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2025年6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对外公布,在南宁市境内发现了17处史前洞穴遗址、1个化石点和2处大石铲遗址,采集到穿孔石器、砍砸器、石锤、石片、石砧等石器以及动物化石等新石器时代遗物。下列选项符合该时期的社会状况的是( )
①原始畜牧业和农业开始出现
②人类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③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已分工
④人们共同劳动占有生产资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隶那样可以被买卖。下列符合该时期社会生产关系状况的是( )
①农民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
②地主完全占有土地,收取农民地租
③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④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根据《福布斯》实时亿万富豪榜显示,过去一年尽管经济持续动荡,美国排名前十的大富豪财富却增加了3650亿美元,相当于每天净赚约10亿美元。相比之下,美国普通工人全年收入略超5万美元。100名收入处于中位数的美国工人需要长达72.6万年才能赚到3650亿美元。这反映出( )
①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愈演愈烈、不可避免
②等级森严、贫富分化构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显著特征
③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存在于亿万富豪与普通工人之间
④分配领域的严重不均问题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自愈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为应对就业市场疲软、经济衰退等局面,美联储于9月19日宣布降息50个基点,试图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消费。据此,有观点认为,资本主义可以通过经济政策调整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这一观点( )
A.肯定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促进作用
B.否定了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C.否定了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痼疾
D.肯定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必然趋势
5.法国航空管制员于2025年7月1日开始举行为期三天的罢工,抗议工作条件和薪资问题。此次罢工导致法国各大机场出现大规模航班取消和延误,影响旅客的行程。近些年,欧洲国家时常出现的“罢工潮”( )
①原因在于资本家为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不断加大对工人的剥削
②体现出以生产绝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是伴随资本主义的痼疾
③表明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展经济斗争
④反映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1920年,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首版中文译本在上海出版。据档案资料记载,陈望道全神贯注翻译宣言时,曾误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粽子吃,并对母亲说“够甜,够甜”,留下了“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故事。《共产党宣言》“甜”在( )
①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②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
③第一次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 ④揭示了阶级斗争在人类社会中的决定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文明之初的阶级与国家,阶级的划分、阶级斗争的形式和国家机器的专政职能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殊性。下列体现阶级和国家关系的有( )
①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②国家是在阶级对立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阶级是在国家产生之后产生的
④阶级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各种集团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19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甚至进行了社会实验。但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因此实验最终以失败告终。这说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
①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 ②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③主张阶级斗争,反对阶级调和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和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是封建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镇压人民起义和人民群众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是中国要求追上世界资本主义的步伐、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而封建统治者和帝国主义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这表明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 )
①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②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③建立民主共和国
④彻底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纪念日。100余年前,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试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然而,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中国陷入军阀混战的局面,山河依然破碎,积贫积弱未改。事实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这是( )
①由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 ②由中国封建势力妥协性造成的
③社会主义遭遇了曲折的体现 ④帝国主义入侵导致的必然结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宋代的司马光认为,农民无论怎样痛苦,总不改业,因为他们不知道在种田以外,还有什么路可走。假如你是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农民,选择哪条出路最有可能彻底改变自身命运( )
A.前往沿海城市谋生,进入工厂成为产业工人
B.学习先进生产技术,通过提高产量改善生活
C.加入革命武装力量,团结起来参与土地革命
D.接受封建地主剥削,维持封建传统农耕生产
12.电影《红船:开天辟地》以“红船精神”为纲,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求索中国向何处去的故事视角,准确演绎、全方位呈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过程与历史必然性,从原点解读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逻辑和奋斗初心。关于中国共产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如下图所示,20世纪的中国在抗争道路上有3个“新”。下列对这3个“新”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社会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③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B.①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领导阶级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③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C.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中国革命有了主心骨 ③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D.①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端 ②中国革命有了新的指导思想 ③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
14.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溯那段烽火岁月,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以不屈的意志和巨大的牺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书写了壮丽篇章。抗日战争时期( )
①我国基本国情决定了中日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②工农阶级成为反帝反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党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彰显人民战争的伟力
④党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并为之奋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当年的望志路106号,今天的兴业路76号,中共一大会址。从“望志”到“兴业”,无不契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映照了从立下宏愿到成就伟业的不凡历程。材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写就辉煌伟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③初心的力量可以转化为实践的力量 ④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6.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③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面。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材料二 “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
材料三 寒冷的北风呼啸着,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房子的角落里。“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煤,我们家里没有煤了。”“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一个美国煤矿工人家庭的场景。烧不起煤居然是因为开采的煤太多了,这是多么荒唐的事情!直至今天,资本主义依然无法消除类似的人间悲剧。
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哪种社会形态?简要概括材料三中所体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并运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知识,说明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18.某高一学生应邀参加了“我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的研究性学习。
学习任务:社会主义从提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下列表格是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时空脉络,请按要求完成表格。
标志性事件 历史性意义
空想社会主义 ①
②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③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④
⑤ 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到实践、制度的伟大跨越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前行,把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旧中国建设成为团结奋进、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谱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和人类发展史上的华彩乐章。
回望过去,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屈辱、彷徨与困惑之中。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不断探索救国道路,分别走过了被称为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和共和之路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但这些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中国复兴之路仍然任重道远。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经过艰难探索,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所具有的历史性意义。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6年,新中国在历经多年奋斗后,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革。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顺利完成,“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果,社会主义改造如火如荼开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即将确立。但此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依旧落后,经济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例如原有社会管理体系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暴露出不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适时召开。
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说明党的八大最重要的贡献及其内容分别是什么。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53年9月8-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49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会议上作《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报告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关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过渡时期的长短,决定于社会主义改造。什么叫社会主义?最基本的就是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取消了生产资料的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农业、手工业集体化。在过渡时期中,是采取温和的逐步过渡的办法,使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一天天地增加。
第二关于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首先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扩大商业……
第三关于社会主义改造和国家资本主义。最后的改造是取消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把它变成国家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
结合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什么?
(2)我国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和意义是什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C B A A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C C D A B
17.①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是生产的相对过剩;③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18.①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③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④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⑤十月革命的胜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 (原卷无答案,答案仅供参考)
20.①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②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21.(1)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标志: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意义: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