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B)(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B)(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小学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中素养测评密卷(B)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发生月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关系可能是( )。
A.月球在地球和太阳之间 B.月球遮挡了部分照向地球的太阳光
C.地球在月球和太阳之间 D.太阳在地球和月球之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天是亮的
B.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的眼睛里
C.人能看到物体一定是因为物体自身能发光
D.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能把光折射到人的眼睛里
3.关于“激光笔照射水槽中的水”的探究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越清澈,越能观察到清晰的光束
B.激光笔发射出的光束一定会在水面发生偏折
C.向水中滴加牛奶或撒少量咖啡粉利于观察到光束
D.该实验无法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4.关于地球表面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和非生物都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B.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容易被察觉的
C.地球内部活动会对地球表面造成影响 D.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轻微,有时剧烈
5.杭州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江水退潮时,可以看到江岸两边都是泥沙类细颗粒物,人们称它为滩涂。钱塘江两岸的滩涂形成的原因是( )。
A.江水的冲刷 B.江水的侵蚀 C.江水的沉积 D.江水的搬运
6.下列情况中,土壤最不容易被雨水侵蚀的是( )。
A.土地坡度大,无植物覆盖 B.土地坡度小,无植物覆盖
C.土地坡度大,有植物覆盖 D.土地坡度小,有植物覆盖
7.发生地震时,下列避险措施中,错误的是( )。
①在没有逃到室外的条件下,立即找结实、不易倒塌的物体掩护身体。
②高层住户尽快乘坐电梯逃离。
③在野外,远离桥、湖及山边,迅速逃离至开阔处。
④快速跑到窗边,打开窗户大声呼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8.小明在河边看鱼,真实的鱼是在小明看到的鱼的( )。
A.上方 B.下方 C.前方 D.后方
9.下列景象中由地球外部作用力引起的是( )。
A.地震造成的地表裂缝 B.喜马拉雅山脉
C.乾坤湾 D.弯曲的岩层
10.做“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时,用酒精灯加热是为了( )。
A.模拟太阳光的长期照射 B.模拟地球内部的力量
C.使土豆泥表面的水分蒸发 D.模拟人为的加热活动
11.钱塘江是浙江省内最大的河流,在它的源头,我们最有可能看到( )。
A.大石头 B.鹅卵石 C.沙石 D.泥沙
12.家里装修用的花岗岩属于( )。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都有可能
13.在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我们的眼睛( )。
A.能看到镜子 B.能看到白墙 C.能看到红布 D.什么都看不到
14.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地壳会发生变化的是( )。
A.在喜马拉雅山顶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B.汶川发生地震
C.我国在南海进行填海造岛 D.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15.在我国,人们很早就知道用铜镜取火,该铜镜属于(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面镜 D.凹透镜
16.岩石博物馆内部分标签受损的岩石混在了一起。钠钠在观察某块岩石时,发现里面有植物化石,则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
A.花岗岩 B.页岩 C.板岩 D.玄武岩
17.下列对右图所示地形特征的表述,准确的是( )。
A.主要地形以平原为主
B.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阔
C.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D.地形地貌的形成是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共同作用
18.设计“降水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的对比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降水量的大小 B.小山丘的坡度
C.有无植物覆盖 D.组成土壤的成分
19.白居易在《暮江吟》中写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江面上会呈现出红色的原因是( )。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沿直线传播
20.阳光下,测得旗杆影子的长度为5米。过了一会儿,旗杆的影子变长了。这种现象会发生在( )。
A.早晨 B.上午 C.夜晚 D.下午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1.光从一种透明物质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___。
22.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岩石圈指的是___________。
23.科学家测量地球到月球的准确距离是利用了___________(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原理。
24.看图回答问题。
(1)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的形成原理。
(2)当月球处于图中的位置时,看到的是___________(填“月全食”“月环食”或“月偏食”)。
25.快速旋转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色的彩色轮,能看到彩色轮的颜色变成了白色,这说明色光是可以混合成白光的。
26.在“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的实验中,我们在小山丘的顶部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射到它们的表面时发生___________,改变传播方向后进入了我们的___________。
28.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水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而长江入海口的三角洲是由水的___________作用形成的。
三、实验探究题(共25分)
29.(15分)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位于南太平洋的汤加王国境内的海底火山发生了猛烈的喷发,火山喷出的气体、烟尘形成蘑菇云,海面响起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同时引发了海啸。
