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一、选择题1.(2016·浙江丽水·15)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征兵制C.废除全国所在藩国????????????????????????????????D.允许土地买卖21·世纪*教育网2.(2015·浙江丽水·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八国联军侵华 ②戊戌变法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3.(2015·浙江丽水·16)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 )A.两者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B.两者都使国家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C.前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前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后者确立民民主共和制度4.(2015·浙江杭州·10)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路开始修建 ②内燃机广泛使用 ③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5·浙江宁波·11)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与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有关的是( ) 21教育网①工厂林立 ②汽笛长鸣 ③霓虹闪烁 ④网络购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5·浙江湖州·13)1872年,詹天佑作为洋务运动首批学生赴美留学,他初到美国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①电灯 ②飞机 ③汽车 ④铁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7.(2015·浙江台州·18)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缘于(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版权所有:21教育】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2014·浙江杭州·4)“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二、非选择题9.(2016·浙江宁波·17)(10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 材料三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 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2分) 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2分) 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3分) 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3分)10. (2016·浙江嘉兴·22)(10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www.21-cn-jy.com材料一 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 注: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垄断了世界工业和海外贸易,被称为“世界工厂”。 ——改编自达·威尔逊《英国史》 依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工业发展状况,并指出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4分) 材料二 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西方人“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与上一小题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4分) 材料三 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学的一缕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间隐约闪光。” 【来源:21cnj*y.co*m】——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列举在此期间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实例。(2分)11.(2016·浙江绍兴·22)(10分)工匠精神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cn·jy·com【工匠精神的荣光】史蒂芬孙的人生是从作为泰恩赛德(注:地名)“机器师”开始的……铁路拖着一条条长蛇般的烟尾,风驰电掣地跨越乡村,跨越大陆。铁路的路堑、桥梁和车站,已形成了公共建筑群……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根据材料分析史蒂芬孙的伟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 【工匠精神的弘扬】郭锐出身于钳工之家,从小心灵手巧,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钳工。在他的坚持下,其父摈弃了“钳工是一个地位低、没出息的职业”的世俗看法。郭锐创新装配工艺,先后获得了5项技术专利,为我国高铁事业添砖加瓦,成为一名技能大师。 郭锐的经历对于我们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有哪些启发?(6分)12.(2015·浙江温州·22)(12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纷纷出现“升级版”,成为社会热词。 2·1·c·n·j·y【工业4.0】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旨在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创造业向智能化转变。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列举一项历史上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工业革命成就。(2分) 【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我国正式公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迈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1-c-n-j-y结合链接1,简述中国应该如何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6分) 【互联网+】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物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如互联网+工业制造、互联网+商业……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3)结合H集团的案例,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4分)13.(2015·浙江台州·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21*cnjy*com——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二 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www-2-1-cnjy-com——中苏美英《开罗宣言》 写出“割我台湾”的时间和条约。(2分) 结合史实,从中日双方概括“国几不国”的日本为什么不到三十年能“割我台湾”?(6分) 根据所学知识从国际角度分析“还我台湾”的原因。(2分)14.(2015·浙江衢州·23)(10分)近现代史上,各国都先后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1*cnjy*com材料一 “各国如禽兽相接,互欲吞噬,吞食他人者是文明国。彼人吞食者是落后国,日本也是禽兽中的一国,应加入吞食者行列。” ——福泽谕吉《外交论》(1883年) 日本能成为“吞食者”起始于哪一次改革?(2分)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加入“吞食者”行动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分别给日本、中国带来的影响。(3分)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2012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舞台上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日两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道路并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15.(2014·浙江宁波·20)(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2012年底,该项支出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21cnjy.com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有怎样的变化特点?(2分) (2)1501-1840年,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3)材料二及提示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怎样的现状?说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些战略?(4分) 单元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整理改编:qshxy一、选择题1.(2016·浙江丽水·15)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与该思想对应的是( )A.提倡“文明开化”????????????????????????????????B.实行征兵制C.废除全国所在藩国????????????????????????????????D.