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4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课件(共41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3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2025-2026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素养目标
1.了解:人物通讯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归纳主要事件及性格特征与精神品质。
3.分析:文章“以言见人”的特点,分析语言的特色。
4.感受:焦裕禄的伟大人格,学习焦裕禄高尚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导入
在河南兰考县就有这么一棵树,“焦桐”。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树苗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把它称作“焦桐”。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焦裕禄的故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中夜,读《人民呼唤焦裕禄》一文,是时霁月如银, 文思萦系……
魂飞万里, 盼归来, 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 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 死也沙丘, 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 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 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走近焦裕禄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所表现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被后人称之为“焦裕禄精神”。
1922年8月16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调任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1964年5月14日因肝癌病逝于郑州,终年42岁。
2009年9月10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焦裕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毛泽东: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习近平: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
文体知识——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用来报道特定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以写人物事迹和思想为主。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人物。
关键是抓住人物特点,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既见事,又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写法:
①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
②通过人物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③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等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解题——《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焦裕禄”,交代写作对象;
“县委书记“,交代人物身份;
“榜样”,暗寓主旨,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他学习。这是写作目的。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
盐碱( ) 鲜血( ) 抡着( )
淤塞( ) 跋涉( )
部署( ) 颤抖( )
噙着( ) 巍然( )
预习检查
读准字音
盐碱(jiǎn) 鲜血(xuè) 抡着(lūn)
淤塞(yū sè) 跋涉(bá shè)
部署(shǔ) 颤抖(chàn)
噙着(qín) 巍然(wēi)
活动一:整体感知
【任务——整体把握】
(1)本文在组织材料的结构上有何特点?
(2)本文采取怎样的写作顺序?
(3)归纳概括焦裕禄的主要事迹。
明确:
(1)采用小标题,以焦裕禄同志的事迹和品质进行分类。
(2)整体按照时间线索进行安排。
(3)主要事迹
序 言(1-7) : 。
第一部分(8-16): 。
第二部分(17-27): 。
第三部分(28-36): 。
第四部分(37-62): 。
第五部分(63-71): ,

介绍兰考“三害”,焦裕禄临危受命
焦裕禄亲临实地考察,狠抓“三害”
焦裕禄处理灾情,为群众排忧解难
焦裕禄带病忘我工作,鞠躬尽瘁
焦裕禄病危、临终遗言及离世。
写焦裕禄精神长存。
人民完成遗志,永远 悼念他。
活动二: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任务1】
鉴赏本文“以言见人”的特点。
请找出各部分人物的典型语言,并分析其作用。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导语部分:
见到沙丘,他说:“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见到涝洼窝,他说:“这里可以栽苇、种蒲、养鱼。”见到碱地,他说:“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不怕困难,迎难而上。语言描写,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县委书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让兰考百姓在困难中看到希望!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一)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事必躬亲。 语言描写,比喻凡事跟在别人后边学样,不如自己去开拓创新。体现出焦裕禄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事必躬亲的精神。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二)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这里住的是一双无依无靠的老人。 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 老大爷问他是谁,他说:“我是您的儿子。”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他说:“毛主席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深入群众,关心群众。语言描写,表现焦裕禄心系群众、关心百姓疾苦的高贵品质,突出了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化了文章的情感。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三)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焦裕禄到地委开会,地委负责同志劝他住院治疗,他说:“开会要安排一年的工作,离不开!”没有住。……他笑着说:“病是个欺软怕硬的东西,你压住他,他就不欺住你了。”