(1)我们知道,地球从外到内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图甲中关于地球三个圈层结构的图示,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汤加火山喷发的原因,钠钠与实验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火山喷发”的___________实验,他们在罐头盒中加入土豆泥,用来模拟___________,又在土豆泥中间注入番茄酱,用来模拟____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罐头盒,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可以观察到___________。通过实验,同学们明白了火山喷发是因为地球内部的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运动而产生的。
(3)火山喷发时喷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也会形成酸雨降落到地面,破坏建筑物和农作物,还会引起地形地貌的改变。火山喷发对地表带来的变化与( )类似。
A.风的作用 B.地震 C.水的作用 D.植物的作用
(4)同学们继续研究河流对地形的影响,他们在水槽里用土壤堆了一个斜坡,在斜坡中间挖了一条宽、深各在2厘米左右的“河道”,如图丙所示,沿“河道”上端慢慢将水倒入“河道”,水向下流,形成河流,如图丁所示。
①“河流”形成后,水的流速最慢的是___________(填“a”“b”或“c”)处。
②如果这是自然界中的地形与河流,那么多年后,c处河床最有可能( )。
A.越来越窄 B.越来越高 C.越来越深 D.没有变化
(5)汤加火山的喷发,不仅造成了当地人员的伤亡,也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作为大自然的成员,人类的活动也影响着地表的变化。钠钠呼吁同学们要保护生态环境,为“美丽地球”做出贡献。请结合“植被对土地侵蚀的影响”的探究,写出你可以为“美丽地球”做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10分)为了研究山体滑坡的成因,钠钠动手制作了两个小山丘模型,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无植物覆盖,如图所示。
(1)钠钠向斜坡上洒水,模拟___________。为保证实验的公平性,
应该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相同。
(2)实验中,观察到两个斜坡都形成了许多“小河”,而且汇入引水沟时都带有泥沙,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时,钠钠对A、B两座小山丘的水流运动和径流情况进行了记录,见下表所示。
小山丘 水流运动 径流的水量 径流的泥沙量
A 较慢 较少 较少
B 较快 较多 较多
分析表格中的实验结果,我们发现___________(填“A”或“B”)山丘在实验中的径流的水量和泥沙量都较少。这说明___________对土壤有保护作用,而裸露的地面没有受到保护。因此,为了减少山体滑坡发生的可能性,我们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我们要继续研究“哪种坡度的土壤容易被雨水侵蚀”的问题,那么我们需要做怎么样的模型来进行实验呢?请在下面的方框内画出模型并简要标注。
(5)下列地形地貌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是( )。
A.弯曲的岩层 B.长白山天池 C.黄土高原上的沟壑
四、综合应用题(共20分)
31.(12分)2022年2月20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国家体育馆(“鸟巢”)落下帷幕。闭幕式美轮美奂流光溢彩,以科技的力量向世界展现了自信、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
(1)开场表演《点亮》:黑暗中,孩子们手提着雪花灯,在冰面上自由、肆意地玩耍。此时我们能,看清雪花灯,是因为( )。
A.眼睛发出光 B.雪花灯发出的光进入了眼睛里
C.物体将雪花灯的光反射到眼睛里 D.眼睛反射了雪花灯发出的光
(2)下列物体中,与雪花灯发光特点不同的是( )。
A.月球 B.点燃的蜡烛 C.发光的霓虹灯 D.萤火虫
(3)缅怀环节,《折柳寄情》这一节目,寄托着中国人民的送别、怀念与铭记之情。火炬台下一棵“光之树”拔地而起。这棵由光束组成的大树,
说明光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
A.射线 B.斜线
C.直线 D.曲线
(4)图中,我们能在空中看到光的传播路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光能够穿透空气 B.光在传播过程中没有受到烟尘的阻碍
C.空气中的烟尘被光束照亮了 D.空气中的烟尘让光束的光路可以被看见
(5)下列现象中,能证明第(3)题结论的是( )。
A.筷子放入装有水的透明杯中,看到筷子“弯折”了
B.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出现七种不同的色光
C.排队时只能看见前一名同学的后脑勺,说明队伍排直了
D.人们在平静的湖面上看到月亮的倒影
(6)激光垂直射入水中,则光的传播路线是( )。
A. a
B. b
C. c
D. d
32.(8分)汉代初年的《淮南万毕术》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就是利用高挂在上面的大镜与放在地上的水盆,可以看到在田间耕作的农夫,这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钠钠也想自己制作一个潜望镜,但他需要你的帮助。
(1)如图所示,在院墙上方P处悬挂有一大镜,主人能够通过大镜和水盆观察到墙外农夫劳作的情形。请你帮助钠钠完成光路图。
(2)潜望镜利用的原理和制作潜望镜需要用到的平面镜数量分别是( )。
A.光的反射2面 B.光的折射2面
C.光是沿直线传播的2 面 D.光的反射3面
(3)下列关于潜望镜的制作,说法错误的是( )。
A.放入潜望镜中的平面镜需要镜面相对
B.在制作潜望镜前,需要先进行设计并绘制简图
C.潜望镜的核心部件是平面镜,平面镜是可以以任意角度放置的
D.我们可以利用牙膏盒、空牛奶盒、塑料管等身边的材料制作潜望镜
(4)钠钠终于完成了制作,兴高采烈地拿着潜望镜去观察物体,可他什么也看不见,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钠发现自己的近视眼镜镜片与制作潜望镜所用的平面镜有些不一样,查阅资料后发现,近视眼镜的镜片是一种凹透镜,这种镜片边缘厚、中间薄,光可以通过镜片并且向外发散,如图所示,近视眼镜镜片利用了( )的原理。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光沿直线传播
D.光具有能量
(6)钠钠在制作古代“潜望镜”的时候,发现如果将平面镜放在盛水的透明容器中,那么墙上会出现七种颜色的光,犹如形成了“彩虹”。这是因为光射入水中时发生了____________现象,光继续射到镜面上,被镜面____________,之后光又从水中重新照射到空气中,此时发生了第二次______________,于是太阳光就被分解成了七种色光显现在墙上。
参考答案
1.C 2.B 3.C 4.B 5.C 6.D 7.B 8.B 9.C 10.B 11.A 12.B 13.D 14.C 15.B 16.B 17.B 18.A 19.B
20.D 21.光的折射 22.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23.光的反射
24.(1)月食 (2)月全食 25.绿蓝 26.便于观察,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27. 反射 眼睛
28.侵蚀 沉积 29.(1)地壳 地幔 地核 A (2)模拟 火山 岩浆 番茄酱流出来
高温高压 地壳 (3)B (4)①c ②B (5)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保护植被,不践踏草坪,不
摘花,保护花草树木(合理即可) 30.(1) 降雨降水量地形坡度(合理即可) (2) 流水会侵蚀土壤
(3) A植被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4)
(合理即可) (5)C
31. (1)B (2) A (3)C (4) B (5) C (6) C
32. (1)
(2) A (3) C (4)平面镜放反了或平面镜放置角度不对(合理即可) (5) B (6) 折射 反射 折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