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课件(共27张PPT)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课件(共27张PPT)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5.5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
1. 学生能够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2. 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和差倍分与工程问题、等常见类型的实际问题;
3.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01
学习目标
杭州第 19届亚运会的会徽“潮涌”既展现江潮奔涌,又寓意勇立潮头,潮头形象象征大家团结携手、紧密相拥、永远向前.
02
新知导入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共开设40个大项目,其中奥运项目的数量比非奥运项目的3倍多4个.请你算一算,其中奥运项目开设了多少个?
请与你的同伴讨论和解答下面的问题.
(1)能直接列出算式求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设的奥运项目个数吗?
(2)如果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设哪个未知数为x?
(3)根据怎样的相等关系来列方程?方程的解是多少?
03
新知讲解
解:(1)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设的奥运项目个=×3+4=31(个);
(2)设非奥运项目为x个,则奥运项目有(40-x)个;
(3)等量关系:非奥运项目+奥运项目=40,
由题意x+3x+4=40,解得x=9.
03
新知讲解
例1.每年9月5日为“中华慈善日”,某文艺团体开展募捐义演,全价票为每张30元,学生享受半价优惠.某场演出共售出966张票,收入25800元.问:这场演出共售出学生票多少张?
分析:题中涉及的数量有票数、票价、总票价等,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有:
03
新知讲解
解:设这场演出售出学生票 x 张,则售出全价票(966-x)张.
根据题意,得(966-x)×30+×30×x=25800.
解这个方程,得x=212.
检验:x=212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答:这场演出共售出学生票212张.
03
新知讲解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是:
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
2.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
3.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作答.
03
新知讲解
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1.逐步列式法:例如,x+2的2倍比3x-6大5,首先写出“x+2的2倍”
即2(x+2),它比3x-6大5,那么“大-小=5”,即2(x+2)-(3x-6)=5.
2.列表分析法:用行(或列)表示不同的项目或种类,用列(或行)表示
相应的数量.
3.画图分析法:用图形表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例如,行程问题中
常用线段示意图帮助分析相等关系.
03
新知讲解
拓展:设未知数有直接设和间接设两种,间接设未知数的几种情况如下:
(1)设问题的局部(或部分)为x.如多位数问题设其中的一位或几位上的数为x.
(2)若题中所求几个未知量的比例关系已知,则可用x表示其中“每份”的数量.
(3)有些应用题,尽管解答时可问什么设什么,但当题目中还包含其他未知量时,这些未知量虽非题目所求,但缺了它就不易建立相等关系,这时可设辅助未知数.
03
新知讲解
常见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1.配套问题
相等关系:加工总量成比例,若一件产品由A,B两种配件组成,
A,B两种配件的数量比是a:b,
则A种配件总数量×b=B种配件总数量×a;
例如,一个眼镜由1个镜架和2个镜片配成,这里镜架总数×2=镜片总数×1.
03
新知讲解
2.工程问题
(1)基本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2)当问题中总工作量未知而又不求总工作量时,要把总工作量看作整体1.
(3)常见的相等关系为总工作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03
新知讲解
方法
(1)找相等关系的规律:在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三个量中,如果甲量已知,从乙量设元,那么就从丙量找相等关系列方程.
(2)工程类应用题的工作总量不是具体数量时,往往把工作总量看作“1”.
(3)工作总量看作“1”时,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03
新知讲解
例2.某工程队承包了全长为2400米的隧道施工任务,甲、乙两个班组分别从隧道两端同时施工,花 30个月完成整个施工任务.已知甲班组比乙班组平均每月多施工8米,问:甲、乙两个班组平均每月各施工多少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本题有如下数量和数量关系.
03
新知讲解
解:设乙班组每月施工x米,则甲班组每月施(x+8)米,
由题意,得30x+30(x+8)=2400.
解这个方程,得x=36.
检验:x=36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甲班组每月施工长度为36+8=44(米).
答:甲班组平均每月施工44米,乙班组平均每月施工36米.
03
新知讲解
1.三个正整数的比是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_______.
【解析】设这三个正整数分别为x,2x,4x.
