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27张幻灯片)+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树立法治观念 课件(27张幻灯片)+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树立法治观念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你知道这是哪部法律吗?
猜一猜
我是惩治犯罪、保护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我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我是保护未成年人的专门法律
我是国家的根本法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提升法治素养?
新知探究
思考:你的班级有这些行为吗?这些行为违法吗?
活动一:何以树立法治观念
校园里的那些事
偷拍同学丑照
说脏话
抄作业
制作同学表情包
乱说闲话
新知探究
偷拍同学的丑照,并且发到班级群、年级群或者其他大群,到处传播的,可能会构成“侵犯名誉权”。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 【名誉权】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制作同学表情包
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新知探究
抄作业本身不违法,然而,如果在抄袭过程中涉及到抄袭他人的作品,尤其是如果未经著作权持有人的许可而复制或分发其作品,可能会构成“侵犯著作权”。
其他两种行为虽不构成违法,但属于不文明行为,应改正。
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 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剽窃他人作品的……
新知探究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不懂法律”的占65%,“不知道是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处罚”的58.1%,“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占64.7%。
上述材料的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上述材料的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
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比较淡薄,亟待提升法治素养
1.法律的含义(为什么要树立法治观念)
法律是一种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我们必须在法律范围内活动,以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知识小课堂
新知探究
观看视频思考,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公开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意义?
活动二: 何谓法治观念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观念,敬畏和信仰法律;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教师利用平板抢答功能)
新知探究
什么是法治观念?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回顾旧知:什么是法治?
新知探究
易混辨析——法律与法治
法律是具体的规则,而法治是一种治理理念和实践。法治的实现需要以法律为基础,但更强调法律的公正性、权威性和普遍性。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现代社会治理的核心。
法治观念体现为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知识小课堂
2.法治观念的含义
新知探究
请你来当“法治小判官”
情境描述 选项A 选项B 选项C
小辉发现同桌偷偷拿了自己的漫画书,同桌说“借几天”却一直不还 趁同桌不在,拿他的游戏机抵债 算了怕影响同学关系 先沟通,若拒绝归还就告诉老师或家长,私自拿别人东西可能涉及盗窃
班级群里有人匿名发布“某同学考试作弊的谣言”,很多人转发 觉得有趣,转发到其他群 不转发,但私下议论 提醒发布者“造谣侵犯名誉权”要求删除;若不删,告诉老师
买了一只钢笔,回家发现是假货,无法写字 自认倒霉,下次不买了 去店里大吵大闹,要求退款 带购物小票找商家协商退货;若拒绝,向家长求助或拨打12315投诉
小组讨论“哪种做法更符合法治观念”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教师可进行投屏展示,同时利用平板及时评价)
新知探究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认可法律的公平与价值(司法公正护正义)
通过实践深化敬畏与热爱(模拟法庭)
主动将法律作为行为习惯(如自觉排队)
坚守法律底线,认同强制力(敬畏处罚)
认可
崇尚
遵守
服从
3.法律的权威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只有当法律真正铭刻在内心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会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知识小课堂
新知探究
活动三:以何树立法治观念
(1)视频中的女孩在遭遇校园欺凌后,可能做出一些什么样的行为?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暴制暴、忍气吞声、依法维权等)。
(2)她的这些行为都会给她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同桌微讨论,3分钟后进行分享。
新知探究
被欺凌
以暴制暴
忍气吞声
依法维权
可能触犯法律甚至犯罪,影响学业,加剧心理问题
欺凌持续,长期压抑自我否定,错失求助机会,甚至自伤、自杀
制止欺凌,明确责任,获得家长、老师、社会机构的支持
冲突升级,触犯刑法,恶性循环,造成更加严重的身体伤害,孤立无援
不敢告诉家长和老师,隐藏伤痕,避免与欺凌者接触
保留证据,寻求家长和老师帮助,根据情节轻重,校方调解或公安局报案
面对校园欺凌,我们要敬畏和信仰法律。要相信法律的力量,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可逾越的观念,依法维权。
新知探究
同学们自由选择组别,每组5-8人,设1名记录员(记录关键观点)和1名发言人(总结汇报),时间5分钟。展示补充后,装订成“反欺凌小贴士”供大家参考。
具体要求
由于法治观念淡薄,面对校园欺凌以暴制暴、忍气吞声的同学还大有人在,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以个人组、学校组、家庭组、社会组进行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
(教师可进行投屏展示,同时利用平板及时评价)
新知探究
多方共行动 对校园欺凌说“不”!