允许土地买卖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1868年,明治天皇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主要内容有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可见提倡“文明开化”与题干相符。故选A。【版权所有:21教育】【答案】A2.(2015·浙江丽水·15)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八国联军侵华 ②戊戌变法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A.①③④②????????????B.③④②①?????????????C.③④①②????????????D.④③②①3.(2015·浙江丽水·16)中国的辛亥革命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比较( )A.两者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都主张向西方学习B.两者都使国家改变了落后的面貌,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C.前者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运动D.前者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后者确立民民主共和制度4.(2015·浙江杭州·10)第一次工业革命掀起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铁路开始修建 ②内燃机广泛使用 ③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④流水线生产已经成为一种趋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15·浙江宁波·11)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与近代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有关的是( )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www.21-cn-jy.com①工厂林立 ②汽笛长鸣 ③霓虹闪烁 ④网络购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选项可知,①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生产组织形式;②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汽车广泛使用的结果;③是电灯使用后的城市状况;④出现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排除;因此正确选择为①②③,故本题应选择A。 21*cnjy*com【答案】A6.(2015·浙江湖州·13)1872年,詹天佑作为洋务运动首批学生赴美留学,他初到美国时不可能看到的是( ) 【来源:21cnj*y.co*m】①电灯 ②飞机 ③汽车 ④铁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根据詹天佑去美国的时间,可以判断是19 世纪70 年代,这时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尾声,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刚进行,铁路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在欧美国家相当普遍;电灯、汽车、飞机虽然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但出现时间分别是1879 年、1886 年、1903 年出现,与1872 年詹天佑初到美国情况不符,因此①、②、③项是不可能看到的,故本题选择A。21*cnjy*com【答案】A7.(2015·浙江台州·18)1831年,英国一本名为《机器的成绩》的书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一个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个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不穿袜子”缘于( )A.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21cnjy.comC.新航路的开辟????????????????????????????????????????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8.(2014·浙江杭州·4)“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简短一章”主要是指(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C.宗教改革????????????D.工业革命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相关史实。此题有一定的难度没有明显的提示,旨在考查考生把握和阐释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把历史时间和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对应起来。根据题干提供的时间信息“1820年和“结尾的简短一章”分析,这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应该出现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前期。A项出现于15—16世纪,B项出现于16—18世纪中期,C项发生于16世纪,均与题干时间条件不符,排除A、B、C。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1820年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与题干要求的时间段相符。故选项D。21教育网【答案】D二、非选择题9.(2016·浙江宁波·17)(10分)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活动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三种发明已经改变了全世界的表面和一切事物的状态。第一种是在学术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方面,第三种是在航海方面。 2·1·c·n·j·y——培根《新工具》 材料二 纵观世界历史,似乎可以认为,过去一万年,人类经历的两次最大变革,一是农业革命,二是工业革命。前者迎来了人类文明的曙光,而后者则开创了过去两个世纪的现代全球文明。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950年版) 材料三 1945年8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一方面,造成日本近10万房屋被毁,20多万平民伤亡;另一方面,加速了日本投降。 (1)材料一中所说的第二种和第三种发明分别指什么?(2分) (2)帕尔默所说的“过去两个世纪”里曾经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这两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各是什么?(2分)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你分析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影响。(3分) (4)从当今时代主题的角度,说说应该如何正确运用科学技术。(3分)【解析】(1)奈良是日本的古都,根据图示可知,济州位于宁波的东北,判断该方位的方法是一般定向法。 (2)结合材料“河姆渡遗址”“天一阁藏书楼”“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在历史的长河中,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宁波,用独特的文化与世界进行着对话”,可以看出宁波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这些都是当选“东亚文化之都”的有利条件。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宁波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有利于促进不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进一步丰富宁波的文化底蕴,有利于提高宁波的知名度、影响力和城市品位等,如“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等。21·cn·jy·com【答案】(1)火药:指南针。(2分) (2)蒸汽机的普遍使用;电力的普遍应用。(2分) (3)科学技术会给人类带来双重影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带来灾难。(3分) (4)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利用科学技术保障和平:依靠科学技术促进发展。(3分)10. (2016·浙江嘉兴·22)(10分)工业文明的浪潮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部分) 注:到19世纪50年代,英国垄断了世界工业和海外贸易,被称为“世界工厂”。 ——改编自达·威尔逊《英国史》 (1)依据材料一,概述英国工业发展状况,并指出与此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4分) 材料二 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炮声震撼了中国,也震撼了亚洲。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2)西方人“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指什么?它与上一小题中的历史事件有何联系?(4分) 材料三 西方传教士“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但……只是代表了西学的一缕微弱之光,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间隐约闪光。”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列举在此期间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实例。(2分)【解析】(1)依据材料题干时间信息“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情况”,据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从图中可以看出,英国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工业生产中的棉布和生铁产量增长迅速。 2-1-c-n-j-y(2)依据材料二中的时间信息“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这)是他们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可知,“325年窥视”时间正好是1840年。