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10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一细胞核的功能1探究细胞核功能的有关实验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及结果 得出结论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实验 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变形虫切割实验 变形虫的生长、分裂、再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由细胞核控制的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2实验总结大量实验探究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知识点二细胞核的结构1结构模式图2染色质与染色体比较项目 染色质 染色体不同点 存在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形态 极细的丝状 呈圆柱状或杆状不同点 成分 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特性 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联系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3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染色质(体)的DNA上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的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深剖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原核生物的拟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科学方法建构模型(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2)类型类型 特点 实例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概念模型 将有联系的名词或过程用文字、图线和符号连接起来,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数学模型 将生命活动规律或实验数据以计算公式、统计图等形式量化,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曲线图点关键卜在设计并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模型的美观与否。知识点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角度 实质 举例从结构上看 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核孔相互连通内质网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核外膜相连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从功能上看 细胞的不同结构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各种结构之间是协调配合的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从调控上看 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内的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调控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上看 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存在,无核的细胞质不能长期生存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寿命较短1.(2024秋 灌南县期中)核孔复合物(NPC)是复杂的蛋白分子复合物,可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最新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房颤)与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附着NPC的核膜是单层膜结构B.NPC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C.NPC保证了DNA等大分子可以进出细胞核D.房颤可能由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导致2.(2024秋 四川校级期中)如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核孔,是蛋白质和DNA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B.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③为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3.(2024秋 宁波期中)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RNA B.DNA和脂质C.蛋白质和RNA D.蛋白质和DNA4.(2024秋 城关区校级期中)施一公团队解析核孔复合物(NPC)高分辨率结构的研究论文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核内,而一些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合成却主要位于核外,因此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组成这个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的外膜常附着核糖体且与内质网连在一起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是遗传信息库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不具有选择性D.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物质的进出5.(2024秋 城关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为核孔,与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有关B.③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④为核仁,与中心体的合成有关D.⑤为核膜,由双层膜组成6.(2024秋 南通期中)如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及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1既可与5相连,又可与质膜相连,构成细胞内的运输通道B.图中2是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图中3为细胞内DNA的主要载体,在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D.若图中4被破坏,则会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7.(2024秋 曲阜市期中)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体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决定,称为中央运输蛋白,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B.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其核孔数目相对较多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会影响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D.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房颤可能与核膜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8.(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真核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高尔基体9.(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10.(2024秋 福州期中)研究表明,将细胞加热到43℃,荧光素酶会错误折叠并与伴侣蛋白结合进入核仁暂时储存,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条件适宜时,这些蛋白质被重新折叠并从核仁中释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荧光素酶与伴侣蛋白结合后需通过核膜进入细胞核B.伴侣蛋白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C.核仁能够将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合成和加工D.核仁既能参与组装核糖体,又能合成DNA11.(2024秋 河北期中)核旁斑一般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型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因大多分布于核散斑附近的染色质间区域,故而得名。据研究结果可知核散斑中不含磷脂。依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旁斑位于细胞核内,属于亚显微结构B.从分布来看,核旁斑可能参与染色质的组成C.上述信息表明核旁斑的功能与核仁的功能相关D.核散斑与溶酶体相似,均为无膜结构12.(2024秋 黑龙江期中)如图是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名称及描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②具有流动性,且含有磷脂双分子层B.④只能附着在③上,且不能与③分离C.①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D.③具有单层膜结构,膜上分布有叶绿素13.(2024秋 楚雄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酸及蛋白质可自由通过B.染色质和染色体所含成分相同,是细胞中同一时期不同物质C.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也有可能是动物细胞D.竹叶细胞中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4.(2024秋 江门校级期中)关于细胞核结构及功能的描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的强弱有关B.核膜、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内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15.(2024秋 太原期中)细胞核的内外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的直径为80~120nm,每个核孔都是由100多种蛋白质组成的通道,称为核孔复合体。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没有选择性B.房颤的原因与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异常无关C.人的成熟红细胞的核孔数目多于肠腺细胞的核孔数目D.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孔复合体结构发生改变16.(2024秋 大通县校级期中)以两种不同帽形(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图中丙来自伞形帽伞藻,丁来自菊花形帽伞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移接在一起,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B.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C.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丙中,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D.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17.(2024秋 衢州期中)细胞有边界,有各组分的分工合作,也有其控制中心起调控作用。其控制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18.