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泉港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物理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C D A D AC BC BD BC1.C【详解】AC.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表示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的平均速率小于350千米小时,A错误,C正确;B.报道中的“4时28分”表示的是时间间隔,B错误;D.研究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运行时间时,列车的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能将列车视作质点,D错误。故选C。2.B【详解】A.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时,斜率由正变负,即无人机在时开始返回,故A错误;B.在0~8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故B正确;C.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可知,时斜率为零,即时速度为零,故C错误;D.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时的斜率由题中数据无法计算,故D错误。故选B。3.C【详解】AB.v-t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所以0.1s时机器人的加速度大小为0.5s时机器人的加速度大小为,故AB错误;C.0~0.2s内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故C正确;D.0.1s时和0.5s时机器人的速度均为正值,即运动方向相同,故D错误。故选C。4.D【详解】由位移公式对比题中得初速度,加速度满足解得A.根据逆向思维可知,刹车过程中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是m,故A错误;B.刹车过程中在相邻1s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为5m,故B错误;C.刹车停止时间总位移则从刹车开始计时,8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90m,故C错误;D.将1s和2s代入题中表达式可知,前1s内和前2s内的位移大小分别为27.5m,50m,位移大小之比为11:20,故D正确;故选D。5.A【详解】整个过程分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个阶段:匀加速阶段初速度为0,位移为x,加速度为a,由公式得时间末速度匀速阶段速度保持,持续时间为t,位移为匀减速阶段初速度为v1,加速度为-2a,末速度为0,由公式得位移总位移关系即化简得两边平方后整理得故选A。6.D【详解】A.根据可得结合图像可得解得由相似三角形可知,图线B与纵轴的交点坐标为4m/s,即初速度。故A错误;B.对比A物体的图线可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在t = 10 s时时A、B的位移分别为,此时到达同一位置,故在0时刻,即A在B前40m处。故B错误;C.t = 2s时,有,可得即A、B不在同一位置。故C错误;D.当A、B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解得可得故D正确。故选D。7.AC【详解】A.只要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则加速度方向必与速度方向相同,若方向相反,则速度会减小,故A正确;B.减速仅说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速度的正负由所选正方向决定,比如初速度为正,而加速度为负,则速度减小,在速度未减到零之前,速度方向仍为正方向,故B错误;C.若速度和加速度都为负值时,说明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则速度大小变大,故C正确;D.由题分析,可知A 的加速度与B 的加速度的方向相反,但两者速度方向无法判断,故D错误。故选AC。8.BC【详解】A.苹果在下落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加速度为g,则有,,若x1∶x2∶x3=1∶3∶5,即对比上面三个式子可知即苹果由A位置静止释放,故A错误;B.已知频闪相机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故B位置是A、C的中间时刻,则苹果在B位置时的速度等于A、C间的平均速度,即,故B正确;C.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是定值,即满足Δx=aT2,所以相邻两次闪光时间内,位移的增量为定值,故C正确;D.由加速度的定义式有可知,在第3次闪光到第4次闪光和第1次闪光到第2次闪光用时均为T,则速度的增量均为定值,即满足Δv=gT,故D错误。故选BC。9.BD【详解】AB.由图可知,P物体在0~1s内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1~2s内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2~3s内,加速度反向,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3~4s内,物体仍沿正方向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4s时速度减小到零,由此可知,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不是往返运动,2s时物体开始做减速运动,所以2s末速度最大,故A错误,B正确;C.Q物体在1~2s内和2~3s内,图线的斜率不变,即加速度相同,故C错误;D.图线与坐标轴所围区域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图可知,Q物体在0~6s的时间内,位移为2m,平均速度为,故D正确。故选BD。10.BC【详解】AB.题意知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成反比,即有故A错误,B正确;C.题意知速度与成反比,则与成正比,作出该图如下 可知该图面积表示时间,则联立解得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 BC。11. 9 5【详解】[1]设每节车厢长度为s,火车共有n节车厢.则有s=at2,ns=a解得n==9(节)[2]设最后2s内通过它的车厢有m节,则对于第一节车厢有s=a t2对于全部车厢有(n-m)s=a解得m=5(节)12. 20 5【详解】[1]小球从静止开始释放到入水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可得小球从入水到减速为0所用的时间为,根据可得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减速阶段运动的位移大小为所以平均速度大小为13.(1)AD(2) 0.21(3)偏小【详解】(1)A.