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坚韧顽强,无私奉献。语言描写,表现焦裕禄同志有高度的责任心、敬业奉献的高尚品质和坚韧顽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四)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隔了一会儿,焦裕禄从怀里掏出一张自己的照片, 颤颤地交给张钦礼,然后说道:“钦礼同志,现在有句话我不能不向你说了,回去对同志们说,我不行了,你们要领导兰考人民坚决地斗争下去。党相信我们,派我们去领导,我们是有信心的。我们是灾区,我死了,不要多花钱。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心系百姓、心系民生、不忘初心、无私奉献。语言描写,表现焦裕禄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心系民生、不忘初心的使命担当和无私奉献精神。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任务2】细节及侧面描写
品读思考:除了语言描写外,文章还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焦裕禄这一典型形象?请举例分析。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1、生动的细节描写
第29-32段:①“他经常把右脚踩在椅子上,用右膝顶住肝部。…左手经常揣在怀里。”
②“他办公坐的藤椅上,右边被顶出了一个大窟窿。”
③“公社的同志一边汇报情况,一边看着焦裕禄强按着肚子在作笔记。…他的肝痛得使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指间掉了下来。”
通过“踩”“顶”“揣”“按”等一系列动作的细节描写,写出了焦裕禄身患严重肝病仍坚持工作的场景,刻画出了坚韧顽强、敬业奉献、忘我工作的共产党员、人民公仆形象。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2、典型的环境描写
第3段写“三害”的象征和标志:“黄沙”“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
环境描写。以色调的变化,展现出兰考大地遭受灾荒的苦难景象,侧面显示出焦裕禄身上的责任之重大。面对这种状况,焦裕禄不退缩、不逃避,展现了其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大无畏精神。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3、有力的侧面烘托
(1)第7段,“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2)第14段,描写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的“吃惊“
“感动”——”他没有想到焦裕禄同志的领导工作,竟然这样的细致!“
(3)第65段,老百姓的回忆、评价——“我们的好书记,你是为俺兰考人民,硬给活活地累死的呀。”
侧面描写。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表现了焦裕禄有远见、不怕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
侧面描写。通过李广志“吃惊”“感动”的反应,表现了焦裕禄重视调研、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
侧面描写。通过百姓的回忆、评价,表现了焦裕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人物形象及描写方法
【思考】
焦裕禄同志身上有哪些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结合课文内容加以分析。
(提示:可以从文中不同小标题所统领的不同内容入手,分析人物自身言行及侧面描写,归纳、提炼出人物精神品质。)
归纳梳理
归纳梳理——焦裕禄精神品质
鼠标点击这里,输入您的文本文字,更改文字的颜色或者大小属性。
简介
小标题 品质
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 ,唯独没有他自己
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
身先士卒,敢为人先、事必躬亲
心系群众,忘我工作,勇于担当
关心群众,无私奉献,顽强坚韧
亲民爱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精神永存,受人敬仰
(1)运用正面、侧面等多种描写方法,生动真实地刻画人物形象。
①如:典型的语言描写,“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锻炼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②如:典型的环境描写,“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啊!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明确 :语言描写、环境衬托,写出了焦裕禄迎难而上、勇于
担当的精神。
活动三:人物通讯特点
(2)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融为一体,内容更加丰富,更富感染力。
①如:第70段,焦裕禄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带给兰考人民的毛泽东思想的红灯,愈来愈发出耀眼的光芒。他一心为革命,一心为群众的高贵品德,已成为全县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榜样。
明确 :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讴歌了焦裕禄的精神不仅改变了兰考人民的生活现状,重要的是他的精神越来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让兰考人民继续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深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②第71段:焦裕禄同志,你没有辜负党的希望,你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你的任务,兰考人民将永远忘不了你。
明确:运用抒情的表达方式,使用第二人称,直接与人物对话,热情赞誉了焦裕禄的突出贡献。他的精神永放光芒,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值得所有共产党员学习!深化感情,增强感染力。
当堂检测
有关部门启动“100位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请从下面候选人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颁奖词。