(2024秋 无锡校级期中)核仁参与形成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中心体19.(2024秋 天津校级期中)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5将外界环境与细胞分隔开B.颤蓝细菌中的4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C.2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相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20.(2024秋 祁阳市校级期中)上海植物园最珍稀的植物非王莲莫属,王莲的叶片大得惊人,直径大约有2米左右,如图是王莲细胞中的三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王莲细胞的核DNA可以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B.若图A表示线粒体,外膜面积比内膜面积大,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孔道C.若图B表示叶绿体,图中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基粒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若C为王莲的核膜,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21.(2024秋 祁阳市校级期中)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图1、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图1实验可得出细胞核控制伞藻帽形的结论B.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乙伞藻的生命活动将会逐渐减缓直至停止C.图2中的③帽形与图1中的①相同,都是菊花形帽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伞藻的代谢和遗传22.(2024秋 宣汉县校级期中)下列与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B.内质网是原核细胞内多种生物膜相互转化的枢纽C.细胞膜是静态的,可以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蛋白质和DNA自由进出的通道23.(2024秋 成都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核糖体的合成都与核仁有关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RNA24.(2024秋 昭通期中)某些生物学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A.B.C.D.25.(2024秋 天津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还可参与信息交流B.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C.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②的分子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RNA进出细胞核需要穿过2层膜结构26.(2024秋 浙江期中)通过电镜观察到核孔复合物(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PC的存在,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附着核孔复合物的核膜与高尔基体膜相连C.核膜的成分与细胞膜的成分完全相同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目较少,红细胞代谢较弱27.(2024秋 昭通期中)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细胞核及其周围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生物体遗传的控制中心与细胞代谢中心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存在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物质C.细胞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其核仁的体积越小D.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外核膜上可能有核糖体的分布28.(2024秋 淄博期中)关于教材中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美西螈核移植实验既不能证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发挥一定作用,也不能证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不发挥作用B.美西螈核移植实验中,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的实验C.伞藻嫁接实验可以充分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形状D.变形虫切割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29.(2024秋 曲阜市期中)科学方法既是与科学知识相平行的“知识”,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是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运用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是一个提出假说,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B.分离细胞器主要通过对细胞匀浆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实现不同大小颗粒的分离C.绘制电子显微镜下细胞核示意图和拍摄细胞核亚显微照片都属构建物理模型D.追踪同位素S、H等的放射性聚集路径,探寻细胞中物质的运行规律30.(2024秋 淄博期中)亲核蛋白是一类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其肽链上有一段具有核定位作用的氨基酸序列(NLS)。为确定NLS位于亲核蛋白的头部还是尾部,研究人员将亲核蛋白的头部和尾部分开,用放射性物质标记后,分别注入到爪蟾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亲核蛋白运输到细胞核内穿过0层膜B.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不需要加工修饰C.若只有放射性尾部进入细胞核,说明NLS位于亲核蛋白尾部D.NLS保证了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内31.(2024秋 兴庆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D.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32.(2024秋 铜山区期中)下列关于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观察法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法D.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33.(2024秋 金东区校级期中)为更好地理解真核细胞的结构,某同学用橡皮泥、纸张等制作了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该模型属于( )A.数学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文字模型34.(2024秋 泉州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建构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模型建构可对认识对象进行简化的概括性描述B.模型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C.以实物或图画直观表达对象特征的是物理模型D.用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概念模型35.(2024秋 东坡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章节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的知识体系是概念模型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C.绘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量变化的曲线图是数学模型D.拍摄的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照片是物理模型36.(2024秋 山东期中)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B.同位素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利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酵母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D.用15N代替3H标记亮氨酸无法示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37.(2024秋 南开区期中)正确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是得出结论的重要前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归纳法建立的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差异性B.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C.通过伞藻嫁接实验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是由细胞核决定的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38.(2024秋 太原期中)下列关于某小组在制作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A.在核膜和细胞膜之间放置内质网B.在细胞质内放置多个中心体C.制作的核糖体的体积比叶绿体小D.在双层核膜上做出小孔表示核孔39.(2024秋 重庆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有多种,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设计并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D.模型可以对生物问题进行定性描述,也可以进行定量描述40.(2024秋 西安校级期中)下列相关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构模型法B.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观察法C.细胞学说的建立﹣﹣完全归纳法D.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41.(2024秋 江阴市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某同学绘制了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型,他所构建的是(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实物模型42.(2024秋 浙江期中)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与否D.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细胞的物理模型43.(2024秋 和平区校级期中)下列生物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施莱登、施旺建立细胞学说——不完全归纳法B.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D.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建构法44.(2024秋 官渡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物理模型C.物理模型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45.(2024秋 南京期中)下列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数学模型B.