为了充分利用纸带,组装实验器材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尽可能靠近些,故A正确;B.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实验操作时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B错误;C.因用公式计算加速度,因此在纸带上选取第一个计数点时,不必要用打出的第一个点,故C错误;D.实验需要测量纸带上各点间的距离,所以此实验还需要使用刻度尺,故D正确。故选AD。(2)[1]纸带上打出C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2]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3)当使用的电源频率高于50Hz时,则实际打点周期小于0.02s,根据可知实际的加速度大,则测得的加速度将比真实值偏小。14.(2)(3)360m,24m/s【详解】(1)飞机着陆后的前内位移为,则根据 2分解得 1分(2)则飞机停下来的时间 1分着陆后飞机已经停止运动,则内的位移大小等于内的位移,则 2分平均速度的大小 2分15.(1);(2);(3)【详解】(1)从跳伞到运动员打开降落,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2分解得从跳伞到运动员打开降落伞经历的时间1分(2)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2分(3)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运动2分解得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1分16.(1)1.25m/s,1m/s(2)(3)最远能经过4号锥筒【详解】(1)根据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可知,t1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t2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分(2)根据匀变速运动规律某段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在1、2间中间时刻的速度为1.25m/s,1m/s根据加速度定义式加速度大小为 3分(3)设到达1号锥筒时的速度为,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得 2分代入数值解得 1分从1号开始到停止时通过的位移大小为 2分故可知最远能经过4号锥筒。17.(1);(2);(3)三辆【详解】(1)设第一辆汽车通过停止线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用时为,通过停止线时速度大小为,有1分解得1分则1分故第一辆汽车通过停止线的时间为。(2)由于前车运动后,后一辆车才开始运动,设相邻两辆车开始运动的时间间隔为,有1分设绿灯亮起末第一辆车运动位移为,第二辆车运动位移为1分此时第一辆车恰好达到最大速度1分则1分设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之间距离为1分解得1分(3)设第三辆车从开始运动到完全通过停止线所需时间为,有1分设从绿灯亮起到第三辆完全通过停止线所需总时间为,有1分第三辆车能完全通过停止线,设第四辆车从开始运动到完全通过停止线所需时间为,有1分设从绿灯亮起到第四辆完全通过停止线所需总时间为,有1分第四辆不能完全通过停止线,绿灯亮起后有三辆车完全通过停止线。 1分答案第1页,共2页泉港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高一物理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面的文字来自一篇报道:“G1次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驶出北京南站,瞬间提速。15分钟后,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在屏幕上:350千米/小时!历经4小时28分钟的飞驰,抵达上海虹桥站。350公里时速的正式运营、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根据报道可知( )A.该列车在前15分钟内的平均速率是350千米小时B.报道中的“4时28分”表示的是到达虹桥站的时刻C.屏幕上的数字“350千米小时”表示列车当时的瞬时速率D.研究列车从北京南站到上海虹桥站的运行时间时不能将列车视作质点2.2025年7月在法国巴黎,中国无人机编队用2000架无人机践行“用艺术连接世界”的使命,点亮世界光影之夜。某次测试中,无人机从静止开始由起飞点沿直线飞出80m时切断遥控器信号,经过一段时间后沿原路径回到起飞点。该过程无人机运动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则无人机( )A.在t=8s时开始返回B.在0~8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10m/sC.在t=12s时速度最大D.在t=16s时速度大小为5m/s3.图甲为某智能扫地机器人,图乙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做直线运动的v-t图像,则( )A.0.5s时机器人的加速度大小为4.0m/s2B.0.1s时机器人的加速度比0.5s时的小C.0~0.2s内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0.28mD.0.1s时和0.5s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相反4.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遇到紧急情况,突然刹车,从开始刹车起运动过程中的位移(单位:m)与时间(单位:s)的关系式为(m),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刹车过程中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是5mB.刹车过程中在相邻1s内的位移差的绝对值为2.5mC.从刹车开始计时,8s内通过的位移大小为80mD.从刹车开始计时,前1s内和前2s内的位移大小之比为11:205.一电动自行车由静止开始沿直线从M点行驶到N点,先以加速度大小a做匀加速运动,位移大小为x;接着做匀速运动,持续时间为t;最后以加速度大小为2a做匀减速运动,到达N点时速度恰好减为0。已知M、N两点间的总距离为,则x与a、t的关系为( )A. B. C. D.6.A、B两物体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0时刻开始计时,A、B两物体的 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在t = 10 s时A、B在同一位置,根据图像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 m/s2B.A、B在0时刻相距10 mC.t = 2s时,A、B在同一位置D.在0~10 s内A、B之间的最大距离为49 m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下列有关物体加速度、速度的方向及它们的正、负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加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必定相同B.