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海安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海安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3
4
6
D
10
11
12
13
A
D
A
B
A
C
B
非选择题部分:包括4大题,共61分。
14
(1)[Ar]3d104s24p3
(2分)
(2)PbC2、Ag(写对一个得1分,看对的即可)
(2分)
(3)0.5~1h间盐酸浓度大,反应速率快于后期。(浓度大得1分,速率快得1分,其他答案视
而不见)
(2分)
(4)3H2P02+4As3·+6H20=3H3P0,+4As↓+9H'或
3H3P02+4As3·+6H20=3H3P04+4As↓+12H
(3分)
(5)
(2分)
(6)3:1
(2分)
【共13分】
15
(1)7mol
(2分)
取代
(1分)
(2)酰胺基,醚键(答对1个得1分,看对的即可)
(2分)
(3)
(2分)】
(4)
c-o
(3分)
(5)
o人人8人
Mg.I:T HF
浓人°
(缺加热条件扣1分)
(5分)
【共15分】
16.(1)①将分液漏斗中剩余的水层溶液从上口倒出
(2分)
扫描全能王创建
②2H'+5S0}+2103=I2+5S02+H20
(2分)
③2、厂、13(答对2个得1分,3个得2分,有错得0分)
(2分)
(2)①将2转化为5(1分),使碘元素充分转移至水层中(1分)
(2分)
②n(Na2S203)=0.004000molL×15.00mL×103LmL-1=6.000×105mol(1分)】
nl2)=3.000×105mol
2)=3.000×105mol×254gmo1=0.00762g
碘元素的含量=
0.00762g×10
=7.62g/L(2分)
0.01L
(3分)
(3)①K=2.45×102
(2分)
②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1分,没有加蒸馏水熔断得0分),将蒸馏烧
瓶置于70℃的水浴加热(1分,没有加热或没有具体温度,该步不得分),搅拌,充分反
应一段时间后,过滤(1分,这步不过滤,该步不得分),向滤液中边搅拌边加入KCO
粉末(1分).至用pH计测量溶液pH约为7(1分)
(4分)
【共17分】
17,(1)过量的SO2将亚硫酸钠转化为亚硫酸氢钠。(达到转化为亚硫酸氢钠即可得分)
(2分)
向溶液中滴加NaOH(1分)至溶液的pH约为9.5(1分)。
(2分)
(2)①硫酸铜、氯化钠、亚硫酸钠反应产物中有硫酸生成(答到有酸生成、有氢离子生成都可
得分,答成有其他酸生成得0分,写出正确的方程式也得分)
(2分)】
4CuCl+02+2H20+20H 2Cuz(OH)3CI 2Cl
(2分
(3)①CuC1中的Cu'有空轨道、CO有孤电子对,两者之间能形成配位键(答到能形成配位键即
可得分)(2分)
(均滩法后原子个数为2个即可)】
(2分)
③CuC吸附CO的产物在低温条件下性质稳定(配位键牢固),难释放CO(低温、稳定两点
均需答到,缺一不可);(2分)
高温条件下C0被CeO,催化氧化为CO2。
(2分)
【共16分】
说明:其他合理答案参考给分!
扫描全能王创建202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化 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纸姓名栏内写上自己的姓名、考试科目、准考证号等,并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答题纸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Sb 122 I 127
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嫦娥石”,其成分为(Ca8Y)Fe(PO4)7,其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Ca B.Fe C.P D.O
2.AlCl3是一种常见催化剂,可用AlCl3·6H2O+6SOCl2AlCl3+6SO2↑+12HCl↑制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的结构示意图为 B.SOCl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C.HCl的电子式为 D.H2O是一种非极性分子
3.硝酸乙基铵[(C2H5NH3)NO3]是一种“离子液体”,常温下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N)>r(C) B.电负性:χ(N)>χ(O)
C 82426:uId:82426 .该物质中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D.该物质中N原子的杂化方式相同
4.配制450mL 0.1 mol·L-1 NaOH溶液,下列实验装置或原理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称量1.8g的NaOH固体 B.用装置乙溶解NaOH固体
C.用装置丙进行定容 D.用装置丁摇匀配制好的溶液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5~7题:
硫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硫单质有S2、S4、S8等多种分子形态;硫的氢化物有硫化氢、二硫化氢(H2S2)。人体自产的少量硫化氢对人体免疫细胞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含硫矿物黄铁矿(FeS2)遇盐酸会生成硫化氢气体;黄铁矿与空气在高温下反应得到SO2,SO2能使溴水、品红等有色溶液褪色,SO2与O2在400~500℃、V2O5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SO3,每生成1molSO3(g)释放出98.3kJ的热量。在400℃、催化剂条件下甲烷可将SO3还原为硫单质。含硫有机物巯基乙酸(HSCH2COOH)比碳酸的酸性强。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2、S4互为同位素
B.SO2转化为SO3过程中,键角变大
C.SO与SO3分子空间构型均为平面三角形
