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6.1.5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2课时(导学案)1.利用耳朵结构示意图,掌握人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难点)。2.通过“声音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科普视频,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学会保护我们的耳朵健康(重、难点)。3.了解人体各类感觉,分析正常人和视觉障碍者在走路时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方式有何异同(难点) 。【学习重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学习难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人体通过眼和耳等感觉器官获得信息;1. 耳是人的 器官,耳能接受的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2. 观察耳的结构图,回答:(图3.5-4-2 耳结构示意图)⑴ 【1】的作用是收集 传至内耳。⑵ 中耳包括【4】 、【5】 和【6】 。将振动传到内耳,振动刺激了【7】 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并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3. 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 ,引起鼓膜 ;振动通过 传到内耳,刺激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 ;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递到 ,经听觉中枢分析处理后形成听觉。4. 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 、 、 等其他感觉。一、合作探究→耳结构示及各部分功能1. 耳结构示及各部分功能2. 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结构 功能外耳中耳内耳二、视频学习→原理观看“听觉形成”视频,总结听觉形成过程【讨论】1. 观看“视觉的形成”视频,总结视觉形成过程。【讨论】2. 遇到打雷等巨大声响时,有人用手捂住耳朵或把嘴张开;飞机起降时,有的乘客做吞咽动作。尝试对上述做法作出解释。【讨论】3. 听力受损都是永久的吗?三、想一想→如何科学用耳1.当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应该怎么办?2. 当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我们应该怎么办?3. 鼻咽部有炎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四、小组讨论1. 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哪些感觉器官?2. 人体各种感觉器官存在的意义?1.“目彻为明,耳彻为聪”,其中的“聪”指耳朵听觉的灵敏。如图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外耳道,能传导声波 B.2是鼓膜,能将声波转为振动C.2、3、6共同组成内耳 D.4是耳蜗,内有感觉细胞2.(2024·云南·中考真题)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 )A.耳郭(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3.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①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耳蜗内相应的感觉细胞 ⑥鼓膜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4.在飞机起降时,可以喝口水、吃点零食,或者嚼个口香糖以缓解飞机起降带来的耳闷、耳胀不适感。其原理和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类似,主要是为了( )A.保证声波顺利传至内耳 B.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伤C.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 D.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5.(2025·河南漯河·三模)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耳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②B.③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可传导振动C.听到上课铃声回到教室这一反射的感受器是⑤D.⑥可传导神经信号,是听觉形成的部位【强记口诀】听觉形成口诀声波入耳七步成,外耳收集到鼓膜;听骨链传振动波,前庭半规管平衡;耳蜗感声生冲动,听神经传中枢通;大脑皮层解析完,听觉形成记心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6.1.5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2课时(导学案)1.利用耳朵结构示意图,掌握人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初步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重、难点)。2.通过“声音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科普视频,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学会保护我们的耳朵健康(重、难点)。3.了解人体各类感觉,分析正常人和视觉障碍者在走路时感知外界环境信息的方式有何异同(难点) 。【学习重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学习难点】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人体通过眼和耳等感觉器官获得信息;1. 耳是人的听觉器官,耳能接受的适宜刺激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声波。2. 观察耳的结构图,回答:(图3.5-4-2 耳结构示意图)⑴ 【1】的作用是收集声波传至内耳。⑵ 中耳包括【4】听小骨、【5】鼓室和【6】咽鼓管。将振动传到内耳,振动刺激了【7】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细胞,并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3. 听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经听觉中枢分析处理后形成听觉。4. 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嗅觉、味觉、触觉等其他感觉。一、合作探究→耳结构示及各部分功能1. 耳结构示及各部分功能2. 耳的结构可以分为哪几部分?结构 功能外耳 耳郭 具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 可以传递声波鼓膜 可将外耳道传来的声波转化为振动,并引起听小骨的振动中耳 鼓室 内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听小骨 可以将鼓膜的振动向内耳传递咽鼓管 连通鼓室与鼻咽部内耳 半规管 含有位觉感受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前庭耳蜗 内有听觉感受器,受到振动的刺激可以产生神经冲动二、视频学习→原理观看“听觉形成”视频,总结听觉形成过程【讨论】1. 观看“视觉的形成”视频,总结视觉形成过程。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形成听觉: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觉形成的过程中:耳蜗=感受器【讨论】2. 遇到打雷等巨大声响时,有人用手捂住耳朵或把嘴张开;飞机起降时,有的乘客做吞咽动作。尝试对上述做法作出解释。平衡鼓膜两侧的气压,防止巨大声响或气压骤变对中耳造成损伤。【讨论】3. 听力受损都是永久的吗?外耳畸形、鼓膜或听小骨功能异常等造成的听力损失,多数是暂时性、可逆的。但是,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病变所造成的听力损失,往往是不可逆的。三、想一想→如何科学用耳1.当遇到巨大声响时,我们应该怎么办?迅速张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2. 当耳道内耵聍(耳垢)较多时,我们应该怎么办?不要使用尖锐的器具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和鼓膜。