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时2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河南)课件(共5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单元 课时2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河南)课件(共50张PPT)

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第三单元 植物的生活
课时2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思维导图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
蒸腾作用
吸收
运输
概念
主要器官——叶
主要影响因素
植物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路径
意义
光合作用
概念
表达式
实质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及产物对比复习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应用
应用
影响因素
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有机物的运输及其作用
光合作用需要水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植物体内的物质与能量变化
呼吸作用
概念
表达式
实质
影响因素
原理的应用
碳中和与保护植物的措施
碳中和
保护措施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实验:呼吸作用的相关演示实验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考点梳理
1. 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    区,该区有大量
的根毛,这使根尖具有巨大的吸收面积,因而具有强大的吸水能力
2. 运输:根吸收的水通过茎内的    被送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溶解在
水中的无机盐也“搭着便车”被运输到植物体各个部分
3. 应用:给树木“挂吊瓶”,是为树木补充水和无机盐;植物移栽时根部带土坨,
能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成活率等
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2025年5考;省卷6年3考)
考点
1
成熟
导管
蒸腾作用(2025年7考;省卷6年4考)
考点
2
1. 概念:水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2.主要器官——叶
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及横切面显微照片
叶肉
叶脉
气孔
2.主要器官——叶
结构 功能
表皮(上表皮和下表皮) 属于   组织,其上分布有气孔。气孔是由   细胞围成的小孔,是植物蒸腾作用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叶脉 对叶片起支持作用;运输营养物质
叶肉 属于薄壁组织;能够进行    作用,制造有机物
保护
保卫
光合
3. 主要影响因素:湿度、温度等。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湿度减小时,蒸腾作
用增强,水散失加快
4. 植物对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路径
水的吸收、运输和散失示意图
气孔
导管
5. 意义: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运输;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避免被过高的气温
灼伤
6. 应用:移栽植物时,剪去大部分枝叶、选择阴天或傍晚移栽、移栽后要遮阴等都
能降低植物的     作用,防止水过度散失,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蒸腾
实验: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条件、场所及产物对比复习(2025年2考;省卷6年2考)
考点
3
实验 名称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 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 需要水 探究绿叶在光 下制造有机物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 氧气
实验装置图
变量 二氧化碳 水 _____________  —
实验 原理 碘液:检验淀粉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碘液:检验淀粉 碘液:检验淀粉 黑纸片:控制 光照 卫生香(或竹签):检验氧气
光(或光照)
实验 名称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 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 需要水 探究绿叶在光
下制造有机物
实验装置图
对照组 乙 A区 见光部分
实验组 甲 B区 遮光部分
实验 步骤 实验名称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实验 装置图