D.二硫化氢的沸点大于硫化氢的原因是二硫化氢分子间存在氢键
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
A.甲烷除去SO3的反应:8SO3+6CH4S8+6CO2+12H2O
B.SO2催化氧化:2SO2(g)+O2(g)2SO3(s) H=-196.6kJ·mol-1
C.FeS2与盐酸反应:FeS2+2HCl=FeCl2+H2S↑
D.巯基乙酸与碳酸钙反应:CO+2HSCH2COOH=2HSCH2COO-+CO2↑+H2O
7.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H2S常温下为气态,可用于调节人体免疫细胞
B.SO2具有漂白性,可使溴水褪色
C.FeS2与FeS组成元素相同,与氧气反应可生成相同的产物
1215409:fId:1215409 D.浓H2SO4具有脱水性,可用浓H2SO4干燥氢气
8.一种催化电解CO2制取丙烯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a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反应一段时间后,右室溶液的pH不变
C.生成丙烯的电极反应为3CO2-18e-+18H+=C3H6+6H2O
D.当质子交换膜通过1.8mol H+,生成丙烯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
9.某同学检验海带中是否含有碘元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I:空气中灼烧干海带得到海带灰;
步骤II:将海带灰加蒸馏水溶解、过滤,得到海带灰浸取液;
步骤III:取少量浸取液,先加入淀粉溶液,再加入10%H2O2酸性溶液,溶液变为蓝色;
步骤IV:将10%H2O2酸性溶液替换为氯水,重复步骤III,溶液未变蓝;
步骤V:向步骤IV所得溶液中通入SO2,溶液迅速变为蓝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中,灼烧干海带的反应在蒸发皿中进行
B.“步骤II”中,过滤使用的玻璃仪器为长颈漏斗、烧杯、玻璃棒
C.“步骤IV”中,氯水不与溶液中碘元素发生反应
D.“步骤V”中,溶液变为蓝色可能原因为2IO+5SO2+4H2O=I2+5SO+8H+
10.化合物Z是合成一种pH荧光探针的中间产物,其部分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 B.Y与足量H2反应的产物含有3个手性碳
C iwrwy :uId: iwrwy .Z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D.可用FeCl3溶液鉴别Z分子中是否含有Y
11.常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含有KSCN的Fe2(SO4)3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振荡,溶液颜色变浅 Fe2(SO4)3与KSCN的反应可逆
B 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
C 用0.1mol·L-1 NaOH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0.1mol·L-1 H2SO4溶液和0.1mol·L-1 CH3COOH溶液,H2SO4消耗的NaOH溶液多 酸性:H2SO4>CH3COOH
D 向2mL 0.5mol·L-1 NaOH溶液中滴加5滴0.1mol·L-1 MgCl2溶液,再滴加5滴0.1mol·L-1 FeCl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再产生红褐色沉淀 Ksp[Mg(OH)2]>Ksp[Fe(OH)3]
12.从炼钢粉尘(主要含Fe2O3、Fe3O4和ZnO)中提取Zn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9的NH3·H2O与NH4Cl混合液中:c(NH)<c(Cl-)
B.氧化后的溶液中存在:c(Fe3+)·c3(OH-)<Ksp[Fe(OH)3]
C.(NH4)2S溶液中:c(NH3·H2O)+c(OH-)=2c(H2S)+c(HS-)+c(H+)
D.沉锌后滤液中:c(NH)+c(H+)=c(OH-)+c(HS-)+2c(S2-)+c(Cl-)
13.以H2为燃料气、CaSO4为载氧体的化学链燃烧技术应用广泛,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I CaSO4(s)+4H2(g)=CaS(s)+4H2O(g) H1
反应II CaSO4(s)+H2(g)=CaO(s)+SO2(g)+H2O(g) H2
在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aSO4和1mol H2,反应相同的时间,测得体系内部分生成物物质的量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1>0
B.420℃时,H2物质的量为0.05mol
C.图中曲线X对应的物质为CaO
D.从800℃升温至1000℃,生成的CaO的物质的量小于消耗的CaS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61分。
14.(13分)氧化锑(Sb2O3)是一种多功能化合物,从砷锑烟尘(主要含Pb、Ag、As2O3、Sb2O3)中提取氧化锑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As、Sb均为VA族元素,“酸浸”后主要以As3+、Sb3+存在;
25 qwqtrpo :fId: qwqtrpo ℃时,H3PO2的Ka=5.9×10-2;Ksp(PbCl2)=1.7×10-5;
(1)基态As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 。
(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 ▲ 。
(3)“酸浸”时,Sb、As的浸出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题图14所示,0.5~1h间Sb、As的浸出率提升幅度明显高于后期的原因是 ▲ 。
(4)“沉砷”过程中磷元素转化成H3PO4,则该转化的离子反应为 ▲ 。
