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河南)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2026年中考生物学一轮复习(河南)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五单元 生物与环境
生物与环境
实验: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及目的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生物圈
概念
范围
生态系统
概念
组成成分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思维导图
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类型
营养结构
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服务
自我调节能力
生物与环境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维护生态安全
有利
有害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对策
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
概念
考点梳理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2025年7考;省卷6年6考)
考点
1
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概念: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作生态因素
光:如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如阔叶林分布在低海拔地区,针叶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区
水:如沙漠中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现绿洲
空气:如动、植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
非生物
因素
捕食:如异色瓢虫捕食蚜虫
   :如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
合作: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生物
因素
温度
竞争
1.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生物
因素
知识拓展
(1)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
根瘤菌为豆科植物提供可吸收的含氮物质)
(2)寄生:如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中吸收营养
生物适应环境:如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皮下脂肪很厚
生物影响环境: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能够疏松土壤
环境影响生物:如雨露滋润禾苗壮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如沙漠中植物根系发达,同时还
能防风固沙
2. 生物与环
境的关系
实验: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人教八上P78)
考点
2
1. 实验装置
2. 实验操作及目的
2.1 在铁盘底部铺一层湿土(目的:模拟鼠妇的正常生活环境)
2.2 计算多次统计数据的平均值(目的: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实验误差)
3. 实验现象:明亮处鼠妇数量明显   阴暗处鼠妇数量
4. 实验结论:光照会影响鼠妇的分布,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光照
少于
生态系统(2025年14考;省卷6年6考)
考点
3
1. 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    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如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等
2. 组成
成分
生物
部分
生产者:主要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消费者:主要指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
为食)
分解者:主要指       (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
重新利用)
生物 
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
2. 组成
成分
消费者
生产者
分解者
3. 类型
森林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
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和“     ”之称
湿地生态系统: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有“     ”之称
农田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其他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等
地球之肺 
地球之肾
食物链
4. 营养
结构
        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概念: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
状联系
任何一条食物链都起始于    ,终止于最高级消费者箭头由被食者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表示物质和能量流动的方向包含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不包括    和非生物部分
书写
原则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
形成食物网
表示方法:如草→兔→狐
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
分解者
5. 基本功
能:物质
循环和能
量流动
主要渠道:__________________  
能量的最终来源:______________    
能量流动: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
能,沿着食物链流动
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等物质,随着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在生物体
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有毒物质的积累: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
累。同一条食物链中,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
越______
食物链和食物网
太阳(太阳能)

6. 生态系统服务: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各种惠益称为生态系统服务,这是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
教材新增
7. 自我调
节能力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
物的数量及其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自我调节能力的强弱: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动、植物种类越丰富,
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______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
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就会退化

有一定限度
生物圈
考点
4
1. 概念: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的总和
2. 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
3. 生物圈是由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是地球上最   的生态系统,
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25年3考)
考点
5
1. 有利:建立自然保护区、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繁育与野外放归、大力建设清洁能
源项目、“三北”防护林等可以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改善生态环境
2. 有害:因大气污染出现酸雨,致使一些树木枯死;由于化肥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出现暴发水华的湖泊;非法捕猎野生动物、乱砍滥伐;河湖湿地和沿海滩涂大量
开发,用于扩展农业、工业和城市用地等会破坏生态系统,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维护生态安全(2025年2考)
考点
6
教材新增
1. 概念:生态安全是指生态系统服务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人类的生存
和发展不受生态环境问题威胁的状态与能力。我国高度重视生态安全,已将生态
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2. 对策: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保护和修
复自然生态系统
3.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因此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修复
4. 保护生物圈就是维护生态安全
真实情境学考点
1.   酸枣的枝条表面长满了尖刺,这有助于抵御食草性动物的取食,体现出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 我们常会在户外看到长在树桩上的一些“小蘑菇”,这些“小蘑菇”
是真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生物适应环境 
分解者 
将有
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吸收利用,促进物质循环(合理即可) 
教材新增素材
3.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会波及
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请从促进二氧化碳吸收或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
提出一条中学生力所能及的措施:

