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29张幻灯片)+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29张幻灯片)+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第六课 提升法治素养
第二单元 维护社会秩序
学会依法办事
道德与法治统编版八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在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不能忍气吞声,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学会依法办事。
思考:
结合视频内容,谈谈你的感受。
新知探究
1.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法律?它们涉及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分享你自觉守法的事例。
2.你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法律的?
3.你对生活中哪些现象比较困惑,行为是否违法的,应怎么解决?
要求:请同学们分组汇报课前调查结果,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活动一:依法办事我来调查
课前调查
为了进一步理解社会生活离不开法律、树立法治观念,以小组单位展开以下课前调查:
新知探究
(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第四十四条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我是上网查找到的这部法律,我有自觉守法,我每天认真听课,按时完成作业,遵守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还经常帮助同学。
新知探究
法律 涉及的问题 自觉守法的事例 途径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涉及家庭保护、学习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 听父母的话,文明上网 寻问父母
义务教育法 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义务等 努力学习、尊敬师长、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上网搜索
道路交通安全法 交通规则 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路灯行 图书馆查看
…… …… …… ……
(教师可进行投屏展示,同时利用平板及时评价)
新知探究
你对生活中哪些现象是否违法比较困惑,应怎么解决?
案例:
集体闯红灯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就可以闯红灯。
生活中这个现象我很疑惑,请大家帮忙解答
新知探究
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不能对法律选择性遵守。
观点一:闯红灯不对,但大家都在闯,我也跟着走。
观点三:车辆多的时候不能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可以闯。
观点二:只要没有人看到,没有人管,就可以闯红灯。
集体闯红灯
知识点1相交线
自觉守法。按照交通规则通行。
自觉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知识小课堂
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1)自觉守法
新知探究
案例1:嫌广场舞太吵, 72岁老人往楼下扔鹅卵石砸坏17辆车,犯高空抛物罪被判缓刑。据悉,72岁张爷爷被判高空抛物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法庭上,张爷爷表示没想到会触犯刑法,很是后悔,当场表示愿意认罪认罚。
活动二:依法办事我来探究
小组合作 案例探究(用平板拍照功能分享学生的答案)
案例2:某女子不满意婚纱照效果,沟通无果发朋友圈辱骂影楼,遭起诉其侵犯影楼名誉权。法院查明,被告王女士确实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不当言论。经调解,王女士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事件的严重性,表示愿意当庭书面道歉,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这两起案件有哪些共同点?这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结合所学内容分析我的困惑,并绘制解决路径图。
新知探究
启示:遇事找法,受到侵害时,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遇事找法
知识点1相交线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共同点:缺乏法治意识,都是违法行为,没有依法维护权利。
诉 讼
到人民法院起诉
找法律服务组织和机构
法律:民法典、刑法……
遇到法律问题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论法、论理
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中心等
新知探究
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
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纷争。
律师事务所可以回答法律问题,替我们处理法律事务。还可以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
公证处的公证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真实性和合法性。
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
遇事找法。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主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知识小课堂
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2)遇事找法
新知探究
活动三:法治精神我来践行
案例:
一天,张叔叔来小华家找小华的爸爸商议事情,张叔叔和小华爸爸都是室内装修工人。上半年,他们帮一户人家完成三居室的装修,装修前,合同上约定好的工钱是5万元。工程结束时,房主只付了3万元,现在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对方却各种推诿,就是不给尾款。张叔叔和小华的爸爸决定将房主捆起来,向他的家人索要欠款……
思考:(1)如果你是小华,请你用法律知识劝阻爸爸和张叔叔的错误想法。
(2)你觉得小华应该建议爸爸和张叔叔通过哪些途径讨要欠款?
