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2023年10月31日7时2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发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指令,8时1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下图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不同阶段的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飞船或飞船返回舱在①~④阶段属于天体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太阳活动对飞船影响最大的阶段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流星雨是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产生的。双子座流星雨是每年都会出现的较强流星雨之一,下图为双子座流星雨母体轨道和地球轨道示意图,图中散点代表流星体。地球轨道与流星体分布密度越大处相交时,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就越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的流星绝大部分都在大气中被燃烧掉,这种现象可( )
A.使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 B.使地表升温
C.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 D.减弱昼夜温差
4.1882~2062年每小时看到的流星数量总体为( )
A.持续增多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2019年1月20日22时28分在西藏日喀则市发生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距日喀则市区约141千米,市区有明显震感。下左图表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下右图示意青岛——日喀则地形起伏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5.这次地震的地震波传到地面时,将经过( )
A.古登堡面 B.莫霍面 C.地幔 D.地壳
6.如果利用地震波来寻找黄土高原的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可能储有石油的是_____地震波速度(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中生代与新生代全球平均气温与平均降水量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7.整体上,在裸子植物繁盛时代,全球气候总体特点是(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8.相对于新生代其他时期,新生代第四纪总体上( )
A.爬行动物盛行 B.陆地面积减小
C.是重要的产煤期 D.海平面下降
百岁兰,沙漠地区的裸子植物,远古时代留下来的植物“活化石”,其特征是茎一生只长两片叶,叶片长、宽、厚。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根极长,人工栽培十分困难。国际植物学把它列为世界八大珍稀植物之一。下图为百岁兰在原产地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百岁兰出现的地质时期( )
A.联合古陆分离
B.现代海陆位置形成
C.重要的成煤期
D.大型哺乳动物动物灭绝
10.百岁兰叶上多气孔,且夜间张开主要是有利于( )
A.减少蒸腾 B.呼吸作用 C.吸收水分 D.光合作用
2023年10月26日,搭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七运载火箭在甘肃省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进入预定轨道过程中,经历的气温变化情况是( )
A.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B.递增→递减→递增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
12.若有一架从甘肃飞往海南的飞机,仅考虑气流状况对飞机飞行的影响,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为保持平稳飞行,高度调节规律是( )
A.先下降,后上升 B.先上升,后下降
C.不断上升 D.不断下降
雨幡洞云是一种奇特的天气现象(图),薄薄的云层出现一个空洞,一缕缕“云丝”似乎从洞中心部分落下,犹如“空中水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大气层中存在低于0℃而仍然保持液态的过冷液滴,受飞机飞行产生扰动而产生云洞,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过冷液滴没有凝结成冰晶的原因,可能是该区域空气中缺少( )
A.水汽 B.低温环境 C.凝结核 D.低压环境
14.发生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是由于( )
A.距离太阳较远 B.距离地面较远 C.距臭氧层较远 D.距电离层较远
当下恰逢草莓采摘时节,下图为某网友拍摄的草莓大棚场景,可见白色塑料大棚下一粒粒红草莓长在覆盖黑色地膜的土地上(下左图),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下右图)”,完成下列小题。
15.关于草莓大棚所体现的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强了A辐射 B.减少了B辐射损失的热量
C.增强了C辐射 D.减弱了D作用
16.与白色地膜相比,图中草莓种植覆盖黑色地膜突出作用是( )
A.美观 B.除草 C.保湿 D.保温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大气垂直分层、热力环流等起到决定性的因素。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7.①图中( )
A.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B.丙处气流下沉
C.甲地气流流向乙地 D.丙处气压高于丁处
18.②图所在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飞机与风向的关系是( )
A.顺风飞行 B.风从东侧吹来 C.逆风飞行 D.风由西侧吹来
逆温现象是指随着高度增加,气温不降反而升高的现象,易引发雾霾等天气。据山西省气象台天气预警:2023年1月3日至5日,全省仍有雾霾天气,道路能见度将大幅下降,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影响,5日过后雾霾将逐渐消散。下图示意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若上图反映了这次雾霾天气的生消过程,则先后排序是( )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④→①
20.为减少雾霾天气对出行的影响,一天中出行时段最好选择在( )
A.1时~3时 B.3时~5时 C.12时~13时 D.20时~21时