因此,西方人“积325年窥视之后的一逞”指的是鸦片战争;本小问问的是工业革命与鸦片战争之间的关系,这其实在问为什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这主要从工业革命带给英国的利益角度出发回答即可。例如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地要打开中国市场,悍然发动鸦片战争。 (3)依据材料中“带来了这些西方文明的样本”可知这反映的是西学东渐;中国工业化的开端是洋务运动,本小问可以例举洋务运动,也可以例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答案】(1)英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英国工业革命。 (2)鸦片战争;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处心积虑地要打开中国市场,悍然发动鸦片战争。 21·世纪*教育网(3)西学东渐;洋务运动(民族工业产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具体事例)11.(2016·浙江绍兴·22)(10分)工匠精神既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时代的呼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匠精神的荣光】史蒂芬孙的人生是从作为泰恩赛德(注:地名)“机器师”开始的……铁路拖着一条条长蛇般的烟尾,风驰电掣地跨越乡村,跨越大陆。铁路的路堑、桥梁和车站,已形成了公共建筑群……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 ——[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 (1)根据材料分析史蒂芬孙的伟大发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4分) 【工匠精神的弘扬】郭锐出身于钳工之家,从小心灵手巧,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钳工。在他的坚持下,其父摈弃了“钳工是一个地位低、没出息的职业”的世俗看法。郭锐创新装配工艺,先后获得了5项技术专利,为我国高铁事业添砖加瓦,成为一名技能大师。 (2)郭锐的经历对于我们成为时代需要的人才有哪些启发?(6分)【解析】(1)由材料一“铁路拖着一条条长蛇般的烟尾,风驰电掣地跨越乡村,跨越大陆.铁路的路堑、桥梁和车站,已形成了公共建筑群……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可知,史蒂芬孙发明的火车,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2)本题是启示类题目,言之有理即可.如要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要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要树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职业观等。【答案】(1)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4分) (2)要树立崇高理想,坚定信念;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要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创新精神;要树立“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平等职业观等。(言之有理即可,6分)12.(2015·浙江温州·22)(12分)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纷纷出现“升级版”,成为社会热词。 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工业4.0】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德国提出的“工业4.0”被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它旨在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创造业向智能化转变。 (1)列举一项历史上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工业革命成就。(2分) 【中国制造2025】2015年5月,我国正式公布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迈出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2)结合链接1,简述中国应该如何改变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局面。(6分) 【互联网+】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物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如互联网+工业制造、互联网+商业…… (3)结合H集团的案例,分析中国政府为什么要推动“互联网+”行动计划。(4分)家的差距。【答案】(1)工业革命成就均可。(2分)如:蒸汽机。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2分)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通过科技创新,改变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的现象;(2分)坚持以教育为本,落实教育创新,提高从业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2分) www-2-1-cnjy-com(3)因为“互联网+”行动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有利于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有利于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等。(4分,写出两点即可)13.(2015·浙江台州·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夫日本,幕府专政,诸藩力征,受俄、德、美大创,国几不国,自明治维新,改弦更张,不三十年,而夺我琉球,割我台湾也。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 材料二 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剥夺日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太平洋上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中苏美英《开罗宣言》 (1)写出“割我台湾”的时间和条约。(2分) (2)结合史实,从中日双方概括“国几不国”的日本为什么不到三十年能“割我台湾”?(6分) (3)根据所学知识从国际角度分析“还我台湾”的原因。(2分)14.(2015·浙江衢州·23)(10分)近现代史上,各国都先后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国如禽兽相接,互欲吞噬,吞食他人者是文明国。彼人吞食者是落后国,日本也是禽兽中的一国,应加入吞食者行列。” ——福泽谕吉《外交论》(1883年) (1)日本能成为“吞食者”起始于哪一次改革?(2分)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加入“吞食者”行动后,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分别给日本、中国带来的影响。(3分)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2012年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对外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舞台上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加入世贸组织;“一带一路”战略稳步推进,有近60个国家参与支持……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日两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道路并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5分)【答案】(1)明治维新。 (2)日本:在抗日战争中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 中国: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中国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在反侵略斗争中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 (3)日本:1868年—1945年,对外侵略扩张,给世界和本国人民带来苦难的发展道路。 中国:1978年以来,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与世界各国合作共赢发展之路。 启示:善于学习先进文化;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与发展的道路等。15.(2014·浙江宁波·20)(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提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及其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投入水平和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2012年底,该项支出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97%(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出处:21教育名师】(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科技发明有怎样的变化特点?(2分) (2)1501-1840年,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分) (3)材料二及提示反映我国科技发展怎样的现状?说明我国正在实施哪些战略?(4分)(2分,1点1分)?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单元七 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原题卷.doc 单元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解析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