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比美观更重要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拍摄口腔上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反映其特征,属于物理模型46.(2024秋 兖州区期中)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建构模型是生物学习的常见方法,某学习小组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A.该小组制作的模型为物理模型,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照片不属于该类模型B.进一步细化制作各种细胞结构时,线粒体和叶绿体要与其他结构有所区分C.分工制作各部分配件,细胞核内要有高度螺旋化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遵循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制作原则,细胞膜与核膜制作的方式可以完全相同47.(2024秋 青羊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比美观更重要B.拍摄叶肉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反映其特征,属于物理模型C.高中生物中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D.画概念图属于构建概念模型,可用于梳理并建构知识体系48.(2024秋 南京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电镜下拍到的线粒体结构属于物理模型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属于概念模型49.(2024秋 天津期中)模型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物理模型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50.(2024秋 福清市期中)下列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数学模型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化学模型等51.(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建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构模型只可以定性的描述认识的对象B.以实物或画图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C.用坐标曲线描述认识的对象属于数学模型D.对认识对象的描述还可以建构概念模型52.(2024秋 唐山期中)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B.模型是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C.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美观D.生物学的一些微观结构可借助实物模型帮助理解53.(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与模型建构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简化的概括性描述B.模型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C.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54.(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生物模型55.(2024秋 景洪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实物或照片形式直接地表现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是物理模型B.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其次是模型的美观与否C.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使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更突出D.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56.(2024秋 石嘴山校级期中)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进行植物细胞的细胞核移植——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B.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C.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D.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57.(2024秋 翠屏区校级期中)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细胞三维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同学制作的三维结构模型为高等植物细胞的物理模型B.模型制作包括建模对象(原型)分析、材料准备、建构模型、模型检验与完善、模型运用等步骤C.模型中的①~⑤均为膜性细胞器,其中①,④为双层磷脂分子包被的细胞器D.①~⑤在各细胞中的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及细胞的代谢速率有直接关系58.(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模型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认知对象作出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B.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C.细胞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D.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是第一位59.(2024秋 红塔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B.数学模型可以用公式、图表等表示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D.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60.(2024秋 黄陂区期中)同学们在小组合作构建西瓜果肉细胞模型时,分别给出了以下意见,不合理的是( )A.小张用油菜籽代表核糖体B.小段用塑料袋盘曲折叠,用双面胶固定,制作内质网C.小杨用白色气球吹大,放入矿泉水,制成液泡D.小王用废旧纸板折叠后,排在最外侧代表细胞壁考点清单地考点0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地考点02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专题10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一细胞核的功能1探究细胞核功能的有关实验实验名称 实验方法及结果 得出结论美西螈细胞核移植实验 美西螈皮肤的颜色是由细胞核控制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蝾螈的细胞分裂、分化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变形虫切割实验 变形虫的生长、分裂、再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由细胞核控制的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伞藻“帽”的形状是由细胞核控制的2实验总结大量实验探究表明,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知识点二细胞核的结构1结构模式图2染色质与染色体比较项目 染色质 染色体不同点 存在时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形态 极细的丝状 呈圆柱状或杆状不同点 成分 主要是DNA和蛋白质特性 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 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联系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3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细胞核的功能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染色质(体)的DNA上储存着大量的遗传信息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控制细胞的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深剖析: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中心。原核生物的拟核是储存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科学方法建构模型(1)概念: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2)类型类型 特点 实例物理模型 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 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流动镶嵌模型、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概念模型 将有联系的名词或过程用文字、图线和符号连接起来,便于形成知识网络 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数学模型 将生命活动规律或实验数据以计算公式、统计图等形式量化,便于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 冬小麦在不同时期含水量变化曲线图点关键卜在设计并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是模型的美观与否。知识点三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角度 实质 举例从结构上看 细胞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细胞核和细胞质通过核孔相互连通内质网外与细胞膜相连,内与核外膜相连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相互转化从功能上看 细胞的不同结构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各种结构之间是协调配合的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从调控上看 细胞核是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内的DNA通过控制蛋白质等物质的合成,调控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上看 细胞核不能脱离细胞质而独立存在,无核的细胞质不能长期生存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寿命较短1.(2024秋 灌南县期中)核孔复合物(NPC)是复杂的蛋白分子复合物,可实现核质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最新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房颤)与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附着NPC的核膜是单层膜结构B.NPC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C.NPC保证了DNA等大分子可以进出细胞核D.房颤可能由核质之间的信息交流障碍导致【答案】D【解答】解:A、附着NPC的核膜是双层膜,A错误;B、NPC可实现核质间的信息交流和物质交换,但不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唯一通道,核质之间可也通过核膜进行物质交换,B错误;C、NPC保证了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但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C错误;D、房颤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所以心房颤的患者细胞核内外的信息交流可能会出现异常,D正确。故选:D。2.(2024秋 四川校级期中)如图为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为核孔,是蛋白质和DNA分子自由进出的通道B.