海子写过一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现在影视剧中往往让女主角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让头发向后飘逸以反映女主角的快乐心情。图中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热力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甲图中a、b、c、d四处气压最高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2.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如果你是导演,你会选择什么时间段完成拍摄( )
A.8时至16时 B.18时至次日6时
C.6时至18时 D.16时至次日8时
读我国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图中四个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拉萨 B.西宁
C.北京 D.成都
24.此时,四个城市的风向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偏南风 B.西宁偏北风
C.拉萨偏东风 D.成都偏西风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若此图表示南半球,PMA.⑦或⑧ B.②或③ C.④或⑧ D.②或⑥
26.若此图表示近地面等高面,PM>PN,则0点风向为( )
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④或⑥ D.⑥或⑦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水是喀纳斯湖景区的灵魂,喀纳斯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喀纳斯湖景区水圈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下图为喀纳斯湖景区局部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图示景观中,水圈( )
A.参与地表景观的塑造 B.在空间分布上不连续
C.与生物圈无联系 D.是生物圈存在的唯一媒介
28.全球气候变暖,该景区短期内水圈结构( )
①气态水增多 ②固态水增多 ③生物水减少 ④液态水增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年8月,由于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重庆市多地相继突发山火。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9.飘至重庆市上空的浓烟会造成当地( )
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③地面辐射增强④太阳辐射增强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0.火灾后重庆市森林面积减少,这对当地雨季时水循环过程变化的影响是( )
A.④增加 B.⑤增加 C.③增加 D.①增加
城市内涝是指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表为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表(单位:mm)。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地区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31.与郊外平原区相比,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主要原因是( )
①降水多②蒸发量小③地表径流量大④城区排水能力差⑤路面硬化多,下渗量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2.为缓解城市内涝,某校高二学生设计的道路绿地样式合理的是( )
A.A B.B C.C D.D
二、综合题
3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地理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该模式图表示地层结构,阴影部分表示的地层中含有鹦鹉螺、笔石化石,该地层的地质年代最有可能是 代,该时期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 ;该时期鱼类进化为两栖类的原因是 。
(2)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内部三大圈层,阴影部分表示地幔,则曲线①②之间为 (填内部圈层名称)、曲线 (填序号)代表的是古登堡界面。地震波自上而下穿过该界面时,横波波速变化情况是 。
(3)若该模式图示意地球的大气垂直分层。A层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最高,原因是 。B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 。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影响的是 层(填图中字母)。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般情况下,低气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高气压控制下天气晴朗。图Ⅰ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图Ⅱ为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1)描述图1中①、②、③的过程。
(2)判断图Ⅱ中P地的风向,并说明理由。
(3)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比较甲、乙两地昼夜温差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1.A 2.A
3.C 4.C
5.D 6.A
7.B 8.D
9.C 10.C
11.A 12.C
13.C 14.B
15.B 16.B
17.B 18.C
19.B 20.C
21.C 22.A
23.A 24.B
25.A 26.C
27.A 28.B
29.A 30.A
31.C 32.A
33.(1) 古生 成煤时期 气候变化和地壳运动使得部分水域变浅甚至消失,促使鱼类逐渐适应潮湿的陆地环境,从而进化出两栖类以便于在水陆两栖的生活方式中生存。
(2) 地壳 ③ 横波完全消失
(3) 低纬度地区,大气受热较多,对流运动强烈,对流层高。 升高 C
34.(1)①是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直接到达地面,②是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释放,使大气增温;③是大气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回给地面。
(2)风向:西北风。理由:P地西侧为高压,东侧为低压,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西指向东;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西北风。
(3)甲地昼夜温差大于乙地。甲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云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夜晚保温作用差,昼夜温差大;乙地受低压控制,多阴雨,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多,夜晚大气逆辐射强,昼夜温差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