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物理限时作业
(总分:100分 时间:90min)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2023年9月23日,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举行。现场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奏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 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人员耳朵的
C. “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D. 伴奏音乐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是340m/s
2. 如图,是“祖脉秦岭,诗意长安”主题文化活动的场景。活动中颂诗、乐器演奏、歌曲演唱等多种文艺创演,彰显了陕西文化特色。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的
B. 朗诵者的声带振动时,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C. 演唱者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速度不断减小
D. 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
3.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敲鼓时越用力,发出的鼓声音调越高
B. 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发出的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
C.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仍能听见音乐,说明水能传声
D. 我们不能听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
4. 下列措施中属于在声音传播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
A. 道路旁的隔音墙
B. 噪声检测仪
C. 摩托车上的消声器
D. 飞行员隔音耳罩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B超诊断仪是利用次声波工作的
C. 相同条件下,超声波传播速度比次声波快
D. 监测次声波可以预报台风和地震活动等
6.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
B. 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C.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 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7. 如图所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 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 乙、丁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D. 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8.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产生不需要振动
B. 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
C. 人耳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它的频率高于20000Hz
D.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超声波传递能量体现
9. 声音在以下几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关于声音传播速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空气(15℃) 空气(25℃) 煤油(25℃) 软木 钢棒 铁棒
声速m/s 340 346 1324 500 3750 5200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B. 温度不同时,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C. 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 一般来讲,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10. 现代社会里,遛狗伤人事故时有发生,超声驱狗器(如图所示为网上一款)应运而生。实验结果显示:对着狗一按开关,狗好像听到巨大的噪声而躲开,而旁边的人听不见这种声音。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人听不见这种声音,是因为这种声音的响度小
B. 人听不见这种声音,是因为这种声音的频率高于20000Hz
C. 人听不见这种声音,是因为这种声音不是振动产生的
D. 人听不见这种声音,是因为这种声音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11. 小强是个航天迷, “神舟”系列航天飞船遨游太空时,小强发现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 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下列分析 正确的是(  )
A. 飞船外只有用通信设备才能发声 B. 飞船外用通讯设备传声快些
C. 载人太空舱内是真空环境 D. 太空舱内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
12. 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①打鼓时,放在鼓面上的沙粒不停地跳动;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13. 我校运动会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在听到起跑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勇同学百米赛跑的成绩为12.29s,当时气温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小勇同学的真实成绩最接近的是(  )
A. 12.29s B. 12.58s C. 12.00s D. 12.18s
14.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够看到周围的各种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了
B. 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沿直线传播的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小
15. 如图所示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 屏幕上的手影 B. 日晷上呈现指针的影子
C. 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 D. 日全食日偏食
16. 周末,小聪去动物园游玩时,看到美丽的鹦鹉,如图所示,鹦鹉在太阳光下头是红色的,身体是绿色的。若在漆黑的夜晚,用红光照射该鹦鹉,此时看到的鹦鹉(  )
A. 头是红色的,身体是白色的 B. 头是红色的,身体是黑色的
C. 头是黑色的,身体是红色的 D. 头是白色的,身体是黑色的
17. 如图是某同学用不同方案给三根大头针排队的过程,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方案是(  )
A. 甲、乙 B. 乙、丙 C. 甲、丙 D. 甲、乙、丙
18. 不能用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物理现象是(  )
A.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 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射向地面过程中发生弯曲
C. 检查一块木料的棱是否直,可闭上一只眼睛,用另一只眼睛沿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
D. 日食、月食的形成
19. 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B.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 声和光传播都需要介质 D. 光从空气进入水中时传播速度变大
20. 晚上,小明在客厅窗户玻璃上看到了客厅里边灯的像,水平向左缓缓推动玻璃窗,则小明通过玻璃所看到像的运动情况和大小情况是(  )
A. 水平向左运动,像的大小不变
B. 水平向左运动,像的大小变大
C. 静止,像的大小不变
D. 静止,像的大小变大
21. 小轿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  )
A. 避免噪声
B. 了美观
C. 防止玻璃震碎
D. 避免玻璃成像干扰司机视线
22. 如图所示,在一面竖直立着的平面镜左方水平放置一个九格的棋盘,平面镜右方表示镜中的像,将一颗棋子“馬”由图中甲处移到乙处,则平面镜中所显示的棋子“馬”,其移动的路径是(  )
A. P→S B. Q→R C. S→P D. R→Q
23. 在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让被测者识别对面镜子里的像,测视力时,要求镜中视力表的像距被测者5m,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面镜中的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 图中被测者与视力表的距离应为1m
C. 视力表上“E”的开口方向朝向图中测试者的左侧,则她看到平面镜中视力表上的“E”的开口朝向她的右侧
D. 被测者向平面镜走近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24. 小明从水平放置平面镜里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示数的像如图,这时的实际时刻是(  )
A. 15:01 B. 10:21 C. 10:51 D. 12:01
25. 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像比驾驶台上的仪表显示要小
C. 像是实像
D. 司机前面的挡风玻璃与水平面的夹角应为45o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每空1分,每图2分,计16分)
26. 华阴“老腔”是陕西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者演唱时声音响亮,使远处的观众也能听清。“响亮”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大。现场观众听到的声音是以________为介质传入人耳的。