若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C.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D.③为染色质,与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答案】B【解答】解:A、②是核孔,具有选择性,DNA不能自由进出,A错误;B、④是核仁,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该细胞核内的④被破坏,核糖体的形成受影响,该细胞蛋白质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B正确;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C错误;D、③是染色质,其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错误。故选:B。3.(2024秋 宁波期中)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DNA和RNA B.DNA和脂质C.蛋白质和RNA D.蛋白质和DNA【答案】D【解答】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故选:D。4.(2024秋 城关区校级期中)施一公团队解析核孔复合物(NPC)高分辨率结构的研究论文中提到,真核生物最重要的遗传物质DNA主要位于核内,而一些最重要的功能蛋白和结构蛋白的合成却主要位于核外,因此真核生物细胞质和细胞核之间有一个双向通道,组成这个通道的生物大分子就是NPC。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核膜的外膜常附着核糖体且与内质网连在一起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是遗传信息库C.大分子物质进出核孔不具有选择性D.NPC保证了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的蛋白质、DNA、RNA等大分子物质的进出【答案】A【解答】解:A、细胞核的外膜上常附着核糖体且与内质网连在一起,A正确;B、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代谢中心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C、核孔是大分子物质RNA和蛋白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错误;D、DNA一般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A。5.(2024秋 城关区校级期中)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②为核孔,与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有关B.③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C.④为核仁,与中心体的合成有关D.⑤为核膜,由双层膜组成【答案】C【解答】解:A、②为核孔,核孔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例如RNA、蛋白质等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A正确;B、③为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B正确;C、④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合成有关,而中心体与核仁无关,中心体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C错误;D、⑤为核膜,由双层膜组成,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D正确。故选:C。6.(2024秋 南通期中)如图为真核细胞细胞核及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1既可与5相连,又可与质膜相连,构成细胞内的运输通道B.图中2是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图中3为细胞内DNA的主要载体,在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D.若图中4被破坏,则会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答案】B【解答】解:A、5为核膜,内质网既可与核膜相连,又可与质膜相连,构成细胞内的运输通道,A正确;B、核酸有DNA和RNA两类,图中2是核孔,是蛋白质、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DNA不能通过核孔出细胞核,B错误;C、图中3是染色质,染色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细胞质是细胞内DNA的主要载体,染色质在细胞分裂时高度螺旋化,C正确;D、图中4是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由于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若核仁被破坏,则会导致细胞中蛋白质的合成受影响,D正确。故选:B。7.(2024秋 曲阜市期中)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持续性心律失常疾病。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一组蛋白质以特定的方式排布形成的结构)的运输障碍,核孔复合体由一个核心脚手架组成,其具有选择性的输送机制由大量贴在该脚手架内面的蛋白决定,称为中央运输蛋白,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B.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其核孔数目相对较多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较少,会影响到核内外的信息交流D.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房颤可能与核膜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答案】C【解答】解:A、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A正确;B、核孔是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核孔的数目较多,心肌细胞活动强度大,新陈代谢旺盛,故核孔数目较多,B正确;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孔,C错误;D、核膜由双层膜组成,其上的核孔与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有关,由题干可知,房颤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导致的,故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异常有关,D正确。故选:C。8.(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真核细胞贮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核糖体 B.内质网 C.细胞核 D.高尔基体【答案】C【解答】解:A、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A错误;B、内质网是脂质的合成车间,是蛋白质加工的场所,B错误;C、DNA是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高尔基体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D错误。故选:C。9.(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 B.DNA和RNAC.蛋白质和RNA D.DNA和脂质【答案】A【解答】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A正确,BCD错误。故选:A。10.(2024秋 福州期中)研究表明,将细胞加热到43℃,荧光素酶会错误折叠并与伴侣蛋白结合进入核仁暂时储存,保护细胞免受损伤,条件适宜时,这些蛋白质被重新折叠并从核仁中释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荧光素酶与伴侣蛋白结合后需通过核膜进入细胞核B.伴侣蛋白能防止因蛋白质错误折叠导致的细胞损伤C.核仁能够将发生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重新合成和加工D.核仁既能参与组装核糖体,又能合成DNA【答案】B【解答】解:A、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荧光素酶与伴侣蛋白结合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A错误;B、分析题意可知,伴侣蛋白与错误折叠蛋白质结合进入核仁,可保护细胞免受损伤,B正确;C、根据题意,错误折叠的蛋白质在核仁中暂时储存,条件适宜时再被释放,故核仁并不重新合成错误折叠的蛋白质,C错误;D、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不能合成DNA,根据题意,核仁也能参与修复错误折叠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B。11.(2024秋 河北期中)核旁斑一般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大型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因大多分布于核散斑附近的染色质间区域,故而得名。据研究结果可知核散斑中不含磷脂。依据以上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核旁斑位于细胞核内,属于亚显微结构B.从分布来看,核旁斑可能参与染色质的组成C.上述信息表明核旁斑的功能与核仁的功能相关D.核散斑与溶酶体相似,均为无膜结构【答案】A【解答】解:A、核旁斑大多分布于核散斑附近的染色质间区域,属于亚显微结构,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A正确;B、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与核旁斑的组成不同,故核旁斑不参与染色质的组成,B错误;C、题干信息中没有表明核旁斑与核仁功能相关的信息,C错误;D、溶酶体为单层膜的细胞器,D错误。故选:A。12.(2024秋 黑龙江期中)如图是细胞核的核膜及与其相关的部分结构,下列对各结构名称及描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②具有流动性,且含有磷脂双分子层B.④只能附着在③上,且不能与③分离C.①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才能进行观察D.③具有单层膜结构,膜上分布有叶绿素【答案】A【解答】解:A、②是核膜的内膜,属于生物膜,具有流动性,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A正确;B、④是核糖体,有的附着在内质网和核膜上,有的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B错误;C、①是核孔,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看到,需要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C错误;D、③是内质网,具有单层膜结构,膜上不含叶绿素,D错误。故选:A。13.(2024秋 楚雄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酸及蛋白质可自由通过B.染色质和染色体所含成分相同,是细胞中同一时期不同物质C.无细胞核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也有可能是动物细胞D.竹叶细胞中的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中心,是遗传的控制中心【答案】C【解答】解:A、DNA不可通过核孔或核膜进出,蛋白质也不能自由通过,A错误;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B错误;C、原核生物的细胞无细胞核,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也无细胞核,C正确;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代谢中心是细胞质,D错误。故选:C。14.(2024秋 江门校级期中)关于细胞核结构及功能的描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的强弱有关B.