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8课:双分支结构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2023)五年级上册信息科技 第8课:双分支结构 课件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8课
双分支结构
主要内容:
1.双分支结构。
2.用双分支结构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需要经过判断才能做出选择:开展体育运动时,如果下雨,就在室内活动,否则就可以在室外活动;车辆出停车场时,如果已经交费,就打开道闸,否则就不打开道闸;儿童乘坐火车时,如果超过6周岁,就要买票,否则可以免票。还有那些食物可以用“如果...那么...否则...”这样的说法来描述?
算法的分支控制结构有多种形式,如单分支结构、双分支结构等。

认识双分支结构
双分支结构也是根据一定的条件做出判断,再选择相应路径的过程。即如果满足条件,则执行满足条件的操作,否则执行不满足条件的操作。这种形式的选择语句相当于自然语言里的关联词“如果...那么...否则...”。

认识双分支结构

认识双分支结构
如下图所示,在高速公路行车,如果要去服务区,那么可以靠右行使,否则就靠左直行;乘坐火车时,如果儿童年龄不满6周岁,那么可以免票,否则就要购买车票。

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运用双分支结构解决问题时,需要确定条件满足与条件不满足两种情况下的算法执行步骤。如果购买火车票时,“年龄是否小于6周岁”是确定是否需要购买火车票的前提条件之一,如果条件成立,那么可以“免票”;如果条件不成立,那么需要买票。这种情况就可以用双分支结构流程图来表示:

用流程图表示双分支结构

验证双分支结构
通过运行计算机程序进行验证,算法是否可以根据要设定的条件,准确做出判断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nianling=int(input(“请输入您的年龄:”))
if nianling<6:
print(“免票”)
else:
print(“请购票”)

验证双分支结构
某景区规定身高不足120cm的游客可以免票进入,请用流程图表示该景区判断是否需要购票的算法。
谢谢聆听,
下节课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