27. 如图甲,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被弹起,此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便于观察。如图乙,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放在水平桌面上,小槌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此实验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28. 小明周末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打扰邻居,他将门窗关闭,这是从 __________减弱噪声;突然,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大雨倾盆,雷雨中,小明看到闪电后2.5s才听到雷声,响雷处距离小明大约有 ________m。(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9. 手机屏幕的色彩是由红、______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如图所示的二维码__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光源;二维码上黑色的区域会______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所有色光。
30. 如图所示,身高1.7米的小红,站在平面镜前1米处,像高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7米,她向镜面前进0.2米,像与人之间的距离为______米。若将一块和平面镜一样大小的木板放在平面镜后面0.1米处,她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31. 按要求作图:
(1)如图甲所示为某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图。请在图乙的坐标图中(图乙横纵坐标分度值与甲相同)画出一种声音的波形图,要求该声音的响度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一半,频率为图甲所示声音的二倍(画一个完整波形)。
(2)如图所示,小孔前有一物体AB,请画出AB经过小孔成像的光路图,并在光屏MN上标出AB所成的像。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32. 小华为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将齿数不同、大小和材料相同的四个齿轮安装在同一玩具电动机的转轴上(如图所示,为方便观察,四个齿轮分开画),使齿轮以相同的转速匀速转动。
(1)用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力使硬纸片分别接触A、B、C、D齿轮,硬纸片分别发出“do(1)”“re(2)”“mi(3)”“fa(4)”四个音调的声音,由此分析可知:A、B、C、D齿轮的齿数依次增多,硬纸片振动的频率依次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硬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依次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完成以上探究后,小明继续用大小不同的力将同一张硬纸片接触转速不变的同一齿轮,这是探究声音的响度与___________的关系。
33.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其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的五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① 20.50 1.50 2131
② 31.00 1.50 1284
③ 48.50 1.50 656
④ 20.50 2.00 1354
⑤ 20.5 2.50 845
(1)五根管中音调最高是___________号,该管在1s内振动___________次。
(2)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如果想探究管子发声的频率与管子直径的关系,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___的三根管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其他条件相同时,管子的直径越大,管子的振动频率越___________。
(3)小明是一个音乐爱好者,平时喜欢吹口琴。小明完成以上探究后,他想弄清口琴的发声原理。于是,把自己的口琴拆开,发现口琴的琴芯结构如图所示,在琴芯的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则:
①较厚且长的铜片发声时振动要比较薄且短的___________(填“快”或“慢”)。
②图中的Ⅱ区是___________音区(填“高”、“中”或“低”)。
34. (一)小明制作了一个简易装置,如图甲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支点燃的蜡烛,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烛焰的像。
(1)眼睛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的是烛焰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形成的。
(2)若将点燃的蜡烛向上移动,则塑料薄膜上的像会向_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3)为了让塑料薄膜上的像变大一些,可采用的做法是___________。
A. 只将烛焰远离小孔 B. 只将塑料薄膜远离小孔 C. 只将小孔变大一些
(4)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___________(选填“改变”或“不变”)。
(二)小华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如图乙所示,先在一张卡片上挖了一个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在阳光下卡片水平放在离地面5cm处,发现地面上的光斑是正方形。
(5)若要在地面上能出现圆形光斑,应将卡片__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地面。
(6)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斑形状的影响,小华设计了开有三角形状小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卡片乙的过程中(孔到地面的距离始终保持不变),小华将观察到的光斑形状和大小变化情况在方格纸内画出(分别用序号甲、乙、丙表示),其中最左边的光斑为移动卡片乙前出现的真实情况。根据你的观察,小华所画光斑中可能会出现的真实情况有哪些?___________(填序号)。
35. 如图是小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把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___________。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用蜡烛B去确定蜡烛A的像,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的实验方法。
(3)分别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实验中,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置一个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眼睛应该在蜡烛___________(选填“A”或“B”)这一侧直接观察,发现光屏上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则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____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9分)
36.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属于第三代指纹识别技术,其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且随着材料的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自然也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就可以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做出指纹的三维图像。
(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___________;
A. 超声波焊接器 B. 超声波清洗器 C. 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D. 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2)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如(图1)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根据时间,求出手指对应位置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图2)中的______;()
(3)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向某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4.8s后收到回声信号,则该海底深度为______m。在月球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超声波技术测量月球表面物体间距离,理由是______。
37.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向设置在路边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6s,则: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___________m;
(2)汽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____。(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结果保留整数)
物理限时作业
(总分:100分 时间:90min)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A
【3题答案】
【答案】C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C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C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D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6小题,每空1分,每图2分,计16分)
【26题答案】
【答案】 ①. 响度 ②. 空气
【27题答案】
【答案】 ①. 将音叉的振动放大 ②. 能量
【28题答案】
【答案】 ①. 传播过程中 ②. 850
【29题答案】
【答案】 ①. 绿 ②. 不是 ③. 吸收
【30题答案】
【答案】 ①. 等于 ②. 1.6 ③. 能
【31题答案】
【答案】(1) (2)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计25分)
【32题答案】
【答案】(1) ①. 相同 ②. 增大 ③. 升高 (2)振动幅度
【33题答案】
【答案】(1) ①. ① ②. 2131
(2) ①. ①④⑤ ②. 低
(3) ①. 慢 ②. 中
【34题答案】
【答案】(1) ①. 实 ②. 直线传播
(2)下 (3)B
(4)不变 (5)远离
(6)甲、丙
【35题答案】
【答案】(1) ①. 位置 ②. 较暗
(2) ①. 未点燃 ②. 等效替代法
(3) ①. 等于 ②. 不变
(4) ①. A ②. 虚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9分)
【36题答案】
【答案】(1)C (2)A
(3) ①. 3600 ②. 不能 ③. 真空不能传声
【37题答案】
【答案】(1)85 (2)68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