核膜、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核仁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内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答案】C【解答】解:A、一般请况下,细胞代谢越强,核孔的数量越多、核仁越大,A正确;B、核膜、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是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一些小分子可以通过核膜进出细胞核,B正确;C、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错误;D、染色质和染色体两者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内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D正确。故选:C。15.(2024秋 太原期中)细胞核的内外膜在一些位点上融合形成环状开口,称为核孔,核孔的直径为80~120nm,每个核孔都是由100多种蛋白质组成的通道,称为核孔复合体。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没有选择性B.房颤的原因与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异常无关C.人的成熟红细胞的核孔数目多于肠腺细胞的核孔数目D.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核孔复合体结构发生改变【答案】D【解答】解:A、核孔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有选择性,A错误;B、心房颤动的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体的运输障碍,与核质之间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错误;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因此无核孔,C错误;D、核孔复合体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跨膜运输蛋白复合体,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核孔复合物蛋白结构异常所致,D正确。故选:D。16.(2024秋 大通县校级期中)以两种不同帽形(伞形帽和菊花形帽)的伞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以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图中丙来自伞形帽伞藻,丁来自菊花形帽伞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段移接在一起,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B.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C.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丙中,则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D.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答案】C【解答】解:A、若将乙中C段与甲中B移接在一起,由于C段不含细胞核,所以再长出的帽形为伞形,A正确;B、细胞核是细胞中的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若将甲、乙中的细胞核移去,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B正确;C、若将丁中的细胞核移植至去核的丙中,则再长出的帽形为菊花形,C错误;D、伞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其形态结构特点取决于细胞核,D正确;故选:C。17.(2024秋 衢州期中)细胞有边界,有各组分的分工合作,也有其控制中心起调控作用。其控制中心是(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细胞器【答案】C【解答】解:A、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因此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A错误;B、细胞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等,不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B错误;C、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细胞器分工合作完成细胞内的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C。18.(2024秋 无锡校级期中)核仁参与形成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内质网 C.核糖体 D.中心体【答案】C【解答】解:A、溶酶体是细胞中的消化车间,其形成过程与核仁无关,不符合题意,A错误;B、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其形成过程与核仁无关,不符合题意,B错误;C、核糖体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其形成过程与核仁有关,即核仁与细胞中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正确;D、中心体的形成过程与核仁无关,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C。19.(2024秋 天津校级期中)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5将外界环境与细胞分隔开B.颤蓝细菌中的4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C.2能够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不同物质在相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答案】C【解答】解:A、5是核膜,其将细胞质与细胞核内分隔开,A错误;B、颤蓝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中没有细胞核,B错误;C、2是核孔,其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D、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相同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在分裂间期为丝状的染色质,在分裂期为短棒状的染色体,D错误。故选:C。20.(2024秋 祁阳市校级期中)上海植物园最珍稀的植物非王莲莫属,王莲的叶片大得惊人,直径大约有2米左右,如图是王莲细胞中的三种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王莲细胞的核DNA可以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B.若图A表示线粒体,外膜面积比内膜面积大,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孔道C.若图B表示叶绿体,图中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基粒不属于生物膜系统D.若C为王莲的核膜,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答案】D【解答】解:A、核DNA不能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A错误;B、图A表示线粒体,其外膜面积比内膜面积小,B错误;C、图B表示叶绿体,图中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基粒属于生物膜系统,C错误;D、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若C图为王莲的核膜,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D正确;故选:D。21.(2024秋 祁阳市校级期中)伞藻是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绿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假根内。科学家用伞形帽和菊花帽两种伞藻做嫁接和核移植实验(如图1、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图1实验可得出细胞核控制伞藻帽形的结论B.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乙伞藻的生命活动将会逐渐减缓直至停止C.图2中的③帽形与图1中的①相同,都是菊花形帽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伞藻的代谢和遗传【答案】A【解答】解:A、图1说明伞藻的帽形与嫁接什么样的伞柄无直接关系,而与假根有关,A错误;B、图2中移去细胞核的甲伞藻的生命活动将逐渐减缓直至停止,B正确;C、图2中的③与图1中①的帽形相同,都是菊花形帽,C正确;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控制伞藻代谢和遗传,D正确。故选:A。22.(2024秋 宣汉县校级期中)下列与细胞结构和功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B.内质网是原核细胞内多种生物膜相互转化的枢纽C.细胞膜是静态的,可以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核膜上的核孔是某些蛋白质和DNA自由进出的通道【答案】A【解答】解: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A正确;B、原核细胞不具有内质网,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B错误;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且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C错误;D、核孔具有选择性,DNA一般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错误。故选:A。23.(2024秋 成都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细胞的成分、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核糖体的合成都与核仁有关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含有叶绿体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RNA【答案】D【解答】解:A、原核生物没有核仁,但它们含有核糖体,因此原核生物核糖体合成与核仁无关,A错误;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是原核细胞,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是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B错误;C、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比如蓝细菌不含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中都含有RNA,D正确。故选:D。24.(2024秋 昭通期中)某些生物学概念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关系,下列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A.B.C.D.【答案】C【解答】解:A、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与题图相符,A正确;B、DNA和RNA都含有磷酸、腺嘌呤、胞嘧啶和鸟嘌呤,DNA分子中特有物质是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是T,RNA分子中特有的物质是核糖和含氮碱基是U,与题图相符,B正确;C、脂质包含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与固醇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C错误;D、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两者都以葡萄糖作为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动植物细胞中都含有DNA和RNA,故都含有核糖和脱氧核糖,D正确。故选:C。25.(2024秋 天津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图中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进出细胞核,④还可参与信息交流B.所有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都会出现①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C.该结构的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D.