对照组 —
实验组 实验 步骤 将植物置于光下照射数小时,待气体充至试管容积一半左右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迅速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伸进试管口
实验 名称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 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 需要水 探究绿叶在光 下制造有机物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实验装置图
实验 现象 甲中的叶片     , 乙中的叶片______  A区    , B区_________ 遮光部分     , 见光部分____  试管内有    产生,试管液面下降,试管中收集的气体可使快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复燃
不变蓝
变蓝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变蓝
气泡
实验 名称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 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 需要水 探究绿叶在光 下制造有机物 金鱼藻在光下释放氧气
实验装置图
得出 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 作用必需的原料 光合作用需 要水 光合作用制造的 有机物是   ; 光合作用的条件是___________  光合作用产生_______ 
淀粉
光(或光照)
氧气
光合作用(2025年12考;省卷6年6考)
考点
4
1. 概念: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     和水合成为储存着能量的
    (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 表达式:
3. 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4. 有机物
的运输及
其作用
运输:叶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叶脉、叶柄、茎等结构中的
    运输到植物体各处
作用: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    ,并参与构建植物细胞,进而
构成各种组织、器官和整个植物体
二氧化碳
有机物
筛管
能量
合理利用光照:如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可充分利用光照;还可增加
光照强度,或延长光照时间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如施“气肥”“有机肥”等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促进光合作用,制造更多的有机物
控制温度:如通过增大昼夜温差,增加有机物积累量,即白天升温促
进光合作用,积累更多的有机物;夜晚降温抑制呼吸作用,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
5. 影响因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6. 原理在
农业生产
上的应用
实验:呼吸作用的相关演示实验(2025年1考)
考点
5
实验名称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种子在萌发 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 甲瓶温度升高, 乙瓶温度不变 种子呼吸作用释放
_______
种子在萌发 过程中的物 质变化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种子呼吸作用产生
___________
能量
二氧化碳
实验名称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种子在萌发 过程中的物 质变化 甲瓶蜡烛熄灭,乙瓶正常燃烧 种子呼吸作用消耗_______
氧气
呼吸作用(2025年5考;省卷6年3考)
考点
6
1. 概念: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     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
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利用的过程
2. 表达式:
3. 实质:分解有机物,    能量
4. 影响因素:温度、氧气浓度和水分等
二氧化碳
释放
降低温度或减少水分:储藏粮食时,先将粮食晒干,储藏环境一
般保持干燥和低温;储藏水果、蔬菜时,要降低温度或氧气
浓度;大棚种植水果、蔬菜时,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隔绝空气:蔬菜和水果通过覆盖保鲜膜来隔绝空气,减弱呼吸作
用,延长保存时间
5. 原理
的应用
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等
抑制呼吸作用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5年6考;省卷6年4考)
考点
7
1. 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     ,不仅满足了自身生
命活动的需要,而且为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2.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植物通过    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调节气
候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3. 参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     ,
又将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
作用
有机物
蒸腾
二氧化碳
氧气
碳中和与保护植物的措施(2025年2考)
考点
8
1. 碳中和
目的:使碳排放量与碳吸收量一致
实现措施:一是实行节能减排、能源转型,如减少     的排
放量,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二是植树造林,进
行生态保护,通过植物吸收更多     ,还可以通过工程
技术手段捕获和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 保护
措施
法律保护:我国颁布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草原法》;政府明确提出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退牧还草
日常做法:我国将每年的      定为“植树节”,号召大家积极参
与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活动
教材新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3月12日
真实情境学考点
1. 用塑料袋罩住正常生长的植物,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出现水珠,这是植株吸收的水通过茎中的 (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叶片,再通过 作用从叶片散失的结果。
2. 洛阳偃师葡萄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果农会在葡萄植株的茎上剥去
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切口处的树皮明显增厚,甚至会形成瘤状物,
这是由于运输有机物的通道—— 被切断,使局部营养过剩,这
样做的目的是 。
导管 
蒸腾 
筛管 
提高果实中的有机物含量(或提高葡萄的产量) 
教材新增素材
3. 《齐民要术》中提到“榆性扇地,其阴下五谷不植”,指出榆树树阴
下不宜种植作物,会造成减产,其原因是树阴下缺少 ,作物
的 强度减弱,影响有机物的制造,从而造成减产。
4. 我国的大型粮库一般采用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同
时保持低温的方法保障储粮安全,请解释上述储粮方法的生物学原理:



