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南昌市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卷(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江西师大附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9月份)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28分)
1.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软件的一张截图,表示了某次导航的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0分钟,5.4公里,下列说法正确例是(  )
A.5.4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
B.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
C.10分钟表示的是时间间隔
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一位坐在火车A内的乘客观察窗外,发现临窗另一列火车B正向西移动,又看到另一侧窗外的树木也向西移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火车A”和“火车B”的运动情况不可能的是(  )
A.火车A向东,火车B静止
B.火车A向东,火车B向西
C.火车A向西,火车B向西
D.火车A向东,火车B向东
3.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的速度从距地面2m处的A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向上反弹,经过距地面1.5m高的B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从A到B过程,小球共用时0.3s,则此过程中(  )
A.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方向竖直向上
B.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方向竖直向下
C.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为8.5m/s,方向竖直向下
D.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56.7m/s2,方向竖直向上
4.物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研究问题的思想方法。例比值定义法、极限思想、等效替代法、类比法、微元法等。这些思想方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拓展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如图中的曲线是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若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从B点运动到A点,当B点越来越靠近A点时,质点的平均速度方向将越来越接近A点的切线方向。当B点与A点的距离接近0时,质点在A点的速度方向沿过A点的切线方向。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B.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总是一致的
C.当Δt→0时,平均速度趋于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的定义用到极限的思想方法
5.某高速公路自动测速装置如图甲所示,雷达向汽车驶来的方向发射脉冲电磁波,相邻两次发射时间间隔为t。当雷达向汽车发射电磁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在接收到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时,在显示屏上呈现出第二个尖形波。根据两个波在显示屏上的距离,可以计算出汽车至雷达的距离。显示屏如图乙所示,根据图中t1、t、t2的意义,结合光速c,则汽车车速为(  )
A.v= B.v= C.v= D.v=
6.一只昆虫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对昆虫在0~5s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昆虫的位移为5m
B.昆虫的平均速率为1.4m/s
C.昆虫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
D.昆虫离出发点的最远距离为2m
7.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历史上有些科学家曾把相等位移内速度变化相等的单向直线运动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现称“另类匀变速直线运动”),“另类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其中v0和vt分别表示某段位移x内的初速度和末速度。A>0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A<0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A<0且保持不变,则a逐渐减小
B.若a不变,则物体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
C.若A不变,则物体在位移中点处的速度比小
D.若a不变,则A也一定不变
二、多选题(每题6分,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共18分)
(多选)8.小球从空中某处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处,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
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相同
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1.25m
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m
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m/s
(多选)9.如图所示,短跑运动员在A点冲刺。为了计算冲刺速度,沿着运动方向依次取点A1、A2……An,测得A1A=Δx1,A2A=Δx2……AnA=Δxn,运动员从A1点到A点所用时间为Δt1,从A2点到A点所用时间为Δt2……,从An点到A点所用时间为Δt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相比,更接近A点的冲刺速度
B.与相比,更接近A点的冲刺速度
C.Δxn趋近于0,则运动员在Δtn内的平均速度就等于冲刺速度
D.这种测量冲刺速度的方法叫做归纳法
(多选)10.有a、b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物体出发时,a物体在其前方2m处
B.在相遇之前,ab两物体之间最远距离为1.5m
C.t=5s时,b物体恰追上a物体
D.t=2s至t=4s的时间内,a物体平均速度大于b物体的平均速度
三、实验题(14分)
11.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中重要的实验仪器,如图中的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是高中物理实验中常用的,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是    (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    (填“交流8V”、“交流220V”、四节干电池)。
(2)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丙所示,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①小车向    运动(相对图中方位填“左”或“右”)。
②试根据纸带上合适的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B点的瞬时速度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以打下A点的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B点的瞬时速度,并在图丁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④如果当时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60Hz,而计算时仍按f=50Hz,那么速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相等)
12.(1)为了测定气垫导轨上滑块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1cm的挡光条,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计时器记录了挡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时间为t1=0.010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2=0.005s,挡光条从第一个光电门到第二个光电门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0.5s。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时的速度为    m/s,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    m/s。滑块的加速度为    m/s2。(本题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为使速度的测量值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
A.换用宽度更宽的遮光条
B.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使滑块的释放点更远离光电门
四、解答题(40分)
13.纯电动汽车,它是完全由可充电电池提供动力的汽车,已有200年左右的悠久历史,由于电池价格高、寿命短、充电时间长等原因,一直没有进入真正的民用领域。近年来由于新材料新技术的发明改进,使得这种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如图所示是一辆电动汽车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连续经过的三点A、B、C。已知AB=2BC,AB段平均速度是6m/s,BC段平均速度是3m/s,求电动汽车在A点的瞬时速率。
14.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点后进入粗糙的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在C点,每隔0.2s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速度,如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
t(s) 0 0.2 0.4 1.2 1.4
v(m/s) 0 1.0 2.0 1.1 0.7
求:
(1)在水平面上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
(2)从开始运动到停止所用的总时间t。
15.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t=0.9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v0=340m/s。
(1)图(b)中每小格表示的时间Δt是多少时间;
(2)在图(b)中用竖线标出测速仪第一次和第二次发出的信号遇到被测汽车的时刻t1和t2;
(3)汽车的速度v车;
(4)某同学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认为这种方法测量的汽车速度是两个时刻之间的平均速度,若减少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更精确反应汽车运动的快慢,你是否同意该说法,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