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24)三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提优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教科版三上科学期中提优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水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着,如雨、冰、( )、( )、( )等。水放入冰箱后,凝固成了冰沙,冰沙吃进嘴后,在嘴中迅速( ),又变回了水。
2.观察天气时,测量气温要用( );测量降水量要用( );测量的时间是( )小时;测量风向的工具叫( ),风向通常可以用( )个方向来描述。它的箭头指向东方,那么刮的是( )。上图是小春记录的2025年1月19日的天气,这一天的天气是( ),风力等级为( )。他还测量了当天9时的气温(如图),气温为( )。
3.天气预报通常会报出一天内的( )气温和( )气温。
4.夏季,小春吃雪糕时,把雪糕放在玻璃杯里,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出现了( ),这说明空气中有(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中 B.大气圈外 C.太空里
2.下列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3.小春同学放学回家发现家中晾晒的红领巾不见了,可能是被风吹走了。他查看了今天的天气预报(如图)后去寻找,最有可能找到红领巾的方位是(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4.小春用自制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在雨量器中测得雨水高度是18毫米,用量简测得雨水体积是75毫升。那么这天的降水量应记为( )。
A.18毫米 B.75毫升 C.75毫米
5.小春了解到校园气象站要安装百叶箱来放置气温计,下列关于百叶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百叶条倾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内仪器
B.箱体为白色——吸收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
C.距地面一定高度——减小地面对测温的直接影响
6.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 ),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
A.猜测与记录 B.想象与绘画 C.观察与记录
7.下面是某天甲、乙、丙三个城镇的天气记录表。其中,可能下雪的城镇是( )。
12月25日 城镇甲 城镇乙 城镇丙
气温、降水量 一3℃、10毫米 20℃、20毫米 -10℃、0毫米
A.甲 B.乙 C.丙
8.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
B.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不同地点进行观测
9.用透明保鲜膜密封玻璃杯的杯口,一段时间后,会看见保鲜膜在杯内的一侧出现( )。
A.灰尘 B.水蒸气 C.小水珠
10.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错误的是( )。
A. B. C.
11.要使方糖溶解得快,下列方法中最快的是( )。
A. B. C.
12.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挂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凝固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在“湿衣服→湿衣服结冰→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 )。
A.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
B.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
C.先由液态变成气态,再由气态变成液态
13.如右图所示是“水结冰”实验,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冰中加入盐是为了降低温度
B.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一直维持在0℃
C.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会低于结冰前水的高度
14.暑假,小春去青海旅游,他从茶卡盐湖(水中含盐量很高)里灌了一瓶湖水带回家。他想从水中提取盐,可以采用装置( )。
A. B. C.
15.有这样一句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
A.雪溶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空气的温度就会下降
B.雪熔化时会释放空气
C.雪熔化时会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
16.我们可以用( )来统计和描述降水量。
A.网状图 B.柱形图 C.气泡图
三、读图填空题(共22分)
1.请选择最适合下列实验任务的工具。(每空3分)
测量大气温度( ) 测量物体的质量( )
加热物体( ) 测量人体的温度( )
A.天平 B.体温计 C.酒精灯 D.气温计
2.温度计读数。(每空2分)
读数:( ) 读数:( )
3.将天气情况标注在括号内。(每空2分)
( ) ( ) ( )
四、实验探究题(填空题每空3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29分)
在科学课堂上,小春做过以下三个实验,请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水沸腾 实验二:水结冰 实验三:冰熔化
1.在“水沸腾”实验过程中,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
A.要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杯中的水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在“水沸腾”实验中,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 )(填“变鼓”或“变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变成了( ),体积( )(填“变大”或“变小”)。
3.在“水结冰”实验中,在试管外的碎冰里加食盐,主要是为了( )。
A.让冰咸一些 B.让碎冰更多 C.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4.通过观察实验二,小春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
A.5℃ B.0℃ C.-5℃
5.在“水结冰”和“冰熔化”实验中,都用到了橡皮筋,橡皮筋的作用是( )。
A.固定温度计 B.固定试管 C.标出水和冰原来的高度
6.我们观察到,实验三的冰全部熔化后,体积(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教科版三上科学期中提优测试卷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水在自然界中以多种形态存在着,如雨、冰、( 水蒸气 )、( 云 )、( 雾 )等。水放入冰箱后,凝固成了冰沙,冰沙吃进嘴后,在嘴中迅速( 融化 ),又变回了水。
2.观察天气时,测量气温要用( 气温计 );测量降水量要用( 雨量器 );测量的时间是( 24 )小时;测量风向的工具叫( 风向标 ),风向通常可以用( 8 )个方向来描述。它的箭头指向东方,那么刮的是( 东风 )。上图是小春记录的2025年1月19日的天气,这一天的天气是( 多云 ),风力等级为( 大风 )。他还测量了当天9时的气温(如图),气温为( 7℃ )。
3.天气预报通常会报出一天内的( 最高 )气温和( 最低 )气温。
4.夏季,小春吃雪糕时,把雪糕放在玻璃杯里,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出现了( 小水珠 ),这说明空气中有( 水蒸气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A )的自然现象。
A.大气圈中 B.大气圈外 C.太空里
2.下列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 B. C.