光照 
光合作用 
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可以降低粮库中的氧含量,通过降低氧含量和保持
低温等措施能够抑制粮食的呼吸作用,抑制蛀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
少粮食中有机物的消耗和破坏,延长储存时间(答出黑体部分即可) 
教材新增素材
河南真题、模拟题及拓展
蒸腾作用 (2025年7考;省卷6年4考)
命题点
1
1. (2025安阳4题1分)如图所示,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
3 h后,观察到天平指针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 )
A. 蒸腾作用
B. 光合作用
C. 呼吸作用
D. 分解作用
第1题图
A
2. (2024焦作二模)在植树节到来之际,焦作市许多公民自发参与义务植树
活动。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B )
A. 选择在阴天栽种
B. 保留大部分树叶
C. 保留根部的土壤
D. 及时为苗木浇水
B
拓展
2.1 证据推理
某校劳动课主题是“让森林走进校园,让校园拥抱森林”。下列
树木移栽后成活率最高的是( D )
D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实验(2025年3考;省卷6年2考)
命题点
2
3. (2025南阳21题6分改编)绿色植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结合绿色
植物生命活动的相关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3题图
(1)图甲中必须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遮盖起来是为了在实验中形成 。
(2)图乙为了使叶片脱色,①烧杯中装的液体是 。
对照 
酒精 
(3)图丙中,在一定范围内装置与光源的距离越近,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
泡数目 (填“越多”或“越少”);如果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放入试
管内,会观察到卫生香 的现象。
越多 
复燃 
(4)若图丁瓶中换成煮熟的小麦种子,观察不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现
象,是因为煮熟的种子不能进行 ,不能释放出能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呼吸作用 
(5)方城烩面和新野板面是南阳的传统特色小吃,需用优质精白高筋面粉
制作,而面粉主要是小麦种子的 部分加工而成。
胚乳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质及应用(2025年6考;省卷6年6考)
命题点
3
4. (2025洛阳9题1分)如图是某种植物细胞内两种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C )
A. 过程①有助于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B. 进行过程②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C. 过程①和②都可以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D. 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提高①的效率
第4题图
C
5. (2025新乡8题1分)西峡猕猴桃是河南省地标水果之一,它品质优良,口
感好,维生素含量高。为了提高大棚内猕猴桃的产量,下列措施不合理
的是( A )
A. 降低二氧化碳的浓度
B. 阴雨天气时,适量补充光照
C. 在夏季的夜晚,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D. 采取环剥切断筛管的方法,积累有机物
A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2025年4考;省卷6年4考)
命题点
4
6. (2025商丘5题1分)生物学兴趣小组通过“校园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这
一项目式活动,形成了爱护植被的责任意识。下列关于绿色植物的叙
述,错误的是( A )
A. 能够合成无机物
B. 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C. 能进行蒸腾作用
D. 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A
7. (2025焦作二模)“碳中和”是实现全球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生态目
标。以下做法不能体现低碳生活的是( D )
A. 对垃圾分类处理 B. 骑自行车上学
C. 用太阳能热水器 D. 夏天常开空调
D
植物三大生理作用综合(2025年6考)
命题点
5
8. (2025鹤壁21题6分)华华在室内栽种了番茄,为监测番茄的生长状况,
设计了如下实验。图1为番茄叶片结构示意图;图2是番茄进行部分生理
过程的模式图,其中甲代表细胞结构,a、b代表相关物质;图3 是晴朗夏
季的一天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
列问题:
第8题图
(1)移栽番茄苗初期,需要遮阴。主要是为了降低 (填“光合
作用”“呼吸作用”或“蒸腾作用”),该生理活动主要通过图1中的结
构 (填序号)进行。
蒸腾作用 
5 
(2)若图2的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
(填“叶绿体”或“线粒体”),此结构中进行的生命活动与图3中
的 (填“Ⅰ”或“Ⅱ”)相对应。
(3)图3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量大于0的时间段是 时。
叶绿
体 
Ⅰ 
6~18 
(4)为保证番茄的叶片都能充分地接受阳光,又不互相遮挡,以提高产
量,种植时应当 。
合理密植 
拓展
(5)[原因分析]12时左右曲线Ⅰ出现波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度升高,叶片上的部分气孔关闭,导致进入植物体内的二氧化碳减少,
光合作用降低(合理即可) 
9. (2025许昌24题12分)植物工厂是一种新兴的农业生产模式,可在人工精
密控制光照、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成分等条件下,生产
蔬菜和其他植物。
Ⅰ.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植物工厂。请据图分析回答:
第9题图
(1)植物工厂中安装了二氧化碳传感器,测定一天中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的变化情况,当光照强度逐渐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填
“增加”或“减少”),此时可以启动图中的 ,从而有利于
达到增产的目的。
减少 
通风装置 
(2)夏季中午气温高、阳光充足,植物的光合作用反而明显减弱,其原因
是温度过高,植物叶片中 大量关闭,植物的 (生理
过程)降低,以减少水的散失。
(3)植物工厂无土栽培生菜过程中,持续向营养液中通入氧气,目的是为
植物根系提供充足氧气,促进根的 。
气孔 
蒸腾作用 
呼吸作用 
Ⅱ.2021年,中国农科院团队成功实现在植物工厂环境下种植水稻的重大
突破。请回答相关问题:
(1)水稻属于 (填“裸子植物”或“被子植物”),其叶片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可以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
运输到根、茎和果实等其他部位。
被子植物 
筛管 
(2)从成熟的水稻植株到下一代水稻种子,必须依次经过的生理过程
是( B )
A. 开花→受精→传粉
B. 开花→传粉→受精
C. 传粉→开花→受精
D. 传粉→受精→开花
(3)水稻的花比较小、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花粉轻盈,其进行传粉的
媒介是 。
B
风 
Ⅲ. 草莓番茄因个头小、形似草莓而得名,其酸甜可口,市场销量好。某
植物工厂实验室用水培法栽培草莓番茄。进行实验时,工作人员发现草
莓番茄叶片出现黄斑,猜测是培养液中缺少镁元素引起的。请你利用这
些有黄斑的草莓番茄苗,帮助工作人员设计一个简单实验加以证明:
(1)【实验过程】
①选择大小及长势均相同的2株黄斑草莓番茄苗随机分为A、B两组。
②将A组草莓番茄苗用 培养,B组草莓番茄苗用等量原
始培养液培养。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B两组草莓番茄苗黄斑褪去和长势情况。
含镁的培养液 
(2)【实验结果】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组草莓番茄苗黄斑褪去且长势良
好,而B 组草莓番茄苗长势弱小且黄斑更加严重。
(3)【实验结论】由上述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4)[方案评价与优化]【实验思考】实验过程中有一个错误的地方,请指
出: 。
草莓番茄叶片出现黄斑
是缺少镁元素引起的 
步骤①选取的草莓番茄苗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新情境探究实验(2025年2考;省卷2024.25)
命题点
6
10. (2025商丘25题6分)河南是小麦的主产区,8 500多万亩麦田对保障国
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陆地生态系统频现高温干旱,对
小麦的生长发育产生了不利影响。科研人员探究了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
管理、高温逆境、干旱逆境(逆境:指环境中存在的某些因素或条件超出
了植物正常适应范围或能力)对某品种小麦开花期至籽粒成熟期光合作用
时间和产量的影响。实验步骤如下。
①9月29日种植实验品种小麦,基本苗为270万株/公顷,实验采用完全随
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每个区面积为2.5 m×2 m,行距均为20 cm,开
花期之前按常规小麦田进行管理。
②开花期至籽粒成熟期,设置高温、干旱处理,以自然温度和正常水分
管理为对照。
对照组: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为31.0%,平均温度为27.7摄氏度。
高温逆境组:在小麦开花时搭建简易的透光增温棚,增温棚底部四周预
留50 cm空隙,顶部预留30 cm通风口,利于气体自由交换对流,防止空
气湿度增加。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照组处理保持一致。
干旱逆境组:开花前7天避免灌溉,降雨时遮上塑料薄膜。温度与对照组
保持一致。
③次年6月12日收获。
实验数据如下表。

