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北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城北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物理纠错练习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 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70km=70km×103m=7×104m B. 1.5h=1.5×60=90min
C. 50μm=50×10-6m=5×10-7m D. 20m/s=20×3.6km/h=72km/h
2. 根据生活经验判断,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一支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 B. 一本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kg
C. 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5kg 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
3.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小布记录了它们的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发车4秒,丙在甲前方4米处 B. 甲、乙、丙三辆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运动最快是乙车 D. 以乙为参照物,甲车在向后退
4. 如图所示,航天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他们之间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其原因是(  )
A. 太空中存在声音失真的现象 B. 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 用通信设备对话更方便 D. 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5. 图中的贾湖骨笛是中国考古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其上有七个音孔,下列关于骨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七个音孔的设计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 用力吹奏能改变笛声的音色
D. 笛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小
6. “入班即静”就是要求同学们在教室养成轻声说话的习惯,下列措施与“入班即静”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 B. 给摩托车发动机安装消声器
C. 教室安装隔音玻璃 D. 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7. 如下图所示为检测视力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视力表”与身后的视力表等大
B. 测试时该同学看到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实际上是身后视力表的虚像
C. 测试时该同学眼睛到平面镜中“视力表”水平距离大约是5m
D. 为了让学生看清平面镜中的“视力表”,应用灯光照亮身后的视力表
8. 小明将爸爸刷过鞋油的皮鞋,用软布反复摩擦使鞋面变得更亮,这是利用光的(  )
A. 折射 B. 直线传播
C 漫反射 D. 镜面反射
9.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半后,其密度不变
B. 水结成冰后,密度不变
C. 从地球带到太空的食品,质量不变
D. 一瓶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余矿泉水的密度变小
10. 如图所示,盛夏时节,临沂五洲湖中荷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娇艳的荷花是光源
B. 荷花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岸上的游客看见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D. 湖面波光粼粼,是太阳光照在水面上发生了折射形成的
11. 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完全正确的是( )
A. B.
C. D.
12. 小强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
A. 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左调 B. 把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右调
C. 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 向右移动游码
13. 已知某物体透过凸透镜在距离透镜的光屏上成等大的像,若将物体移动到距离凸透镜处,则适当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成(  )
A. 缩小的实像 B. 正立的虚像
C. 放大的实像 D. 放大的虚像
14. 有一个水桶内已经结满了冰(冰面与桶口相平),当冰完全熔化后,再倒入500cm3水恰好装满。假如用该空桶装满酒精,最多能装酒精的质量是(  )(,)
A. 5kg B. 0.5kg C. 4kg D. 0.4kg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5.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C919采用了一种新材料-铝锂合金,该材料的密度为2.5×103kg/m3,该密度值所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022年7月25日,“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后续,航天员将通过“问天”实验舱出舱进行实验。当航天员出舱后,与出舱前相比,航天员质量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 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像彩虹一样七彩的光,这是光的___________现象。
18. 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全红婵、陈芋汐参加双人跳水比赛时的情景,以跳水台为参照物,她们是______的;她们以相同的速度下落时,以陈芋汐为参照物,全红婵是______的(前两空均选填“运动”或“静止”),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9. 2024年10月1日国庆节期间,很多游客前往北京天安门广场拍照,小明想拍摄天安门城楼的全景,但发现在该位置只能从取景框中看到天安门城楼的一部分。为了能拍摄到天安门城楼的全景照片,小明应该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天安门城楼的方向移动,同时将镜头往_______(选填“前伸”或“后缩”)。
20. “好视力,好未来”,为了保护好视力,读写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保持25cm左右。如图是小亮写字时的情景,与正确的姿势相比,此时眼睛的晶状体会变___________(选填“薄”或“厚”),此姿势长时间书写,容易使晶状体发生病变,最终需要佩戴___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21. 如图所示的光在空气和水之间传播,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中,已知,,请计算:反射角等于_______度,折射角等于_______度。
22.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作图题:如图所示,请分别画出AB的入射光线和CO的折射光线。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3. 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实验时,应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零刻度线处,若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则应调节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选填“左”或“右”)。测量时将被测物放在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时盘内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被测物的质量为_______克。
24. 如图所示,这是“探究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规律”的实验装置。
入射角i/° 11 30 46
反射角β/° 11 30 46
折射角r/° 15 40 75
(1)实验中,向装置中喷烟雾是为了显示光传播的_______;
(2)由图中实验现象可知,在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中,反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_______;
(3)改变入射角的大小,用量角器测得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实验部分数据如表。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②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_______。
25. 荣丹鹤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下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她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并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___________;
(2)过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央,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选填“上”“下”)调节;
(3)她将蜡烛放在10cm的刻度线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 _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缩小”)的实像,___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四、计算题:(26题6分、27题8分)
26. 如图所示,某海洋勘探船从某位置以70km/h的速度航行4h到达指定海域;到达指定海域后,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音信号,经过5s接收到海底反射的信号。(声音信号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求:
(1)勘探船航行的路程;
(2)该处海域的深度。
27. 如图所示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它们均为实心的,小明测出“冰墩墩”的质量为2kg,体积为。(金的密度为)求:
(1)“冰墩墩”的密度;
(2)如果这个“冰墩墩”用金来做,那么它的质量有多大;
(3)若“雪容融”与“冰墩墩”的组成物质相同,测得其质量为1.6kg,则这个“雪容融”的体积是多大?
八年级物理纠错练习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C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5题答案】
【答案】体积为1m3的铝锂合金材料的质量是2.5×103kg
【16题答案】
【答案】
不变
【17题答案】
【答案】色散
【18题答案】
【答案】 ①. 运动 ②. 静止
【19题答案】
【答案】 ①. 远离 ②. 后缩
【20题答案】
【答案】 ①. 厚 ②. 凹
【21题答案】
【答案】 ①. 60 ②. 30
【22题答案】
【答案】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3题答案】
【答案】 ①. 左 ②. 91.2
【24题答案】
【答案】(1)径迹 (2)两侧
(3) ①.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②. 增大
【25题答案】
【答案】(1)同一高度
(2)上 (3) ①. 缩小 ②. 照相机
四、计算题:(26题6分、27题8分)
【26题答案】
【答案】(1)
(2)
【27题答案】
【答案】(1);(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