新知探究
梳理一下案例中的关键点,并和同学交流 关键点 对事件的看法 解决办法
合同上约定好的工钱是5万元 有合同我们就受法律保护、有依据 可以依法维权
好几个月没给、对方推诿 看来通过协商解决不了 走法律途径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将房主绑起来索要欠款 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人身自由权 要学会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诉求
(教师可进行投屏展示,同时利用平板及时评价)
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让我们分析一下
新知探究
我可以这样劝阻他
1.将房主捆起来向其索要欠款属于违法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千万不能那么做;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
3.我们有白纸黑字的合同在手里,不要着急,想想怎么合理合法解决。
4.实在不行咱们就去人民法院起诉房东……
新知探究
到法律服务机构,通过合法途径讨要欠款。
可以建议爸爸和张叔叔通过这些途径讨要欠款
寻求法律救济,依法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
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新知探究
诉讼
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地位
分类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刑事诉讼是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
解决问题靠法。当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特别是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控告、检举,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知识小课堂
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3)解决问题靠法
新知探究
火眼金睛
请你来当小判官,判断下列行为是依法办事吗?
小明为报复同桌考试不给抄袭,偷偷将同桌的课本、文具扔进垃圾桶并恶意破坏。
某中学生小刚发现有人在网上传播诋毁国家的有害信息后,及时向学校和相关部门报告。
网购到假冒商品,消费者没有自认倒霉,而是向平台投诉,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维权。
10岁的小明每天早上骑共享单车去上学
小刚叔叔长期只给赡养费而不回家看看。
某青年觉得无聊,多次拨打110谎报警情。
新知探究
我学到了许多法律知识,感受到了法律的强大。
我以后要依法办事,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
我领悟到遇到问题不要害怕,要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
调查总结:结合学生们了解的法律情况及其经典案例分析,你有哪些收获?
新知探究
为了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忠实的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你打算如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呢?
在学习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遵守法律方面,我打算:
在依法维权方面,我打算:
课外多读关于法律的书籍,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不触犯法律。
当合法权益受侵犯时,告诉家长和老师,或通过法治方式来维权。
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守法学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知识小课堂
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4)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1.小林升入中学后,为方便上学,爸爸为他购买了一辆价值近千元的自行车。一天放学后,小林发现停放在学校大门外的自行车被盗。对此,你认为小林的正确做法是( )
随堂练习
A.自认倒霉,让父母再帮自己买一辆自行车
B.找学校理论,要求学校赔偿一辆新车
C.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寻求法律帮助
D.为挽回经济损失,偷偷骑走一辆价值相同的自行车
C
2.张某在商场里买到劣质商品,与商场协商未果后,张某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经消费者协会依法调解,张某获得了赔偿。这个事例告诉我们( )
随堂练习
①要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②遇到问题应该通过法治方式解决 
③我国法律规定了公民的义务 
④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3.默默是一名在校初中生,在父母协议离婚后由母亲抚养,父亲每月向他们支付生活费1000元。后来,父亲以收入低为由停止向他们支付生活费。为了让父亲继续向他们支付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默默可以直接采取的措施有是( )
随堂练习
①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②及时寻求法律救助
③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④向公证处寻求帮助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B
随堂练习
周末中学生小颖在小区里玩耍不小心把电话手表弄丢了。小区居民杜某发现时,表盘已经损坏,以为是被人丢弃的,就花费了200元把表盘修好并送给自己女儿使用。不久后,杜某在小区业主群内看到小颖妈妈发出的寻物启示,她主动联系到小颖妈妈,表示想把手表电话手表还给小颖,并索要200元修理费。结合材料。小颖在领取电话手表时,杜某家人临时要求追加适量的感谢费。小颖表示难以接受,在查阅了相关法律知识后,他们一起找到了居民调解委员会,经调解事情得到圆满解决,小颖对居委会和杜某表达了真诚感谢。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杜某的行为及要求的认识。
(2)小颖的做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答案】(1)①杜某主动表示想把电话手表还给小颖,说明杜某具有诚实守信的品质,做到了拾金不味;②杜某要求支付200元修理费是合理合法的要求,说明杜某具有较强的法治意识,能做到依法办事。
(2)①小颖做到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具有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②找居委会调解,说明小颖能以合法方式表达诉求。
课堂小结
学会依法办事的要求
学会依法办事
要求一:自觉守法(公民的基本义务)
要求二:遇事找法
要求三:解决问题靠法
要求四: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
经常想一想是否合法及有什么违法后果;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
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
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
法律救济;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
法律救济;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
布置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针对社会生活中不遵守社会规则、破坏秩序的行为开展调查活动,确定调查主题和调查方法,发现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调查表 调查主题
调查方法
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建议 实践活动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