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核心知识清单(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 力与空间探索 核心知识清单(含答案)

资源简介

核心知识清单
第1节 力
1.力及其作用效果
(1)力是 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时,也同样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力的作用)。
(2)力的作用效果: 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 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物体 速度大小 的改变和 运动方向 的改变统称为运动状态的改变)。
2.力的图示
(1)通常把力的 大小 、 方向 、 作用点 叫作 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三要素有关。
(2) 力的图示 :确定 受力物体 ,画出 作用点 ;选定 标度 (用某一长度表示多少牛的力),从作用点开始沿力的方向画一条 线段 ,根据选定的标度和力的大小 按比例 确定线段长度;在线段的末端标出 箭头 ,表示方向,并 标出 力的大小。
3.力的测量
(1)力的单位是 牛顿 ,简称牛,符号为 N 。
(2)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 测力计 。 弹簧测力计 是一种常用的测力计。
(3)弹簧受到拉力会发生形变,不受拉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弹簧的这种性质叫作 弹性 。手拉弹簧时也会感受到弹簧反抗拉伸的作用,这种力叫作 弹力 。通常所说的 支持力 也是弹力。
(4)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的长度也越大 (即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观察 量程 和 分度值 ,进行 调零 ,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 一致 。
4.重力
(1)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作 重力 。
(2)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 重心 。
(3)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 正比 。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 9.8牛/千克 。
(4)重力的计算: G表示物体的重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g=9.8牛/千克(表示 质量为 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
第2节 运动与相互作用
1.牛顿第一定律
(1) 一切 物体在 没有受到力 的作用时, 总 保持 静止状态 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就是 牛顿第一定律 。
(2)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 原来静止 的物体将 一直保持 其 静止 状态, 原来运动 的物体将 保持 其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3)从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要 改变 物体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必须对物体 施加力 的作用。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力是 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而 不是维持运动 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 实验事实 的基础上,通过 归纳和推理 概括出来的。
2.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 保持 原有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不变的 性质 ,这种性质叫作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作 惯性定律 。
(2)惯性是 一切物体 具有的 属性 。无论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都具有 惯性。
(3)紧固锤头的解释:人们在凳面上撞击锤柄下端时, 锤柄 遇到坚硬的凳面而 突然停止 , 锤头具有惯性 会继续向下运动,锤头就牢牢地套在锤柄上。(注意:惯性不是力,不能将惯性说成“惯性力”或“受惯性作用”)
3.二力平衡
(1) 一个物体 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 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这两个力是 平衡 的。
(2)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 , 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力的作用线在 同一条直线上 。
(3)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 静止 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我们也说这几个力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力与运动的关系
(5)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两者的相似点是“力的大小 相等 ,方向 相反 ,力的作用线在 同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是“平衡力作用在 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力作用在 两个物体间 。”如图,静止放在桌面上的物体,物体受到的重力G与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 是一对 平衡力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 与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 是一对 相互作用力 。
4.摩擦力
(1)两个相互 接触 的物体,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 滑动 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 的力,这种力叫作 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相反 。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 粗糙程度 和作用在接触面上的 压力大小 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时,如果具有 相对运动的趋势 ,也会产生摩擦力,这种摩擦称为 静摩擦 。如筷子提米实验中,筷子与米之间存在摩擦力。
(4)在生活应用中,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或 增大接触面间的压力 可以增大有利摩擦。 减小 接触面粗糙程度,将滑动变为 滚动 ,利用 气垫 等可以减小有害摩擦。
第3节 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
(1)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压力大小 和 受力面积 。
(2)科学上把物体所受的 压力的大小 与 受力面积 之比叫作 压强 。其定义式可表示为 用p表示压强,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压强的单位为 帕斯卡 ,简称帕,符号为 Pa 。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对折的报纸平铺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1Pa;一粒西瓜籽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约为20Pa。
2.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1)增大压力 或 减小受力面积 ,可以 增大 压强。
(2) 减小压力 或 增大受力面积 ,可以 减小 压强。
3.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计的工作原理:当压强计 金属盒 上蒙的 橡皮膜 受压时, U形玻璃管 左、右两管内的 液面 就会出现 高度差 ,橡皮膜承受的 压强 越大,两管内液面的 高度差 越大。
(2)液体对容器 底部 和 侧壁 ,以及液体 内部 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 深度 及液体的 密度 有关。同种液体,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深度 越深 ,压强就 越大 ;在 深度 相同时,液体的 密度 越大, 压强 越大。这个特点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 。
第4节 空间探索
1.火箭
(1)飞驰的气球实验解释: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 气球 给其内部的 气体 施加一个 作用力 使之向后喷出的同时,喷出的 气体 也给 气球 施加一个 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推动气球前进。
(2)火箭的工作原理:由于火箭燃料仓中的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些 热气体 从火箭底部的开口处向后喷出时,就会产生一个 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向前运动。
2.中国太空探索
(1)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2)1992年9 月 21日,我国政府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22年全面建成 中国空间站 (又称“天宫空间站”)。
(3)2004年,我国开启月球探测工程————“ 嫦娥工程 ”。“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
(4)2020年7月 23日,首次火星探测 天问一号 探测器发射升空,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大目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