②的分子结构模型是流动镶嵌模型,RNA进出细胞核需要穿过2层膜结构【答案】C【解答】解:A、④为核孔,其是核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物质运输的通道,但并非所有大分子物质都可通过④核孔进出细胞核,如DNA不能通过核孔,A错误;B、无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丝,因此不会出现①周期性的出现和消失过程,B错误;C、该结构为细胞核,其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C正确;D、②为核膜,其分子结构是流动镶嵌模型,RNA经过④核孔进出细胞核,因此不需要穿膜,D错误。故选:C。26.(2024秋 浙江期中)通过电镜观察到核孔复合物(NPC)“附着”并稳定融合在与细胞核膜高度弯曲的部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PC的存在,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B.附着核孔复合物的核膜与高尔基体膜相连C.核膜的成分与细胞膜的成分完全相同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复合物数目较少,红细胞代谢较弱【答案】A【解答】解:A、NPC是核孔复合物,核孔实现了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A正确;B、核膜的外膜与内质网膜相连,不与高尔基体膜相连,B错误;C、核膜的成分与细胞膜的成分不完全相同,C错误;D、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无核孔复合物,D错误。故选:A。27.(2024秋 昭通期中)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中细胞核及其周围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是生物体遗传的控制中心与细胞代谢中心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存在于不同时期的不同物质C.细胞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其核仁的体积越小D.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外核膜上可能有核糖体的分布【答案】D【解答】解:A、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代谢中心是细胞质,A错误;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分裂间期是丝状的染色质,分裂期是短棒状的染色体,B错误;C、核仁的主要功能是与某种RNA的合成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因此细胞代谢越旺盛,合成的蛋白质的数量越多,核仁体积越大,C错误;D、核膜是双层膜,其外核膜上也有核糖体的分布,D正确。故选:D。28.(2024秋 淄博期中)关于教材中探究细胞核的功能的相关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美西螈核移植实验既不能证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发挥一定作用,也不能证明白色美西螈的细胞质在肤色形成中不发挥作用B.美西螈核移植实验中,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的实验C.伞藻嫁接实验可以充分说明细胞核控制伞藻形状D.变形虫切割实验说明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答案】C【解答】解:A、美西螈核移植实验能证明细胞核在肤色形成中起作用,但无法确定细胞质有没有作用,A正确;B、为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再增加一组相互对照,将白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黑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B正确;C、伞藻嫁接实验无法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质的影响,需要补充核移植实验来证明,C错误;D、变形虫切割实验通过有核与无核的对比,可以说明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D正确。故选:C。29.(2024秋 曲阜市期中)科学方法既是与科学知识相平行的“知识”,也是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是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下列有关运用科学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对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是一个提出假说,不断修正与完善的过程B.分离细胞器主要通过对细胞匀浆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实现不同大小颗粒的分离C.绘制电子显微镜下细胞核示意图和拍摄细胞核亚显微照片都属构建物理模型D.追踪同位素S、H等的放射性聚集路径,探寻细胞中物质的运行规律【答案】C【解答】解:A、细胞膜结构模型的探索过程运用了提出假说这一科学方法,该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假说并进行验证和修正的过程,A正确;B、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它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用不同转速的离心机离心即可将各种细胞器分开,这种方法叫差速离心法,B正确;C、拍摄细胞的显微镜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同位素标记法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追踪同位素S、H等的放射性聚集路径,可探寻细胞中物质的运行规律,D正确。故选:C。30.(2024秋 淄博期中)亲核蛋白是一类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的蛋白质,分为头部和尾部两部分,其肽链上有一段具有核定位作用的氨基酸序列(NLS)。为确定NLS位于亲核蛋白的头部还是尾部,研究人员将亲核蛋白的头部和尾部分开,用放射性物质标记后,分别注入到爪蟾卵细胞的细胞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亲核蛋白运输到细胞核内穿过0层膜B.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不需要加工修饰C.若只有放射性尾部进入细胞核,说明NLS位于亲核蛋白尾部D.NLS保证了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内【答案】B【解答】解:A、亲核蛋白属于生物大分子,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因此穿过0层膜,A正确;B、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因此亲核蛋白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但是需要经内质网等细胞器的加工修饰才能形成具有相应功能的蛋白质,B错误;C、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则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的,C正确;D、NLS具有特异性,则保证了亲核蛋白通过核孔运输到细胞核内,D正确。故选:B。31.(2024秋 兴庆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下列有关模型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D.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答案】A【解答】解:A、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属于实物照片,并不属于物理模型,A错误;B、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是制作模型的第一位,比美观与否更重要,B正确;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属于概念模型,有利于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C正确;D、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D正确。故选:A。32.(2024秋 铜山区期中)下列关于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观察法B.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研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法D.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答案】C【解答】解:A、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采用的是显微观察法,A正确;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B正确;C、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的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如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的是建构物理模型法,C错误;D、不同细胞器个体的重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D正确。故选:C。33.(2024秋 金东区校级期中)为更好地理解真核细胞的结构,某同学用橡皮泥、纸张等制作了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该模型属于( )A.数学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文字模型【答案】C【解答】解:据分析可知,某同学用橡皮泥、纸张等制作了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该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故选:C。34.(2024秋 泉州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建构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模型建构可对认识对象进行简化的概括性描述B.模型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C.以实物或图画直观表达对象特征的是物理模型D.用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概念模型【答案】D【解答】解:A、模型建构可对认识对象进行简化的概括性描述,A正确;B、模型形式多样,包括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B正确;C、以实物或图画直观表达对象特征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正确;D、用泡沫塑料等材料制作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D。35.(2024秋 东坡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根据章节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的知识体系是概念模型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的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C.绘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量变化的曲线图是数学模型D.拍摄的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照片是物理模型【答案】D【解答】解:A、根据章节中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的知识体系是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属于概念模型,A正确;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是以实物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C、绘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细胞失水量变化的曲线图是以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数学模型,C正确;D、拍摄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实物图,不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D。