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第1-4单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第1-4单元)(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
(1~4单元)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2025年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4月27日,神舟二十号、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移交了空间站的钥匙。5月22日,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以下过程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与飞船合体完成组装 B.引燃推进剂实现火箭发射
C.飞船入轨后展开太阳能帆板 D.导航系统引导飞船精准对接
2.化学与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硬水属于混合物,软水属于纯净物
B.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说明空气的质量越差
C.教室喷洒消毒液后,室内充满消毒液气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D.世界万物是由一百多种元素组成的,元素可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3.南淝河,古称施水,是长江流域巢湖的支流。为保护其生态环境,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A.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B.不随意丢弃生活垃圾
C.大量抽取地下水进行农业灌溉 D.倡导使用无磷洗衣粉
4.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和人身安全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量取液体 B.倾倒液体
C.塞紧橡皮塞 D.点燃酒精灯
5.“天为棋盘星作子,中国北斗耀太空”,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如图是铷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铷属于金属元素
B.铷原子核内有37个质子
C.铷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铷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6.甲醛(化学式为CH2O)是一种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是室内装饰材料释放的主要污染物之一,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1个氢分子、1个氧原子
B.甲醛分子是由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甲醛由碳、氢和氧三个元素组成
D.每个甲醛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7.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C.氧气和液氧都有助燃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球内气体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8.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放出热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四氧化三铁
D.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模型正确的是
A.空气成分模型 B.物质分类关系模型
C.原子结构模型 D.反应类型关系模型
A.A B.B C.C D.D
10.证据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推理中不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则单质中一定只含一种元素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
C.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D.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1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验证二氧化锰加快H2O2分解氧气速率 B.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木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A.A B.B C.C D.D
12.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水的电解 B.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固体
C.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A.A B.B C.C D.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AI了解到富氧空气(氧气含量>21%)在工业、环保、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欲自制富氧空气并探究其性质。
项目一:收集一定氧气含量的富氧空气
(1)该小组同学欲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收集到氧气含量为80%的富氧空气。在体积为250mL的集气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盖好玻璃片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通入氧气至水全部排出,则装入水的体积为 mL。
项目二:探究富氧空气的性质
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2)实验中,观察到少许黑烟,可能的原因是 。
(3)图2中实验数据图像如图3所示,200s后,氧气浓度突然上升,可能进行的操作是 ,结合所学知识推测,A点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
(4)关于图2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开始采集数据时,装置内是纯净物 B.蜡烛熄灭是主要是因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C.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 D.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蜡烛燃烧的产物
14.(6分)某学习小组开展“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的实践活动,作品如图1。
任务一:学习实验室制备氧气
(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A装置制备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使用C装置制取气体优点是 。
任务二:设计并制作家用便携式简易供氧器(如图1中D装置)
(2)过滤器中的水除了有过滤杂质、提纯氧气的作用外,还可以起到的作用是 (任写一点即可)。
(3)图2是利用传感器采集密闭反应器中分别用5%过氧化氢溶液和过碳酸钠固体两种制氧剂在相同条件下产生氧气后气压随时间变化数据绘制的图像。结合图像及药品状态分析,家用供氧器选择过碳酸钠作制氧剂而不选择5%过氧化氢溶液的理由是 。
15.(6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验证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是用注射器分别吸取相等体积的水和空气,用手指堵住末端,并按压注射器活塞,发现容易被压缩的是注射器 (填字母),原因是 ,物质压缩前后分子数目 (填“改变”或“不变”)。
(2)小明同学在进行实验一时,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他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如图实验三所示的改进,请你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①从胶头滴管中挤入浓氨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该现象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②装置右端气球的作用是 ;
③通过课堂学习小明了解到分子性质会受温度的影响,因此他可采用 的方法在较短的时间内观察到实验现象。
16.(6+3分)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即反应快慢)的因素,化学学习小组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20mL 氧气所需的时间。
A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各取10mL10%过氧化氢溶液于注射器(此时注射器中无气体),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红砖粉末、氧化铜(CuO)各0.5g,分别注入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图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试剂 二氧化锰 红砖粉末 氧化铜
时间/s 10 60 20
(1)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锰、氧化铜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红砖粉末无催化作用。某同学对该结论提出质疑,认为需要再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才能证明红砖粉末有没有催化作用,其操作为 。
B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甲同学: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
乙同学:取10mL2.5%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
(2)①实验结果t1 t2(填“>”、“=”或“<”)。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结论: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②丙同学:对实验设计提出疑问,其原因是: ;
C组: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10mL5%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和热水中,记录时间t4、t5且 t4t5
(3)结论: 。
反思
(4)小聪同学认为,在上面的实验中还不能说明二氧化锰、氧化铜和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应补充实验证明这些物质在反应前后的 和 保持不变才能证明是催化剂。
(5) 实验中使用注射器时,应_____(填“快速”或“缓慢”)推动注射器活塞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原因是______。
17.(5分)如图是加碘盐与未加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信息。加碘盐中氯化钠(NaCl)是主要成分,加入碘酸钾(KIO3)可以使食盐中含有一定量的碘元素。请根据标签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均写出解题过程)
精制碘盐配料:NaCl、KIO3含碘量:20mg/kg重量:500g食用方法:勿长时间炖炒保存:防潮 【产品名称】桔子树海盐雪花盐【类型】未加碘【产品标准】Q/DXY0003S【原产地】大连【净含量】200g【保质期】详情见包装【储存方法】密封、常温储存
(1)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
(2)求出碘酸钾中K、I、O元素质量比。
(3)一袋精制碘盐中含有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4)计算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5)107g碘酸钾中所含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C B C D C B D C
题号 11 12
答案 C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1)187.5;(2)蜡烛没有充分燃烧生成的碳;(3)打开瓶塞;21;(4)C。
14.(6分)(1)锥形瓶;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控制反应速率;
(2)观察氧气产生速率(合理即可);
(3)过碳酸钠是固体,方便携带,且相同条件下过碳酸钠产生的氧气更多。
15.(6分)(1) B;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于液体;不变;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收集剩余的氨气,防止污染空气;给装置加热(或将装置放入热水中)。
16.(6+3分)(1)在试管中仅加入10mL10%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氧气所需的时间;
(2)<;过氧化氢水+氧气;该实验中,催化剂的种类不同,变量不唯一,无法探究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相同条件下,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4)质量;化学性质;
(5) 实验中使用注射器时,应快速推动注射器活塞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原因是防止产生的氧气阻碍活塞推入。
17.(5分)解:(1)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碘酸钾中K、I、O元素的质量比为:
(3)一袋精制碘盐的质量为500g=0.5kg,则一袋精制碘盐中含有碘元素的质量是:
(4)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5)107g碘酸钾中所含碘元素的质量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