3. 鼻咽部有炎症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鼻咽部的病菌可能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要及时就诊,以免引起中耳炎。四、小组讨论1. 除了视觉和听觉,人体还有哪些感觉器官?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能够感受气味的刺激。皮肤中的感觉神经末梢能够感受外界的冷、热、痛、触、压等刺激舌上的味觉感受器能够感受酸、甜、苦、咸等化学物质的刺激2. 人体各种感觉器官存在的意义?人体的每种感觉都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这些感觉使我们能够全面、准确、迅速地感知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并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1.“目彻为明,耳彻为聪”,其中的“聪”指耳朵听觉的灵敏。如图为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1是外耳道,能传导声波 B.2是鼓膜,能将声波转为振动C.2、3、6共同组成内耳 D.4是耳蜗,内有感觉细胞【答案】C【分析】(1)耳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有收集和传导声波的作用;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传导到听小骨后,由于听骨链的作用,大大加强了振动力量,起到了扩音的作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题图中:1是外耳道,2是鼓膜,3是听小骨,4是耳蜗,5是咽鼓管,6是鼓室,7是听神经。【详解】A.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1是外耳道,其作用是传导声波,A正确。B.2是鼓膜,外界声波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可见,鼓膜能将声波转为振动,B正确。C.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4耳蜗,而2鼓膜、3听小骨、6鼓室共同组成中耳,C错误。D.4是耳蜗,内有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D正确。故选C。2.(2024·云南·中考真题)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 )A.耳郭(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答案】A【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详解】A.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将声波传到鼓膜,故远处声音微弱时,用手掌托在耳后,听到的声音会变大,此时手掌发挥的功能类似于耳郭(廓),A正确。BCD.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CD错误。故选A。3.正在认真学习的你,突然听到老师喊你的名字,听到老师的声音,需要以下结构参与。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 )①听神经 ②听小骨 ③外耳道 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 ⑤耳蜗内相应的感觉细胞 ⑥鼓膜A.⑥③②⑤①④ B.③⑥①②⑤④C.③⑥②⑤①④ D.③①②⑥⑤④【答案】C【分析】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相应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波信息通过听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详解】③外耳道:声波首先通过外耳道传递,收集并传导声波至鼓膜,故③为起点;⑥鼓膜:接受声波刺激,产生振动,故⑥紧随③;②听小骨: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递至内耳,故②在⑥后;⑤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小骨振动刺激耳蜗内的感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故⑤在②后;①听神经: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故①在⑤后;④大脑中的一定区域:神经冲动最终到达大脑形成听觉,故④为终点。因此,听觉形成的正确顺序是③→⑥→②→⑤→①→④,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在飞机起降时,可以喝口水、吃点零食,或者嚼个口香糖以缓解飞机起降带来的耳闷、耳胀不适感。其原理和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类似,主要是为了( )A.保证声波顺利传至内耳 B.防止听觉感受器受损伤C.保证听小骨的正常振动 D.保持鼓膜两侧气压平衡【答案】D【分析】1.耳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经声波传到鼓膜;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鼓膜能将声波转变为机械振动,听小骨能将振动传到内耳;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半规管能探测头部运动的方向,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感受振动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当我们遇到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口,咽鼓管的管口开放,空气由此进入鼓室,可以保持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若某一侧的压力过大,鼓膜可能会被震破,人的听力就会受损。闭嘴、堵耳也能使鼓膜内外气压平衡。【详解】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在短时间内,飞机的高度发生巨大的变化,外界气压也发生巨大变化,而鼓膜内的气压不变,因此容易击穿鼓膜。 故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将口张开可以使咽鼓管张开,这样口腔内的气压即鼓室内的气压与鼓膜外的气压保持平衡,即: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防止气压差击穿鼓膜,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5.(2025·河南漯河·三模)每年的3月3日是国际爱耳日。耳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②B.③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可传导振动C.听到上课铃声回到教室这一反射的感受器是⑤D.⑥可传导神经信号,是听觉形成的部位【答案】D【分析】1.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2.题图中:①是外耳道,②是鼓膜,③是听小骨,④是半规管,⑤是耳蜗,⑥是听神经。3.听觉形成过程:外界声波→外耳道→鼓膜(产生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详解】A.②是鼓膜,鼓膜很薄,如果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容易戳伤鼓膜,影响听力,所以不要用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②,A正确。B.③听小骨是人体最小的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导到内耳,B正确。C.⑤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听到上课铃声回到教室这一反射的感受器是⑤耳蜗,C正确。D.⑥听神经可传导神经信号,但听觉形成的部位是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不是听神经,D错误。故选D。【强记口诀】听觉形成口诀声波入耳七步成,外耳收集到鼓膜;听骨链传振动波,前庭半规管平衡;耳蜗感声生冲动,听神经传中枢通;大脑皮层解析完,听觉形成记心间。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1.5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2课时(导学案)(原卷版) .docx 6.1.5 人体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 第2课时(导学案)(解析版) .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