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第2课时 去分母 课件(共23张PPT)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4 第2课时 去分母 课件(共23张PPT)浙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5.4 第2课时 去分母
1. 学生能熟练掌握去分母等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2. 能够正确运用这些解题步骤求解各种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并能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01
学习目标
有一架飞机最多能在空中连续飞行 8.8小时,它往返的平均速度分别为920千米/时和84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远飞行多少千米就应返回?
02
新知导入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解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求方程转化为x=c(c为常数)的形式.
03
新知讲解
例1.解下列方程:
(1) = ;
(2)- =x.
分析:由于方程中的某些项含有分母,我们可先依据等式的性质,
将方程的两边同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去掉分母,再进行去括号、
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求解.
03
新知讲解
解:(1)方程的两边同乘6,得6× =×6
即2(3y+1)=7+y.
去括号,得6y+2=7+y.
移项,得6y-y=7-2.
合并同类项,得5y=5.
两边同除以5,得y=1.
03
新知讲解
例1.解下列方程:
(1) = ;
解:(2)方程的两边同乘10,得2x-5(3-2x)=10x.
去括号,得2x-15+10x=10x.
移项,得2x+10x-10x=15.
合并同类项,得2x=15.
两边同除以2,得x=.
03
新知讲解
例1.解下列方程:
(2)- =x.
去分母
(1)在含有分数系数的方程两边都乘同一个数(该数为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中不含分母,这样的变化过程叫作去分母.
(2)去分母的目的是将方程中的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系数,再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方程,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
(3)对于含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先将小数化为分数,再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方程.
03
新知讲解
注意
从前面的例题中我们看到,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都是方程变形的常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移项与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而去括号与合并同类项的依据是代数式的运算法则.
03
新知讲解
一般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程序是:
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
同类项
两边同除以
未知数的系数
03
新知讲解
变形名称 具体做法 变形依据 易错点
去分母 两边同最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等式的性质2 1.易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子是和、差的形式时,
分子容漏加括号
去括号 可按小中大的顺序去括号,也可灵活决定 1.乘法分配律 2.去括号法则 1.容易漏乘括号里面的项;
2.容易出现符号错误
移项 一般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等式的性质1 移项容易不变号
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法则 系数相加容易算错
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等式的性质2 1.系数含字母时,容易直接给两边同时除以系数;
2.容易把分子、分母颠倒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03
新知讲解
注意
(1)去分母时不要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若分子是和、差的形式,去分母时,要先给分子加上括号,下一步再去括号,以防出现符号错误.
03
新知讲解
做一做 解方程:
- =2-x.
解:去分母,12×-12 =12×2-12×x,
得4x-(x-6)=24-8x.
去括号,得3x+6=24-8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1x=18,
解得x=.
03
新知讲解
例2. 解方程: - =0.5.
分析:当分母中含有小数时,可以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先把它们化为整数,如=.
解:将原方程化为=0.5,
去分母,得5x-(1.5-x)=1.
去括号,得5x-1.5+x=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6x=2.5,
解得x=.
03
新知讲解
1.解方程:
=-1.
解:去分母,得2(2x-1)=2x+1-6,
去括号,得4x-2=2x-5,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3,
解得x=-.
04
课堂练习
2.若方程2x-3=3和1-=0有相同的解,则a=_______.
【解析】解2x-3=3,得x=3.
因为方程2x-3=3和1- =0有相同的解,
所以1- =0,去分母,
得3-(3a-3)=0,解得a=2,
故答案为2.
04
课堂练习
2
3.一元一次方程=2变形正确的是( )
A.4x-2-5x+2=2
B.4x-2-5x-2=2
C.4x-2-5x+2=12
D.4x-2-5x-2=12
【解析】=2,去分母,得2(2x-1)-(5x+2)=12,
去括号,得4x-2-5x-2=12,故选D.
04
课堂练习
D
4.若关于x的方程=2+,无论k为何数,它的解总是x=1,
则m+n=______________.
【解析】将x=1代入=2+得=2+,
整理得(4+n)k=13-2m.
由题意可知,无论k为何数,(4+n)k=13-2m恒成立,
所以n+4=0,13-2m=0,所以n=-4,m=,所以 m+n=.
04
课堂练习
【选做】5.以下是圆圆解方程-=1的解答过程.
解:去分母,得3(x+1)-2(x-3)=1,
去括号,得3x+1-2x+3=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3.
(1)圆圆的解答过程是否有错误?如果有错误,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
04
课堂练习
解:(1)圆圆的解答过程有错误,正确的解答过程如下:
=1,去分母,得3(x+1)-2(x-3)=6,
去括号,得3x+3-2x+6=6,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3.
解:(2)整理得5(x+1)-
去分母得15(x+1)-10(x-3)=3,
去括号得15x+15-10x+30=3,
移项得15x-10x=3-15-30,
合并同类项得5x=-42,系数化为1,得x=-.
【选做】5.以下是圆圆解方程-=1的解答过程.
解:去分母,得3(x+1)-2(x-3)=1,
去括号,得3x+1-2x+3=1,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3.
(2)请尝试解方程-=1.
知识点1 解方程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作解方程,解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求方程转化为x=c(c为常数)的形式.
知识点2 去分母
(1)在含有分数系数的方程两边都乘同一个数(该数为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方程中不含分母,这样的变化过程叫作去分母.
(2)去分母的目的是将方程中的分数系数转化为整数系数,再利用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方程,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
(3)对于含小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先将小数化为分数,再利用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方程.
05
课堂小结
知识点3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变形名称 具体做法 变形依据 易错点
去分母 两边同最乘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等式的性质2 1.易漏乘不含分母的项;
2.分子是和、差的形式时,
分子容漏加括号
去括号 可按小中大的顺序去括号,也可灵活决定 1.乘法分配律 2.去括号法则 1.容易漏乘括号里面的项;
2.容易出现符号错误
移项 一般未知数的项移到左边,常数项移到右边 等式的性质1 移项容易不变号
合并同类项 把方程化为ax=b(a≠0)的形式 合并同类项 法则 系数相加容易算错
系数化为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未知数的系数 等式的性质2 1.系数含字母时,容易直接给两边同时除以系数;
2.容易把分子、分母颠倒
05
课堂小结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