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8 届高一 ·十月月考物理 试题
(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5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越大,速度越大
C.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
D.速度 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 Δx 成正比,与所用时间 Δt 成反比
2. 下列问题中,可以将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A. 研究空中跳水运动员的动作 B. 研究地球的自转
C. 研究飞船的最佳运行轨道 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长江大桥所需的时间
3.对于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4.智能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宾馆、医院等服务行业,用于给客人送餐、导引等服务,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如图甲所示的医用智能机器人沿医院走廊运动,图乙是该机器人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图像,则机器人(  )
A.在0~30s内的位移是2m
B.在0~1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在20~30s内,运动轨迹为曲线
D.在10~30s内,平均速度大小为0.35m/s
5、甲、乙两车由同一地点沿同一平直公路行驶,其v—t图像分别如图中甲、乙两条线所示,时刻两车速度均为,在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加速度始终小于乙
B.在时刻两车相遇
C.甲车的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加
D.甲车的平均速度小于
6.一身高为H的田径运动员正在参加百米国际比赛,在终点处,有一位站在跑道终点旁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线过程,摄影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16,快门(曝光时间)是 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运动员的高度为h,胸前号码布上模糊部分宽度是ΔL。由以上数据可以估算运动员的(  )
A.百米成绩 B.冲线速度
C.百米内的平均速度 D.最后1s内的位移
7.地铁刹车后匀减速进站,晓燕同学利用照相机拍下了地铁停下前最后2 s初和最后2 s末的照片,如图所示。已知地铁相邻两车门之间的距离为4.5 m,地铁刹车前的速度为15 m/s,则地铁刹车后行驶的路程为
A.45 m
B.50 m
C.60 m
D.70 m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每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都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一列火车与一辆汽车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v1、v2在各个时刻的大小如表所示,在0~4s时间内,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
t/s 0 1 2 3 4
v1(m·s-1) 18.0 17.5 17.0 16.5 16.0
v2(m·s-1) 9.8 11.0 12.2 13.4 14.6
A.火车的速度变化较快 B.汽车的加速度较大
C.汽车的平均速度较小 D.火车的位移在减小
9.如图所示是用运动传感器测小车速度的示意图,这个系统由A、B两个小盒组成,A盒装有红外线发射器和超声波发射器,B盒装有红外线接收器和超声波接收器,A盒被固定在向右动的小车上,测量时A向B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B盒接收到红外线脉冲时开始计时,接收到超声波脉冲时停止计时,两者的时间差为。经过,A再次同时发射一个红外线脉冲和一个超声波脉冲,此次B接收的时间差。空气中的声速为(红外线的传播时间可以忽略)(  )
A.第一次测量时A与B之间的距离为
B.A两次发射过程中,小车运动的距离为
C.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D. 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且B盒第一次接收到超声波时小车速度为,第二次接收到超声波时速度为,则小车加速度
10.雨雪天气时路面湿滑,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的刹车距离会明显增加。如图所示为驾驶员驾驶同一辆汽车在两种路面紧急刹车时的v-t图像,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1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到停下,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B.从到停下,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C.从到停下,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5m
D.从到停下,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
11.(12分)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安装好实验器材,接通电源后,让拖着纸带的小车沿长木板运动,重复几次。
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找一个合适的点当作计时起点,然后每隔相同的时间间隔选取一个计数点,如图中、、、、、所示。
通过测量、计算可以得到在打、、、、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记作、、、、
以速度为纵轴、时间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所示。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在下列仪器和器材中,还需要使用的有 和 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压合适的交流电源
B.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
C.刻度尺
D.秒表
E.天平含砝码
在图中已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请在该图中标出计数点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图像。
观察图像,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
描绘图像前,还不知道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表示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从理论上讲,对的要求是 选填“越小越好”或“与大小无关”;从实验的角度看,选取的大小与速度测量的误差 选填“有关”或“无关”。
12.(6分)用气垫导轨和数字计时器能更精确地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如图所示,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毫秒计记录了遮光板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29 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0.11 s,已知遮光板的宽度为,先后通过两光电门的时间间隔为,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 m/s,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为________ m/s,通过两光电门的平均加速度是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3.(8分)飞机着陆后以6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其着陆速度为36 m/s,求:
(1)飞机着陆过程中滑行的距离;
(2)飞机着陆过程中最后4 s内滑行的位移大小.
14.(13分)某自动化设备从固定斜面的顶端O点每隔0.1 s由静止释放一个同样的小球,释放后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释放多个小球后,某时刻设备监测人员发现斜面上A、B、C三点刚好各有一个小球,而OA之间因为有障碍物遮挡导致看不到小球(障碍物不影响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已知=15 cm,=20 cm。求:
(1)小球的加速度大小;
(2)小球在C点的速度大小;
(3)该时刻斜面上A点上方还有几个小球?
15.(15分)如图甲所示的“冰爬犁”是北方儿童在冬天的一种游戏用具。“上坐一人,双手握铁篙,向后下方用力点冰,则冰床前进如飞”。在空旷的水平冰面上,小孩从静止开始,连续三次“点冰”后达到最大速度未知,之后沿直线匀减速滑行了后停下。某同学用图像描述了上述运动过程。如图乙所示。若每次“点冰”时“冰爬犁”加速获得的加速度恒定且相等,每次“点冰”结束后“冰爬犁”减速的加速度恒定且相等。求:
“冰爬犁”最大速度大小;
小孩点冰”时“冰爬犁”加速度的大小;
“冰爬犁”运动的位移大小。
2028 届高一 ·十月月考
物理 答案及评分标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D B B BC ACD CD
一、选择题
二、实验题(每空2分,图像2分:打点1分,作直线1分)
(1)
(2)如图所示:
(3)加速度
(4)越小越好 有关
0.10 0.27 0.85
计算题
(8分) 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1分)
v0=36 m/s,a=-6 m/s2,v=0
由v2-v02=2ax (2分)
得x=108 m. (1分)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到零,其逆过程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a′=6 m/s2
(1分:有说明将该过程看做初速度为0的逆过程即可)
飞机最后4 s内滑行的位移x′=a′t2 (2分)
x′=48 m.(1分)
(13分)(1)(4分)方法一:由Δs=aT 2 (2分)
小球的加速度为a= m/s2=5 m/s2 (2分)
方法二:基本式:设小球由O运动到A需要时间
(1分)
(1分)
解得 (2分)
(2)(4分)由题意知B点对应AC段的中间时刻,可知
vB= (1分)
vB=1.75 m/s (1分)
小球在C点的速度为vC=vB+aT (1分)
代入数据得vC=2.25 m/s (1分)
(3)(5分)由vA=vB-aT (1分)
得小球在A点的速度为vA=1.25 m/s (1分)
则小球从静止释放到运动到A点所需时间
t==0.25 s (1分)
由于=2.5 (1分)
故A点上方还有2个球。 (1分)
(15分)解:(4分)依题意,根据图像,可知小孩在这一过程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根据 (2分) (1分) 求得;(1分)
(5分)根据图像可知,在内,小孩加速的时间为,减速时间为,设小孩加速加速度的大小为,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则有 (2分)
由于, (2分)
可求得;(1分)
(6分)根据“冰爬犁”运动的图像,可得
其运动末的速度大小为, (1分)
末的速度大小为, (1分)
末的速度大小为, (1分)
末的速度大小为, (1分)
则内位移大小为,
代入相关已知数据求得。(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