别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 平均温度/摄氏度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间/天 籽粒产量/(千克·公顷-1)
甲 31.0% 27.7 34.3 8 933.0
乙 31.0% 30.7 32.2 7 326.9
丙 21.6% ? 29.7 5 464.8
回答下列问题。
(1)将甲组和乙组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平均温度 
(2)在设计实验时,丙组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应保持平均温度为 摄
氏度(填“27.7”或 “30.7”);小麦在缺水时,其叶片表皮上分布的
会缩小或闭合,蒸腾作用随之减弱。
27.7 

孔 

别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 平均温度/摄氏度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间/天 籽粒产量/(千克·公顷-1)
甲 31.0% 27.7 34.3 8 933.0
乙 31.0% 30.7 32.2 7 326.9
丙 21.6% ? 29.7 5 464.8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填“高温”或“干旱”)逆境对
小麦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其原因是

干旱 
干旱缺水,小麦缺少光合作用原料,
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量减少,小麦籽粒产量降低(意思相近即可) 

别 实验条件 实验结果 平均土壤体积含水量 平均温度/摄氏度 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间/天 籽粒产量/(千克·公顷-1)
甲 31.0% 27.7 34.3 8 933.0
乙 31.0% 30.7 32.2 7 326.9
丙 21.6% ? 29.7 5 464.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