(5)氧化锑蒸气分子以二聚物Sb4O6的形式存在,Sb4O6的分子中,四个Sb原子构成正四面体,Sb和O均满足8电子结构,请画出Sb4O6分子结构 ▲ 。
(6)Sb2O3在氧气中加热可转化为Sb2O4(Sb的化合价为+3、+5),取5.84g Sb2O3在氧气的氛围中加热一段时间,所得固体的质量为6g,所得固体中+3的Sb与+5的S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15.(15分)化合物F是合成治疗糖尿病药物瑞格列净的一种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下:
(1)1mol( )中所含σ键数目为 ▲ 。A→B的反应类型为 ▲ 。
(2)化合物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
(3)C→D过程中经历CYD,Y的结构简式为 ▲ 。
(4)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
①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后的产物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②分子中含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5)已知:①2CH3CHO CH3CH=CHCHO ②R-Br R-COOH 设计以 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

16.(17分)碘化钾水溶液呈中性。实验室利用某酸性含碘废液制备碘化钾。
已知:I2+I-I
2S2O+I2=S4O+2I- K=3.5×1010
2Cu2++4I-=2CuI↓+I2 K=7×1010
( IWRWY :uId: IWRWY 1)确定废液中碘的存在形式
①取含碘废液50mL,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CCl4层呈紫色;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CCl4层, ▲ (填后续操作)。
②从烧杯中取一定量分离出来的无机层溶液,加入淀粉溶液和Na2SO3溶液,无明显现象;该操作可以检验是否含有I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该原理: ▲ 。
③另取无机层溶液,向其中滴加淀粉溶液和FeCl3溶液,溶液变蓝色;废液中碘元素存在的形式有 ▲ 。
(2)测定废液中的碘含量。
①移取10.00mL含碘废液,稀释至100.00mL。取稀释后的溶液10.00mL,加入过量H2O2充分反应,分多次加入CCl4,萃取后分液。
②向CCl4层中分多次加入KI溶液至CCl4层为无色,分液。加入KI溶液的目的是 ▲ 。
③向“步骤②”所得水层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用0.004000mol·L-1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滴定3次,平均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15.00mL。废液中碘元素的含量 ▲ (以g/L计)(写出计算过程)。
(3)制备KI。向一定量废液中加入Na2S2O3固体,搅拌溶解,水浴加热至30℃,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稍过量的CuSO4·5H2O粉末,搅拌,过滤,得CuI沉淀。
①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S2O+2I-=2CuI↓+S4O,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
②补充完整由CuI制备KI的实验方案:向圆底烧瓶中加入一定量的CuI, ▲ ,过滤,将滤液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大量晶体,冷却结晶。(已知:水溶液中可发生2CuI+Fe2Cu+Fe2++2I-;实验中须选用试剂和仪器:铁粉、K2CO3粉末、 pH计)
17.(16分)CuCl(氯化亚铜)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弱酸或碱性条件下易被氧化为Cu2(OH)3Cl,向硫酸铜与氯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反应可得CuCl。
(1)亚硫酸钠溶液的制备
将SO2气体通入碳酸钠溶液中至pH约为9.5可得到亚硫酸钠溶液。通入SO2不能过量的原因是 ▲ 。若通入SO2已过量,可采取 ▲ (填措施)获得亚硫酸钠。
(2)CuCl的制备
①向硫酸铜与氯化钠混合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溶液。反应体系pH随亚硫酸钠溶液的量的关系如题17图1所示,0~500mL内,反应体系pH降低的原因是 ▲ 。
②CuCl的产率随亚硫酸钠的用量关系如17图2所示。当n(Na2SO3)/n(CuSO4)超过1.4时,CuCl的产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3)CuCl-CeO2复合型消除剂可用于吸附消除煤样中的CO。
①CuCl-CeO2复合型消除剂中,起吸附作用的是CuCl。从结构角度解释CO能被CuCl吸附的原因 ▲ 。
②CO在CeO2及加热条件下能被催化氧化为CO2。CeO2与CO作用后能在CeO2晶胞内形成氧空位,部分Ce(IV)转化为Ce(III),其过程如题17图3所示。请在图中B结构中标注出Ce(III)。[在答题卡上将表示Ce(III)的原子涂黑]。
2025-10-15T22:13:13.385 QWQTRPO :fId: QWQTRPO ③取四份等质量的煤样,然后在三份煤样中分别加入等质量CuCl、CeO2和CuCl-CeO2进行消除CO。将四份煤样放入量热仪中加热(加热时间越长,温度越高),不同煤样的CO释放率随时间关系如题17图4所示。在200s之前,加入CuCl、CuCl-CeO2的煤样CO释放率比原煤和只加入CeO2的煤样低的原因是 ▲ 。400s之后,加入CuCl-CeO2的煤样CO释放率比只加CuCl的煤样低的原因是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