36.(2024秋 山东期中)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的进步推动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下列关于科学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B.同位素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C.利用差速离心法可以分离酵母菌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D.用15N代替3H标记亮氨酸无法示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答案】B【解答】解: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利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A正确;B、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运用了荧光标记法,B错误;C、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率分离不同大小颗粒的方法,分离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C正确;D、15N没有放射性,不能用15N代替3H标记亮氨酸来示踪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D正确。故选:B。37.(2024秋 南开区期中)正确的科学方法和严谨的实验设计是得出结论的重要前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运用归纳法建立的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界的差异性B.细胞膜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过程中运用了提出假说的科学方法C.通过伞藻嫁接实验证明伞藻的形态结构是由细胞核决定的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答案】B【解答】解:A、细胞学说运用了不完全归纳法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A错误;B、提出假说是科学家首先根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一种假说,再进一步观察和实验对已建立的假说进行修正和补充,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探索过程利用了这一科学方法,B正确;C、科学家利用嫁接方法,发现伞帽的形态总是与假根一致,又利用核移植的方法进一步确定伞藻的伞帽形态取决于细胞核,C错误;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B。38.(2024秋 太原期中)下列关于某小组在制作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设计,不合理的是( )A.在核膜和细胞膜之间放置内质网B.在细胞质内放置多个中心体C.制作的核糖体的体积比叶绿体小D.在双层核膜上做出小孔表示核孔【答案】B【解答】解:A、内质网在核膜与细胞膜之间,可以直接与两者联系,A正确;B、高等植物叶肉细胞没有中心体,B错误;C、核糖体的体积比叶绿体小,观察核糖体需要电子显微镜,C正确;D、核膜具有两层,并不是连续的,而是存在很多核孔,D正确。故选:B。39.(2024秋 重庆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有多种,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A.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设计并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C.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D.模型可以对生物问题进行定性描述,也可以进行定量描述【答案】A【解答】解:A、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罗伯特森拍摄的细胞膜的电镜照片是实物,不属于模型,A错误;B、设计并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属于物理模型,科学性、准确性比美观与否更重要,B正确;C、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C正确;D、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可以对生物问题进行定性描述,也可以进行定量描述,D正确。故选:A。40.(2024秋 西安校级期中)下列相关实验与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建构模型法B.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显微观察法C.细胞学说的建立﹣﹣完全归纳法D.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答案】C【解答】解:A、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模型研究中的物理模型,故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属于建构模型法,A正确;B、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属于显微观察法,B正确;C、施莱登与施旺运用了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出了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该结论是建立在动植物细胞基础之上,并未将所有生物的细胞都进行研究,因此不属于完全归纳法,C错误;D、不同的细胞器比重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D正确。故选:C。41.(2024秋 江阴市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某同学绘制了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型,他所构建的是(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实物模型【答案】A【解答】解:根据题意,该同学绘制了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型示意图,所以是物理模型。故选:A。42.(2024秋 浙江期中)建立模型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概念模型B.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美观与否D.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细胞的物理模型【答案】B【解答】解:AB、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都属于物理模型,A错误,B正确;C、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科学性,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C错误;D、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不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B。43.(2024秋 和平区校级期中)下列生物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 )A.施莱登、施旺建立细胞学说——不完全归纳法B.分离细胞中的细胞器—差速离心法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同位素标记法D.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模型建构法【答案】C【解答】解:A、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建立了细胞学说,A正确;B、不同细胞器的大小不同,可以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各种细胞器,B正确;C、人鼠细胞融合实验采用的荧光标记法,C错误;D、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采用的是建构物理模型法,D正确。故选:C。44.(2024秋 官渡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属于物理模型C.物理模型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答案】B【解答】解:A、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曲线等表示,A正确;B、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C、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应尽量准确地、科学地体现认识对象的特征,C正确;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B。45.(2024秋 南京期中)下列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数学模型B.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比美观更重要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拍摄口腔上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反映其特征,属于物理模型【答案】B【解答】解: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物理模型,A错误;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拍摄口腔上皮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反映其特征,不属于模型,为细胞真实情况的反应,D错误。故选:B。46.(2024秋 兖州区期中)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建构模型是生物学习的常见方法,某学习小组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以下叙述合理的是( )A.该小组制作的模型为物理模型,用电子显微镜得到的照片不属于该类模型B.进一步细化制作各种细胞结构时,线粒体和叶绿体要与其他结构有所区分C.分工制作各部分配件,细胞核内要有高度螺旋化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D.遵循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制作原则,细胞膜与核膜制作的方式可以完全相同【答案】A【解答】解:A、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照片不是模型,A正确;B、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B错误;C、分工制作各部分配件,只有在分裂期,细胞内才有高度螺旋化的圆柱状或杆状的染色体,而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分裂,C错误;D、遵循科学性和准确性的制作原则,由于细胞膜的核膜的结构和功能不完全相同,因此细胞膜与核膜制作的方式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A。47.(2024秋 青羊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有关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比美观更重要B.拍摄叶肉细胞的照片,能直观反映其特征,属于物理模型C.高中生物中模型主要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D.画概念图属于构建概念模型,可用于梳理并建构知识体系【答案】B【解答】解:A、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故设计并制作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科学性比美观更重要,A正确;B、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种模型就是物理模型;拍摄叶肉细胞的照片,不属于模型,更不属于物理模型,B错误;C、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C正确;D、画概念图可用于梳理并建构知识体系,帮助构建知识内的联系,属于构建概念模型,D正确。故选:B。48.(2024秋 南京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B.