要求:综合运用叙述、议论和抒情表达方式。叙述内容要符合人物身份、事迹;议论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彰显精神境界;抒情增强感染力。语言简洁凝练,100字左右。
候选人:焦裕禄 
袁隆平 
颁奖词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礼仪文稿。目的让大众了解获奖对象事迹及其所体现的超乎寻常的人格精神,从而取得见贤思齐的教育效果。
主要特点:
(一)情感性。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二)深刻性。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
(三)简洁性。语言精练,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四)针对性。必须做到因人定论、因事定调,有针对性地表达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
基本写法
(1)大笔写意,点明人物的事迹。
从大处着眼,抓住人物最主要的令人钦敬的事迹,简要概述,点到即止,不详细交代来龙去脉,不写细枝末节。如同画写意画,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
(2)纵深开掘,彰显人物的精神。
通过人物的事迹,引出对人物精神的评价,体现出人物的闪光心灵、人格魅力,或是坚强的意志、崇高的思想品质等,最好能体现一定的哲理。
(3)综合表达,事、理、情有机融合。
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将人物事迹、精神以及对人物的赞美之情有机融合在一起。
(4)言简意赅,自然流畅。
语言高度浓缩,言简意赅。字字珠玑、意蕴丰富,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同时还要自然流畅,音韵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张定宇:宇定光自发(2021)
57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被授予“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是最早接诊新冠患者的定点医院,收治病人全部为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是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身为院长的张定宇日夜坚守,果断决策,处理得当,带领全体医护人员,为抗击疫情做出重要贡献。张定宇自己还是一位病人, 2018年10月他被确诊为患有渐冻症,在新冠袭击武汉时,张定宇隐瞒了病情,也无法照顾已感染新冠的妻子,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
【颁奖辞】步履蹒跚与时间赛跑,只想为患者多赢一秒;身患绝症与新冠周旋,顾不上亲人已经沦陷。这一战,你矗立在死神和患者之间。那一晚,歌声飘荡在城市上空:我们用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张桂梅:素心托高洁(2010)
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
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
【颁奖辞】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钟扬:立心天地厚(2019)
钟扬,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原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选派的第六、七、八批援藏干部。2017年9月25日,在赴内蒙古为民族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年仅53岁。2018年3月,中央宣传部追授钟扬“时代楷模”称号。2018年6月,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钟扬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钟扬援藏16年,足迹遍布西藏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长期的高原工作让他积劳成疾,多次住进医院,但他都没有停下工作。多年来,钟扬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颁奖辞】
超越海拔六千米,抵达植物生长的最高极限,跋涉十六年,把论文写满高原。倒下的时候双肩包里藏着你的初心、誓言和未了的心愿。你热爱的藏波罗花,不屑于雕梁画栋,只绽放在高山砾石之间。
钟扬:立心天地厚(2019)
樊锦诗——根入石窟蟠(2019)
樊锦诗,女,汉族,中共党员,浙江杭州人,1938年7月出生于北平。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40余年,被誉为“敦煌女儿”。她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她还推动立法和制定莫高窟总体保护规划,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来规范敦煌保护。
2019年,她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勋章和最美奋斗者称号。81岁的樊锦诗还在为敦煌忙碌着......
【颁奖辞】舍半生,给茫茫大漠。从未名湖到莫高窟,守住前辈的火,开辟明天的路。半个世纪的风沙,不是谁都经得起吹打。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
焦裕禄(1922年8月16日~1964年5月14日),汉族,山东淄博博山县北崮山村人,原兰考县委书记,干部楷模,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他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领导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进行顽强斗争。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除"三害"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他身患肝癌,依旧忍痛坚持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2009年9月10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评选焦裕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9年9月25日,获“最美奋斗者”国家荣誉称号。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颁奖词】
以立党为公的坚定信仰守望使命,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拥抱生活,心系百姓,不忘初心,恪尽职守, 勤勉为公。把事业写在兰考大地上,把信念刻在人民心中。百姓谁不爱好官?恒念君之肝胆、英雄意气!百姓谁不爱好官?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毕生为实现“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袁隆平:毕生梦想消除饥饿
【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