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026届高三上学期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0月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试题
2025.10
(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时间2025年9月3日9时,我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如图为阅兵方阵仪仗队现场图。读图回答1~3题。
1.仪式开始时,身处圣地亚哥(33.5°S,70.5°W)的海外华人观看直播的当地区时为( )
A.9月2日04时 B.9月3日04时 C.9月2日20时 D.9月4日20时
2.阅兵仪式开始后3小时,北京市的太阳高度角约( )
A.45° B.56° C.65° D.78°
3.阅兵仪式后20天内( )
A.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逐渐提前 B.天安门广场正午旗杆影子逐渐变短
C.北京首先迎来一年一度的白露节气 D.北京与圣地亚哥昼长时间相差变大
中亚干旱区干涸湖床在区域粉尘循环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是全球粉尘贡献度较大的区域。咸海干涸湖床的粉尘主要向东北方向扩散,在某个季节还能向西南方向扩散。图1示意咸海粉尘潜在扩散通道,图2为三圈环流立体模式图。读图回答4~5题。
图1 图2
4.咸海粉尘东北扩散通道形成的主要动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咸海粉尘向西南方向扩散时,下列现象最可信的是( )
A.地中海沿岸风暴潮频发 B.长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低
C.东非高原动物向北迁徙 D.冰岛低压势力一年中最弱
如图为亚欧大陆四个不同地点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6~8题。
6.下列地区有③地所示气候类型分布的是( )
A.北美西部沿岸 B.非洲南部 C.澳大利亚东部 D.南美东南部
7.④地气温年较差大于②地,其原因表述正确的是( )
A.②地夏季高压控制缓解高温 B.②地冬季受沿岸暖流影响大
C.④地冬季受冬季风影响大 D.④地夏季降水多加剧高温
8.从①地到③地自然环境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
A.从赤道到两极 B.从沿海到内陆 C.垂直地域分异 D.地方性分异
如图为2024年12月1日北京时间2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此时,吉林省西北部大雪。读图回答9~11题。
9.此时,乙地的风向最可能是( )
A.偏北风 B.偏东风 C.偏西风 D.偏南风
10.吉林省西北部大雪的主要形成条件是( )
①气流辐散下沉降雪 ②气流上升运动强烈 ③日本暖流增湿影响 ④水汽供应充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据图分析,图示区域此时可能( )
A.丙地寒风凛冽,降温明显 B.丁地满天星宿,适宜户外观星
C.戊海域风高浪急,航行困难 D.甲所在岛屿西海岸有海啸
如图为我国大巴山东段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山地甲自然带是( )
A.高山草甸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高寒荒漠带 D.积雪冰川带
13.该山地南坡自然带高度比北坡高的因素主要是( )
A.地势 B.土壤 C.植被 D.坡向
14.该山地基带与南岭不同的因素主要是( )
A.地形 B.纬度 C.坡度 D.风向
陆地上的淡水冰川崩解,冰层流入海洋形成冰山。格陵兰岛周边冰山受海流推动,环绕在拉布拉多海周围,然后进入北大西洋航道,使其成为航行危险区。如图为格陵兰岛周边海域典型冰山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5~17题。
15.格陵兰岛西南①海域未有冰山分布的原因是( )
A.寒流起到减湿的作用 B.暖流起到增温的作用
C.当地太阳辐射量较多 D.人类活动产生热量多
16.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海域会出现大量冰山,使附近海域( )
A.水温降低,盐度升高 B.水温升高,盐度升高
C.水温升高,盐度降低 D.水温降低,盐度降低
17.图中②③④三处( )
A.②处海水的密度最小 B.③处渔业资源最丰富
C.③处航海安全系数最高 D.④处海水的盐度最低
不整合面指在地质历史中,由于地壳运动导致沉积区抬升,使得岩层发生间断和剥蚀后沉降,重新沉积的作用面。如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平面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为向斜,适合建水库 B.乙处为背斜,适合建隧道
C.P时期地壳大规模抬升 D.C时期是重要的成煤期
19.图中地质历史时间发生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岩层褶皱—断层作用—岩浆侵入—不整合覆盖
B.岩浆侵入—岩层褶皱—不整合覆盖—断层作用
C.岩层褶皱—断层作用—不整合覆盖—岩浆侵入
D.岩浆侵入—岩层褶皱—断层作用—不整合覆盖
2024年3月,库内内河因上游高原有异常丰沛的雨季水源,河流径流量激增,在纳米布沙漠东缘形成罕见的内陆三角洲和临时湖泊群。虽然该地形成了暂时的湿地生态系统,吸引大量野生动物聚集,但这些水体存续时间有限。如图示意库内内河和纳米布沙漠位置。该地区年蒸发量超过3000mm,年降水量约50mm。读图回答20~22题。
20.2024年3月,库内内河上游来水充足的主要原因是( )
