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四单元 和谐与梦想 第八课 中国人 中国梦 8.2 共圆中国梦课程标准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根本政治制度,知道我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本框由两目组成,圆梦大舞台和自信的中国人。通过这一课时的学习,学生理解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同时阐述了做自信中国人的底气、表现及做法。本课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相结合,增强对国家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从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情分析 学生前面已了解了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对国家的发展成就有一定了解。九年级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能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国家发展的相关内容,但对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路径、中国自信的根源及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等深层次问题的认识还不够系统。此外,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本课学习,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现中国梦的途径 难点: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增强对实现中国梦的自信心,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党的思想感情;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自豪感、自信心。 道德修养:树立个人梦想和中国梦紧密相连的高度自觉,做自信的中国人。 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明确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健全人格:了解自信中国人的特点和自信的源泉,自觉做一个追梦人。设计思路 总议题:以航天之力,共圆中国梦想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筑梦航天—拆解“圆梦路径” 情境一:图片对比,航天重大决策,都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情境二:中国的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情境三: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的内涵。 情境四:中国航天事业其成功的核心密码在于凝聚全国资源的制度优势。任务一: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航天梦实现的关键?结合材料,说说党的领导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 任务二: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任务三:这说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什么? 任务四:这说明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 知识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知识二: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知识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知识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议题二:逐梦航天—探寻“精神品质” 情境五:航天员自信出征的图片 情境六:航天事业发展过程展现的精神 情境七:观点辨析任务五:他们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任务六: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自信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任务七: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你选取一个你了解的“自信的中国人”的榜样与大家分享,并说说关于做自信的中国人,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知识五: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知识六: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 知识七: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播放视频: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航天事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引擎与重要标志,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实现了千年飞天梦。看到这样伟大的成就,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信心吗?设计意图以视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的理解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议题一:筑梦航天—拆解“圆梦路径”议学情境一:图片对比,航天重大决策,都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议学任务一: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航天梦实现的关键?结合材料,说说党的领导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 议学小结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议学情境二:中国的航天事业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议学任务二: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 议学小结二: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②必须走中国道路。 议学情境三:航天精神、探月精神的内涵。议学任务三:这说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什么? 议学小结三: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议学情境四:中国航天事业其成功的核心密码在于凝聚全国资源的制度优势。 议学任务四:这说明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 议学小结四: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议学总结: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结合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就,总结实现中国梦的途径。设计意图列举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过程以及图片,学生更易理解实现中国梦的途径。议题二 :逐梦航天—探寻“精神品质”议学情境五:航天员自信出征的图片 议学任务五:他们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议学总结: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议学情境六:航天事业发展过程展现的精神议学任务六: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自信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 议学总结: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 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 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 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 议学情境七:观点辨析 议学任务七: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你选取一个你了解的“自信的中国人”的榜样与大家分享,并说说关于做自信的中国人,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 图片展示:宋令东、刘伯明、王浩泽的自信材料。 议学总结: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 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 ②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 ③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结合图片: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乘舟逐梦向苍穹,再上九天揽星河。分析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结合航天事业发展过程及观点辨析,分析自信中国人的表现以及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具体事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其相关知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现实性强,和学生自身联系密切,主要学习了两个方面的知识:一个是圆梦大舞台,学习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过程中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另一个是自信的中国人,学习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自信和民族自信联系起来。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共29张PPT)航天事业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引擎与重要标志,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跟跑到领跑,实现了千年飞天梦。看到这样伟大的成就,你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信心吗?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第二框8.2 共圆中国梦1.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3.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4.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要求: 阅读教材P113-119,自主预习以下问题。总议题:以航天之力,共圆中国梦想子议题一:筑梦航天—拆解“圆梦路径”子议题二:逐梦航天—探寻“精神品质”子议题一筑梦航天—拆解“圆梦路径”议学情境一:从“两弹一星”到探月工程,每一次航天重大决策,都离不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始终为航天事业指明方向、提供保障。议学任务一:为什么说党的领导是航天梦实现的关键?结合材料,说说党的领导对实现中国梦的作用。议学小结一: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四个全面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议学情境二:议学任务二:中国航天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航天发展道路,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启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中国航天人在没有现成方案借鉴的情况下,先后突破掌握了天地往返、太空出舱、交会对接等国际航天关键难题,自主研制空间站机械臂系统,部组件和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达到100%,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议学小结二: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②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议学情境三:议学任务三:这说明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什么?从载人航天精神,到探月精神,一代代航天人用行动诠释着“不服输、不放弃”的信念。 这种精神不仅支撑航天事业不断突破,更成为全民族的精神财富——它让我们相信,无论面对太空探索的未知,还是发展路上的挑战,中国都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和能力,这是精神力量赋予的底气。议学小结三: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③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议学情境四:议学任务四:这说明实现中国梦还需要什么?航天工程作为涉及多领域、跨学科的复杂系统,其成功的核心密码在于凝聚全国资源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中国航天创新发展。从“两弹一星”工程中全国科研力量的紧急集结,到嫦娥五号任务中40多家科研院所、超万名科研人员的协同攻关,再到北斗系统组网背后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的聚力奋战,以及1.4万余家企业、50余万人参与的系统应用推广,每一项突破都是“全国一盘棋”的成果。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能力,让中国航天得以在关键领域快速突破,为中国梦的实现筑牢了坚实基础。议学小结四: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④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议学总结: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子议题二逐梦航天—探寻“精神品质”议学情境五:航天员一次次自信出征,乘舟逐梦向苍穹,再上九天揽星河。议学任务五:他们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议学总结: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底气源自哪里?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自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自信),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制度自信),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文化自信)。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②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议学情境六:议学任务六:从以上材料中,你看到了自信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从1956年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到如今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数千家单位、数万名航天人齐心协力,将个人命运与国家航天事业紧密相连,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展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从“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全面实现,再到北斗导航系统全球组网、探月工程不断取得新成果,中国航天人始终坚信通过自主创新和不懈努力,能够推动国家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对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前景充满信心。中国航天事业的诸多命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如“嫦娥”系列探测器、“祝融”号火星车等。这些名称源于中华民族古老的神话传说,将现代航天科技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议学总结:自信的中国人有哪些表现?①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②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③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议学情境七:议学任务七: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你选取一个你了解的“自信的中国人”的榜样与大家分享,并说说关于做自信的中国人,你从他身上得到哪些启示?观点辨析:有人说,如今的中国人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对话世界、融入世界。我们可以目空一切,霸气十足。也有人说,中国人的自信是包容的自信,理性的自信。宋令东:自立自强才能挺起脊梁。站在中国自己的空间站里,更加真切感到“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句话的分量。刘伯明:即便牺牲,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王浩泽:航天人始终坚信没有攻不破的“娄山关”“辣子口”,更没有闯不过的“拦路虎”“绊脚石”。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讲话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议学总结:如何做自信的中国人?①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②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③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思维导图共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要求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做自信的中国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圆梦的历史机遇圆梦大舞台自信的中国人补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和青少年应该怎么做?国家: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不断健全社会法治体系;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⑤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⑥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等等。青少年: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能力;③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④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磨砺坚强意志;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⑦增强法治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等等。课堂练习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②必须走中国道路③必须凝聚中国力量④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课堂练习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从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传承中一路走来,“中国”二字镌刻在“何尊”底部,更铭刻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这表明中国人( )①对国家有认同 ②对发展有信心 ③对文化有底气 ④对世界有憧憬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课后作业搜集一位航天人的事迹,撰写100字感悟,说说其精神对自己的启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2共圆中国梦 教学设计.docx 部编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8.2共圆中国梦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