积极参加植树活动(或低碳出行、减
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合理即可) 
教材新增素材
河南真题、模拟题及拓展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2025年6考;省卷6年5考)
命题点
1
1. (2025驻马店2题1分)民间素有“向阳田块作物旺,背阴地里少打粮”的
农谚。农谚中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A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A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025年2考;省卷2021.4、18A)
命题点
2
2. (2025濮阳2题1分)爬山虎的根部能够分泌一种酸性物质,可以腐蚀周围
环境。下列生物与环境关系中,与此相似的是( B )
A. 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B. 沙漠地区栽种的植物能防风固沙
C.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
D. 荒漠中的骆驼刺有发达的根系
B
高频命题点
3
生态系统(2025年14考;省卷6年6考)
3. (2022河南14题1分改编)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图所示的
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 该食物网能量的最终来源是食虫鸟和蟾蜍
B. 食虫鸟和蜘蛛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C. 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 油菜、玉米是影响蝗虫生长的生物因素
第3题图
A
拓展
情境贯穿
在学校组织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小华使用透明塑料桶、泥沙、
金鱼藻、池塘水、小鱼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生态瓶。请完成
3.1~3.3题。
第3.1~3.3题图
3.1 小华所制作的生态瓶中的泥沙除固定金鱼藻外,还可为该生态瓶提供
( C )
第3.1~3.3题图
A. 生产者 B. 消费者
C. 分解者 D. 非生物部分
C
3.2 该生态瓶中的小鱼能够长时间存活,主要依赖于金鱼藻进行( C )
A.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B. 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
C.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D.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
C
第3.1~3.3题图
3.3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对小华的作品进行了评价,以下观点中你不认同
的是( B )
A. 生态瓶不适合长期置于阴暗处
B. 小鱼的数量越多,生态瓶越稳定
C. 该生态瓶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D. 可以适当增加金鱼藻的数量
B
第3.1~3.3题图
4. (2025洛阳21题5分)八年级学生到智慧室内农场研学后,对绿色农业深
感兴趣。查阅资料后,在学校建造了一座“自给自足”的室内农场:向
闲置的房间内搬入几棵盆栽的桑树,收集桑叶养蚕,在蚕生长的过程中
收集蚕的粪便(蚕沙),待蚕化蛹后,利用蚕蛹(煮熟切碎)养芦丁鸡,再用
芦丁鸡的粪便和多余的蚕沙养罗非鱼。
第4题图
示意图如下。
(1)依据上述材料中提到的生物,写出一条食物链: 。
桑树→蚕→芦丁鸡
(2)罗非鱼以芦丁鸡的粪便和蚕沙为食,由此可知,罗非鱼属于该生态系
统生物成分中的 。
(3)养罗非鱼需要及时换水,换掉的废水中含有罗非鱼的粪便,可以用来
浇灌桑树,为桑树的生长提供水和 。
分解者 
无机盐 
第4题图
(4)在动植物引入室内农场一周后,同学们需要全天不间断地使用一些电
器,以维持室内农场的正常运转。请你推测,他们可能使用的电器
是 (答出一个即可)。
(5)一段时间后,芦丁鸡吃光了蚕蛹,同学们只好购买饲料来喂养芦丁
鸡。该农场“自给自足”的时间非常短,这是由于室内农场的生物种类
太少,该生态系统的 能力太弱,不能长期维持平衡。
电灯(或空调、气泵等,合理即可) 
自我调节 
生态安全(2025年6考)
命题点
4
5. (2025平顶山)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国家所处的生态环境能够维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时,生态就是安全
的,一旦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安全得不到保障,就会影响社会
稳定,甚至危及国家安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A. 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生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
B. 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我国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 把濒危动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是保护濒危物种的最好方法
D. 在处理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两者的关系上应该以经济建设为首
A
教材新增素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