个人方面
积极主动学习法律,学习生活必备基本法律常识,学会用法律理性分析欺凌问题,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学校教育
进行校园欺凌和法治相关宣传和教育、心理辅导工作等。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主题活动。
家庭教育
加强家庭教育和沟通,及时关注孩子情绪,主动关心孩子,疏导情绪,正向引导
社会宣传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积极进行相关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法治和预防欺凌等专题活动,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新知探究
看到这样的事情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如果是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就应该抓紧时间去找老师报告情况,如果是低年级的同学,有能力就可以直接上前制止,事后再告诉老师,不能冷眼旁观。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从细节抓起、从小事做起,从遵守规则做起,如遵守交通规则、做好垃圾分类、杜绝餐饮浪费、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为形成尚德守法的价值取向、营造尊崇法治的社会氛围作出自己的贡献。
1.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作为旁观者又该怎么做呢?
2.除了应对校园欺凌,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4.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①敬畏和信仰法律。
②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③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知识小课堂
1.近年来,校园霸凌事件不断发生,个别未成年人依仗自己是“未成年人”的身份,总是想去试探法律的边缘。央媒发声: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从法律角度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随堂练习
A.主动学法、用法,自觉遵纪守法
B.遇他人被欺凌,立即上前制止、全力反击
C.严惩校园霸凌者,维护校园安定
D.坚持完善各项制度,减少校园霸凌
A
2.“10岁熊孩子割断工人安全绳”“深圳4个熊孩子刮花54辆车”“熊孩子向车内扔鞭炮,半小时烧毁一台车”……这些新闻读起来往往让人感慨,又让人无奈。这警示我们,作为未成年人应( )
随堂练习
①自觉遵守法律 ②养成守法习惯
③树立法治观念 ④制定完善法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3.某县人民法院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法官围绕电信网络诈骗及周边罪名的主要表现形式,引导未成年人认清电信网络诈骗的危害,识别以免费游戏装备、投票返现等用于网络诈骗的犯罪手段。开展该活动( )
随堂练习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法治意识
②能杜绝未成年人受到电信网络诈骗
③有利于明确未成年人所具有的权利
④能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防范意识和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随堂练习
(1)请从树立法治观念的角度,分析小宇的行为。
(2)结合材料,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避免类似小宇这种情况的发生。
4.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行业的兴起,不少青少年沉迷其中。13岁的初中生小宇,瞒着父母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在某直播平台上频繁给主播打赏,短短一个月就花光了5万元积蓄。小宇的父母发现后,要求直播平台退款,但遭到拒绝。平台方称,小宇的打赏行为是自愿的,且已完成交易,无法退款。小宇父母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
(1)小宇作为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认知和判断能力,却在直播平台上随意打赏,这反映出他法治观念淡薄。小宇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也没有考虑到自己的消费行为是否符合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出他没有养成对法律的敬畏之心,没有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2)树立法治观念要求我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敬畏和信仰法律,自觉自愿地遵守法律,把依法办事当成自己的生活习惯,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抵制网络直播等不良诱惑,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和金钱,不盲目跟风消费,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等。
课堂小结
-
树立法治观念
法治观念的含义
法律的权威
如何树立法治观念
法律的含义
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源自人民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社会规则和行为规范
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敬畏和信仰法律
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
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
尚德守法
尊崇法治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树立法治观念,学会依法办事
布置作业
"法律小知识"学习卡片
积极主动地学习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法治观念,主动学习至少1部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作一张学习卡片,内容包括:
这部法律的1-2条核心规定(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
学习后与同学们分享青少年遵守这部法律的重要性。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