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20 分。
1.中国科技:“神舟十九号”预计将在今年十月份发射,下列关于航空、航天研究中不属于化学范畴的是
( )
A. 太阳能板电池 B. 雷达对接技术 C. 新型火箭燃料 D. 航天服的材料
2.建设节约型社会人人有责。下列节约行为中合理的是( )
A. 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取用的试剂越少越好
B. 为节约用水,实验后的玻璃仪器可不用清洗
C. 为节约试剂,对实验中用剩的试剂放回原试剂瓶
D. 实验中未指明取用稀盐酸的量,取1~2
3.化学课上,同学们看见老师做了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到产生了大量气泡,于是就提出“铁
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就“铁片能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呢”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 实验 B. 提出问题 C. 观察 D. 得出结论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加热液体
C. 添加酒精 D. 量取液体体积
5.实验室新进一批95%的酒精。在存放处应张贴的标志是( )
A. B. C. D.
6.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第一次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60 ;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凹液面
最低处,读数为30 ,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 大于30 B. 小于30 C. 等于30 D. 无法判断
第 1 页,共 9 页
7.“天宫课堂”中的水球光学实验使用了“人造空气”,“人造空气”中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体积分
数分别为78%、21%和0.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该“人造空气”的成分与空气的成分完全相同
B. 将燃着的木条放入“人造空气”中,会立即熄灭
C. 若“人造空气”只含有氧气,则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D. 绿色植物在“人造空气”中能进行光合作用
8.拉瓦锡在探究空气的成分时,用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实验结束汞会被倒吸入曲颈甑中
B. 汞的用量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 实验用到了火炉,推测汞与氧气的反应需要加热
D. 反应结束后,需关闭火炉冷却至室温,才能测量容器中气体的减少量
9.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 蜡烛燃烧发出明亮的黄色火焰,并放出热量
C. 熄灭蜡烛后,有白雾从烛芯飘出
D. 蜡烛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其过程中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10.下列关于实验中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 )
A.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先挤捏胶帽赶出空气,后伸入液体中吸取
B.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在放试剂的部位加热
C. 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试剂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用手紧捂试管外壁,后将导管伸入水中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50 分。
11.下列仪器中,加热时必须垫上陶土网的是______
A.试管 .烧瓶 .量筒 .______
第 2 页,共 9 页
12.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了其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 。
A.金属铜用作导线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D. ______
13.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取用固体时没有说明具体用量,则应取1~2
B.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从试管口往下套
C.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若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减少固体
D.量取5.6 液体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液体实际体积______(填“>”或“<”)5.6
1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
A.清澈的海水 .冰水混合物 .洁净的空气 .______
15.请填写正确的方法或试剂以鉴别下列物质。
(1)铜片和银片:______;
(2)二氧化碳和氧气:______;
(3)铁片和铝片:______;
(4)白醋和白酒:______。
16.下列是小明同学在实验室里完成“硫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所做的笔记。
①硫磺是一种淡黄色固体;②把块状硫磺研碎;③硫磺可制药:④加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⑤说明硫磺有可燃性:其中:
(1)属于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______ 。(填序号,下同)。
(2)属于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______ 。
(3)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______ 。
(4)属于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______ 。
(5)属于描述用途的是 ______ 。
17.请将下列错误实验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A.腐蚀标签 .损坏容器 .危害人体 .引起失火 .污染试剂
(1)用完酒精灯,用嘴去吹灭。后果:______;(填字母,下同)
(2)试管竖立,直接将石块投入试管,后果:______;
(3)打开试剂瓶,瓶塞未倒放于桌面,后果:______;
第 3 页,共 9 页
(4)倾倒液体,标签没有朝向手心,后果:______;
(5)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管口对着人,后果:______。
18.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实验进行了如下深入探究,请跟随小组一起来完成吧。
(1)实验1,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最终会______。
(2)实验2,白瓷板上出现了黑色物质是因为______造成的。
(3)实验3,火柴梗的______(填“内”或“外”)侧先炭化。
(4)实验4,要想验证蜡烛燃烧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应选用一个装有______(填一种化学试剂)的烧
杯。
19.阅读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臭氧( 3)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味的气体。 3主要分布在距离地面
10~50 的大气层中。形成所谓的臭氧层。 3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吸收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的紫外
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
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
空气中的氧气( 2)在高压放电的条件下能转化为 3.研究人员分别在充满氧气、空气的反应器中,臭氧分析
仪监测紫外灯照射产生的臭氧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1),研究人员还通过实验研究了臭氧浓度与其杀菌
效果的关系(如图2)。
(1)写出臭氧的一条物理性质:______。
第 4 页,共 9 页
(2)为保护臭氧层,应采取的一条可行措施是______。
(3)由图1可知,紫外灯照射时间相同时,产生的臭氧量氧气要比空气______填(“多”或“少”)。
(4)由图2可知,臭氧浓度与杀菌效果的关系是______。
20.根据如图所示仪器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 :______; :______; :______。
(2)填写适当仪器的编号:
①加热试管里的试剂用______;
②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的仪器是______;
③取少量液体时,需用如图中的______。
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实验的成功和安全。
小明同学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 )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3)在用天平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发现托盘天平横梁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小明则应______。
A.将游码向左调节
B.将游码向右调节
C.增加适量氯化钠
D.减少适量氯化钠
(4)小明同学称量氯化钠时若采用图乙的方式,则他实际称得氯化钠的质量为______ 。
(5)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第 5 页,共 9 页
① 操作存在的错误是______。
②用 操作量取水的体积与实际相比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③ 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______。
④ 操作可能造成的后果是______。
2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重要作用。
(1)从分类角度: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从含量角度: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天和号”空间站进行“天宫课
堂”第一课。水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人造空气”中
氧气含量约为______。
A.0.03%
B.0.94%
C.21%
D.78%
(3)从环保角度: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下列物质中
______不属于大气污染物。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校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1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通过气体压力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
的情况,得图2所示数据。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 6 页,共 9 页
①写出红磷燃烧的现象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水能
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上述实验可证明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_____。(写一条)
1
②实验结束后,测定的氧气体积小于了 ,原因是______(写一条)。
5
③图2中, → 段中压强变大的原因______。
④甲组同学提出用木炭代替红磷是否可行?______,说明理由______。
⑤乙组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利用激光笔(如图所示),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______。
第 7 页,共 9 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烧杯
12. 氢气用作燃料
13. <
14. 氧气
15.观察颜色;
插入燃着的小木条(答案不唯一);
用磁铁吸引;
闻气味
16.① ⑤ ② ④ ③
17. ;




18.熄灭。
石蜡不完全燃烧。
外。
澄清石灰水
第 8 页,共 9 页
19.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气体,有鱼腥味等;
采取少用或不用“氟里昂”制冷剂等;
多;
在实验研究的臭氧浓度范围内,臭氧浓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
20.烧杯;漏斗;量筒;
; ; ;

12;
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偏小;试管破裂;腐蚀胶帽(或污染试剂)
21.混合物。


点燃
①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使集气瓶中压
强减小;难溶于水;②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未待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③红磷燃烧放热,
使得集气瓶中气体膨胀;④不可行;木炭燃烧产生气体,不能使密闭装置内的气压发生明显变化,使测量
结果不准确;⑤使结果更准确(或减少生成物逸散而污染空气)
第 9 页,共 9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