3.小春同学放学回家发现家中晾晒的红领巾不见了,可能是被风吹走了。他查看了今天的天气预报(如图)后去寻找,最有可能找到红领巾的方位是( A )。
A.西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4.小春用自制雨量器收集了一天的雨水,在雨量器中测得雨水高度是18毫米,用量简测得雨水体积是75毫升。那么这天的降水量应记为( A )。
A.18毫米 B.75毫升 C.75毫米
5.小春了解到校园气象站要安装百叶箱来放置气温计,下列关于百叶箱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百叶条倾斜——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内仪器
B.箱体为白色——吸收投射在百叶箱上的阳光
C.距地面一定高度——减小地面对测温的直接影响
6.竺可桢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学家、气象学家,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奠基人。他通过数十年如一日的( C ),总结了现代物候的特征。
A.猜测与记录 B.想象与绘画 C.观察与记录
7.下面是某天甲、乙、丙三个城镇的天气记录表。其中,可能下雪的城镇是( A )。
12月25日 城镇甲 城镇乙 城镇丙
气温、降水量 一3℃、10毫米 20℃、20毫米 -10℃、0毫米
A.甲 B.乙 C.丙
8.在观测记录一个月的天气活动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
A.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进行观测
B.遇到恶劣天气,应该停止观察记录
C.尽量在不同地点进行观测
9.用透明保鲜膜密封玻璃杯的杯口,一段时间后,会看见保鲜膜在杯内的一侧出现( C )。
A.灰尘 B.水蒸气 C.小水珠
10.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错误的是( C )。
A. B. C.
11.要使方糖溶解得快,下列方法中最快的是( C )。
A. B. C.
12.寒冷的冬天,刚洗过的衣服挂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凝固成冰。过一段时间,结冰的衣服会慢慢变干。在“湿衣服→湿衣服结冰→衣服变干”的过程中,水的形态变化是( B )。
A.先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
B.先由液态变成固态,再由固态变成气态
C.先由液态变成气态,再由气态变成液态
13.如右图所示是“水结冰”实验,关于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C )。
A.在冰中加入盐是为了降低温度
B.水结冰过程中,温度一直维持在0℃
C.水完全结冰后,冰柱的高度会低于结冰前水的高度
14.暑假,小春去青海旅游,他从茶卡盐湖(水中含盐量很高)里灌了一瓶湖水带回家。他想从水中提取盐,可以采用装置( C )。
A. B. C.
15.有这样一句谚语:“下雪不冷化雪冷。”其中包含的科学原理是( A )。
A.雪溶化时会吸收周围的热量,空气的温度就会下降
B.雪熔化时会释放空气
C.雪熔化时会放出热量,使气温升高
16.我们可以用( B )来统计和描述降水量。
A.网状图 B.柱形图 C.气泡图
三、读图填空题(共22分)
1.请选择最适合下列实验任务的工具。(每空3分)
测量大气温度( D ) 测量物体的质量( A )
加热物体( C ) 测量人体的温度( B )
A.天平 B.体温计 C.酒精灯 D.气温计
2.温度计读数。(每空2分)
读数:( -8℃ ) 读数:( -7℃ )
3.将天气情况标注在括号内。(每空2分)
( 阴 ) ( 多云 ) ( 晴 )
四、实验探究题(填空题每空3分,选择题每题4分,共29分)
在科学课堂上,小春做过以下三个实验,请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水沸腾 实验二:水结冰 实验三:冰熔化
1.在“水沸腾”实验过程中,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 )。
A.要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杯中的水
B.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C.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2.在“水沸腾”实验中,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上(塑料袋被挤压过);我们可以看到塑料袋( 变鼓 )(填“变鼓”或“变扁”),这是因为水沸腾后变成了( 水蒸气 ),体积( 变大 )(填“变大”或“变小”)。
3.在“水结冰”实验中,在试管外的碎冰里加食盐,主要是为了( C )。
A.让冰咸一些 B.让碎冰更多 C.让试管外的温度更低
4.通过观察实验二,小春发现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最接近于( B )。
A.5℃ B.0℃ C.-5℃
5.在“水结冰”和“冰熔化”实验中,都用到了橡皮筋,橡皮筋的作用是( C )。
A.固定温度计 B.固定试管 C.标出水和冰原来的高度
6.我们观察到,实验三的冰全部熔化后,体积( B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