洲最长的单洞双线高铁隧道“重庆小三峡隧道”时他留意到:火车进隧道前车头会鸣笛,
车头鸣笛一次,他听到两次鸣笛声的声音间隔为 5s。已知:小明发现自己穿过隧道的时间为 200s,高铁速度
恒定不变为 100m/s,空气中声速取 340m/s。求:
(1)隧道的长度;
(2)鸣笛后,小明听到第一次鸣笛的时间;
(3)火车开始鸣笛时车头到隧道口的距离。
【练 4】国庆期间,小明计划从重庆北乘坐火车前往长沙,他看到 K504 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表所示:
成都西 潼南 重庆北 恩施 宜昌东 长沙
到达时间 15:08 16:31 20:09 22:44 05:15
发车时间 12:00 15:14 16:45 20:18 23:11
已知列车自重庆北到长沙约为 13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K504 次列车由潼南到重庆北的运行时间为多少分钟;
(2)K504 次列车由重庆北到长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
(3)若该列车全长 760m,当以 的速度通过某座长为 5560m 的桥时,求列车全部在桥上的时间为多少
秒?
— 练习 2 —
【练 5】放暑假后,爸爸带叮叮和咚咚两姐弟开车去贵阳游玩。
(1)在平直公路上,爸爸的车先做加速运动,之后一直保持匀速行驶,汽车内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叮叮某时
刻看向窗外,恰好看到图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则从标志牌到贵阳还需要多少分钟
(2)几天后,爸爸又带叮叮和咚咚乘火车去上海迪士尼乐园玩,在途中他们的火车经过了一架铁路桥。已知此
铁路桥长 500m,他们的火车匀速通过该桥,火车从开始上桥到过完桥#用了 30s,整列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
间为 20s,则火车的长度为多少米
(3)叮叮和咚咚到达迪士尼乐园后各自玩得很开心。在某一时刻,叮叮和咚咚分别位于同一直线上的 M、N 两
点(MN 间距为 38m),同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 s-t 图象如图丙所示,经过 t 秒,叮叮、咚咚相距 10m,
则 t 为多少秒 (若除不尽,结果取整数)
— 练习 3 —
【练 6】如图甲所示,马路为双向两车道,小车 A 和小车 B 在马路上相向而行,小车 B 向左运动。如图乙是
小车 A 和小车 B 的路程随着时间变化的图像,第 15s 末两车正好相遇。(小车均可看成长方体)
(1)小车 A 的速度是多少 m/s?
(2)如图乙所示,小车 A 和小车 B 在第 5s 末时相距多少 m?
(3)如图丙所示,每一条道均为 6m 宽,一行人正开始以 2m/s 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横穿马路,长度为 5m、宽
度为 2m 的小车 C 此时也在向正前方做匀速直线运动,且距离人的行走路线 25m,小车 C 始终行驶在该车道
的中间,为了使行人安全通过,小车 C 的行驶速度的范围是多少?
— 练习 4 —
【练 7】京渝高铁列车 G52 时速可达 300km/h 以上,实现京渝两地 7 小时铁路通行,这标志着作为长江上游
经济中心、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重庆,对外交通连接更加便捷。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重庆北站 07:30 0
万州北站 08:41 08:43 276
郑州东站 12:09 12:12 1157
北京西站 14:30 1960
(1)G52 从重庆北站到郑州东站的运行时间为多少 min;
(2)G52 从重庆北站到北京西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km/h;
(3)若 G52 列车车长为 200m,以 28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完全通过一隧道用时为 187.5S。求此隧道的长度
为多少 km;
(4)G52 列车进某隧道口前以 6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车头的汽笛鸣笛一声,坐在车尾的乘客听到了两次鸣笛
的声音,两次声音间隔 2s,声音传播速度取 340m/s,则听到第二声鸣笛时,车头离隧道口的距离为多少 m?
— 练习 5 —
【练 8】两辆汽车 A、B 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 s-t 图像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请根据甲、
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A、B 两车第一次相遇之前,速度各为多少米每秒?( )
(2)A、B 两车第一次相遇时,A 车距离起点多少米?( )
(3)A、B 两车第二次相遇时,A 车距离起点 120 米,则 t3 是多少?( )
(4)t2~t3 时间内,若以 A 车为参照物,B 车向 (填“南”或“北”)运动。
— 练习 6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