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电镜下拍到的线粒体结构属于物理模型D.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示意图属于概念模型【答案】C【解答】解:A、制作模型时,应第一注意模型的科学性,A正确;B、模型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来表达,如物理模型,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C、电镜下拍到的线粒体结构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任何模型,C错误;D、用文字和箭头的形式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示意图属于概念模型,D正确。故选:C。49.(2024秋 天津期中)模型建构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物理模型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答案】C【解答】解: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物理模型,A正确;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美观与否,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D正确。故选:C。50.(2024秋 福清市期中)下列有关模型建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数学模型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模型的美观与否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D.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化学模型等【答案】B【解答】解:A、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生物膜模型属于建构物理模型,A错误;B、在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应该是第一位的,B正确;C、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生物学上常用到的模型形式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D错误。故选:B。51.(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建构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建构模型只可以定性的描述认识的对象B.以实物或画图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C.用坐标曲线描述认识的对象属于数学模型D.对认识对象的描述还可以建构概念模型【答案】A【解答】解:A、数学模型中的公式可以定量描述认识的对象,A错误;B、实物或画图可以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C、数学模型包括数学公式和坐标曲线,C正确;D、对认识对象的文字、图解描述属于概念模型,D正确。故选:A。52.(2024秋 唐山期中)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B.模型是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C.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先要考虑是否美观D.生物学的一些微观结构可借助实物模型帮助理解【答案】C【解答】解:A、模型要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联系,A正确;B、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B正确;C、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是否真实,C错误;D、生物学的一些微观结构可借助实物模型帮助理解,这样更加形象直观,D正确。故选:C。53.(2024秋 五华区校级期中)下列与模型建构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模型是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简化的概括性描述B.模型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C.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答案】D【解答】解:A、模型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概括性描述,A正确;B、模型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B正确;C、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等,C正确;D、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错误。故选:D。54.(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 )A.物理模型 B.概念模型 C.数学模型 D.生物模型【答案】A【解答】解:设计并制作细胞模型,准确和科学性,真实体现原型的特征是第一位,但生物科学中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就是一种物理模型。故选:A。55.(2024秋 景洪市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制作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以实物或照片形式直接地表现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是物理模型B.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其次是模型的美观与否C.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细胞结构,使细胞各部分的结构特点更突出D.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就是物理模型【答案】A【解答】解:A、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照片属于实物,不属于物理模型,A错误;B、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故制作细胞模型时,科学性应该是第一位,其次是模型的美观与否,B正确;C、为了使各部分结构特点明确,可以用不同的颜色区分不同的结构,使模型更加直观,C正确;D、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沃森和克里克制作的著名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D正确。故选:A。56.(2024秋 石嘴山校级期中)进行生物实验时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方法是得出结论的前提。下列有关实验材料或方法的选择正确的是( )A.进行植物细胞的细胞核移植——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B.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C.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概念模型D.高倍镜观察叶绿体——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答案】B【解答】解:A、高等植物的成熟筛管细胞不具有细胞核,不适合做细胞核核移植实验的材料,A错误;B、分离各种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将细胞膜破坏后,形成由各种细胞器和细胞中其他物质组成的匀浆,将匀浆放入离心管中,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B正确;C、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真核细胞模型,这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B。57.(2024秋 翠屏区校级期中)如图是高一某同学制作的细胞三维结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同学制作的三维结构模型为高等植物细胞的物理模型B.模型制作包括建模对象(原型)分析、材料准备、建构模型、模型检验与完善、模型运用等步骤C.模型中的①~⑤均为膜性细胞器,其中①,④为双层磷脂分子包被的细胞器D.①~⑤在各细胞中的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及细胞的代谢速率有直接关系【答案】C【解答】解:A、该细胞中没有中心体,有细胞壁,故该同学制作的三维结构模型为高等植物细胞的物理模型,A正确;B、模型制作包括建模对象(原型)分析、材料准备、建构模型、模型检验与完善、模型运用等步骤,B正确;C、模型中①表示线粒体,②表示细胞核,③表示液泡,④表示叶绿体,⑤表示高尔基体,②细胞核不是细胞器,C错误;D、①~⑤在各细胞中的数量与细胞的类型及细胞的代谢速率有直接关系,例如代谢旺盛的细胞中,①线粒体数量会较多,D正确。故选:C。58.(2024秋 朝阳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模型建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认知对象作出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B.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C.细胞亚显微结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D.制作模型时,科学性、准确性是第一位【答案】C【解答】解: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A正确;B、模型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B正确;C、照片是实物图片,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实物模型的制作要首先考虑科学性、准确性,D正确。故选:C。59.(2024秋 红塔区校级期中)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可以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B.数学模型可以用公式、图表等表示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D.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答案】C【解答】解:A、画概念图是构建概念模型的一种方法,有利于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A正确;B、数学模型可以用特定的公式、图表等表示,图表如曲线图、柱形图等,B正确;C、拍摄洋葱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能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这属于实物照片,并不属于物理模型,C错误;D、以实物或图画形式建构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属于物理模型,科学性、准确性是制作模型的第一位,D正确。故选:C。60.(2024秋 黄陂区期中)同学们在小组合作构建西瓜果肉细胞模型时,分别给出了以下意见,不合理的是( )A.小张用油菜籽代表核糖体B.小段用塑料袋盘曲折叠,用双面胶固定,制作内质网C.小杨用白色气球吹大,放入矿泉水,制成液泡D.小王用废旧纸板折叠后,排在最外侧代表细胞壁【答案】C【解答】解:A、油菜籽为小颗粒状,可代表核糖体,A正确;B、内质网是单层膜结构,可用塑料袋盘曲折叠,用双面胶固定,制作内质网,B正确;C、西瓜果肉细胞含有大的液泡,呈红色,所以要用红色气球吹大,放入矿泉水,制成液泡,C错误;D、细胞壁位于细胞膜外,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可用废旧纸板折叠后,排在最外侧,D正确。故选:C。考点清单地考点01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地考点02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0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 高一必修一生物 期中复习(知识点+习题)(原卷版).doc 专题10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19 高一必修一生物 期中复习(知识点+习题)(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