在减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必定为负值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变大时,其加速度也可能为负值D.若A物体加速度a1=3m/s2,B物体加速度a2=-4m/s2,则A与B运动方向相反8.某同学用频闪相机在家拍出的苹果自由下落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频闪相机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每次闪光的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苹果在相邻两位置间的距离在图中已经标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1∶x2∶x3=1∶4∶9,则苹果由A位置静止释放B.苹果在B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C.相邻两次闪光时间内,位移的增量不变D.第3次闪光到第4次闪光苹果速度的增量大于第1次闪光到第2次闪光苹果速度的增量9.t=0时刻,P、Q两物体均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其中P物体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Q物体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P物体做往返运动B.P物体在0~4s的时间内,第2s末的速度最大C.Q物体在1~2s内和2~3s内,加速度方向相反D.Q物体在0~6s的时间内,平均速度为 m/s10.老鼠离开洞穴沿直线前进,它的速度与到洞穴的距离r成反比,设它从运动到的时间为,位置老鼠的速度大小为; 从运动到的时间为,位置老鼠的速度大小为,则有( )A. B. C. D.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4分。)11.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位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 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则这列火车共有 节车厢;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 节。12.零时刻某同学将小球从距离水面一定的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球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入水到减速为0的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平均速度大小为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8分。)13.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已知电火花计时器连接的是频率为的交变电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组装实验器材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尽可能近一些B.先释放小车,小车开始运动后接通电源,进行打点C.在纸带上选取第一个计数点时,必须要用打出的第一个点D.此实验还需要使用刻度尺(2)某次实验时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的纸带及测量数据如图乙所示,A、为相邻的六个计数点,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未画出,结合图乙中的测量数据,纸带上打出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当使用的交变电源频率高于时,如果仍按来计算,则测得的加速度将比真实值 (填“偏大”或“偏小”)。五、解答题(4小题,共40分。解答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解答过程中需要用到,但题目中没有给出的物理量,要在解题时做必要的说明。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14.(8分)国产C919飞机在某次飞行结束后着陆,着陆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飞机着陆后的前内位移为(飞机一直在运动)。求:(1)飞机着陆过程中的初速度;(2)着陆后内的位移大小和平均速度的大小。15.(8分)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从距离地面高处的飞机上开始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自由下落时打开降落伞,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跳伞运动员到达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求:(1)从跳伞到运动员打开降落伞经历了多长时间?(2)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是多少?(3)降落伞打开后,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16.(10分)如图所示,轮滑训练场沿直线等间距地摆放着若干个定位锥筒,锥筒间距d=0.5m,某同学穿着轮滑鞋向右匀减速滑行。现测出他从1号锥筒运动到2号锥筒用时t =0.4s,从2号锥筒运动到3号锥筒用时t2=0.5s,问:(1)t 、t 这两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多大?(2)该同学滑行的加速度大小?(3)最远能经过几号锥筒?17.(14分)图甲为某平直十字路口等红灯的车队。假设某一列车队的第一辆车的前端刚好与停止线平齐,车长均为,后车的前端与前车的尾部距离均为,如图乙所示。绿灯亮起的瞬间,第一辆汽车立即开动,当后车的前端与前车的尾部距离为时,后车才开始运动。汽车开动后均以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后再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人的反应时间。求:(1)第一辆汽车通过停止线的时间;(2)绿灯亮起后时第一辆车与第二辆车的距离d;(3)绿灯亮起后时该列车队有几辆车完全通过停止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泉港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高一物理 答案.docx 泉港一中2025-2026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考试试卷高一物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