由题意得x+2x+4x=84,解得x=12,
所以这个数中最大的数是4x=48.
故答案为48。
04
课堂练习
48
2.《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其中“盈不足术”记载: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儿何?译文:今有人合伙买鸡,每人出9钱,会多出11钱;每人出6钱,又差
16钱.问人数、买鸡的钱数各是少?设人数为x,可列方程为( )
A.9x+11=6x+16 B.9x-11=6x-16
C.9x+11=6x-16 D.9x-11=6x+16
【解析】已知人数为x,由题意得,9x-11=6x+16,故选D.
04
课堂练习
D
3.一项工作,甲单独做需9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几天后,余下的工作再由甲单独做2天完成,则甲、乙两人合作了_______天.
【解析】设甲、乙两人合作了x天,
由题意得(+)x+2×=1,
解得x=4,
故答案为4.
04
课堂练习
4
4.星期天,妈妈做饭,小峰和爸爸进行一次家庭卫生大扫除,根据这次大扫除的任务量,若小峰单独完成,需4h;若爸爸单独完成,需2h当天,小峰先单独打扫了一段时间后,去参加篮球训练,接着由爸爸单独完成了剩余的打扫任务,小峰和爸爸这次一共打扫了3h,求这次小峰打扫了多长时间.
解:设小峰打扫了xh,则爸爸打扫了(3-x)h.
由题意,得x+3--x)=1,解得x=2.
答:小峰打扫了2h.
04
课堂练习
【选做】5.如图,将正整数1至1000按一定规律排列,整体平移表中带阴影的三个方框,平移后被方框遮住的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
A.1002 B.1004 C.1006 D.1008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04
课堂练习
C
【解析】设被方框遮住的最上面的数为x,则左下方的数为x+7,
右下方的数为x+9,所以三个数的和为3x+16.
当3x+16=1002时,x=328,不符合题意;
当3x+16=1004时,x=329,不符合题意;
当3x+16=1006时,x=330,符合题意;
当3x+16=1008时,x=330,不符合题意.故选C.
04
课堂练习
【选做】6.一项工程由甲、乙、内三个人来完成,原计划n天完成(n为正整数),如果按照甲、乙、丙各做一天的顺序工作,恰好能如期完成,如果按照丙、甲、乙各做一天的顺序工作,那么比原计划晚0.5天完成,如果按照乙、丙、甲各做一天的顺序工作,那么比原计划晚1天完成,若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50天,则n=_______.
【解析】第一种:甲+乙+丙+…=1;第二种:丙+甲+乙+…=1;第三种:乙+丙+甲+…=1.可以发现只要经过3的倍数天,甲、乙、丙的工作量都是一样的,所以有两种可能:
04
课堂练习
①第一种情况,最后两天为甲+乙,那么第三种情况最后三天必然是乙+丙+甲,
由此得到甲+乙=乙+丙+甲,显然不符合题意;②第一种情况,最后一天为甲,那么第二种情况最后就是丙+甲,第三种情况最后两天就是乙+丙,所以甲=丙+甲=乙+丙,因为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50天,所以丙的工效为,所以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25天,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50天.设乙和丙工作了x天,则甲工作了(x+1)天,恰好如期完成,则x+x+(x+1)=1,解得x=12,所以n=12+12+13=37.
04
课堂练习
【答案】37
知识点1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
2.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
3.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形,并作答.
05
课堂小结
知识点2 分析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1.逐步列式法:例如,x+2的2倍比3x-6大5,首先写出“x+2的2倍”即2(x+2),它比3x-6大5,那么“大-小=5 ”,即2(x+2)-(3x-6)=5.
2.列表分析法:用行(或列)表示不同的项目或种类,用列(或行)表示相应的数量.
3.画图分析法:用图形表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例如,行程问题中常用线段示意图帮助分析相等关系.
05
课堂小结
知识点3 常见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1.配套问题:相等关系,加工总量成比例.
2.工程问题
(1)基本关系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
工作效率=.
(2)当问题中总工作量未知而又不求总工作量时,要把总工作量看作整体1.
(3)常见的相等关系为总工作量=各部分工作量之和.
05
课堂小结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