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芮城中学高二年级10月月考
化 学 试 题
2025.10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雪融成水”过程 △H>0 △S>0,“水成冰”则相反
B.“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涉及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的过程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D.“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所指“雾”是一种由氮的氧化物造成的光化学烟雾
2.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逆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B. 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改变反应热
C. 该反应中,反应物断键所需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所放的总能量
D. 恒温恒容条件下通入氦气,使单位体积内O2的活化分子数增大
3.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说法正确的是
A. 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
B. 已知2C(s)+2O2(g)=2CO2(g) △H=akJ·mol-1,2C(s)+O2(g)=2CO(g) △H=bkJ·mol-1,则a>b
C. 已知Ba2+与SO结合生成BaSO4时放热,中和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1,则含1molH2SO4的稀溶液和含1molBa(OH)2的稀溶液反应的反应热△H<-114.6kJ·mol-1
D. 甲烷的燃烧热△H=-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H=-890.3kJ·mol-1
4.一定温度下,在一个10L恒容容器中通入X、Y发生反应。已知: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当2v(X)=3v(Z)时,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B.平衡时Y的体积分数为45%
C.平衡时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9:10
D.3min时,再充入等物质的量的X与Y,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5.一定条件下,将和按物质的量之比充入反应容器,发生反应:2NO(g)+O2(g)2NO2(g)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测得NO的平衡转化率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该反应的反应限度减小
C.400℃、条件下,的平衡转化率为40%
D.40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数值为
6.用氧化烟气中的时,发生反应: 。向2L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上述反应,的浓度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点时,的平衡转化率为50%
B.正反应速率:
C.时刻,可能向容器中充入了一定量的
D.当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7.已知:无CO 时反应 有CO 时反应2CO(g)+2NO(g)
在容积为1L 的容器中,相同时间下测得0.1mol NO 转化为 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 的
B.有CO时,该反应在低温条件下自发
C. Y点再通入CO、各0.01mol,此时v(CO,正)D.达平衡后,其他条件不变改变物料使>1,CO转化率下降
8.哈尔滨工业大学一课题组合成了催化剂,提出一种非常规“交替远端”混合电催化缔合机制实现高效合成氨(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要提高合成氨反应的选择性,应优先选择交替路径
B.不同反应路径中,转化为的反应焓变相同
C.远端路径由于活化能高,反应速率可能较慢
D.“交替远端”混合路径为高效合成氨提供了新途径
9.苯在浓HNO3和浓H2SO4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Y比X更稳定
B.其他条件不变,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量可有效提高反应速率
C.升高温度,X、Y的生成速率均增大
D.一定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并及时分离出X可提高X的产率
10.对于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下列各项示意图及解释正确的是
A. 甲图中压强增大,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
B. 乙图中b点时NH3的百分含量最大,N2的转化率大小关系为a=cC. 丙图中t0时刻改变的条件可以是增大压强
D. 丁图中随着压强增大,H2的转化率增大,且温度T1>T2
11.一定温度下,将等量的气体X分别通入起始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I和Ⅱ中,使其发生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达平衡时,容器I中X的转化率一定小于容器Ⅱ中X的转化率
B.达平衡后,向容器I中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平衡后,将容器Ⅱ温度升高,发现其体积增大,说明X发生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D.达平衡后,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和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相等,对应图中坐标上的温度是 200℃
12.是硅生产工艺的重要中间物,制备原理为。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仅发生上述反应,不同温度()和不同投料量下,测得平衡时压强对数和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温度为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C.的平衡转化率:c点大于b点
D.b点混合气体的压强是a点的10倍
13.在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和,发生反应,该反应的速率方程,其中k为速率常数,已知速率常数与反应活化能(,单位为)、温度(T,单位为K)的关系式为(R、C为常数),与催化剂、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催化剂B时,活化能Ea:
B.催化剂A的催化效果比催化剂B的好
C.降低温度会导致速率常数k增大
D.依据反应体系中体积分数不变,可确定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14.“Sabatier反应”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向某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的混合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各含碳物质的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00K时,通入,曲线Z上a点可能下移至b点
B.曲线Z表示的物质的量与温度的关系
C.反应①的
D.a、c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二、解答题(共58分)
15.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的NaOH溶液50mL与0.25mol/L的硫酸50mL置于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从如图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 。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
(3)若改用和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写出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 。
(5)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 起始温度 终止温度
序号 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6)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
a.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硫酸的温度
b.量取硫酸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16. 利用零价铁(Fe)耦合过硫酸盐()和过氧化氢产生自由基去除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其中自由基和HO·产生的机理如图所示。(14分)
已知:H2O2的结构式:
(1)的结构式是,则的结构式是 。
(2)过程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过程ⅱ会导致溶液酸性增强,其中硫元素在反应前后均为+6价。该过程参与反应的物质还有(填化学式) 。
(4)探究零价铁和混合氧化剂体系降解水样中有机化合物M的能力。
Ⅰ.通过加入甲醇或叔丁醇探究不同自由基降解M的能力。测得M的残留百分含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该实验条件下,甲醇同时消耗HO·和,叔丁醇只消耗HO·,
则X中加入的是 (填“甲醇”或“叔丁醇")。
Ⅱ.探究混合氧化剂中的物质的量分数对水样中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水样的pH=7且加入的相同,其他条件不变。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注: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化合物的总量。
a.从①到④,TOC去除率升高的原因是 。
b.从④到⑦,TOC去除率下降的原因是 。
17.CO与反应可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反应为。回答下列问题。(15分)
I.已知:反应①
反应②
(1)则的 (用、表示)。
II.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有5molCO和,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2)图中压强 (填“>”或“<”,下同)。温度为,压强时,D点反应速率: 。
(3)A、B、C三点平衡常数、、的大小关系为 。
(4)A点的正反应速率 (填“>”或“<”)C点的逆反应速率。
(5)恒温恒压条件下,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CO和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改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6)若达到平衡状态A时,容器的容积为5L,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容积为 L。
答案第2页,共2页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C C D A C A B C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D A A
15. (1)环形玻璃搅拌器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3) 不相等(1分) 相等(1分) 偏小(1分)
(4)
(5) -51.8 acd
16. (1)
(2) (3)
(4) 甲醇
随减小,减小,增加,后者对TOC去除率的影响大于前者 (3分)
随减小,产生的降低,对HO·和的生成均不利(3分)
17. (1) (2) < <
(3) (4)<
(5)bd (6)1(3分)
18.(最后两个空3分,其余2分)
答案第2页,共2页
(1)-175 kJ.mol(1分)-343.84 kJ.mol(1分)
(2)①未达到平衡,相同条件下,400℃用F.0yAl,0,作催化剂,S0,转化率为0.45,
若使用不同催化剂,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转化率应相同
低于350℃时,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S0,转化率增
大,当温度高于350℃时,且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速率减慢,$0,转化率减小
②Fe.0,y-Al,0,作催化剂,温度为500℃
(3)
.75
3.24×0.75
mol.L.min 93.75%
074×02
0
=
0
0
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