A.高原冰川夏季融化 B.热带气旋降水充足
C.赤道低气压带移动 D.赤道逆流增温增湿
21.与沙漠其他区域相比,临时湖泊区较难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蒸发 B.地表径流 C.下渗 D.植物蒸腾
22.纳米布地区蒸发量大、降水少的影响因素包括( )
①纬度位置 ②季风环流 ③气压带、风带 ④暖流 ⑤海陆位置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柴达木盆地中西部的鸭湖与东、西台吉乃尔湖同为河流形成的扇前湖。鸭湖地区发育有我国仅有的一处水上雅丹地貌,雅丹体岩层为湖泊三角洲前缘沉积形成。从中新世晚期以来,鸭湖地区总体上经历了两次大的气候演变过程,对雅丹体的形成和湖水入侵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材料二 图1为鸭湖地区水域图;图2为水上雅丹景观图;图3为水上雅丹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1 图2
图3
(1)描述鸭湖地区河流水文特征。(6分)
(2)从鸭湖地区气候演变角度,简述水上雅丹地貌的形成过程。(6分)
(3)判断东台吉乃尔湖为咸水湖还是淡水湖,分析原因。(8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18分)
材料一 兰萨罗特岛(火山岛)是加那利群岛七大岛之一,其首府和主要港口有渔业和鱼类加工业。
材料二 该岛无河流发育,周边多发海雾,岛上植被稀少,只有少许棕榈树和仙人掌。该岛多黑色土壤,但有机质含量低。如图为兰萨罗特岛的地理位置图及景观图。
(1)写出岛屿西部洋流的性质,并简析该海域渔场的形成条件。(6分)
(2)分析兰萨罗特岛“黑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自然原因。(6分)
(3)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6分)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 2024年12月22日北京(40°N,116°E)某高校的徐老师从北京到巴黎(49°N,2°E)进行访问交流。
材料二 图1为北京气候资料,图2为巴黎气候资料,图3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图1 图2 图3
(1)在下图中绘制飞机降落时(A点正值日落)全球昼夜分布状况,要求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描述此日南半球的昼夜分布状况。(6分)
(2)说明巴黎与北京相比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3)图3中,A—F地与巴黎气候类型一致的是哪里?简述当澳大利亚东北海域水温低于正常年份时,对南美洲西海岸地区自然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6分)
高三第一学期10月期初学情调研测试
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C C A D C B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D B B D B D A C
题号 21 22
答案 D B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6分。
23.共20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6分 径流量小;水位季节变化大;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为汛期;含沙量大;结冰期长。(任答3点,6分)
(2) 6分 中新世晚期至更新世末期:气候变干旱,古湖萎缩,地层裸露;风力增强,风蚀作用形成雅丹地貌;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气候转温变湿,湖水入侵,形成水上雅丹景观。
(3) 8分 咸水湖(2分) 地形封闭,无外泄通道;气候干旱,降水少;光照充足,蒸发强;盐类物质随径流汇入。(任答三点,6分)
24.共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6分 性质为寒流(2分)。形成条件:东北信风(离岸风)带走表层海水;深层海水上涌,带来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殖,提供了充足的饵料(4分)。
(2) 6分 该地终年少雨,植被稀少,土壤缺乏有机质来源(枯枝落叶少);气温较高,土壤中的有机质易于分解,难以积累;该岛多火山,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堆积而成黑色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3) 6分 寒流冷却了大气,使沿岸大气降温;寒流抑制了水汽的蒸发,削弱降水条件;寒流使水汽遇冷,形成海雾。
25.共1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6分 绘图如下:(2分) 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任答两点,4分)
(2) 6分 与北京比,巴黎年平均气温较高,年温差较小;降水均匀,季节差异较小。(4分) 原因:巴黎位于亚欧大陆西岸,全年受来自海洋的盛行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2分)
(3) 6分 E(2分) 南美洲西海岸地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易引发洪涝灾害;海水温度上升,上升流减弱,渔业资源减少。(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